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
2023(1578)
2022(1358)
2021(1265)
2020(1146)
2019(2735)
2018(2697)
2017(5328)
2016(3000)
2015(3012)
2014(2915)
2013(2862)
2012(2767)
2011(2262)
2010(2320)
2009(2076)
2008(1993)
2007(1830)
2006(1590)
2005(1453)
作者
(9094)
(7635)
(7596)
(7285)
(4818)
(3732)
(3446)
(2990)
(2971)
(2641)
(2610)
(2583)
(2533)
(2510)
(2492)
(2481)
(2418)
(2244)
(2227)
(2162)
(2018)
(1983)
(1899)
(1784)
(1717)
(1657)
(1635)
(1577)
(1569)
(1553)
学科
(11422)
经济(11420)
(7733)
(6748)
企业(6748)
管理(6335)
方法(5064)
结构(4816)
数学(4613)
数学方法(4581)
(4129)
产业(3725)
(3617)
中国(3107)
(3103)
产业结构(2900)
(2671)
(2642)
地方(2450)
(2438)
财务(2438)
财务管理(2435)
体制(2426)
企业财务(2383)
业经(2241)
(1955)
贸易(1953)
(1933)
金融(1932)
(1915)
机构
大学(40465)
学院(40052)
(16512)
经济(16244)
研究(15683)
管理(12952)
理学(11423)
理学院(11272)
中国(11193)
科学(11170)
管理学(10994)
管理学院(10924)
(10009)
(8708)
(8579)
研究所(8083)
业大(8066)
农业(7901)
(7201)
中心(6709)
(6305)
财经(5936)
(5916)
经济学(5832)
(5466)
北京(5371)
经济学院(5323)
(5303)
(5236)
农业大学(5079)
基金
项目(29231)
科学(22498)
基金(21555)
(20128)
国家(20004)
研究(18326)
科学基金(16445)
社会(11699)
(11657)
自然(11505)
基金项目(11351)
自然科(11238)
自然科学(11230)
社会科(11161)
社会科学(11158)
自然科学基金(11068)
(9915)
资助(9163)
教育(8339)
重点(7248)
(6625)
计划(6455)
编号(6422)
(6368)
科技(6191)
科研(5932)
(5882)
创新(5608)
(5432)
大学(5214)
期刊
(16712)
经济(16712)
研究(11104)
学报(10637)
科学(8558)
(8415)
大学(7773)
学学(7632)
中国(6514)
(5643)
农业(5492)
管理(4734)
(3458)
金融(3458)
经济研究(3308)
财经(3282)
业大(3238)
林业(3056)
(2979)
(2907)
技术(2701)
业经(2564)
(2474)
问题(2450)
农业大学(2350)
教育(2319)
科技(2059)
技术经济(1868)
商业(1832)
(1684)
共检索到5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  房伟民  蒋甲福  陈素梅  管志勇  廖园  陈发棣  
以菊花品种‘白毛刺’为供试材料,利用跟踪拍照和石蜡切片技术对其毛刺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毛刺产生在菊花花芽分化时期,主要产生在小花的上部;毛刺由小花表皮单个细胞脱分化形成,由1个球形的顶部和1个不断伸长的基部组成;发育到一定阶段时,毛刺内部的细胞开始凋亡,导致毛刺中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燕梅  林树根  王全溪  潘三东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花鲈头肾的显微与超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花鲈头肾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头肾实质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和血窦构成,可分为淋巴细胞聚集区和粒细胞聚集区.电镜下观察显示,花鲈头肾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组成,根据胞浆内特殊颗粒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将粒细胞分为Ⅰ、Ⅱ、Ⅲ型粒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瑜  马俊宁  陈辉  
【目的】对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感光和光选择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对华山松大小蠹复眼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华山松大小蠹复眼呈长椭圆形,位于头部两侧;眼表面光滑平坦,小眼间隙被覆有感觉毛。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小眼组成数目分别为238~250和187~202;雌性小眼间隙着生有角膜乳突;复眼中心区域小眼呈正六边形,边缘区域的小眼为不规则的四边形或六边形。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具有典型的无晶锥并列像眼。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由1个角膜、1个晶锥体、2个初级色素细胞、8个小网膜细胞和其特化的视杆、若干个次级色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苗  范凡  耿硕  靳群英  魏国树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美国白蛾成虫复眼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及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该蛾复眼半球形,成倒"八"字形排列,雌、雄蛾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约为2700和2900个;2)小眼主要由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视杆和基膜组成,其中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周围环绕着初级虹膜色素细胞和6个次级虹膜色素细胞,同时基膜处也有基膜色素颗粒分布,且气管密集;3)明适应时,大部分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向近心端移动,均匀分散在晶锥远端至视杆远端的小眼之间;暗适应时,次级虹膜色素颗粒逐渐向晶锥远心端方向集中,最后分布在各晶锥周围;4)在相同明、暗环境中,雌、雄成虫复眼的显微结构差异不明显。美国白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嘉华  袁建军  
采用大体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了海鳗(Muraenesoxcinereius)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海鳗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皱襞多且粗大,黏膜为复层上皮,部分区域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含两种类型的杯状细胞,以杯状细胞层次多为显著特征,此外还有嗜酸性细胞。肌层厚。浆膜中纤维发达,伸入肌层并与黏膜下层相连。胃"Y"形,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盲囊部发达。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胃腺发达,至幽门部胃腺逐渐消失。肠短,由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小肠前段绒毛分支多且相互吻合,毛细血管丰富,平滑肌多。直肠单层柱状上皮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共存。海鳗消化道组织结构特点反映了其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娟  陈玉琼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同一生态环境下的来源于江西定南、湖南茶陵、湖北恩施的三地藤茶的根、茎、叶、花粉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三地藤茶根、茎横切面结构差别不很明显,在皮层中的部分薄壁细胞内都含草酸钙簇晶,湖北和江西藤茶茎的表皮细胞上有非腺毛。在叶的叶肉组织和中脉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簇晶或针晶,江西藤茶叶下表面有稀少的非腺毛,叶片下表面角质层纹理都呈密集波状线条,但纹理特征存在差异,叶下表面气孔都呈椭圆形,保卫细胞接近气孔边缘的弧形条纹数,气孔的密度、长度和开度存在差异;三地材料叶上表面沿主脉生长有密集单细胞非腺毛,非腺毛的密度和形状明显不同,叶上表面纹饰简单,但各不相同,江西藤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红岩  陈岩  贾卓男  刘雪超  
为研究网纹甜瓜离体快繁过程中玻璃化苗的外观形态、显微结构及生理特性,在第2次继代培养结束时,取玻璃苗观察外观形态并做石蜡切片,同时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玻璃苗植株节间短缩、节不明显、半透明、浅绿色。叶片肥厚肿胀,表面凹凸不平,皱缩并纵向卷曲,脆弱易破碎。叶肉细胞细胞壁不完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别,甚至无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疏散、凌乱,细胞壁的某些区域出现空洞。其组织含水量极显著高于正常苗;叶绿素含量、总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正常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正常苗,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苗。可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生  聂其灼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鳖脾脏的显微结构、某些组织化学特性和亚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脾脏被膜较薄,小梁少而细,实质由白髓和红髓相间排列组成,前者包括精球周围淋巴鞘(PELS)和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未见淋巴小结。白髓的发达程度表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PELS的数量均远较APLS为多,且其淋巴细胞较密集,ANAE阳性细胞约占60%~70%,椭球周围还有一圈呈放射状排列的特殊网状细胞夹杂于淋巴细胞之间。PALS的结构比较疏松,ANAE阳性细胞不到30%,但嗜派若宁细胞(包括浆细胞)明显比PELS的多。红髓由脾索和脾窦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树根  陈文烈  钟秀容  王寿昆  
采用电镜和光镜技术研究大黄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大黄鱼舌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舌腹面固有膜有浆液性腺泡;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表层扁平细胞下有粘液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游离端含有大量成熟粘液原颗粒,核周有不同成熟阶段的粘原颗粒,细胞器位于核周及下方,贲门和盲囊部胃小凹处有粘液腺,固有膜含大量胃腺,幽门部没有胃腺;胃腺细胞为矮锥形,细胞内含有微管泡系和酶原颗粒,是一种典型的泌酸胃酶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有许多杯状细胞,肠上皮有密集的微绒毛,侧面有连接复合体,胞内各种细胞器均较丰富。大黄鱼消化道组织结构的特点与消化、吸收作用密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生  聂其灼  
中华鳖胸腺表面覆盖有薄层被膜,实质被小梁分成若干小叶,胸腺小叶由周缘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构成。皮质淋巴细胞密集,着色深;髓质淋巴细胞较稀疏,着色淡,上皮网状细胞轮廓清晰,网状纤维含量多。实质中还分布有类肌细胞、嗜派若宁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ANAE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髓质交界处和血管周围。胸腺小体数量多,可分为囊状和同心圆状两种,前者占多数.上皮性胸腺囊包括细胞内囊和细胞间囊。胸腺的淋巴组织在春末夏初比较发达,冬季则相对萎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文平  朱新平  陈昆慈  郑光明  潘德博  王少冰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实验材料,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氯氰菊酯对草鱼肝、鳃、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及超显微结构的影响。将草鱼分别浸泡于氯氰菊酯(质量浓度0μg·L-1、1μg·L-1、3μg·L-1、5μg·L-1)溶液中,结果显示,鳃组织Na+/K+-ATP酶活性呈波动性变化;肝、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呈抑制效应,肝组织高浓度处理组在72h时出现显著差异(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延姝  白春梦  崔震海  樊金娟  阮燕晔  张立军  
以黄顶菊幼苗刚好完全展开的第1~5位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叶片显微结构、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探讨黄顶菊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碳同化特性。结果表明:黄顶菊第1~5位叶均具有花环结构,PEPC/Rubisco活力比值均大于1,但随着叶位的上升,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含量逐渐增多,花环结构逐渐完善,PEPC/Rubisco活力比值也逐渐增大,表明黄顶菊不同叶位叶片均运行C4光合途径,但随着叶位的上升C4光合能力逐渐增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函  马有会  张岩  原永党  
利用解剖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叶藻花序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大叶藻花小,单性,无花被,雌、雄花同生于一扁平的肉穗花序上。花的结构简单,雄花仅1枚雄蕊,雄蕊1花药,花药1室、无柄、纵裂;花粉为丝状花粉,无纹饰、萌发孔。雌花仅一心皮,有胚珠1颗,柱头两个;柱头细长,柱头表面及柱头到胚珠处细胞壁表面有大量的丝状突起。大叶藻的花序结构已与沉水生活相适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晓飞  苗亮  李明云  陈莹莹  潘娜  张浩  刘连亮  陈炯  
香鱼背部有一较为特殊的脂肪腔,但迄今尚未对脂肪腔形态、结构和成分进行研究。本实验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了形态解剖、显微结构观察及内容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腔开始于头部上枕骨,止于脂鳍下方,呈长梭形,横切面倒三角形;脂肪腔质量[(1.95±0.86)g]占鱼体总质量[(39.31±5.12)g]的4.96%,长度[(9.17±0.82)cm]占鱼体全长[(17.23±0.72)cm]的53.22%;脂肪腔内有上下腺体、肌肉组织、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脂肪细胞以及分布其中的微血管;内容物的主要成分为粗脂肪(49.10%)、水(42.4%)、粗蛋白(6.8%)和灰分(1.13%);脂肪酸占内容物总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苗芳  张嵩午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麦扬花结实期旗叶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统计了不同生育期旗叶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和基粒垛数。结果表明,从扬花期至灌浆初期,叶片结构变化不明显;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序,细胞间隙少;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基质浓厚,易形成突起;线粒体嵴发达,充满浓厚基质。从灌浆中期至灌浆末期,叶片结构衰老迅速,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开始解体,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叶绿体基粒片层解体,基质淡薄,嗜锇颗粒增多,线粒体嵴和基质减少。还发现从扬花期至灌浆中期,高基粒片层数增加,灌浆中期之后,高基粒片层数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