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1)
- 2023(5548)
- 2022(4789)
- 2021(4386)
- 2020(3641)
- 2019(8091)
- 2018(7949)
- 2017(14839)
- 2016(8545)
- 2015(9377)
- 2014(9394)
- 2013(9161)
- 2012(8389)
- 2011(7829)
- 2010(7948)
- 2009(7609)
- 2008(7657)
- 2007(6943)
- 2006(6258)
- 2005(5898)
- 学科
- 管理(31632)
- 济(29116)
- 经济(29036)
- 业(26575)
- 企(23999)
- 企业(23999)
- 制(12387)
- 财(11635)
- 方法(10870)
- 体(9131)
- 数学(8642)
- 农(8581)
- 业经(8497)
- 数学方法(8474)
- 中国(7800)
- 体制(7428)
- 学(7269)
- 务(6927)
- 财务(6892)
- 财务管理(6874)
- 企业财务(6512)
- 银(6287)
- 银行(6258)
- 划(5998)
- 行(5960)
- 融(5854)
- 金融(5852)
- 环境(5245)
- 技术(5239)
- 理论(5141)
- 机构
- 大学(124769)
- 学院(123929)
- 济(48196)
- 经济(47116)
- 管理(45091)
- 研究(43371)
- 理学(38357)
- 理学院(37953)
- 管理学(37326)
- 管理学院(37095)
- 中国(32252)
- 科学(26833)
- 财(26538)
- 京(25941)
- 农(24757)
- 所(22680)
- 研究所(20335)
- 业大(20287)
- 财经(20034)
- 江(19972)
- 农业(19543)
- 中心(19130)
- 经(18051)
- 北京(16000)
- 省(15587)
- 院(15535)
- 州(15212)
- 财经大学(14841)
- 经济学(14832)
- 范(14421)
- 基金
- 项目(82364)
- 科学(64140)
- 基金(59969)
- 研究(57439)
- 家(53825)
- 国家(53423)
- 科学基金(44864)
- 社会(36882)
- 社会科(34898)
- 社会科学(34884)
- 省(32631)
- 基金项目(31217)
- 自然(29686)
- 自然科(28995)
- 自然科学(28986)
- 自然科学基金(28477)
- 划(27629)
- 教育(26745)
- 资助(24397)
- 编号(22056)
- 制(20638)
- 成果(19235)
- 重点(18973)
- 部(18348)
- 创(17358)
- 发(16973)
- 创新(16395)
- 课题(16280)
- 科研(15813)
- 计划(15800)
共检索到191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涛 任莉萍 曹沛沛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管志勇 腾年军 张飞 赵爽 王海滨 宋爱萍 蒋甲福
[目的]根据菊花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特性,设计试验对石蜡切片制作条件进行优化,旨在筛选针对特定组织的节省时间和成本且效果最佳的石蜡切片制作条件。[方法]取不同时期菊花根、茎、叶、花等样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并结合试验过程中总结的固绿快速染色法,设计不同的渗蜡时间、切片厚度及染色方法,对各组织器官进行石蜡切片制作,经显微拍照后筛选出各组织最适石蜡切片的制作条件。[结果]经筛选发现,在渗蜡时间方面,渗蜡充分幼根需5 d,老根6 d,幼茎6 d,老茎7 d,叶片4 d,花芽5 d,舌状花4 d。在切片厚度方面,最适切片厚度幼根为16μm,老根20μm,幼茎12μm,老茎12μm,叶片25μm,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盼 李文莹 刘美兰 李静 张琳
【目的】为了获得利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油桐花芽形成和分化的整个过程的最佳效果,探索针对油桐花序的石蜡切片方法。【方法】以横纵径1 cm左右的油桐花序为实验材料,针对材料处理、脱水、透明、浸蜡、包埋、染色等传统石蜡制片步骤进行改良。【结果】1)保持样品结构不变的情况除去多余苞片、分支以及密实缠绕在小花萼片外的绒毛,使得药液和蜡液更易进入材料内部,避免了由于油桐花序苞片紧实,绒毛极多所导致的脱水、浸蜡不充分等现象;2)改良后的乙醇脱水时间缩短了1 h,并且材料脱水充分,避免了因脱水透明时间过长引起的材料变硬变脆,保证了石蜡可以与材料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切片时能得到完整和连续的蜡带;3)延长浸蜡时间为1 d,保证大体积材料也能浸蜡充分,包埋过程选择在恒温烘箱中进行,保证器械与材料温度一致,避免了两者产生温差导致材料中产生气泡的不良现象,保证材料的完整性。染色后的切片细胞核颜色红亮鲜艳,核质分明,细胞间轮廓清晰,不论是花序的整体形态结构,还是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均清晰可见。【结论】通过对传统制作石蜡切片方法进行改良有效地解决了油桐花序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花序结构及其分泌物质而引起的不良效果以及脱水过度、浸蜡不充分而导致的材料结构不完整、切片易碎等问题,获得了完整连续的蜡带以及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的油桐花序切片。以期望该方法为研究油桐花芽分化及雌雄花发育的细胞学特征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为快速高效批量制作油桐花序石蜡切片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也为花序结构复杂、外部密披绒毛树种的石蜡切片制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桐 花序 石蜡切片 方法改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永梁 李亚鹏 李世安 刘克林 岳涵 郑为军 余海 胡瑞阳 任俊杰 欧国范 张淑敏 于立新 孙宇涵 李云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宜槲树子房或胚珠石蜡切片的制作体系,为后续槲树胚胎发育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槲树雌花为试验材料,将材料以60 d为界分为60 d前和60 d后两部分,对材料处理方式(授粉60 d前后的材料分别进行仅保留子房与胚珠处理)、浸蜡时间(18,24,36 h)与浸蜡条件(60℃烘箱内抽真空处理0,6,8,12 h)、切片厚度(6,8,10μm)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授粉70 d样品切片为材料,对染色方法(染色液分别为5 g/L苏木精、1 g/L甲苯胺蓝和10 g/L番红-固绿)及染色时间(1,2,5,10,15 min)进行优化,建立适合槲树胚珠的石蜡切片制备体系。【结果】授粉60 d前的样品仅保留子房部分,授粉60 d后的样品仅保留胚珠,两者在50℃烘箱经甘油乙醇浸泡48 h的软化处理后,所得切片效果最佳,可避免蜡带破裂等不良现象出现。将浸蜡时间延长至36 h,并于第1次浸纯蜡过程中在60℃烘箱内先进行12 h抽真空处理,可保证发育后期体积较大材料的充分浸蜡;脱蜡前将玻片进行3 h抽真空处理,可明显降低脱片率;授粉60 d前样品的切片厚度以8μm为宜,授粉60 d及以后的样品以10μm最佳。槲树胚株石蜡切片制备时,采用5 g/L苏木精染色5 min时的制片效果最好。【结论】建立并优化了槲树不同发育时期子房或胚珠石蜡切片的制备体系,采用该优化体系可获得蜡带连续、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背景清晰的槲树子房或胚珠切片。
关键词:
槲树胚珠 胚胎发育 石蜡切片 制备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梦雅 韩若冰 邢海华 张芙蕊 李和平
为分析梅花鹿KGF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鹿茸生长不同阶段顶端茸皮组织的表达差异,以雄性梅花鹿茸皮组织为试验材料克隆梅花鹿KGF基因,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KGF基因在梅花鹿鹿茸顶端不同生长阶段的茸皮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梅花鹿KGF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全长为585bp,共编码194个氨基酸;KG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具有跨膜结构的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 489.17,理论等电点pI为9.35;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2)通过Blastp功能比对显示梅花鹿KGF基因与马鹿、白尾鹿、牛、野牛、山羊的相似性均在99%以上;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GF基因的表达量在梅花鹿鹿茸前期与中期、前期与后期的顶端茸皮组织中差异显著(P0.05)。综上,本研究发现梅花鹿KGF基因在进化中的保守性较高,对鹿茸的生长发育与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其在不同时期茸皮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鹿茸生长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为哺乳动物的组织创伤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梅花鹿 KGF基因 基因表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爱华 郭净
随着全球经济周期明显加快,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导致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在不同时期产生差异性影响,以往常参数计量模型研究的财政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不变的调控效果严重缺乏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因子扩展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采用两步骤MLE估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济萧条时期,以减少财政支出为主要操作工具、增加税收为辅的紧缩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教育支出占比、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营业税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爱华 郭净
随着全球经济周期明显加快,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导致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在不同时期产生差异性影响,以往常参数计量模型研究的财政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不变的调控效果严重缺乏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因子扩展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采用两步骤MLE估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济萧条时期,以减少财政支出为主要操作工具、增加税收为辅的紧缩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教育支出占比、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营业税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2)在经济繁荣时期,以减少税收为主要操作工具、增加财政支出为辅的宽松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科技支出占比、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降低消费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水莲 刘进辉 孙志良 刘自逵
为了有效地从分子水平上掌握法氏囊和脾脏的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和协助作好中草药制剂对鸡感染IBDV防治效果的研究,取21,28,35日龄鸡脾和法氏囊,制作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逐一观察其组织结构,用摄像软件对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进行了系统测量和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法氏囊和脾组织形态的区别.结果表明,随着鸡的日龄增大,脾脏的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细胞排列更加紧密;法氏囊淋巴滤泡面积逐渐增大,皮质部和髓质部的面积也增大,淋巴细胞增多,免疫能力加强.
关键词:
鸡 法氏囊 脾脏 组织结构 免疫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芳明 刘桂富 朱海涛 丁效华 曾瑞珍 张泽民 李文涛 张桂权
【目的】了解各个发育时期控制水稻分蘖数QTL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方法】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对不同时期的水稻分蘖数QTL同时进行非条件和条件定位分析。【结果】(1)水稻分蘖数至少受14个QTL影响,它们分布在第1、2、3、4、6、7和8号共7条染色体的相应代换片段上;(2)各个时期影响水稻分蘖数的QTL数量(变动在6~9之间)和效应(变动在1.49~3.49之间)均不相同;(3)水稻分蘖数QTL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时序性,主要集中在移栽后0~7d(有6个正表达),14~21d(有9个随机表达)和35~42d(有6个负表达)3个时间段内,正、负表达分别决定了最高分蘖和有效分蘖的数量;(4)每个QT...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俊会 金则新
为调查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生长过程中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变化规律,采集不同时期七子花叶片,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活性物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检定菌株,以琼脂扩散法检测不同时期七子花叶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与煮沸法和索氏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简单易行,不影响叶片的体外抑菌活性,1 g提取物稀释80倍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仍超过60%,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快速分析。在整个叶片生长期,七子花叶片均表现较高的抑菌活性,抑制率超过50%,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杀作用,但以...
关键词:
植物学 七子花叶片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向达
不同时期我国收入政策误区研究张向达[关键词]收入分配政策,个人收入,隐形收入,补贴对不同时期收入分配政策进行研究和比较,对搞好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再分配隐形化误区通过再分配所得到的个人收入虽然总数...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政策,个人收入,隐形收入,补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越 韩笑 杨煊 陈发棣 房伟民 蒋甲福
[目的]研究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花蕾再生不定芽的机制,构建菊花脑再生体系。[方法]以菊花脑花蕾为试材,研究花蕾大小、生长调节剂浓度和花器官类型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同时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对不定芽再生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直径为0.4 cm的花蕾最适于诱导不定芽再生;花蕾外植体的最适再生培养基为MS+2.0mg·L-16-BA+0.25 mg·L-1NAA,再生率达66.5%,平均不定芽数为4.9。花托的再生率为42.6%,舌状花、管状花再生率分别为16.7%和13.1%,子房仅分化出少量芽体。组织学观察表明,花蕾中再生不定芽的部位为花托。不定芽的最...
关键词:
菊花脑 花蕾 再生体系 组织细胞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卫国 刘克禄 田斌 王佐伟
【目的】在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研究,为当地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5个授粉时期处理,各处理杂交授粉100朵花,重复3次。观测授粉期间每天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分析各处理的坐果率、种果成熟度、正常果与畸形果比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分析其与环境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杂交初期和中期授粉的果实发育正常,畸形果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0%和6%,杂交后期授粉的畸形果
关键词:
辣椒 杂交授粉 制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竹君 田航 王忆 张新忠 韩振海
为阐明多效唑(PP333)对桃叶片FT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桃2年生中农红久保(01-04-190)、03-15-065和03-30-035于2012-04-28—09-01叶面喷施2mg/g的PP333,分析花芽量、花芽比率及FT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FT基因在05-05—05-26期间活跃表达,6/23后FT基因关闭。04-28—05-12喷施PP333对3个品种中FT基因表达显著降低,且对于01-04-19和03-15-0650的花芽数量与花芽比率也无影响。05-26—07-07喷施PP333,诱导FT基因继续或再次启动表达,花芽量和花芽比率均显著增加;而07-21后...
关键词:
桃 PP333 FT基因 花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士芳 李从锋 董树亭 张吉旺
【目的】从细胞学角度探讨玉米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玉米籽粒重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普通玉米泰玉2号为材料,大田条件下分别于授粉后1—14d(S1)、15—28d(S2)及29—42d(S3)遮光55%,以大田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玉米作为对照(S0),对不同遮光处理下玉米粒重、品质、胚乳细胞增殖变化及穗轴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对小穗柄维管束截面积、胚乳细胞及胚乳传递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各时期遮光使籽粒重量、淀粉含量、胚乳细胞数量和体积降低,籽粒胚/胚乳比、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升高。遮光延迟了淀粉粒的发育,降低了胚乳细胞的充实度;前期遮光籽粒胚乳细胞数目最少,中期遮光淀粉粒体...
关键词:
玉米 粒重 胚乳细胞 传递细胞 遮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凯歌 王文颖 陈龙清
应用cDNA-SRAP标记方法,筛选出19对引物,对8-12月所采集的24个蜡梅花芽(花朵)样品所制备的cDNA模板进行扩增,研究蜡梅花发育各时期的基因表达情况,并对部分差异片段进行了表达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cDNA-SRAP分子标记技术操作简便,能产生较丰富的条带,是进行差异显示分析研究的有效途径;与玉米淀粉去分支酶基因、欧洲山杨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玉米抗锈病基因和小麦多酚氧化酶基因相似性高的差异表达片段,可能对蜡梅花发育和抗性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