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3)
- 2023(8900)
- 2022(8040)
- 2021(7649)
- 2020(6382)
- 2019(14938)
- 2018(15059)
- 2017(29119)
- 2016(16000)
- 2015(18058)
- 2014(17986)
- 2013(17892)
- 2012(16247)
- 2011(14533)
- 2010(14265)
- 2009(12722)
- 2008(12146)
- 2007(10274)
- 2006(8764)
- 2005(7355)
- 学科
- 济(59982)
- 经济(59917)
- 管理(44979)
- 业(41718)
- 企(35112)
- 企业(35112)
- 方法(30414)
- 数学(26360)
- 数学方法(26071)
- 农(15565)
- 学(15374)
- 中国(14319)
- 财(13996)
- 业经(13278)
- 地方(12325)
- 和(10918)
- 理论(10606)
- 农业(10467)
- 贸(10448)
- 贸易(10444)
- 环境(10389)
- 易(10118)
- 技术(9937)
- 务(9266)
- 财务(9208)
- 财务管理(9194)
- 制(9136)
- 教育(8722)
- 企业财务(8701)
- 划(8677)
- 机构
- 大学(222785)
- 学院(220679)
- 管理(91788)
- 济(81944)
- 理学(80582)
- 经济(80050)
- 理学院(79695)
- 管理学(78308)
- 管理学院(77932)
- 研究(72310)
- 中国(51128)
- 科学(48246)
- 京(47983)
- 农(36840)
- 业大(36560)
- 所(36291)
- 财(35134)
- 研究所(33612)
- 中心(32326)
- 北京(30359)
- 江(30016)
- 范(29207)
- 财经(29177)
- 农业(28998)
- 师范(28929)
- 院(26633)
- 经(26625)
- 州(25008)
- 技术(23919)
- 师范大学(23558)
- 基金
- 项目(161144)
- 科学(125312)
- 基金(115940)
- 研究(115932)
- 家(101591)
- 国家(100764)
- 科学基金(86225)
- 社会(70188)
- 社会科(66378)
- 社会科学(66359)
- 省(63064)
- 基金项目(62980)
- 自然(58401)
- 自然科(56977)
- 自然科学(56964)
- 自然科学基金(55918)
- 划(53448)
- 教育(52584)
- 编号(47747)
- 资助(47710)
- 成果(37753)
- 重点(35727)
- 部(34759)
- 发(33817)
- 创(33382)
- 课题(32113)
- 科研(31196)
- 创新(31074)
- 计划(29842)
- 大学(29772)
共检索到30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昕 谢光辉
非粮能源植物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基础。菊芋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质产量高,能源化利用方式多样,且环境友好,是我国有前景的非粮能源植物之一。笔者以原料生产和生物质转化利用为中心,对菊芋生物学、抗逆性和产量潜力、种质资源、遗传特性和良种选育、种植技术、化学组成和能源转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望了菊芋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培育能源专用良种,建立适应能源生产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获得高活力菊糖酶、高效发酵菌株和产油微生物,原料生产全生命周期评价及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是今后应着力研究的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陈建林 查丁石 朱为民
阐述了一氧化氮(NO)的产生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促途径),NO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O的信号转导途径和NO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赵宏波 李畅 陈素梅 房伟民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许多局限性,还需要借助分子系统学等手段。
关键词:
菊属 细胞学 分子细胞遗传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慧颖 张立军 阮燕晔 张敖 董小妹 张馨悦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是C4暖季草本植物。具有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如广泛的地理适应性,耐贫瘠,生产成本低,水利用率高,生物质产量高,易于收获,因此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物能源作物。通过生物技术对柳枝稷进行遗传改良,对于充分开发柳枝稷的生物质潜能,利用柳枝稷生产生物燃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柳枝稷遗传转化技术及改良性状的角度综述了柳枝稷的基因工程进展,为培育优良柳枝稷新品种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詹伟君 任君霞 金松恒 黄有军 潘寅辉 郑炳松
芒草Miscanthus作为一类可再生能源植物,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供应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芒草是一类具有根状茎的多年生C4植物,它的最高生物量可达到49 t.hm-2。综述了芒草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抗逆性以及水分、氮元素对其生物量及其组成的影响等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总结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芒草的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和耐霜冻能力是提高芒草生物量的2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手段,选育出抗逆性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高生物量良种品系等。
关键词:
植物学 芒草 生物量 农学特性 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雪梅 李莉
试验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海拔梯度,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菊芋叶、茎、块茎中果聚糖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总体降低,蔗糖含量在叶中呈上升趋势,茎中先降后升,块茎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在叶中随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在海拔2600 m以下,茎中还原糖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保持稳定,在2900m的高海拔地区,菊芋块茎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
关键词:
菊芋 海拔梯度 碳水化合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卓露 林晓华 薛山 梁玉青 张卓文 李鸿彬 Wood Andrew 张道远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因固着生长,当外界水分因子变化时不能主动逃避胁迫,只能依赖自身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因此,植物的耐干性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前人有关植物耐干研究的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阐明了耐干植物的分类、耐干植物在失水再复水期间形态结构、生理及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以期为挖掘耐干植物耐干基因、创制耐干种质资源和培育耐干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 高述民 李凤兰
植物的雌性不育通常是由雌性器官的发育异常造成的 ,包括胚珠、胚囊、卵细胞的发育异常 .该文在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该实验室在文冠果雌性不育方面所做的初步研究工作 ,从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及生理生化等方面总结了雌性不育的表现形式 ,从基因特征、生长调节物质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引起雌性不育的可能原因 ,还对克服雌性不育的途径等进行了综述 .提出从寻找与育性相关蛋白入手 ,通过测序合成探针 ,在已建立的cDNA文库中进行差示筛选 ,克隆相关基因 ,并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阐明雌性不育机理
关键词:
雌性不育 不育基因 不育相关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荣生 许煌灿 尹光天 杨锦昌 李双忠
阐述了水分利用效率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发展、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背景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关系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最后分析了今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时空变化 稳定C同位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荣孚 张鸿明
光是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它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辐射能 ,而且还为植物提供信号调节其发育过程 ,为此 ,高等植物具有一整套精细的光接受系统和光信号转导系统 ,以此对光强、光质、光照方向和光照时间、光周期等环境光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信号通过各种植物光受体转导并与内生发育程序整合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模式 .该文通过综述光敏色素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它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植物群体中的转导及其光调控作用 ,讨论了环境光信号对光能量在植物个体和群体中分布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义 张彩霞 康国栋 李武兴 张利益 丛佩华
TGA基因家族是b ZIP转录因子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组,其能够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As-1区域相结合,激活或抑制下游靶标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植株抗性或花器官发育。自烟草中首个TGA基因被鉴定以来,从拟南芥、水稻和苹果等多个物种中均有该家族基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拟南芥基因组中共有10个TGA转录因子,依据其序列相似性可将其分为5组(Ⅰ组包含TGA1与TGA4;TGA2、TGA5与TGA6组成第Ⅱ组;TGA3与TGA7组成第Ⅲ组;TGA9和TGA10构成第Ⅳ组;PAN为第Ⅴ组)。其中Ⅰ、Ⅱ与Ⅲ组成员广泛参与植株的抗病反应。酵母双杂交和Pull-dowN等结果显示,TGA1—TGA7均可与水杨酸信号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马进
园林地被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经济、社会效益,有关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对园林地被植物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得到推广。从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引种、筛选、适应性、耐性和育种等几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试提出我国园林地被植物在将来研究中,应加强生物生态学特性、景观效果、种质资源库建立和基础理论、新品种创新、野生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保护和产业化水平等几个方面研究工作。参56
关键词:
园林植物学 地被植物 研究进展 综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世婷 刘明蕊 李国娥 王明霞 马春燕 付永硕 侯扶江 刘永杰
植物物候是指植物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为总结植物物候研究进展,展望植物物候研究的未来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主要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等)及其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然后分析比较了研究植物物候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揭示了植物物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解决方案。综述植物物候研究进展能够为我们理解环境变化条件下植物物候动态、物种共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小杰 张学勇 郝晨阳 刘旭
MITE(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是一种新近发现的DNA转座元件,其结构与非自主元件相似,具有TIR或TSD结构,但又具有反转录转座元件的高拷贝性。MITE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附近或内部,主要包括Tourist和Stowaway两种类型,通过相应的自主转座元件编码的反转录酶识别TIR序列完成扩张。它插入位点的倾向性以及高度重复性,使其在基因的表达调控和遗传进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MITE转座元件的结构及转座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MITE元件在基因表达调控、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基因(组)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M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