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4)
- 2023(7512)
- 2022(6145)
- 2021(5838)
- 2020(4874)
- 2019(10952)
- 2018(10837)
- 2017(19497)
- 2016(11204)
- 2015(12838)
- 2014(12970)
- 2013(12920)
- 2012(11868)
- 2011(10911)
- 2010(11332)
- 2009(10635)
- 2008(11347)
- 2007(10390)
- 2006(9453)
- 2005(8619)
- 学科
- 济(46973)
- 经济(46906)
- 管理(43114)
- 业(34116)
- 企(31633)
- 企业(31633)
- 方法(19505)
- 数学(14896)
- 数学方法(14607)
- 财(13718)
- 学(12921)
- 地方(12040)
- 理论(11556)
- 中国(11153)
- 业经(11049)
- 和(10201)
- 农(10039)
- 务(9772)
- 财务(9734)
- 财务管理(9710)
- 企业财务(9204)
- 制(9160)
- 划(8659)
- 环境(7757)
- 银(7608)
- 策(7597)
- 银行(7590)
- 地方经济(7522)
- 资源(7514)
- 农业(7151)
- 机构
- 大学(169367)
- 学院(167950)
- 管理(66014)
- 济(61328)
- 经济(59582)
- 研究(56707)
- 理学(54748)
- 理学院(54003)
- 管理学(52910)
- 管理学院(52549)
- 中国(45234)
- 京(38157)
- 科学(37843)
- 财(31662)
- 所(30086)
- 江(27907)
- 研究所(27432)
- 农(26858)
- 中心(26010)
- 范(24595)
- 师范(24368)
- 北京(24272)
- 财经(23955)
- 业大(23693)
- 州(22430)
- 经(21575)
- 农业(20985)
- 院(20583)
- 师范大学(19677)
- 省(19225)
- 基金
- 项目(108257)
- 科学(84934)
- 研究(78604)
- 基金(77160)
- 家(68206)
- 国家(67647)
- 科学基金(57483)
- 社会(47999)
- 社会科(45399)
- 社会科学(45383)
- 省(42703)
- 基金项目(40562)
- 自然(38016)
- 自然科(36870)
- 自然科学(36853)
- 教育(36625)
- 划(36218)
- 自然科学基金(36189)
- 编号(32505)
- 资助(31637)
- 成果(27459)
- 重点(25039)
- 部(23512)
- 发(23389)
- 课题(22940)
- 创(22080)
- 创新(20664)
- 科研(20372)
- 国家社会(19765)
- 计划(19671)
共检索到263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霞
获益能力(access)指各种经济主体获得、维持和控制利益的各种能力,获益能力理论关注现实环境中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谁是既得利益者,凭借什么获得、维持利益和控制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获益能力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现实情境中诸多资源产生的利益的分配不公问题提供理论框架,也可以作为有力的资源政策分析工具。获益能力由自然资源、技术、知识、资本、劳动等内层能力,法律政策、国际政治力量、文化、社会地位和关系以及习惯风俗等外围能力构成。与产权理论相比,获益能力理论新颖之处在于不仅关注价格或产权这样的单一控制和积累机制,而且拓展到分析市场运行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作用机制,产权尚不足以保护资源产权所有者获得公平的...
关键词:
获益能力 利益分配 产权 资源管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郧文聚 吴克宁 陈银蓉 王少剑 卢鹤立 方恺 李宇
基于低碳目标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和自然资源支撑能力,推动经济社会中长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自然资源管理,九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创新自然资源管理的策略,为基于“资源要素—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多层次视角构建低碳导向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借鉴。专家认为:未来应构建“双碳”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系统性应对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要素—空间—系统”多层次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域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碳循环监测网络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核算标准体系,探索差别化国土空间管控方案;加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资源流通管理,探寻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区域协同碳减排路径;将碳汇价值纳入碳交易和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基于国土空间碳中和评价的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和公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自然资源管理 国土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灿 吴垠
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产权利益分配关系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约束条件,更是研究的基本视角之一。分权型政府主导下的、有限制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在实践上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利分配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竞争,这必然会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变革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一个从分权到合作的M型分权模型,可以解释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政府间分权关系的演进趋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新荣 唐云飞
本文从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X、Y、Z理论入手,阐述了几种主要的人性预设理论的逻辑关联及其演进的逻辑进程,探讨了X、Y、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雨涵 蔡君 隋梦
视觉资源评价是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就开始对森林、土地、国家公园等风景进行视觉资源评价,其经验在国际上被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本文对美国视觉资源评价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和分析林务局风景管理系统、土地管理局视觉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园管理局视觉资源评价的评价流程、特点和创新。此外,从机构职责视角出发,对这三种视觉资源评价方法的管理目标、公众关注、适用土地类型以及新技术运用等进行了比较,希冀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视觉资源评价、保护和管理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视觉资源评价 评价体系 风景管理 美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雨涵 蔡君 隋梦
视觉资源评价是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就开始对森林、土地、国家公园等风景进行视觉资源评价,其经验在国际上被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本文对美国视觉资源评价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和分析林务局风景管理系统、土地管理局视觉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园管理局视觉资源评价的评价流程、特点和创新。此外,从机构职责视角出发,对这三种视觉资源评价方法的管理目标、公众关注、适用土地类型以及新技术运用等进行了比较,希冀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视觉资源评价、保护和管理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视觉资源评价 评价体系 风景管理 美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骆耀峰
从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和网络节点3个维度梳理社会网络对自然资源管理影响的文献。研究表明,由于在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和网络节点等方面的差别,社会网络在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也显示出巨大差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密
核心提示实景三维作为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产品,对赋能自然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实景三维的概念与优势,并对实景三维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在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共同驱动下,实景三维应运而生,并以其真实、立体等特点优势在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已成为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产品,被纳入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全面推进实景三维建设,对赋能自然资源管理、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应用探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三
本文以可再生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为主线 ,通过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的经济学原理、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特性、制度激励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已有的资源管理体制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 ,分析了可再生自然资源过度利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各种管理体制的优点与不足 ,突出了社区管理体制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韦霞 滕立
财政平衡预算能有效控制人造资源—钱财的支出。ICLEL(地方环境举措国际理事会)沿用财政预算中的年度平衡理论创立了生态预算方法,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控,并成功开展了3次生态预算示范项目,使可持续发展在地方层次上从概念到行动又前进了一步。
关键词:
生态预算 平衡预算 自然资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玉文 陈惠雄 徐中民
集成水资源管理是全球水伙伴(GWP)为解决全球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水管理模式。然而,GWP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方法,而定量评价又是将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集成水资源管理理念与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具体测量集成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模型以及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典型区域——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为研究区,定量评价了该区集成水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方法对推动我国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波 杨世忠
本文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近年来创新并大力推广的水核算系统,讨论了它对我国的启示。作为全球第一个"水会计"准则,其特点是以体积为计量属性,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用复式记账法,编制三张水会计报表:水资产负债表,水损益表和水流量表,来描述、记录和披露重要地区水资源的增减变化,并实施水审计来保证水会计报告的质量。澳大利亚水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实现了将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制度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和披露的先例。本文对澳大利亚水会计准则的产生和构成,以及主要内容和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现有水资源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论证了我国借鉴澳大利亚水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研究和构建我国水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华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管理好自然资源、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缓解人地紧张关系的当务之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发展又处于起步阶段,生存和发展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实现我国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尤为迫切和艰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自然资源管理是指人们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对自然资源在各社会集团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景明 黄薇
2019年,是全国自然资源部机构全面完成组建的一年。这一年,自然资源部围绕全面履行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进行顶层设计、完善监管机制,在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保护修复、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努力实现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凤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