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24)
2023(22575)
2022(19054)
2021(17815)
2020(14824)
2019(33810)
2018(33563)
2017(63774)
2016(34907)
2015(39043)
2014(38749)
2013(38043)
2012(35044)
2011(31490)
2010(31690)
2009(29040)
2008(28703)
2007(25839)
2006(22757)
2005(20533)
作者
(99242)
(82424)
(82065)
(78006)
(52611)
(39705)
(37245)
(32008)
(31363)
(29873)
(28052)
(27998)
(26523)
(26187)
(25548)
(25387)
(24545)
(24401)
(23764)
(23711)
(20609)
(20314)
(20007)
(19084)
(18528)
(18526)
(18353)
(18352)
(16696)
(16508)
学科
(140652)
经济(140493)
(113694)
管理(110001)
(99685)
企业(99685)
方法(59195)
数学(48003)
数学方法(47285)
(41056)
(40158)
中国(39651)
业经(39316)
地方(31238)
(28703)
(28498)
农业(28256)
(27817)
财务(27725)
财务管理(27670)
理论(27427)
企业财务(26237)
技术(26168)
(24956)
贸易(24933)
(24244)
(24164)
(23248)
银行(23196)
(22170)
机构
学院(487493)
大学(484360)
(192090)
管理(191251)
经济(187796)
理学(163421)
理学院(161568)
研究(160987)
管理学(158648)
管理学院(157738)
中国(124348)
(104309)
科学(99231)
(91616)
(81077)
(80046)
(75951)
中心(74175)
研究所(73049)
财经(71847)
业大(71033)
北京(66124)
(65225)
(65189)
师范(64532)
农业(62195)
(61359)
(59024)
经济学(56839)
技术(54142)
基金
项目(321856)
科学(253426)
研究(238041)
基金(231035)
(200829)
国家(198999)
科学基金(171824)
社会(148586)
社会科(140664)
社会科学(140629)
(127589)
基金项目(121690)
自然(111319)
教育(110716)
自然科(108804)
自然科学(108775)
自然科学基金(106850)
(106638)
编号(98388)
资助(95023)
成果(79877)
重点(71986)
(70563)
(70051)
(69048)
课题(68380)
创新(63964)
科研(61103)
项目编号(60710)
国家社会(60593)
期刊
(220540)
经济(220540)
研究(144667)
中国(103899)
管理(76989)
学报(74768)
(74550)
(73427)
科学(69476)
教育(63252)
大学(57487)
学学(53614)
农业(50360)
技术(47088)
(46001)
金融(46001)
业经(38593)
财经(35490)
经济研究(33999)
(30564)
(29018)
问题(28120)
图书(27093)
技术经济(24956)
科技(23189)
(23042)
商业(22663)
现代(22643)
理论(22202)
财会(21506)
共检索到743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桂菊  李斌  
对三星电子的品牌升级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代工企业可以通过实施非研发创新行为推动品牌升级。同时还发现,获得式学习是代工企业实施非研发创新行为的重要驱动力,而企业的转化能力强化调节了代工企业获得式学习和非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亚丽  
微创新是一些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经验的归纳,也是为后续转型企业提供发展思路的理论概括。企业微创新的主旨在于:企业立足于市场需求、坚持产业化导向,致力于突破"技术"与"市场"高效衔接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挖掘与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企业的微创新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视角,逐步做微小的改进,不断地在某一领域做点滴的积累,最终实现大范围的改善。从率先开展微创新探索的企业实践来看,企业微创新战略大体朝着客户导向、定点突破、精微极致、系统开放四个方向展开。百度、阿里巴巴在进行微创新时一般会采用多种微创新组合方式开展创新活动,依靠不同形式的微创新组合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而腾讯微信微创新战略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其深刻洞察市场以及对市场信息进行捕捉且做出适宜的响应,并快速嵌入市场和抢占市场份额,且依靠微创新来完成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伟  符正平  
新创企业联盟网络动态演化的内在机理在理论上缺乏更细致的诠释,鉴于此,对广东省3家新创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探讨新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联盟网络动态演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旨在揭示新创企业联盟网络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网络位置、网络异质性都会发生动态演化,企业战略类型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是影响新创企业联盟网络动态演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慧洁   罗瑾琏   易明   李树文   钟竞  
依据国家设立科创板的目标与定位,科创企业既要在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又必须实现成熟技术的快速优化和迭代。在此背景下,管理者如何协同两者之间的悖论关系是亟待突破的现实瓶颈。本文基于角色身份理论,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方法,对科创板上市企业HB公司3个核心创新团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探索管理者创新角色身份建构过程,破解其推动创新悖论协同增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管理者在创新悖论触发下主动进行角色探索,表现出角色同化、角色分离、角色整合、角色脱离4种形态,由此产生不同的创新角色职能。当管理者进行角色同化时,将践行规范维护者职能;当管理者同时进行角色分离和角色整合时,将主动协同多重角色身份及其要求,践行矛盾平衡者职能;当管理者进行角色脱离时,将表现出随俗浮沉,放弃践行创新角色职能。(2)管理者角色职能通过团队认知、资源过程影响创新目标的实现。当管理者实施规范维护者职能时,团队成员认知固化,通过团队资源消化实现成熟技术优化的目标;当管理者实施矛盾平衡者职能时,引导团队成员进行认知匹配、认知扩展,通过团队资源积累、资源增益实现前沿技术突破和成熟技术优化协同增效的目标;当管理者表现为随俗浮沉时,团队成员将出现认知失调,通过团队资源损耗制约创新目标推进。本研究不仅从角色身份视角丰富了创新悖论管理的理论内涵,同时对科创企业创新管理人才培育、团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鹏  胡许萍  刘金培  李林  
笔者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规制差异,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海尔国际化经营过程为案例,来探讨环境规制差异对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环境规制差异主要表现在能效标准差异、节能补贴差异、环保观念差异和环保认证差异四个方面。依据这四个方面建立的模型的理论论证显示,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跨国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净  耿军会  陈小荣  
非研发创新与研发创新都是创新的重要形式,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绩效,非研发创新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重要。但在目前传统创新理论为主的研究中,创新绩效评价更多反映的是研发创新的结果,而没有体现出非研发创新的作用。利用文献分析法,将中小企业非研发创新分为两大类六种模式,即技术类包括外部技术和知识采用、现有知识创新应用和改良、产品和服务定制与设计,非技术类包括营销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每种模式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以全面反映中小企业的非研发创新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瑾琏   王象路   程国萍   钟竞   耿新  
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探析科创板上市SN公司突破高精度北斗/GNSS技术,并将创新成果转为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创业历程,解构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是从管理者认知上升到战略性意义建构,进而构建创新架构的认知与行动过程:在初创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导航技术封锁时形成技术自主型认知,通过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创新单元紧密耦合、董事长嵌入的铅球态创新架构;在发展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北斗产业竞争时形成技术孵化型认知,通过技术—市场双元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探索—利用创新单元结构分离、董事长牵引的哑铃态创新架构。(2)以董事长、总经理共同领导而形成的创新赋能—协同机制是科创企业创新架构产生创新效应的关键:在初创期董事长行动赋能与总经理要素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铅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突破;在发展期董事长认知赋能与总经理文化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哑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升级与技术转化。(3)科创企业经历内部单元聚合、关键资源导入以及运作机制更新,实现由铅球态向哑铃态创新架构的演进。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揭示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机理,也为我国科创企业通过创新架构设计来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永清  邹波  潘杰义  卜振兴  
现有平台创新主要聚焦于"天生"的平台型企业,然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服务业的平台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本文基于一家典型传统服务业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从企业网络和二元学习的视角揭示了传统服务业企业实现平台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基于网络结构的利用式学习能促进传统服务业企业进行效率型平台创新,而基于网络行为的探索式学习能促进其进行新颖型平台创新;传统服务业企业所嵌入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有助于开展探索式学习,从而促进新颖型平台创新;传统服务业企业的平台创新是一个从效率型向新颖型动态转变的过程,基于网络行为的探索式学习产生的新颖型平台创新效果,远高于基于网络结构的利用式学习所产生的效率型平台创新效果。研究结论对传统服务业企业开展平台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姚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创业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兼顾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新课题。通过对国外绿色创业研究的梳理和提炼,本文依据经济机会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结合内外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绿色创业者的区别模型,并在四类绿色创业者的划分基础上,对中国企业践行绿色创业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绿色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敬伟  王迎军  
基于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与企业成长是一个共生演化过程的观点,运用三个案例对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第一,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可分为启动、重构和确立三个阶段,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不同;第二,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是一个定义业务、探索业务经营方式,直至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市场定位调整往往更为普遍,并引领商业模式其他维度的调整,创业者对不确定性的权变应对是定位调整的内在原因;第三,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不同阶段的转换并非自然而然,而是各受一组特定因素的驱动作用。这些发现为透视"新企业如何在调整中实现成长"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观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陶小龙  甘同卉  张建民  姚建文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激发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跨界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是小微创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跨界搜索视角,应用SPS案例研究法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初步构建了小微创业企业跨界创新模式框架。通过跨界搜索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实现不同维度跨界战略与跨界能力组合式协同提升,是企业实现跨界创新的有效模式,也是小微创业企业不断创新的作用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画斌  陈政融  魏珂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特别是制造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起着创新引领的作用,选取海尔的COSMOPlat为研究对象,剖析海尔的智能制造模式及转型升级服务。研究显示:企业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两化融合,满足用户最佳体验,使其全流程、全周期参与,实现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系统。同时,领先企业通过构建平台可以提供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带动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连上实现整体升级。借此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月莉  王再文  
以探讨农业集群品牌经营主体价值共创行为规律为目标,以美国加州柑橘集群品牌新奇士(Sunkist)为研究样本,通过访谈法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演绎归纳,识别农业集群品牌经营主体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构建驱动路径,提炼出农业集群品牌经营主体价值共创行为产生机理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知觉行为控制、共创态度、主观规范及价值共创意愿四个主范畴对农业集群品牌经营主体价值共创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应着力培育具有强有力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农业集群品牌经营主体;从多维度改善品牌经营主体的共创态度;从多维度控制品牌经营者所感知的主观规范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柳卸林   杨萍   常馨之   王倩  
通过分析SpaceX公司提出的太空运输模式,揭示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相关的创新维度。研究发现颠覆性技术可以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但是,商业模式创新同样可以催生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颠覆式创新包含开放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的组织变革活动。研究提出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的新范式,打开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过程机制的“黑箱”,强调颠覆式创新需要整体性的变革创新思维才能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