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2)
2023(3518)
2022(3008)
2021(3013)
2020(2491)
2019(5484)
2018(5729)
2017(10196)
2016(5940)
2015(6926)
2014(7168)
2013(6676)
2012(6246)
2011(5577)
2010(5898)
2009(5382)
2008(5638)
2007(5117)
2006(4433)
2005(4092)
作者
(15853)
(13060)
(12665)
(12461)
(8360)
(6246)
(6003)
(5020)
(4949)
(4869)
(4453)
(4423)
(4323)
(4159)
(4099)
(3934)
(3927)
(3917)
(3894)
(3775)
(3385)
(3198)
(3183)
(3152)
(3124)
(2954)
(2924)
(2916)
(2652)
(2648)
学科
(20200)
经济(20172)
管理(19062)
(16906)
(16757)
企业(16757)
方法(8760)
(8699)
理论(7247)
业经(6998)
(6732)
财务(6722)
财务管理(6704)
企业财务(6281)
中国(5698)
(5434)
(5355)
(5348)
数学(5161)
数学方法(5030)
(4981)
(4672)
教育(4334)
教学(4006)
企业经济(3712)
(3657)
农业(3621)
经济理论(3550)
(3411)
银行(3404)
机构
学院(79729)
大学(78536)
管理(26972)
(25611)
经济(24725)
研究(23271)
理学(22001)
理学院(21720)
管理学(21228)
管理学院(21072)
中国(19583)
(16829)
(16043)
(14345)
科学(14236)
(12053)
财经(11895)
(11801)
师范(11695)
(11605)
中心(11485)
(11039)
北京(10977)
(10561)
研究所(10160)
技术(10049)
业大(9813)
职业(9136)
师范大学(9081)
(9063)
基金
项目(44312)
研究(36012)
科学(33213)
基金(29358)
(24589)
国家(24326)
社会(20720)
科学基金(20387)
社会科(19195)
社会科学(19191)
(18180)
教育(17753)
编号(17068)
基金项目(15171)
成果(15153)
(14799)
自然(12281)
资助(12082)
自然科(11950)
自然科学(11948)
课题(11767)
自然科学基金(11726)
项目编号(10461)
(10396)
(10268)
重点(9848)
(9455)
大学(9151)
(9092)
(9087)
期刊
(34438)
经济(34438)
研究(25475)
中国(20826)
(16323)
教育(15744)
学报(11979)
管理(10763)
(10756)
科学(9774)
大学(9354)
(8337)
金融(8337)
学学(8307)
技术(8002)
农业(6833)
图书(6825)
财会(6608)
业经(6529)
财经(5982)
会计(5417)
书馆(5303)
图书馆(5303)
(5128)
职业(4840)
(4666)
通讯(4526)
会通(4499)
经济研究(4466)
(4238)
共检索到132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齐健  丁海东  
《侵权责任法》第20条并非某一单纯的请求权基础,而是将侵权损害赔偿和获利返还请求权杂糅规定在同一条文之中。获利返还请求权融合了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违法性与过错的归责要件和不当得利的法律效果,构成新的独立的请求权类型。未来立法中应当将获利返还请求权单独作统一规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树艺  
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包括知情权、要求保密权等。当纳税人没有法律原因而履行了缴纳税款的义务,或者纳税人缴纳税款时尚有法律原因存在,但在缴纳后该法律原因消灭,纳税人就应该享有可以请求将已缴税款予以返还的权利,这就是纳税人的返还请求权。无论在公法还是在私法上,没有法律原因或约定原因而为给付,都在给付人与接受人之间形成了不当的财产转移,为了维持公平,法律应该予以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廖益新   刘逸芳   王昱冉  
为解决我国《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的立法缺陷,应构建纳税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将退税规则由单薄的条款扩充至体系化的规范设计。在实体上,纳税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为财产变动、税法范畴和无法律上原因,对无法律上原因的判断应当采纳实质的法律原因说。在程序上,明确纳税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行使范围与行使期限;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形适用不同的退税程序规范,当税务机关拒绝返还税款时,纳税人可提起课予义务之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晖  易艳娟  
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是指任意责任保险中第三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的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予赔偿的权利,我国最新修订的《保险法》第65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本文在区分强制责任保险和任意责任保险的第三人请求权基础上,深入阐述了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在我国的基础和意义,以期对新法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绍芬  
中国《保险法》于2009年增订责任保险受损害的第三人(下称第三受害人)在被保险人对其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后,若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第三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但是,"强制责任保险"属于法定保险,肩负着社会公益性、衡平社会正义、保证第三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基本补偿等使命。据此,对该法定保险直接请求权的适用条件应如何构思?为此,应先分析强制责任保险设立的目的;再析述支撑强制责任保险直接请求权的法理;应检视第三受害人依据现行责任保险直接请求权的条件行使权利时,可能遭遇的难题等。经过论证后的结论是:强制责任保险第三受害人的直接请求权,应与被保险人同时存在,且不须附加条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亚东  
现行税法规定的税收返还请求权存在法律漏洞,在性质上宜将税收返还请求权界定为“公法”不当得利。在填补法律漏洞时,可以类推适用《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相关规定,但在类推适用的广度与限度上应注重税法“公法”的属性而区别对待。在修改《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时,对于税收返还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可遵循“列举+兜底”的模式;返还的形式结合税法的特征可以多样化处理;返还的诉讼时效起算点应与《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保持一致,且应增加最长诉讼时效规定。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爱霞  王鸿信  申贵珍  
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为数字图书馆侵权责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第三十六条专条规定了数字图书馆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但该条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归责原则存在不足、间接侵权责任主观过错界定不明确、"通知"规定存在疏漏、责任形态规定不统一等。因此,对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要从分类细化归责原则的具体适用、明确界定间接侵权的主观要件、完善法条以弥补疏漏、统一规定侵权责任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规制数字图书馆法律责任,推动数字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宋才发  
凡制造、销售有缺陷的产品,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均构成产品侵权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产品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确认侵权责任主体及索赔主体,明晰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及免责条件,并视具体情节对侵权行为人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娴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下称《侵法》)做为民法典中另一部重要的支柱性法律,将正式施行。在《侵法》第2条所规定的民事权益中,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等侵权风险与银行经营管理密切相关。《侵法》的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亚芹  
有关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为:其一,对直接请求权价值定位的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在损害赔偿体制中地位的不同认识;其二,对直接请求权与保险契约关系的认识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目的的不同认识。主张应着眼于相关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确定建构直接请求权的适当立法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酒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曹诚  王彦东  盛庆军  赵宗荣  赵志新  钟继辉  高长宝  
《侵权责任法》施行对征信管理工作在信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异议处理等环节可能遇到的侵权问题带来一定的责任风险。因此,应通过健全征信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工作的法律定位、征信信息采集范围及其出错的责任界定等,以有效规避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新天  印通  
《保险法》第65条的规范功能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责任保险而分别赋予第三者不同类型的保险金请求权。根据第三者利益属性的强弱,责任保险可分为强制责任保险、利他责任保险和普通责任保险。在强制责任保险中,第三者可根据特别法的规定直接取得保险金请求权;在利他责任保险中,第三者可依照合同的约定取得保险金请求权,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前,合同当事人可通过协议变更或撤销这一约定;在普通责任保险中,第三者仅在"被保险人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且被保险人怠于请求"时才能取得保险金请求权。这三类保险金请求权的设置是与责任保险第三人利益属性的强弱相匹配的。我国未来责任保险制度的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这三类责任保险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柏海  
从违约案例出发,讨论《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及原因,论述两者的本质属性不同及立法区别,并对具体的法律条文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议。违约责任因违反约定义务而承担责任,侵权责任因违反法定义务而承担责任,前者侵害履行利益即期待利益,后者侵权固有利益即现有利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冯德淦  
涉及自愿责任保险的多数人侵权理论和实践存在争论,无论是多数人侵权责任的体系,还是保险人责任的承担都未能明晰。应当明确,多数人侵权分为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连带责任不仅适用于共同侵权,分别侵权中的"可能原因力"案型也应当适用。在多数人侵权承担外部连带责任时,保险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自愿责任保险人应当就被保险人的外部责任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明确约定了"按份赔付"条款,该条款应当有效,保险人仅需就内部责任进行赔付。《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16条在文义上未能清晰表述,需要以责任保险的内涵和目的为基础,结合上述结论重新阐释。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峰  
第一,政府管制与公司自治的平衡。《公司法》属于私法范畴,必须强调公司自治。一般认为,凡主体一方是国家或公共团体的法律为公法;凡主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或用于保护个体利益的法律为私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