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3)
2023(1749)
2022(1589)
2021(1398)
2020(1310)
2019(2797)
2018(2747)
2017(4816)
2016(3006)
2015(3269)
2014(3242)
2013(3204)
2012(3104)
2011(2832)
2010(2766)
2009(2412)
2008(2483)
2007(2070)
2006(1924)
2005(1618)
作者
(11220)
(9465)
(9338)
(8876)
(5825)
(4777)
(4102)
(3756)
(3483)
(3386)
(3365)
(3165)
(3135)
(3036)
(2976)
(2975)
(2928)
(2838)
(2687)
(2658)
(2595)
(2435)
(2407)
(2261)
(2208)
(2128)
(2125)
(2107)
(2068)
(2012)
学科
(8589)
经济(8580)
(7251)
税收(6800)
(6776)
(5901)
管理(5216)
方法(4167)
(3962)
企业(3962)
数学(3827)
(3808)
数学方法(3786)
(3068)
(2860)
中国(2495)
农业(2261)
收入(2035)
地方(1995)
(1709)
土壤(1704)
业经(1607)
(1605)
财政(1488)
技术(1394)
(1384)
环境(1361)
教育(1310)
理论(1275)
(1270)
机构
学院(42228)
大学(42014)
研究(18779)
科学(15021)
(14965)
(13039)
经济(12738)
农业(12209)
中国(11960)
管理(11591)
(11428)
研究所(10752)
业大(10694)
理学(10210)
理学院(10037)
管理学(9619)
管理学院(9557)
(9335)
(8469)
农业大学(7813)
(7707)
中心(7640)
(7321)
(7017)
实验(6976)
(6861)
科学院(6762)
实验室(6695)
(6619)
重点(6394)
基金
项目(32502)
科学(23761)
(23204)
国家(23068)
基金(22708)
研究(17894)
科学基金(17607)
自然(13417)
(13384)
自然科(13092)
自然科学(13087)
自然科学基金(12824)
基金项目(11929)
(11901)
社会(10366)
社会科(9817)
社会科学(9815)
资助(9682)
科技(8825)
计划(8817)
重点(8272)
教育(8111)
(7110)
科研(6912)
专项(6865)
(6640)
(6599)
(6512)
(6459)
创新(6258)
期刊
学报(15172)
(13516)
(12829)
经济(12829)
研究(11989)
科学(10568)
大学(9596)
学学(9336)
农业(9282)
中国(8254)
(5721)
(5307)
(5011)
(4925)
税务(4617)
业大(4524)
管理(3781)
农业大学(3693)
林业(3622)
教育(3263)
(3119)
中国农业(2949)
科技(2901)
资源(2653)
自然(2649)
技术(2597)
财经(2548)
经济研究(2245)
(2186)
自然科(2167)
共检索到61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义兰  彭克勤  刘如石  周细红  黎建文  吴志华  
为了探明莴苣不同品种矿质养分吸收与分布的差异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 ,比较分析了碧玉结球生菜、超早广东尖叶油麦菜和春秋二白皮 3个莴苣品种在不同生长时期对 Fe,Zn,Ca,N吸收与分布的差异 .结果表明 ,在整个生长期内 ,碧玉结球生菜地上部与地下部的 Fe,Zn,Ca,N(地上部 )含量最高 ,但对 4种矿质养分的累积量最低 ,它们与超早广东尖叶油麦菜和春秋二白皮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后两个品种之间的差异 (除地上部 Ca含量外 )不显著 .3个莴苣品种地下部的 Fe,Zn,Ca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 ,但植株对 3种矿质养分的累积量地上部显著高于地下部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张福锁  毛达如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缺铁条件下,两种形态氮素(NO-N和NH-N)及老叶遮光对菜豆植株生长、氮、磷、钾、钙、镁的吸收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在缺铁条件下,NON营养的菜豆新叶出现明显的黄化,遮光可减轻黄化症状,NON的供应甚至可基本上使新叶保持绿色,但对干物质的积累没有明显的影响。NON的供应使钾和钙的吸收明显降低,新叶中的含量也显著低于NON处理。黄化叶中磷的含量较低。新叶中氮和镁的含量在各个处理间差异不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佳  周浩  何长征  王海燕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供锌水平(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4,1.0,2.0mg/L)对4个品种菠菜生长发育和不同部位Ca,Mg,Fe,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SO4质量浓度为0~0.2mg/L时,没有引起菠菜发生缺锌症状,但影响菠菜对钙、铁、锌的积累.营养液中的ZnSO4质量浓度为0.4mg/L时,菠菜钙、镁、铁、锌含量以及株鲜重都较高.ZnSO4质量浓度为2mg/L时,抑制了菠菜的根系生长,进而影响了单株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琴  张福锁  毛达如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铁供应水平下,该态氮(NH-N)和硝态氮(NO-N)以及老叶遮光对菜豆吸收铁、锰、铜、锌及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NH-N的供应抑制了菜豆对锰、铜的吸收及向上部的转移,促进了缺铁菜豆对锌的吸收和铁、锌向地上部的转移。老叶遮光明显提高了菜豆对铁、标的吸收,对铜和锌的吸收没有显著影响。氮素形态对新叶中铁含量的影响不大;NH-N的供应显著降低了新叶中锰、铜以及供铁菜豆新叶中锌的含量,提高了缺铁植株新叶中锌的含量。铁的供应使新叶中铁的含量明显增加,锰、锌的含量明显降低,铜的含量却无明显变化。老叶遮光对新叶中铁、铜、锌的含量影响不大,却使锰的含量显著增加,在缺铁时尤为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亚东  刘海学  杨仁杰  高龙飞  武丽娟  
【目的】为探究水稻地下部在镉胁迫下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取29个水稻品种,设置两组Cd处理(0、0.5 mg/kg),利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法对水稻地下部中8种矿质元素(Ca、Fe、Zn、Mg、Cu、Mn、K、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地下部中,与对照组相比,Cd对Fe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吸收;Zn、Mg、K和Na对Cd具有耐受性,Zn的耐受性大于Cu, Cd的竞争性大于Mn, Mg的耐Cd性和竞争性大于Ca。【结论】竹珍B和粳7623在8种矿质元素中表现出耐Cd性,竹珍B是唯一在Cd胁迫后促进8种矿质元素吸收的水稻品种;柳沙1号是最不耐Cd的水稻品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钧宇  杨峰  刘娟娟  梁东丽  郭璐  
【目的】研究外源汞污染对8个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汞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筛选出抗汞污染较理想的小麦品种。【方法】以全国主推的徐麦30、陕麦979、小偃22、济麦22、皖麦52、郑麦9023、石新618、衡麦5119等8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对照(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0 mg/kg)和汞污染(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2 mg/kg)2个处理,研究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不同部位汞含量及汞分布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除陕麦979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1.99%和0.61%外,其余7个供试品种的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钧宇  杨峰  刘娟娟  梁东丽  郭璐  
【目的】研究外源汞污染对8个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汞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筛选出抗汞污染较理想的小麦品种。【方法】以全国主推的徐麦30、陕麦979、小偃22、济麦22、皖麦52、郑麦9023、石新618、衡麦5229等8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对照(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0 mg/kg)和汞污染(施入土壤中汞含量为2mg/kg)2个处理,研究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不同部位汞含量及汞分布比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除陕麦979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1.99%和0.61%外,其余7个供试品种的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汞污染条件下,8个不同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呈祥  马艳萍  旦书艳  邹燕  陈玉林  
【目的】探索施加硅(Si)以提高檀香紫檀苗木抗寒性的矿质营养吸收与分配基础,为进一步Si营养提高苗木抗寒性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2月龄苗木为试材,测试分析2种施Si量栽培6个月的苗木体内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3±0. 5)℃胁迫下细胞内H~+和Ca~(2+)浓度,质膜和类囊体膜H~+-ATP酶、Ca~(2+)-ATP酶活性及类囊体膜蛋白含量与磷脂酶D活性的响应。【结果】施Si苗木S、Cl元素相对含量降低,K元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Mg、P、Fe元素相对含量升高,Si、Ca元素相对含量大幅升高;施Si苗木质膜H~+-ATP酶、Ca~(2+)-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低温胁迫下降低幅度小,特别是叶片质膜H~+-ATP酶;低温胁迫下,不施Si苗木类囊体膜蛋白质含量及H~+-ATP酶、Ca~(2+)-ATP酶活性下降幅度大、显著低于施Si苗木,同时,磷脂酶D(PLD)活性强、低温胁迫下显著升高。【结论】施Si改善檀香紫檀苗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微域分布及平衡性,Si介导低温胁迫下苗木质膜和类囊体膜离子泵等生化组分及其功能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怀玉  李春俭  
【目的】揭示顶端调控对烤烟生长、矿质养分吸收和分配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结合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方法,进行了打顶和打顶+NAA处理。【结果】对照在处理期间干物质和养分净增量最大,干物质的57%和N、P、K、Ca等养分的44%~68%分配到了顶端(包括新生叶片),而打顶和打顶+NAA植株的干物质和养分净增量的绝大部分都分配至上部叶和根系。钾离子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根系吸钾速率大小依次为对照>打顶+NAA>打顶,对照植株根系对钾离子的亲和力和最大吸收速率也最大。打顶+NAA处理2d后根系对钾离子的亲和力和最大吸收速率均大于打顶处理。【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顶端不仅可以通过其生长需求(库强)调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邵源梅  李少明  杨天丽  郭咏梅  
测定了弥勒县相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198份水稻糙米、46份水稻精米N、P、K、Mg、Ca、Fe、ZN、Cu和MN等9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198份糙米9种矿质元素在亚种间、品种间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亚种、品种糙米中9种元素的含量差异各不相同,但含量排序均为N>P>K>Mg>Ca>ZN>Fe>Cu>MN;Ca含量在亚种间差异较大,对Ca吸收和积累的能力粳稻明显高于籼稻;Fe含量在非糯稻、软米稻和糯稻间差异较大,对Fe吸收和积累的能力糯稻明显高于非糯稻和软米稻。对46份水稻糙米和精米的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糙米中大部分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精米中的含量,即在去糙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矿质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张帆  夏新莉  尹伟伦  
以3个欧美杂交杨无性系为材料,在镉浓度为25,50和100μmol.L-1的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扦插苗,处理5个月后对其成熟叶、衰老叶、茎木质部和根系的Cd,K,Ca,Na,Mg,Fe,Mn,Zn,Cu,Mo,P和B含量进行分析,探讨镉胁迫对杨树矿质营养吸收和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镉处理打破杨树正常的矿质营养平衡是镉毒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同浓度镉处理下,杨树不同器官的镉含量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对镉具有较强富集效应的无性系是可行的;除了根系对镉具有明显的截留作用外,衰老叶对镉的富集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毒机制;较低浓度(25和50μmol.L-1)的镉处理会增加杨树对多数矿质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卫东  陈益泰  王树凤  
Effect of cadmium(Cd) on the uptake of mineral nutrient in Salit matsudana was investigated in hydroponic culture with different Cd treatments(0,5,25,50 μmol·L-1) for 14 d.Cd treatment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K uptake in roots,in leaves,K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5 μmol·L-1 Cd,however,no signif...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贺  刘世琦  刘中良  冯磊  刘景凯  陈祥伟  王越  
【目的】研究不同钙水平对大蒜生理特性及N、P、K、Ca、Mg吸收的影响,为大蒜合理施肥和提高钙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设定6个钙浓度,在设施拱棚内对大蒜进行水培试验。【结果】钙浓度在0—3.0 mmol·L-1内,大蒜的生长量(株高、假茎粗、假茎鲜质量及叶片鲜质量)、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气孔导度(Gs)均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钙浓度在3.0—5.0 mmol·L-1时,这些指标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另外,大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及大蒜的根系活力均随钙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梦珠  秦志翔  张帆  崔云浩  王军娥  张毅  石玉  
[目的]探究不同供磷水平对青椒幼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为青椒栽培的精准施肥、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奥黛丽-红缨枪’青椒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T1(50%P)、T2(75%P)、T3(100%P,对照)、T4(125%P)4个处理,测定不同供磷水平下青椒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积累量,研究各处理对青椒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处理的综合表现。[结果]与T3处理相比,T1处理青椒幼苗的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s)分别显著降低了35.03%,33.33%,54.32%,38.65%,61.83%,22.01%,50.48%,36.50%和40.16%,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显著升高了18.43%;T2处理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b含量及T_r和G_s分别显著增加了51.76%,54.02%,14.76%,40.49%,62.02%和124.76%;T4处理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a含量和P_n分别显著降低了26.60%,32.00%,17.87%,9.81%和28.83%。与T3处理相比,T2处理青椒幼苗Fe、Zn、Ca、K、Mg和N的积累量分别显著上升了62.67%,44.56%,42.33%,24.00%,33.97%和41.41%,Mn和P的积累量分别显著下降了20.85%和34.99%。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青椒幼苗综合表现为T2>T3>T4>T1。[结论]施75%磷肥(T2)对青椒幼苗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吸收的促进效果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芬  陈学留  余美炎  王同燕  
大田条件下,利用示踪技术研究了两个不同穗型的冬小麦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空间分布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从返青到挑旗阶段在垂直深度20cm,水平距离0~20cm的土体内,大穗型品种78-3根系吸收活力的增加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鲁麦14。以后,78-3的根系吸收活力的降低幅度也显著大于鲁麦14,其活力的绝对值低于鲁麦14。两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的分布范围相差不大。后期根系吸收活力的相对降低,是78-3千粒重下降或籽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