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9)
2023(9398)
2022(8463)
2021(8057)
2020(6745)
2019(15909)
2018(16032)
2017(30825)
2016(16917)
2015(19344)
2014(19271)
2013(19232)
2012(17503)
2011(15705)
2010(15558)
2009(14143)
2008(13591)
2007(11636)
2006(10211)
2005(8616)
作者
(49509)
(40878)
(40559)
(38648)
(26448)
(19832)
(18623)
(16228)
(15686)
(14571)
(14381)
(13685)
(13009)
(12973)
(12636)
(12503)
(12387)
(12141)
(11807)
(11674)
(10216)
(10011)
(9827)
(9311)
(9208)
(9140)
(9082)
(9016)
(8236)
(8208)
学科
(66330)
经济(66259)
管理(49584)
(45086)
(38109)
企业(38109)
方法(33070)
数学(28484)
数学方法(28039)
(16730)
(16284)
中国(15937)
(15019)
地方(14909)
业经(14254)
(12481)
理论(11924)
农业(11435)
环境(11378)
(10547)
贸易(10541)
技术(10511)
(10166)
(10149)
(10018)
财务(9955)
财务管理(9937)
(9514)
企业财务(9403)
教育(9295)
机构
大学(240106)
学院(237555)
管理(99168)
(87578)
理学(86613)
理学院(85647)
经济(85441)
管理学(84035)
管理学院(83605)
研究(77562)
中国(55806)
(51720)
科学(51531)
(39200)
(38418)
(37369)
业大(37211)
研究所(36187)
中心(34993)
(33538)
北京(32740)
(32168)
师范(31906)
财经(31732)
(30846)
农业(29395)
(28757)
(28594)
师范大学(25883)
技术(25545)
基金
项目(170499)
科学(133198)
研究(123334)
基金(122942)
(107140)
国家(106277)
科学基金(91407)
社会(74928)
社会科(70923)
社会科学(70900)
(66845)
基金项目(66104)
自然(61800)
自然科(60236)
自然科学(60223)
自然科学基金(59104)
(56396)
教育(56038)
资助(51520)
编号(51153)
成果(40848)
重点(37466)
(36929)
(35645)
(34875)
课题(34555)
科研(32861)
创新(32442)
项目编号(31553)
大学(31328)
期刊
(92941)
经济(92941)
研究(66389)
中国(42280)
学报(39563)
科学(35997)
管理(35039)
(32822)
大学(28681)
(26926)
教育(26711)
学学(26637)
农业(23664)
技术(20889)
图书(16809)
(15704)
金融(15704)
业经(15425)
财经(14047)
经济研究(13776)
资源(13154)
理论(12638)
科技(12418)
问题(12032)
(11953)
实践(11944)
(11944)
情报(11833)
技术经济(11740)
(11703)
共检索到334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绪峨  邱盛尧  张培超  
本文根据1996年莱州湾海蜇资源调查结果,应用面积法对资源量和渔场进行了预报。渔业生产结果表明,这种预报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准确度较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明亮  齐占会  李斌  王斐  韩慧宗  
研究了莱州湾浮游动物及其潜在能量来源颗粒有机碳与溶解有机碳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发现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以及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分别为(-23.24±0.52)‰、(-22.93±0.59)‰、(-21.63±0.76)‰。陆源有机碳在颗粒有机碳库、溶解有机碳碳库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8.2±5.7)%、(54.8±6.6)%,均超过海源有机碳相对含量。陆源有机碳对浮游动物能量贡献为(45.2±8.5)%,略低于海源有机碳贡献。海源有机碳在浮游动物体内更为"富集",浮游动物更倾向于利用海源有机碳。陆源有机碳作为补充碳源,为浮游动物提供了额外能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尧尧  李忠义  吴强  王俊  
根据2009–2013年每年8月在莱州湾水域进行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年际变化。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100种资源种类,其中鱼类56种;渔业资源种类和资源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2013年渔业资源种类数为2012年种类数的84.4%,仅为2009年的60.3%,平均网获质量明显下降。鱼类优势种组成存在年际更替现象,主要由经济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向经济价值低、个体小的种类演替。各生态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2.67?3.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慧平  赵明华  
论文首先分析了在现状年 (1993年 )供水能力和需水条件下 ,1960~1993年的气候波动对莱州湾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脆弱性的影响。然后根据未来气候情景分析了在2000规划年和2020规划年供水能力和需水要求下 ,未来气候变化 (2000~2042年 )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及脆弱性的影响。在农业需水保证率50 %时 ,2000~2019年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 ,但2020~2042年水资源短缺2 0~5 7亿m3。若考虑未来气温的上升 ,则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大。因此 ,2020年以后需在调入5 6亿m3客水资源基础上 ,从区外调入更多稳定的水量以保证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庆  仲少云  杨华  李世泰  高光辰  
对莱州湾的沉积环境演变趋势、泥沙资源及其沉积地貌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莱州湾泥沙资源主要包括黄河口沙嘴和莱州浅滩两部分 ,分别来源于黄河和山东半岛西北部河流输沙。北北西向的莱州浅滩相对高度达 8m~ 1 0m ,浅滩 -2m等深线以上部分同刁龙嘴共同构成长达 2 4km的堆积岬角 ,呈北西向伸入莱州湾中部 -1 0m~ -1 2m海域。随着黄河口沙嘴的不断向海延伸 ,预计 2 0 3 6年时黄河口沙嘴东南端 -2m等深线至莱州浅滩西北端 -2m等深线之间的距离将只有 1 4km ,2 0 5 6年时将进一步缩小为5km ,莱州湾内侧、外侧之间的连通性将大大减弱 ,内侧部分将变成一个大型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卞晓东  万瑞景  金显仕  单秀娟  
莱州湾作为黄渤海众多渔业生物关键栖息地,其鱼类早期发生量和补充量直接影响渤海乃至黄海渔业资源动态及其可持续性。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并结合补充调查,构建莱州湾鱼卵、仔鱼调查数据集,通过数理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阐述近40年来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浮性鱼卵、仔稚鱼)群聚特性和演替过程。研究结果显示,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处在持续更替过程中,不同时期早期资源的种类组成、资源丰度、优势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水平等呈明显季节更替。鱼卵和仔稚鱼种类数和资源丰度均在2010s初期跌至历史低值,近年来均又呈现一定程度回升。鱼卵和仔稚鱼种类数由1980s的44种,1990s前期的34种、后期的40种,2000s的35种,逐次下降至2010s前期24种,2010s中后期始逐步回升至38种。当前鱼卵种数仅为1980s的60%左右,资源丰度不足彼时三分之一;仔稚鱼种数为1980s的四分之三左右,资源丰度约为彼时90%。生命周期短、性成熟早、处于食物链低端的中上层和底层小型鱼类为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的主体成分。长期变化,相同季节优势种种类更替现象明显,且近年来呈明显加快趋势;鱼卵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呈年际和年代际剧烈波动;栖息类型、适温类型产卵亲体种数均呈先降后升变动趋势,全年综合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所占比例升高,中底层和底层鱼类所占比例降低。研究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已发生结构性改变,这些变化均由一系列复杂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鱼类早期资源每个物种数量动态相互作用驱动,是捕捞和环境双重压力下导致鱼类群落内生态位错位交替和结构性渔业资源衰退的具体体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波  金显仕  吴强  谢周全  
为了解增殖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分布、摄食和食物竞争等状况,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其中仅4个航次的调查捕获了中国明对虾。体重瞬时增长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7月份是莱州湾放流中国明对虾的快速生长期,7月底至8月初达到生长拐点,以后生长减慢。其活动和分布规律表明,中国明对虾放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适应后才开始溯河,8月初移出河道向深水扩展,集中分布在莱州湾西部,8月中旬主要集中在莱州湾的西部和湾口,9月初至10月中旬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湾口和湾外。中国明对虾成虾的摄食范围较广,是偏重摄食底栖动物饵料的杂食性种类,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波  吴强  金显仕  
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对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对采集的20种鱼类4854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鱼类群落包括浮游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鱼食性、杂食性和广食性5种食性类型,其中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是莱州湾各月份鱼类群落的重要食性类型,钩虾和双壳类等底栖动物饵料在莱州湾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秋末和初春的莱州湾鱼类群落以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为主,食性类型单一;随着水温升高,鱼类群落的食性类型逐渐变得丰富。分析表明,莱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有利于增殖放流品种后期的生长存活,建议跟踪调查增殖放流点周边海域的食物关系和饵料基础,同时结合多学科调查,选择最佳的增...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丛旭日  李凡  吕振波  高彦洁  任中华  陈建强  
根据2010~2012年渤海莱州湾海域(36°50'~38°40'N、118°40'~120°03'E)8个航次的蟹类资源底拖网调查结果,对该海域蟹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生物量、平均渔获尾数、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共发现蟹类20种,隶属于12科、18属,其中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主要的经济种类,其余大多数为饵料型蟹类,日本蟳为7个航次的优势种,其它优势种类具有季节性差异。生物量组成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生物量和丰度的变化趋势相似,都在2011年夏季达到最大值,冬季最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涛  单秀娟  金显仕  陈云龙  吴强  刘文辉  
关键种对群落结构稳定性起着决定作用,它的筛选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基于2011年5月对莱州湾渔业底拖网数据,以摄食关系为基础构建了莱州湾鱼类群落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网,运用网络分析法计算了该关系网的13种重要性指数及Key Player Problem参数(F、DF和Dr)。根据13种指数的排序结果、聚类信息和3个Key Player Problem参数,对莱州湾鱼类群落的关键种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13种重要性指数可划分为4个信息组:a(D、CC、IC、TI~1和TI~7)即基本信息组、b(D_(In)、H_(In)和K_T)即信息输入组、C(D_(ouT)、H...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联泰  高健  安贤惠  许宁  张晓磊  阚飞  
通过研究冻融海蜇触手,Sephadex G-10凝胶过滤层析脱盐,SP 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触手中分离到RE-5-6毒素,初步测定其分子量约为66.2k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RE-5-6具有下列性质。(1)对鸡血表现出较强的溶血活性;(2)可大大提高小白鼠的对热痛阈值即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镇痛作用随着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加强;(3)对小白鼠皮肤和眼睛分别表现中度和轻度刺激性;(4)对革蓝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真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但未检测到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尧尧  李秀启  金显仕  王俊  李忠义  
根据2009年8月—2013年8月莱州湾海域渔业拖网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渔业种群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和资源量的年际变动,以了解黄河入海泥沙通量对莱州湾渔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莱州湾渔业资源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鱼类为主,甲壳类次之,头足类最少;鱼类中以中上层鱼类为主,网获量明显多于底层鱼类,但2011年8月底层鱼类稍多于中上层鱼类;(2)莱州湾渔业资源各年份的优势种有所变动,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的优势种变动较大,甲壳类优势种变动较少,鱼类优势种组成存在年际更替现象,主要由经济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向经济价值低、个体小的种类演替。主要优势种集中于斑、矛尾虎鱼、口虾蛄、小带鱼和日本枪乌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波  吴强  金显仕  
通过对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摄食习性、营养级的分析,构建了莱州湾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结果表明,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食物网经历了"以鱼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和底栖动物食性种类为主,但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占比大于底栖动物食性种类的食物网—以浮游动物食性种类和底栖动物食性种类为主,但底栖动物食性种类占比大于浮游动物食性种类的食物网—以底栖生物食性种类为主的食物网"5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低营养阶层生物替代高营养阶层生物成为莱州湾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顶级捕食者,食物链越来越短,食物网通过碎屑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成为食物网能流的主体。在1959–2011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宁  王茂剑  吕振波  徐炳庆  王四杰  涂忠  李凡  
利用2011年莱州湾中国对虾放流回捕生产调查统计和生物学测定数据,构建了包括资源模块、经济模块、决策模块的资源-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管理决策对放流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流规模和捕捞强度不变时延迟开捕,总成本降低,渔民捕捞收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先增加后减少,存在一个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开捕日期:例如,当放流规模为738亿尾、捕捞死亡系数为0.03时,10月8日开捕可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30万元;放流规模和开捕日期不变时扩大捕捞力量,总成本增加,同样存在一个最优捕捞规模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但并非捕捞规模越大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开捕日期和捕捞规模不变时,社会经济效益与放流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