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0)
- 2023(12199)
- 2022(10201)
- 2021(9308)
- 2020(7408)
- 2019(16554)
- 2018(16072)
- 2017(29488)
- 2016(16043)
- 2015(17467)
- 2014(16855)
- 2013(16785)
- 2012(15910)
- 2011(14604)
- 2010(14755)
- 2009(13393)
- 2008(12965)
- 2007(11462)
- 2006(10354)
- 2005(9451)
- 学科
- 济(68101)
- 经济(68041)
- 管理(44630)
- 业(40875)
- 企(30176)
- 企业(30176)
- 地方(22327)
- 中国(22238)
- 方法(21570)
- 农(21319)
- 数学(18393)
- 数学方法(18233)
- 环境(16754)
- 业经(16474)
- 学(15005)
- 农业(14844)
- 财(13807)
- 贸(13774)
- 贸易(13763)
- 易(13185)
- 发(12746)
- 制(12624)
- 地方经济(12158)
- 融(11613)
- 金融(11613)
- 银(11303)
- 银行(11262)
- 技术(11045)
- 和(10936)
- 行(10901)
- 机构
- 学院(228360)
- 大学(226915)
- 济(91848)
- 经济(89830)
- 研究(87797)
- 管理(83164)
- 理学(71055)
- 理学院(70124)
- 管理学(68941)
- 管理学院(68524)
- 中国(63783)
- 科学(55737)
- 京(49568)
- 农(47282)
- 所(45724)
- 研究所(41820)
- 财(39505)
- 中心(38761)
- 业大(37926)
- 农业(37169)
- 江(36098)
- 范(32462)
- 院(32420)
- 师范(32027)
- 州(31648)
- 北京(31503)
- 财经(31060)
- 省(29051)
- 经(28133)
- 经济学(27167)
- 基金
- 项目(156931)
- 科学(122192)
- 基金(111336)
- 研究(111279)
- 家(100211)
- 国家(99295)
- 科学基金(83183)
- 社会(70793)
- 社会科(67071)
- 社会科学(67052)
- 省(63751)
- 基金项目(59403)
- 自然(54344)
- 划(53483)
- 自然科(52895)
- 自然科学(52873)
- 自然科学基金(51902)
- 教育(49823)
- 编号(44296)
- 资助(43967)
- 发(40166)
- 重点(36220)
- 成果(34322)
- 创(33089)
- 部(32993)
- 课题(31793)
- 发展(31228)
- 创新(30951)
- 展(30725)
- 科研(30261)
共检索到353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祖陆 齐永华 聂晓红
本文在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进行区域生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环境分区 ,提出了研究区环境战略调整和综合治理咸水入侵灾害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并结合各分区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生态环境分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组合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明华
本文分析了海 (咸 )水入侵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 ,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人地关系的各种调控措施。
关键词:
海(咸)水入侵 人地关系 作用机制 调控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文明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承担的省教委下达的“利用遥感多元信息异地复合技术进行莱州湾东部沿海地区海水内侵的研究”课题,近期在济南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研究利用遥感和常规的多元信息复合,通过实验、计算、综合分析,探求与海水内侵相关的环境背景条件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它们与加速海水内侵两个诱发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由此确定了山东省数十个海水内侵预警区.来自中科院、航天部、国家海洋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德三
本文重点讨论了莱州湾沿海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了海水侵染灾情现状、危害、成因、发展趋势,提出了综合治理海水侵染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对策。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子丹
作者在进行区域野外考察与参加国土资源规划图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区域地理背景、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划分了三个主要的自然分区.对区域开发状况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予以分析,提出了经济建设中的几个环境问题及部分解决意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夏斌 张晓理 崔毅 陈碧鹃 陈聚法 过锋 张艳 黄翠玲
根据2007年8月对莱州湾及附近水域的调查资料,讨论了温度、盐度、pH、溶解氧(DO)、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3-P)等理化因子的分布特征,并对该水域的营养水平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西部和西南部水域表层和底层的DIN含量较高,均呈向东北方向递减的趋势;表层PO43-P含量分布较为均匀,在湾口中部水域有一小范围的高值区,并呈向四周逐渐递减分布。底层水平基本与表层一致,但其高值区范围较大,等值线较为密集。营养盐与盐度的相关分析表明,DIN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DIN主要来自河流径流的输送;而PO43-P与盐度相关性不十分显著,这表明莱州湾PO43-P的补充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慧平 赵明华
论文首先分析了在现状年 (1993年 )供水能力和需水条件下 ,1960~1993年的气候波动对莱州湾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脆弱性的影响。然后根据未来气候情景分析了在2000规划年和2020规划年供水能力和需水要求下 ,未来气候变化 (2000~2042年 )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及脆弱性的影响。在农业需水保证率50 %时 ,2000~2019年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 ,但2020~2042年水资源短缺2 0~5 7亿m3。若考虑未来气温的上升 ,则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大。因此 ,2020年以后需在调入5 6亿m3客水资源基础上 ,从区外调入更多稳定的水量以保证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影响 脆弱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绍赛 赵俊 陈碧鹃 陈聚法 崔毅 曲克明 曲世科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镉的贡献率最大。
关键词:
莱州湾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玉庭 苏博 李佳蕙 王立明 齐延民 孙珊
依据2013年6月对莱州湾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盐度(S)、pH、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p)等理化因子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指数分别对该海域的营养水平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3年春季莱州湾所有站位溶解氧、化学耗氧量均符合Ⅰ类海水水质标准;DIN污染严重,31%站位的DIN含量超Ⅳ类海水水质标准;pO4-p含量较低,所有站位pO4-p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水水质标准。由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春季莱州湾海域N/p比值总体处于高值,p相对缺乏,营养水平处于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Ⅵp)水平,有机污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静瑞 胡成业 水玉跃 田阔 杜肖 水柏年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主要以暖水性和暖温性为主,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共26种;其次为鲱形目(Clupeiformes),共6种;再次为形目(Tetraodontiformes),共4种。春季,优势种依次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a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尧尧 李秀启 金显仕 王俊 李忠义
根据2009年8月—2013年8月莱州湾海域渔业拖网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渔业种群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和资源量的年际变动,以了解黄河入海泥沙通量对莱州湾渔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莱州湾渔业资源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鱼类为主,甲壳类次之,头足类最少;鱼类中以中上层鱼类为主,网获量明显多于底层鱼类,但2011年8月底层鱼类稍多于中上层鱼类;(2)莱州湾渔业资源各年份的优势种有所变动,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的优势种变动较大,甲壳类优势种变动较少,鱼类优势种组成存在年际更替现象,主要由经济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向经济价值低、个体小的种类演替。主要优势种集中于斑、矛尾虎鱼、口虾蛄、小带鱼和日本枪乌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彩云 唐议
小型渔业组织化、规模化管理是小型渔业管理的国际趋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下放对小型渔业的管理权至渔民组织,实现小型渔业渔民组织自治,对发展我国小型渔业自治组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在小型渔业管理上出现的绩效低、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对我国小型渔业渔民组织和日本渔业自治组织现状的实地调查,运用自组织理论,并借鉴性分析日本小型渔业自治组织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我国发展小型渔业渔民自治组织的启示,分析出我国小型渔业渔民组织存在自治机制缺失、组织机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被动受管制缺乏内生动力、合作社的纽带作用缺失引发信任危机、奖惩机制缺失导致社会激励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发展我国小型渔业自治组织需赋予其渔业管理权力、创新渔业管理制度、完善组织机构、严格按组织章程规范运作、发挥合作社纽带作用以强化信任机制、完善奖惩机制以加强社会激励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培英,百濑邦泰
通过琵琶湖环境开发利用对地域环境、地域居民生计影响的分析,结合太湖沿岸农村环境利用变迁的实例,论证太湖沿岸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如何发扬沿岸"因地制宜、相互依存"的传统型境利用体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尧尧 李忠义 吴强 王俊
根据2009–2013年每年8月在莱州湾水域进行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年际变化。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100种资源种类,其中鱼类56种;渔业资源种类和资源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2013年渔业资源种类数为2012年种类数的84.4%,仅为2009年的60.3%,平均网获质量明显下降。鱼类优势种组成存在年际更替现象,主要由经济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向经济价值低、个体小的种类演替。各生态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2.67?3.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关键词:
莱州湾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年际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