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4)
- 2023(7113)
- 2022(6215)
- 2021(5795)
- 2020(4818)
- 2019(11467)
- 2018(10996)
- 2017(19310)
- 2016(10914)
- 2015(12584)
- 2014(12386)
- 2013(12302)
- 2012(11836)
- 2011(10892)
- 2010(10853)
- 2009(10599)
- 2008(10364)
- 2007(8993)
- 2006(8249)
- 2005(7822)
- 学科
- 济(41363)
- 经济(41285)
- 管理(34148)
- 业(29715)
- 企(25247)
- 企业(25247)
- 方法(15256)
- 财(14228)
- 制(13757)
- 数学(12987)
- 数学方法(12831)
- 中国(12710)
- 学(11441)
- 农(11210)
- 业经(9683)
- 体(9580)
- 地方(8377)
- 融(8314)
- 金融(8312)
- 银(8134)
- 银行(8091)
- 务(8044)
- 财务(8023)
- 体制(8011)
- 财务管理(7992)
- 行(7745)
- 贸(7647)
- 贸易(7642)
- 企业财务(7601)
- 易(7405)
- 机构
- 大学(159032)
- 学院(155670)
- 研究(64669)
- 济(63616)
- 经济(62245)
- 管理(53390)
- 中国(49034)
- 理学(44726)
- 理学院(44112)
- 管理学(43316)
- 管理学院(43026)
- 科学(40388)
- 所(35062)
- 京(34694)
- 农(33468)
- 财(32852)
- 研究所(31721)
- 中心(28439)
- 农业(26602)
- 江(26286)
- 业大(25269)
- 财经(24378)
- 院(23970)
- 州(23060)
- 北京(22087)
- 经(22058)
- 省(21660)
- 经济学(19851)
- 范(19783)
- 师范(19394)
- 基金
- 项目(104096)
- 科学(80607)
- 基金(75538)
- 研究(71781)
- 家(69016)
- 国家(68495)
- 科学基金(56135)
- 社会(45012)
- 社会科(42467)
- 社会科学(42455)
- 省(39956)
- 基金项目(38996)
- 自然(37700)
- 自然科(36770)
- 自然科学(36752)
- 自然科学基金(36104)
- 划(35507)
- 教育(32751)
- 资助(31777)
- 编号(26863)
- 重点(25058)
- 部(23599)
- 成果(23446)
- 制(23261)
- 发(22514)
- 创(21518)
- 计划(21034)
- 科研(20765)
- 课题(20696)
- 创新(20447)
共检索到259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慧 方建光 董双林 王立超 连岩
于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在2个典型养殖海湾——莱州湾和桑沟湾,对其海水中主要营养盐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显示,在莱州湾,总无机氮(TIN)浓度春季最低,冬季最高;活性磷酸盐(PO_4~(3-)-P)浓度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活性硅酸盐(SiO_3~(2-)-Si)浓度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最低;N与P的浓度比[C(N)/C(P)]变化范围为1.145~128.61,年平均值为21.066±22.712。Si与N的浓度比[C(Si)/C(N)]的变化范围为0.000~0.922,年平均值为0.241±0.280。说明Si有可能是该湾主要的限制性元素。在莱州湾,总无机氮(TIN)浓度春季最低,夏...
关键词:
莱州湾 桑沟湾 营养盐 限制因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由丽萍 赵玉庭 孙珊 苏博 马元庆 王立明 齐延民 李佳蕙 董晓晓
根据2018年5、8月莱州湾的生态调查资料,采用营养盐限制法则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等方法,对莱州湾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_4~(3-)-P)和硅酸盐(SiO_3~(2-)-Si)的平面分布、结构及限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5、8月莱州湾的DIN浓度范围为1.64~106.36 μmol/L,平均值为24.18 μmol/L,5月明显高于8月;PO_4~(3-)-P浓度范围为0~2.010 μmol/L,平均值为0.182 μmol/L,8月明显高于5月;SiO_3~(2-)-Si浓度变化范围为0.97~78.93 μmol/L,平均值为18.30μmol/L,8月明显高于5月。DIN、PO_4~(3-)-P、N/P高值区主要位于莱州湾西部的小清河口和黄河口附近海域;SiO_3~(2-)-Si、Si/N、Si/P高值区主要位于湾底部、龙口-莱州近岸海域。对营养盐结构的分析表明,莱州湾存在明显的磷限制和枯水期的硅限制,陆源输入是莱州湾营养盐的主要来源。营养盐结构限制平面分布表明,春季莱州-招远养殖区和夏季东营-潍坊养殖区易引发赤潮,夏季莱州-招远养殖区初级生产力受到一定限制,对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继红 蒋增杰 王巍 邹建 薛素艳 方建光 连岩 张新军 刘新杰 周颖敏
根据2006年4、7、11月和2007年1月共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桑沟湾水域的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和活性硅酸盐(Si)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营养盐浓度阈值法和化学计量法对桑沟湾营养盐潜在的限制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桑沟湾DIN、PO43-、Si含量及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DIN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PO43-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Si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春季DIN和PO43-的含量低于理论上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阈值的站位分别占44%和39%;夏季PO43-的潜在限制性较强,浓度低于营养盐阈值的站位占68%,受PO43-潜在限制的几率达79%,DIN和S...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蔡立胜 方建光 董双林
20 0 2年 5月和 7月分 4个航次对桑沟湾养殖海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底质与间隙水营养盐(NH+ 4,NO- 3,NO- 2 ,PO3- 4)的分析 ,并使用Fick第一定理对该海区沉积物 海水界面营养盐的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 ,各站点间隙水三氮和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有较大的差异。用 4个航次的数据估算全年由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的NH+ 4的通量为 376 33μmol/m2 ·d ,NO- 3、NO- 2 和PO3- 4的通量分别是 33 0 2、6 4 1、10 .0 8μmol/m2 ·d。估算桑沟湾全年由沉积物扩散进入上覆水的总无机氮的量为 2 81 7t,可以满足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义豪 杨秀兰 靳洋 汤宪春 白艳艳 孙珊 陶慧敏 谷伟丽 王国华
通过对2006~2009年莱州湾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莱州湾海域5月和8月无机氮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显著高于东部海域;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5月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高于东部海域,8月影响不明显;5月,53.3%的海域内无机氮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00%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34.9%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总体偏低,只有5月小清河口海域超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海域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年际变化结果显示,5月有逐步上升的趋势,8月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活性磷酸盐5月变化不明显,8月下降趋势明显;活性硅酸盐5月和8月变化...
关键词:
莱州湾 小清河 富营养 磷限制 氮污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东会 陈碧鹃 江涛 朱琳 夏斌 韩倩 古彬 崔毅 柴超
根据2014年10月、2015年3月、5月和8月在桑沟湾养殖水域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营养盐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秋季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夏季NO_2-N的平均含量最高,秋季NO_3-N的平均含量最高,春季NH_4-N的平均含量最高,冬季PO_4-P的平均含量最高。与海水水质标准相比,各季节DIN总体水平均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春季和夏季PO_4-P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和冬季PO_4-P总体
关键词:
桑沟湾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分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霞 左涛 吴强 陈瑞盛
利用2011年5月-2012年4月(除冰期12月和翌年1-2月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由底至表垂直拖网(网孔目160μm)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开展小拟哲水蚤丰度分布周年季节变动研究。结果显示,小拟哲水蚤季节变化呈单峰型,7-10月份丰度较高,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水平分布以湾中部偏东侧丰度较集中,其次为湾口站位,湾顶站位为相对低值区。应用Primer 6.0软件中的BiOeNV程序分析发现,小拟哲水蚤总丰度的月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特别是1月前的水温,可能还受黄河径流量的间接影响;水平分布则与盐度、水深关系密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霞 左涛 吴强 陈瑞盛
利用2011年5月-2012年4月(除冰期12月和翌年1-2月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由底至表垂直拖网(网孔目160μm)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开展小拟哲水蚤丰度分布周年季节变动研究。结果显示,小拟哲水蚤季节变化呈单峰型,7-10月份丰度较高,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水平分布以湾中部偏东侧丰度较集中,其次为湾口站位,湾顶站位为相对低值区。应用Primer 6.0软件中的BIOENV程序分析发现,小拟哲水蚤总丰度的月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特别是1月前的水温,可能还受黄河径流量的间接影响;水平分布则与盐度、水深关系密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孙耀 方建光
基于海流、波浪、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指标的实测资料,探讨了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机制,并估算了一次大的动力过程作用下桑沟湾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在小风速(≤5.0m/s)条件下,波浪在海水-沉积物界面产生的切应力量值与底流切应力大致相当;在较大风速(5.0~11.8m/s)条件下,波浪切应力比底流切应力高出一个量级;(2)当风浪较小(风速≤3.6m/s)时,随底层流速的周期性变化,底层水体浊度变化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二者相关系数值仅为0.22,这说明底流作用只会引起沉积物的水平输运,对沉积物再悬浮的贡献相对较小,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主要来自波浪扰动;(3)据...
关键词:
沉积物再悬浮 波浪 海流 营养盐 桑沟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波 吴强 金显仕
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对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对采集的20种鱼类4854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鱼类群落包括浮游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鱼食性、杂食性和广食性5种食性类型,其中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是莱州湾各月份鱼类群落的重要食性类型,钩虾和双壳类等底栖动物饵料在莱州湾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秋末和初春的莱州湾鱼类群落以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为主,食性类型单一;随着水温升高,鱼类群落的食性类型逐渐变得丰富。分析表明,莱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有利于增殖放流品种后期的生长存活,建议跟踪调查增殖放流点周边海域的食物关系和饵料基础,同时结合多学科调查,选择最佳的增...
关键词:
莱州湾 鱼类群落 食性类型 增殖放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尧尧 李忠义 吴强 王俊
根据2009–2013年每年8月在莱州湾水域进行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年际变化。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100种资源种类,其中鱼类56种;渔业资源种类和资源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2013年渔业资源种类数为2012年种类数的84.4%,仅为2009年的60.3%,平均网获质量明显下降。鱼类优势种组成存在年际更替现象,主要由经济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向经济价值低、个体小的种类演替。各生态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2.67?3.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关键词:
莱州湾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年际变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孝民 申瑞婷 李少文 杨艳艳 王秀霞 李凡
根据2010─2019年夏季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莱州湾蟹类群落结构特征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相关研究,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和群落聚类分析等,运用冗余分析分析影响蟹类群落年际变化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夏季共捕获蟹类16种,蟹类种数年间波动较大,减少趋势明显, 2011年种类数最多,为14种,2017年最少,为7种,优势种每年2~4种。生物量和尾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多样性指数在2014─2015年明显下降。10年间蟹类群落共分为4组,组A为2010年,组B为2011年、2014年和2015年,组C为2012年、2013年、2018年和2019年,组D为2016年和2017年。PERMANOV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SIMPER分析表明,各组特征种为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和隆线强蟹(Eucratecrenata)等,分歧种主要为日本关公蟹(Dorippejaponica)、日本蟳、绒毛近方蟹(Hemigrapsuspenicillatus)和隆线强蟹等。冗余分析表明,对蟹类群落年际变化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底层叶绿素、底栖生物生物量和厄尔尼诺指数。本研究通过对蟹类群落年间动态变化的调查,旨在为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武晋宣 孙耀 张前前 王晓丽
2003 年8~11 月对桑沟湾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测定了其扇贝、海带和牡蛎养殖区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总磷的含量,并且通过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室内培养实验得到了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碳、总氮、总磷的交换量与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利用连续函数和非线形拟合技术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碳、总氮、总磷的交换速率。其交换速率变化范围TOC 为22 .96~172. 41 mg/m2·d,TN为1 .71~10. 83 mg/m2·d,TP为1. 22~7 .66 mg/m2·d。总体趋势是相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8月高于11月,不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扇贝和牡蛎养殖区高于海带养殖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继红 王巍 韩婷婷 刘顶海 方建光 蒋增杰 刘新杰 张新军 连岩
根据2006年4月和2011年4月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桑沟湾水域春季水温、盐度及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34-)、活性硅酸盐(Si23--Si)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目前大面积赤潮暴发的可能原因。结果显示,2011年的氮、磷、硅浓度都高于2006年同期调查结果,分别是2006年的5.6倍,1.3倍和3.2倍。氮磷比高达(66.33±47.16),硅磷比为(35.12±21.44),硅氮比为(0.82±0.77),严重偏离Redfield比值。块状分布明显,氮、磷、硅的空间分布情况相似,都是在湾口的东南部(褚岛外海)有高值区,向湾内递减;在湾底的西北部赤潮的始发区,有...
关键词:
营养盐 赤潮 海水养殖 桑沟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房景辉 何为 毛玉泽 方建光 蒋增杰 高亚平 蔺凡 杜美荣 梁博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桑沟湾同一海域标准化养殖模式和传统养殖模式下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海带的水分含量均高于88%,差异不显著; 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脂肪含量均较低且两者差异不显著。标准化养殖模式海带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除赖氨酸外)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标准化养殖模式海带的各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75%和1.27%。2种养殖模式的海带各种脂肪酸含量均较低,均低于1%。标准化养殖模式海带的Zn、Mg、Na和K 4种矿物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都略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标准化养殖模式海带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传统养殖模式,褐藻胶含量分别为22.66%和21.27%,标准化养殖模式略高。研究表明,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标准化养殖模式海带产品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可溶性糖及褐藻胶等物质含量较高,标准化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海带产品的营养和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其作为食品和工业原料的价值,桑沟湾标准化海带养殖模式表现出显著优势。
关键词:
标准化养殖 传统养殖 海带 营养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富营养化
唐岛湾网箱养殖区底层水营养盐变化及营养状况分析
基于GIS的桑沟湾及周围海域海带养殖适宜性评价
桑沟湾养殖区春季pCO_2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
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研究:Ⅰ养殖生态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莱州湾芙蓉岛西侧人工鱼礁建设对周边海域潮流场和水交换的影响研究
桑沟湾养殖海域柱状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桑沟湾贝类养殖区沉积碳库年汇入速率的高分辨率记录及其对人类养殖活动的响应
莱州举办“纪念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暨《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知识竞赛”活动
2011年春、夏、秋三季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密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