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1)
2023(10219)
2022(9135)
2021(8674)
2020(7294)
2019(16902)
2018(16986)
2017(32510)
2016(17912)
2015(20179)
2014(20067)
2013(19839)
2012(18094)
2011(16284)
2010(16063)
2009(14493)
2008(13849)
2007(11752)
2006(10265)
2005(8758)
作者
(51825)
(43037)
(42620)
(40574)
(27573)
(20722)
(19384)
(16953)
(16410)
(15198)
(14941)
(14367)
(13710)
(13493)
(13244)
(13002)
(12890)
(12733)
(12404)
(12056)
(10778)
(10370)
(10250)
(9696)
(9590)
(9579)
(9565)
(9445)
(8589)
(8530)
学科
(68528)
经济(68460)
管理(52577)
(46246)
(38629)
企业(38629)
方法(32081)
数学(27465)
数学方法(27153)
环境(18569)
(18510)
(18025)
地方(17731)
中国(16184)
(15694)
业经(15067)
(12933)
(12734)
农业(12540)
(12041)
贸易(12033)
理论(11606)
(11522)
技术(10943)
(10370)
财务(10313)
财务管理(10298)
(10111)
企业财务(9762)
资源(9761)
机构
大学(248676)
学院(247746)
管理(101186)
(91634)
经济(89488)
理学(88456)
理学院(87428)
管理学(85897)
管理学院(85466)
研究(83097)
中国(58884)
科学(55464)
(53316)
(41857)
(40508)
(39676)
业大(39622)
研究所(38807)
中心(37293)
(34807)
(33967)
北京(33695)
师范(33680)
财经(32710)
(31809)
农业(31624)
(31015)
(29649)
师范大学(27406)
技术(26095)
基金
项目(180459)
科学(140823)
研究(130074)
基金(129979)
(114156)
国家(113237)
科学基金(96745)
社会(79722)
社会科(75380)
社会科学(75357)
(70868)
基金项目(70722)
自然(65192)
自然科(63471)
自然科学(63454)
自然科学基金(62243)
(60309)
教育(58179)
编号(53229)
资助(52917)
成果(41896)
重点(40482)
(38606)
(38585)
(37054)
课题(36133)
科研(34849)
创新(34510)
计划(33419)
大学(32984)
期刊
(98636)
经济(98636)
研究(68396)
中国(42881)
学报(41975)
科学(38608)
(35860)
管理(34811)
大学(30625)
学学(28881)
(27892)
教育(26387)
农业(25584)
技术(20155)
业经(16771)
(16627)
金融(16627)
图书(14966)
资源(14771)
财经(14500)
经济研究(14396)
科技(13457)
(13218)
问题(12961)
理论(12493)
(12088)
实践(11793)
(11793)
林业(11651)
(11555)
共检索到346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祖陆  齐永华  聂晓红  
本文在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进行区域生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环境分区 ,提出了研究区环境战略调整和综合治理咸水入侵灾害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并结合各分区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生态环境分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组合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明华  
本文分析了海 (咸 )水入侵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 ,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人地关系的各种调控措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绍赛  赵俊  陈碧鹃  陈聚法  崔毅  曲克明  曲世科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镉的贡献率最大。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子丹  
作者在进行区域野外考察与参加国土资源规划图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区域地理背景、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划分了三个主要的自然分区.对区域开发状况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予以分析,提出了经济建设中的几个环境问题及部分解决意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焕庭  茅志昌  顾玉亮  
南水北调工程是长江流域继三峡工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 ,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河口的环境与生态有何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是众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南水北调是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 ,有东、中、西线三种方案 ,它建成后必将对长江口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涉及径流、泥沙、咸水入侵、岸滩冲淤、航道、水产、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根据有关初步设计资料及长江河口的流量和盐度等实测资料 ,用统计的方法对东线南水北调调水5 0 0、70 0和 10 0 0m3 /s后对长江口咸水入侵的影响进行了初步预测。为了减少其不利影响 ,还提出了采取加快实施北支整治工程、尽快建造新的避咸蓄淡水库、确定调水的控制流量和三峡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丁夏阳  孙昕  董建宇  詹启鹏  张宗航  张镇  申丰源  张沛东  张秀梅  
基于2019年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6 (EwE)软件构建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系统分析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态容量。Ecopath模型由16个功能组组成,基本涵盖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结果发现,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00~3.978,其中,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处于最高营养级;生态系统总转换效率为10.6%,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转换效率为10.8%,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1%;生态系统总流量为2596.108 t/(km~(2)·a),其中44%来自碎屑;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454,连接指数为0.402,系统杂食指数为0.211,Finn′s循环指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8.86%和2.98。结果表明,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较低,食物网结构较简单。根据模型计算得出,仿刺参的生态容量为131 t/km~(2),是现存量的6.55倍,具有较大的增殖潜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明亮  冷悦山  吕振波  李凡  王田田  张爱波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梭子蟹)是莱州湾内重要渔业资源,为恢复其资源量,湾内每年都进行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增殖放流管理工作,亟需对梭子蟹生态容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ECOPATH模型分析了莱州湾生态系统结构,并估算了梭子蟹在湾内的生态容量。在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以及维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梭子蟹的生态容量可达1.107 t.km-2,生物量可达7 412 t,而梭子蟹在湾内的总资源量为3 759 t,说明梭子蟹仍有很大的放流空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广楼  陈碧鹃  崔毅  马绍赛  唐学玺  
于2002~2003年对莱州湾浮游植物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22属45种。其中硅藻20属40种,占88.9%;甲藻2属5种,占11.1%。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动范围为0.16×104~20 642.83×104ind/m3,浮游植物数量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2003年8月,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5月。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单纯度指数分析,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和丰富度均较好,可以认为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从总体变化趋势看,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变动与温度呈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聪  王冀  李晓文  白军红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文明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承担的省教委下达的“利用遥感多元信息异地复合技术进行莱州湾东部沿海地区海水内侵的研究”课题,近期在济南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研究利用遥感和常规的多元信息复合,通过实验、计算、综合分析,探求与海水内侵相关的环境背景条件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它们与加速海水内侵两个诱发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由此确定了山东省数十个海水内侵预警区.来自中科院、航天部、国家海洋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童亿勤  杨晓平  张殿发  
文章以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方法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1987年的9.176×109元降至2000年的8.989×109元,减少量为1.861×108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从1987年的5.872×108元增加至2000年的1.011×109元,非物质价值由1987年的8.588×109元减至2000年的7.978×109元,物质产品价值增加量小于非物质经济价值的下降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滨勇  黄小露  王斌斌  马红伟  
厘清海洋生态环境与海域使用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是协调海洋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推进渤海综合治理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中国莱州湾9个沿海区县生态环境与海域利用的协调关系。依据模型得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及海域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了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海域利用现状的空间差异。根据生态环境与海域使用耦合协调指数,将9个区县划分为4类,提出了各类型区县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关系上的发展路径和对策,为莱州湾及渤海生态保护与海域使用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为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文广  张继红  魏龑伟  方建光  
以莱州湾西岸外来物种泥螺为例,运用YAAHP软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生态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以泥螺完整的生物入侵过程为依据,针对各阶段的关键特性,综合考虑外来物种的生物学、生活史特征、人为干扰影响因素、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状况等方面来选取评估指标,设计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设定了"可以引种"、"引种具有一定风险"和"禁止引种"3个风险分级标准,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框架。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专家评分以及必要的调查实验等方法,对风险评估层次结构模型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软件分析的结果显示,"具有一定风险"的权重值最高,为0.507 6,其次为"可以引种",权重值为0.352 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