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4)
2023(11509)
2022(9644)
2021(9011)
2020(7064)
2019(16412)
2018(15907)
2017(29678)
2016(15497)
2015(17455)
2014(17491)
2013(17656)
2012(17114)
2011(16192)
2010(16469)
2009(15269)
2008(15006)
2007(13291)
2006(12460)
2005(11872)
作者
(46168)
(38542)
(38409)
(36747)
(24979)
(18536)
(17332)
(15034)
(14820)
(13781)
(13690)
(12722)
(12565)
(12508)
(12238)
(12019)
(11399)
(11190)
(10983)
(10574)
(10057)
(9365)
(9346)
(9009)
(8734)
(8660)
(8423)
(8226)
(7882)
(7579)
学科
(94551)
经济(94460)
(38426)
管理(38010)
方法(29218)
中国(28806)
地方(26478)
(26014)
企业(26014)
数学(25260)
数学方法(25114)
(24548)
业经(18817)
农业(17680)
(16744)
贸易(16730)
(16415)
地方经济(16358)
(16127)
(14791)
金融(14790)
(14660)
(14470)
(14203)
银行(14191)
(14018)
(13958)
环境(13273)
(11262)
(10491)
机构
大学(239275)
学院(238202)
(118102)
经济(116106)
研究(95946)
管理(83766)
中国(74508)
理学(70307)
理学院(69353)
管理学(68482)
管理学院(68019)
科学(52993)
(52642)
(51378)
(48905)
研究所(43920)
中心(41015)
财经(40028)
经济学(39308)
(36465)
(36420)
(35295)
经济学院(35111)
北京(34869)
(33908)
(33872)
师范(33661)
科学院(29645)
财经大学(29548)
业大(28830)
基金
项目(146981)
科学(116852)
研究(111837)
基金(108059)
(93567)
国家(92787)
科学基金(78201)
社会(75717)
社会科(71832)
社会科学(71821)
基金项目(55390)
(53968)
教育(49687)
(46197)
自然(45000)
资助(44363)
自然科(43916)
自然科学(43904)
自然科学基金(43159)
编号(43137)
(38801)
成果(36715)
(34186)
重点(33961)
国家社会(33038)
发展(32500)
(31987)
课题(31604)
中国(30808)
(29921)
期刊
(144910)
经济(144910)
研究(84729)
中国(54029)
(36716)
(36161)
管理(33991)
科学(33483)
学报(32807)
(27308)
金融(27308)
教育(26242)
大学(25720)
农业(24843)
经济研究(24720)
学学(24028)
财经(21662)
业经(20888)
技术(20101)
问题(19095)
(19060)
(17098)
世界(16426)
国际(15873)
技术经济(13513)
(13502)
经济问题(12040)
统计(11421)
现代(10988)
资源(10978)
共检索到391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汝祥  
在西方经济学家中,莱宾斯坦(Harvery Leibenstein)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是独树一帜的。他一反发展经济学中注重统计与经验数据的传统,而强调“落后的本质”分析。莱宾斯坦关于落后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命题,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的假说或命题上:(1)关于落后经济本质的假说;(2)关于落后经济的人口变动模式的假说;(3)临界最小努力命题。下面我们依次介绍莱宾斯坦的理论并由此来考察一下这些理论对贫困地区发展有些什么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强  傅强  
文章利用2001~2004年湖南省县级水平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当地人口边际生育行为的因素,并验证了莱宾斯坦教授所提出的边际生育行为决定理论。结果表明,各县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当地多孩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发现,收入水平、非农业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同步,而这也是在中国未来人口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朴之水  任常青  
一、引言从1978年到1984年的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由2.6亿减少到8900万(世界银行,1992)。但这一显著的成绩并非是在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是由8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所带动的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结果,这种制度创新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资源流动与贫困课题组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注意对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不足是缺乏对扶贫资金使用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缺乏从县级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这将不利于我们准确地评价扶贫的政策绩效并由此作出恰当的政策调整。1992年3月至6月,我们在云南、陕西两省分别选了10个县,就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自强  
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人们多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归之于贫困地区的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开发资本相对匮乏,人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等,但是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和对贫困地区原料、资本和技术的支援,贫困依然没有得到改观。贫困象一个“黑洞”使得再多的投入也并不能获得应有的产出,既使一些地方勉强摆脱了贫困,但不久贫困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锡华  
扶贫经济开发与中国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的整体素质屈锡华人口与发展是当前第三世界各国普遍研究的课题。人口过速增长的压力严重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这是人口与发展相提并论的现实背景。人口长期压迫生产力的后果,必然是生产力低下,人民贫困。而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庆芝  
中国农经学会山区和贫困地区开发专业委员会1993年7月9组织召开了《市场经济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杨钟同志、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同志以及来自国务院开发办、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民政部、国家科委、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大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扶贫工作及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发言可归纳为三个基本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天池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心的主题。本文以大资源观为出发点,阐述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金铭  皮晓瑶  
贫困地区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因此,其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依托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导向,培植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说要抓好“四转”。 (一)抓住耕地,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转”高。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导向目标,由追求单一的增加实物总量转向追求农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具体而言,就是在适当调渡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加工转化、提高商品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面积。对品种进行劣调优,低调高,“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劲松  
反贫困、尽快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当代中国谋求发展面临的重大而严峻的课题。深入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为贫困地区尽早实现脱贫致富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系统而有效的方略,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峰  黄常青  陈小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庆芳  
全国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经过近两年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特别是贯彻国务院的有关精神以来,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单纯的经济救济向经济开发的转变,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大别山的湖北、安徽、河南省各贫困县的情况看,面貌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安徽省17个贫困县的情况看,已有80%的农户解决了温饱问题。就是在20%未解决温饱的农户中,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房不挡风雨的“三不户”也不多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些地区的生产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由分散的自然经济向适度规模的商品经济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沙江.艾力  瓦尔斯江.阿布力孜  
贫困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地处我国最西部的新疆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是与边疆稳定、团结少数民族等政治目标相联系。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单纯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贫困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了财政收入。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沟通,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在新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道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有部分地区变化不大,有的则出现了反复,贫困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存在,始终影响着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其贫困特征及原因,指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贫困地区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课题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又强调:“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速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我们通过专题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思路。一、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评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北贫困地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纵观十多年发展的历程,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不利因素,钳制了贫困地区农村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晓杰  张晶晶  陈丽国  郭静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研究贫困地区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贫困区域外出劳动人口大多从事第二产业,就业层次较低;流动人口的年岁、性别以及受教育的水平均有些失衡。虽然贫困地区人口的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外出劳动人口的持续增加一方面不利于人口流出地的社区管理、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传播;另一方面对流入地的城市管理、社会秩序也造成了困扰。因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贫困地区社区管理,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科学水平;促进科学的人口流动,加强城市社会管理;改善社会治安,提高市区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