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3)
2023(7985)
2022(6707)
2021(6054)
2020(5142)
2019(11420)
2018(10915)
2017(20198)
2016(11169)
2015(12254)
2014(11781)
2013(11611)
2012(10842)
2011(9793)
2010(9548)
2009(8855)
2008(8716)
2007(7661)
2006(6805)
2005(6106)
作者
(36362)
(30417)
(30187)
(28392)
(19261)
(14732)
(13475)
(11888)
(11703)
(10527)
(10425)
(10122)
(10009)
(9731)
(9583)
(9396)
(9343)
(9042)
(8855)
(8830)
(7923)
(7498)
(7350)
(7049)
(6968)
(6693)
(6576)
(6564)
(6210)
(6146)
学科
(41356)
经济(41265)
管理(31821)
(30034)
(23872)
企业(23872)
方法(18807)
数学(16716)
数学方法(16511)
(12398)
(12223)
(12068)
中国(11534)
(10637)
业经(9275)
(9195)
贸易(9188)
(8949)
农业(8220)
(7312)
银行(7265)
(7044)
环境(6928)
(6906)
(6884)
财务(6873)
财务管理(6855)
地方(6852)
(6843)
金融(6842)
机构
大学(163813)
学院(160064)
(63655)
经济(62446)
研究(61135)
管理(58223)
理学(51077)
理学院(50395)
管理学(49270)
管理学院(49001)
中国(45343)
科学(41694)
(39117)
(35470)
(33036)
业大(31615)
农业(31234)
研究所(30631)
(28812)
中心(27378)
(24100)
财经(22941)
(22550)
北京(22145)
(21033)
农业大学(20746)
(20354)
(20039)
经济学(19784)
师范(19635)
基金
项目(116983)
科学(90980)
基金(87027)
(81424)
国家(80785)
研究(74729)
科学基金(66800)
社会(48533)
自然(47083)
基金项目(46345)
自然科(45979)
自然科学(45960)
社会科(45893)
社会科学(45879)
自然科学基金(45194)
(44344)
(39310)
资助(35057)
教育(33350)
重点(27289)
编号(26664)
(25485)
计划(25010)
(24292)
(24158)
科研(23685)
创新(22884)
科技(22125)
(21141)
国家社会(20936)
期刊
(66353)
经济(66353)
研究(43911)
学报(38068)
(34242)
中国(32127)
科学(32046)
大学(27582)
学学(26562)
农业(22735)
(21508)
管理(20376)
(14142)
金融(14142)
(12464)
教育(12012)
财经(11630)
经济研究(11576)
业大(11149)
业经(10678)
技术(10186)
(9936)
(9844)
农业大学(9126)
问题(9035)
林业(8944)
科技(8833)
资源(8089)
(7218)
商业(6884)
共检索到23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国瑞  樊厚德  周忠朗  
在春、夏、秋季时段内毛竹林对林内近地表层温度具有一致的降温效应,其中以地面温度最为显著,地中温度次之,气温最小;在冬季时段毛竹林对林内地面温度有降温效应,而对林内地中温度和气温都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毛竹林对林内近地层空气湿度的影响,反映出较一致的降湿效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国瑞  李天佑  俞益武  蒋秋怡  
1990~1991年,观测了杭州风景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以此与杭州市气象台的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天然常绿阔叶林对林内地表温度的调节效应最为显著,林内年平均温度比市区下降2.6~3.3℃,年平均最高温度下降12.1~13.2℃,年极端最高温度下降25.3~29.4℃;使年平均最低温度上升1.2~1.4℃,年极端最低温度上升7.9~8.0℃;使平均日较差下降13.3~14.6℃。对林内5~20cm深度地中温度的调节作用也甚为明显,可使年平均温度比市区下降2.0~3.0℃。对地表、地中温度的降温效应都以盛夏午后14:00前后最为显著,在严冬季节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对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樊厚德  
本文报道了莫干山森林植物病害23种,并描述了它们的症状和病原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国模  姜培坤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毛竹林碳密度和碳贮量以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毛竹不同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 4 6 83~ 0 5 2 10g·g- 1 ,按碳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根 >竹秆 >竹蔸 >竹枝 >竹鞭 >竹叶 ;碳贮量在毛竹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以竹秆占比例最大 ,为 5 0 97% ,其次为竹根 ,占 19 79% ,占比例最小的是竹叶 ,仅占 4 87%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总贮量为 10 6 36 2t·hm- 2 ,其中植被层 34 2 31t·hm- 2 ,占了 32 18% ,枯落物和土壤层 (0~ 6 0cm) 72 131t·hm- 2 ,占了 6 7 82 % ;毛竹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鸿兴  周忠朗  
本文记述浙江莫干山瓢虫科7种,豆象科2种,并列出了寄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一平  王进欣  马友鑫  刘玉洪  李佑荣  
因林窗的发生而导致的环境异质性 ,对林窗内物种分布、种群动态及物种多样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森林演替和更新所起的重要作用乃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 8个方位 (从林窗中央到林内 )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和 1 5m高度气温水平空间多点观测为基础 ,探讨了林窗温度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 (雾 )、太阳高度和林窗边缘树木的共同影响 ,形成不同季节林窗区域温度效应在时空上的明显差异一高值区的时空位移及空间不对称性现象 :林窗温度最高区域并非出现在林窗中央 ,而是林窗某一侧 ,其位置、强度随时间和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 ;另外 ,林窗内不同介质间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蓓蕾  宋照亮  姜培坤  周国模  李自民  
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安吉县船坝、新昌县巧英和新昌县大市聚等4个地点选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叶及林地土壤,运用微波消解及Walkley-Black方法,研究不同岩性土壤上发育的同一竹龄毛竹竹叶和同一岩性土壤上发育的不同竹龄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和分布规律,为毛竹林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①毛竹竹叶中植硅体质量分数为50.8~99.1 g·kg-1,基本上是由上部到下部递减,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②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通量变化范围为154.9~605.9 kg·hm-2·a-1,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虞佩玉  周忠朗  
报道了浙江省莫干山负泥虫科4种,铁甲科8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书永  樊厚德  
本文记述浙江莫干山鞘翅目叶甲科叶甲亚科昆虫计8属14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利英  
1993~1997年间,对莫干山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标本87种,隶属于8目20科45属,其中食用菌33种,药用菌17种,毒菌5种。记述了真菌名录、经济意义及分布特点,为浙江省首次发表。表2参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曦  李宁  黄承芳  刘佳伟  张正涛  
地面空气湿度直接影响人体驱散热负荷的效率,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将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基于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协同作用的热胁迫指数——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定义热浪,利用参考时期(1986—2005年)中国824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和逐日相对湿度资料以及CMIP5多模式相应模拟数据,论文定量描述了未来时期(2076—2095年)不同排放情景下(RCP2.6、RCP4.5和RCP8.5)中国大陆地区可能遭遇的热浪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最有效的减排情景(RCP2.6)和高排放情景(RCP8.5)下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热浪日数分别是参考时期的3.4倍和6.6倍,平均热浪强度(一年内所有热浪事件中日平均WBGT指数的最大值)也相对升高了1.6℃和4.9℃,未来时期RCP8.5情景下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最高年均热浪强度甚至将达到40℃;②虽然青藏高原地区的热浪强度等级低,但是未来时期热浪日数的增加幅度较为显著;③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少数西南地区是综合考虑气温和湿度协同作用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下,未来时期可能发生热浪最严重的地区,如果不考虑湿度要素的影响,那么将极有可能低估热浪在中国华南和东部等湿度较高地区的强度和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邓英英  赵明水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内设置1块100m×100m的固定标准地,用相邻网格调查法划分100个调查单元,用全站仪对每株毛竹进行精确定位调查,基于GIS的Voronoi图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空间结构单元,选择聚集指数、年龄隔离度、竞争指数和目标竹最近邻竹株数4个空间结构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空间结构因子的重要性表现为聚集指数>年龄隔离度>最近邻竹株数>竞争指数;聚集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的负相关关系最明显,较高聚集程度是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前提条件;年龄隔离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产毛竹林的年龄隔离度≥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宝华  刘广路  范少辉  杜满义  苏文会  
以南亚热带中心分布区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产力水平(Ⅰ:30 000±1 000 kg·hm-2a-1;Ⅱ:34 000±1 000 kg·hm-2a-1;Ⅲ:37 000±1 000 kg·hm-2a-1;Ⅳ:42 000±1 000 kg·hm-2a-1;Ⅴ:47 000±1 000 kg·hm-2a-1)毛竹林植被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计量特征,探讨生产力水平对毛竹林及土壤碳、氮、磷分布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对毛竹林植被碳和磷元素在不同器官间分配比例的影响较小,对氮素分配比例的影响较大;除竹叶碳元素分配比例在不同生产力水平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P<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玉洪  张克映  马友鑫  张一平  李佑荣  
根据哀牢山北段东、西坡山地不同海拔8个气象站的同期湿度资料,研讨了该山地空气湿度资源的年变化、东坡与西坡差异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湿度最大值在7月出现,最小值在2~3月出现;西坡的湿度资源优于东坡,尤其是干季,西坡的增湿效应最显著;年均湿度随高度变化一般呈线性分布,水汽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相对湿度仅在雨季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而在干季则与海拔高度相关性最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金朋  王国军  赵天  周广琛  杨雨鑫  
【目的】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RH)对山羊生长性能、尿常规、血常规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山羊在高温高湿下的饲养、疾病诊断及制定缓解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4个温度水平(26℃、30℃、34℃和38℃)和4个RH水平(35%、50%、65%和80%)的4×4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1.5岁左右的波尔山羊与奶山羊杂交一代羊8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自然环境下适应期30 d,每组试验期5 d,全天24 h处理,按照处理方式在人工环境控制舱轮流进行试验。各组试验开始前后记录每只羊的体重,每天记录采食量、饮水量,各组试验第3天和第5天采集全血用于测血常规和获得血清,并检测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温度和RH交互作用对山羊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饮水量(ADWI)有显著影响(P0.05)。38℃各处理组山羊ADG显著低于26℃和30℃各处理组(P<0.05)。38℃时山羊ADFI显著低于26℃和30℃(P<0.05)。RH为65%和80%时白细胞总数(WBC)显著低于RH为35%时(P<0.05)。(2)试验第3天,温度和RH交互作用对山羊血清钾(K)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38℃,80%时山羊血清K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8℃时山羊血清葡萄糖(GLU)、球蛋白(GLO)、尿素氮(BUN)、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显著低于26℃和30℃(P<0.05)。RH为80%时山羊血清GLU、BUN显著低于RH为35%时(P<0.05)。试验第5天,温度和RH对山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GLO、BUN、Ca、磷(P)、K、钠(N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4℃和38℃时对山羊血清GLU、氯(Cl)、ALT、AST、ALP和肌酸激酶(CK)显著低于26℃(P<0.05);RH为60%和80%时山羊血清GLU、Cl显著低于RH为35%时(P<0.05)。(3)试验第3天和第5天,38℃,80%和38℃,65%时山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浓度显著低于26℃各处理组(P<0.05)。34℃和38℃山羊血清丙二醛(MDA)显著高于26℃(P<0.05)。(4)温度升高,ADFI、ADG及血清TP、GLO、BUN、GLU、ALT、T-AOC、SOD、CAT降低,而ADWI和血清MDA升高。RH升高,ADFI及血清GLU、Cl、T-AOC、GSH-Px降低,而血清TP、LDH、MDA升高。(5)试验第5天血清TP、ALB、GLO、BUN、GLU、TC、TG、Ca、P、ALT、AST、ALP、LDH和CK大多组低于试验第3天,而血清抗氧化指标MDA高于试验第3天,T-AOC、SOD、CAT和GSH-Px在34℃和38℃时高于第3天。【结论】温度、RH及二者交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山羊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饮水量、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高温高湿环境不利于山羊的生长性能和机体抗氧化功能,其中,温度为38℃,RH为80%时山羊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另外,随着高温高湿时间的延长,山羊表现出更强的应激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