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4)
- 2023(12883)
- 2022(10826)
- 2021(9883)
- 2020(7851)
- 2019(18091)
- 2018(17954)
- 2017(33731)
- 2016(18462)
- 2015(20426)
- 2014(20730)
- 2013(20331)
- 2012(19258)
- 2011(17640)
- 2010(18148)
- 2009(16944)
- 2008(16994)
- 2007(15557)
- 2006(14091)
- 2005(13325)
- 学科
- 济(77694)
- 经济(77567)
- 管理(53221)
- 业(49699)
- 企(40813)
- 企业(40813)
- 中国(25714)
- 方法(24359)
- 农(22376)
- 地方(20576)
- 财(20500)
- 制(20437)
- 业经(19966)
- 数学(19479)
- 数学方法(19261)
- 银(16289)
- 银行(16266)
- 融(15946)
- 金融(15943)
- 学(15811)
- 行(15728)
- 农业(14667)
- 理论(14280)
- 贸(14239)
- 贸易(14220)
- 易(13730)
- 体(13685)
- 发(12362)
- 环境(12060)
- 和(11720)
- 机构
- 学院(263669)
- 大学(262264)
- 济(109918)
- 经济(107391)
- 研究(94717)
- 管理(92433)
- 理学(76572)
- 理学院(75631)
- 中国(75379)
- 管理学(74407)
- 管理学院(73916)
- 财(57165)
- 京(56985)
- 科学(54604)
- 所(48347)
- 江(43713)
- 中心(43126)
- 财经(42950)
- 研究所(42640)
- 农(41536)
- 经(38664)
- 范(37022)
- 北京(36889)
- 师范(36651)
- 州(34935)
- 经济学(34817)
- 业大(34000)
- 院(33859)
- 农业(31740)
- 财经大学(31614)
- 基金
- 项目(159698)
- 科学(125499)
- 研究(122907)
- 基金(113284)
- 家(97780)
- 国家(96467)
- 科学基金(81978)
- 社会(78138)
- 社会科(73781)
- 社会科学(73763)
- 省(63656)
- 基金项目(58269)
- 教育(57147)
- 划(52736)
- 编号(50754)
- 自然(49071)
- 自然科(47858)
- 自然科学(47847)
- 自然科学基金(47001)
- 资助(46183)
- 成果(44232)
- 发(39249)
- 课题(37441)
- 重点(36700)
- 部(35323)
- 制(34224)
- 创(33611)
- 性(32853)
- 国家社会(32089)
- 发展(32030)
共检索到436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自70年代卡尔多和温特劳布提出货币需求自创货币供给的理论以来,80年代末的莫尔(Bsilj.Moore)又将他们的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化。如果说卡尔多—温特劳布所谓的货币内生性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对承担稳定经济金融秩序的责任显得无奈,那么,莫尔的理论则超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彬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大致经过了利率→货币量→以利率为主导的价格型目标体系的发展过程。本文以美国为例,通过回顾和分析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及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旨在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规律,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货币量 利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陆婷 肖立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和推行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为全球经济运行营造了极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态势的逐渐稳固,各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美联储率先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自2015年12月起先后加息七次,并有条不紊地展开缩表计划;英国央行也于2017年11月宣布了十年来的首次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秦菊香 尹继志
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下降,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发生了变化,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方式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文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发展变化,旨在跟踪了解货币政策的国际最新走势,以求在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学习与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国 朱晓东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成为一种常态,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失衡。根据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当一个社会大量投资于铁路等一些周期较长的行业时,由于持续追加货币资本而没有资本回流,发生货币危机是必然的,而且危机会从货币市场逐步扩散到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我国,由于大量投资生产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资本周转速度下降,导致了资本供应紧张,从而对于货币供给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因此,为了防范货币短缺所带来的危机,应当按社会的客观需要确定合适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同时,通过管理和创新,抑制过剩产能,缩短周转时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群 王向燊
发达国家政府似乎在推行超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方面达成了默契。日本超强力度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引起了市场关于货币战的广泛担忧,本以为在4月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和5月的七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会招来各国的批评。但实际上这两次会议都并未出现批评声音,主导会议的国家反而表示日本此举对于经济走出通缩是必要和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扬
法定准备金要求是中央银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然而,随着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降低存款准备率乃至取消法定准备金的政策建议不仅受到重视,而且正在逐渐变成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正的存款准备率在目前面临的四点弊端和在零准备率制度框架安排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四点相应变化,简明地勾画出发达国家货币制度中零准备率这个新范式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准备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雄
本文分析了融资换贷款计划、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以及定期贷款拍卖等主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模式和实施效果,总结了可借鉴的运作经验。当前我国应综合运用多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丰富和优化政策组合,降低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同时应加快合格抵押品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抵押品分类和违约风险度量框架。此外,本文还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激励相容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丹 李宏瑾
本文深入考察了"二战"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当前发达国家以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通过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型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规则操作要优于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货币政策,价格型目标和工具往往要优于数量型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制定必须考虑市场预期的因素,采取前瞻性的政策操作,充分发挥价格工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市场预期 数量调控 价格调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文江
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对外汇市场买卖价差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利用GARCH(1,1)模型建立了7个发达国家的货币买卖价差的波动模型;模型考虑了汇率和波动性对买卖价差的影响;同时利用事件分析法加入了金融危机的虚拟因子,以确定金融危机对买卖价差的影响水平;对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了ARCH效应检验。模型结果显示,对买卖价差的影响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汇率、POSTCR、波动率和CRISIS。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宁
论欠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条件导师:马之马周研究生:张海宁(复旦大学研究生论文摘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向成员国,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以帮助其解决包括国际收支失衡在内的经济问题。自7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戴金平 张华宁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纷纷实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开始恢复,人们开始担心通货膨胀的出现,因此研究非传统货币政策何时退出就成为当前各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实行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从市场基准利率向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传导受阻。因此非传统货币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降低短期利率预期和风险溢价,同时提高通胀预期,降低长期实际利率,最终起到刺激实体经济的作用。文章以美国为例,考察了美国金融指标、通胀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得出结论: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恢复还未得到充分的确认。另外,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给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永祥 马笛
国际金融危机中,传统货币政策在主要发达国家已失去了操作空间,为了维持虚拟经济的稳定,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被大规模使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在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时的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也是虚拟经济高度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对未来经济却存在着诸如通货膨胀风险等负面作用,同时这一政策的平稳退出也将是两难选择。
关键词: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流动性陷阱 虚拟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文程浩 钱成
当前,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调整的新动态,处于政策夹缝中的中国需要评估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调整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文章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DSGE三国模型,研究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风险对冲的一系列对策建议。研究认为:美国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中国产出下降,消费萎缩,资本投入下降,短期通胀有可能上升,并降低就业率水平;欧洲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中国产出上升,消费下降,资本投入上升,通胀和就业率水平可能下滑;中国本国的技术冲击可以适当缓解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实施定向调控类的货币政策,通过差异化的策略组合来对冲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过去2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实施方式等政策实践方面随之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政策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而经济状况仍未好转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措施的选择上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市场结构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