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6)
- 2023(1814)
- 2022(1260)
- 2021(1141)
- 2020(889)
- 2019(1729)
- 2018(1681)
- 2017(2642)
- 2016(1609)
- 2015(1773)
- 2014(1620)
- 2013(1561)
- 2012(1536)
- 2011(1443)
- 2010(1388)
- 2009(1248)
- 2008(1237)
- 2007(1180)
- 2006(984)
- 2005(882)
- 学科
- 管理(5147)
- 济(4822)
- 经济(4816)
- 业(4616)
- 企(4020)
- 企业(4020)
- 学(2708)
- 业经(1979)
- 害(1636)
- 农(1597)
- 方法(1582)
- 财(1507)
- 生物(1484)
- 虫(1465)
- 中国(1456)
- 技术(1450)
- 虫害(1326)
- 产业(1285)
- 数学(1238)
- 病虫(1232)
- 病虫害(1232)
- 数学方法(1226)
- 及其(1181)
- 人事(1179)
- 人事管理(1179)
- 信息(1164)
- 农业(1163)
- 总论(1131)
- 信息产业(1127)
- 防(1125)
- 机构
- 大学(27119)
- 学院(26894)
- 农(11898)
- 研究(10757)
- 科学(9846)
- 农业(9769)
- 业大(8428)
- 管理(7694)
- 济(7285)
- 理学(7176)
- 经济(7101)
- 理学院(6977)
- 中国(6974)
- 农业大学(6707)
- 所(6703)
- 管理学(6703)
- 管理学院(6671)
- 研究所(6362)
- 京(5817)
- 室(5491)
- 实验(5223)
- 业(5209)
- 实验室(5082)
- 省(5017)
- 重点(4743)
- 中心(4491)
- 技术(4428)
- 科学院(4132)
- 江(3938)
- 科技(3718)
共检索到36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宇 冯铸 温焕斌 刘温喜 陈锦屏
研究了莎能奶山羊初乳干粉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干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99.7%和78.6%,对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抑菌率为19.2%,对枯草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宇 吴东栋 杨华 陈锦屏 张富新
对不同泌乳期莎能奶山羊初乳的一般理化性质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密度、酸度、折光度均高于常乳,而pH值低于常乳,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的各指标逐步接近常乳;分娩后48 h内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凝固,48 h后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不凝固;泌乳期越短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热稳定性越差。
关键词:
莎能奶山羊 初乳 理化性质 热稳定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宇 陈锦屏 张富新 丁辉煌 杨华
对不同泌乳期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化学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中总干物质、灰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随泌乳期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娩后第一次(3h)所挤初乳中各指标含量最高,其中总干物质含量为21.32%,灰分含量为1.57%,蛋白质含量为10.24%,脂肪含量为6.61%(12 h),之后下降趋势都趋于平缓。分娩后第一次(3h)所挤初乳中乳糖含量最低,为1.93%,之后随泌乳期延长乳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莎能奶山 羊初乳 不同泌乳期 化学组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萌 李庆章
【目的】探讨瘦素在奶山羊乳腺发育、泌乳和退化各时期的表达与作用。【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OB-Rb)的表达情况;采用乳腺组织体外培养联合免疫组化及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瘦素对乳腺结构及泌乳功能的影响。【结果】乳腺整个发育过程中瘦素与瘦素受体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青春期最高,妊娠期下降,泌乳期维持在低水平,退化期显著升高,在退化21 d恢复到青春晚期水平。妊娠期瘦素处理组乳腺导管分支增多,泌乳期瘦素处理组乳腺组织培养基中β-酪蛋白(β-CN)含量增加;退化期瘦素处理组乳腺组织导管和腺泡结构发生部分解体,乳腺组织中可以检测到较多的凋亡细胞。【结论】瘦...
关键词:
乳腺 瘦素 长型受体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丽 胡长胜 马成芳 丁路明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大黄水提物对藏细绵羊养殖过程中的抗炎、抗氧化和体内抑菌作用。选取12只10 月龄藏细绵羊(33.5±7.3 kg),分为对照组、黄芩组和大黄组三组(每组4只)进行试验,对照组绵羊只接种病菌,不饲喂中药提取物,黄芩组和大黄组绵羊在接种病菌后分别饲喂黄芩和大黄提取物。提取黄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大黄水提物,连续6 d饲喂接种沙门氏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三种致病菌羊只,每天每只羊饲喂10 mg干燥黄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5 g干燥大黄水提物。采用体外平板抑菌试验和16S rDNA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实验处理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通过测试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切片分析黄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大黄水提物对藏细绵羊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黄芩乙酸乙酯部位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分别为141.19 mg g-1 DM和31.35 mg g-1 DM;大黄水提物主要有效成分是大黄酸,含量为0.33 mg g-1 DM。黄芩提取物中,黄芩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抑菌效果最好,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且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0.63 mm、5.94±0.68 mm、6.07±0.22 mm。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黄芩组和大黄组羊血清乳酸脱氢酶和尿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黄芩组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黄芩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饲喂两种中药对试验羊肝脏和肾脏病变无明显改善效果,却加剧了肝脏和肾脏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增加了瘤胃上皮厚度和减小了角质层厚度(P<0.05)。对瘤胃中饲喂的三种致病菌没有产生抑制作用,但降低了瘤胃其他菌群门或属水平的Bacteroidota、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ota、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Pseudobutyrivibrio、Ruminococcaceae_unclassified、Butyrivibrio、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ctinobacteriota、Papillibacter相对丰度(P<0.05),丰富了瘤胃菌群间协同功能和拮抗功能,对探究瘤胃上皮吸收挥发性脂肪酸等代谢提供依据。本试验结果表明,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大黄水提物在体外抑菌效果明显,但治疗染菌病畜上效果不佳,建议应用时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关键词:
黄芩 大黄 抗炎 抗氧化 抑菌 绵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恒蕊 谢洋洋 葛丽岩 张潇 田博文 罗军 史怀平 李杰 胡建红 张迎锐
【目的】探究奶山羊不同泌乳时期乳房类型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以99只健康、产奶期相近的初产泌乳西农萨能奶山羊为试验对象,对其5个泌乳时间点(14,70,126,182和211 d)的乳房类型(乳房外形分为方圆形、长条形和宽扁形,乳房基部分为半球形和柚子形)和日产奶量进行记录,同时采集乳样对乳成分(脂肪率、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和非脂率)和体细胞数进行检测,并利用SPSS软件对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泌乳时间的增加,方圆-半球型(Sh)乳房数量占比呈下降趋势,长条-柚子型(Lg)乳房数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乳房外形由方圆形(S)和宽扁形(W)趋向长条形(L)转变,乳房基部由半球形(h)趋向柚子形(g)转变; 5种乳房类型整体趋向长条-柚子型(Lg)乳房变化。泌乳70 d时,方圆-半球型(Sh)乳房和长条-半球型(Lh)乳房的奶山羊产奶量显著高于长条-柚子型(Lg)乳房和宽扁-柚子型(Wg)乳房(P0.05)。【结论】奶山羊的乳房类型随着泌乳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泌乳70 d时,方圆-半球型(Sh)乳房和长条-半球型(Lh)乳房奶山羊的产奶量高。
关键词:
奶山羊 乳房类型 泌乳性能 奶山羊选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彪 陈宏 雷初朝 孙维斌 雷雪芹 胡沈荣
根据β-乳球蛋白基因的DNA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RFLP技术对56只西农萨能奶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5′侧翼区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中,PCR所扩增出的710bp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am 消化后,表现出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91和0.09,3种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821,0.179和0.000。经检验,在所研究的群体中,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有旺 刘翠燕 刘辉 李雅林 姜秀华 赵宏坤
以健康泌乳奶山羊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了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治疗试验。将30头奶山羊分为发病用药组,发病未用药组和健康对照组。给发病用药组和发病未用药组同时乳导管注射1mL的白色念珠菌的菌液,结果在48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并从患羊乳汁中分离到白色念珠菌。给发病用药组用水煎的自拟中药方剂灌胃,5d后发病用药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分别于用药前后对30只奶山羊进行颈静脉采血用于血流变学分析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并分别于用药前后对30只奶山羊采集奶样进行乳成分分析,结果发病用药组的各项健康指标均接近或达到正常。但产奶量比健康对照组稍低。而未用药组的各项健康指标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
关键词:
中药方剂 白色念珠菌 乳腺炎 奶山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桂芝 李成渤 秦孜娟 王建民 戈新 赵金山 李培培 王建华
【目的】探讨崂山奶山羊DGAT1基因与泌乳性状的关系。【方法】以175只崂山奶山羊泌乳母羊为试验群体,利用PCR-SSCP方法和候选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DGAT1-P1(包含第8外显子)、DGAT1-P2(5’调控区内)、DGAT1-P3和DGAT1-P4位点在该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分析DGAT1-P4位点多态性与泌乳性状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崂山奶山羊DGAT1-P1和DGAT1-P2位点不存在多态性。对崂山奶山羊高乳脂率和低乳脂率个体的DGAT1-P3位点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在序列600bp处即DAGT1-P4位点上存在着A→G的单核苷酸替换,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春燕 王源 孟晓曦 刘长江
以乳酸链球菌素效价和菌体生物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磷酸盐、金属离子和发酵条件对乳酸链球菌肽菌株(Lactococcu lactis subsp.lactics)W4摇瓶发酵产生乳酸链球菌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是W4菌株发酵的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K2HPO4、Fe2+、Mg2+对其发酵有促进作用,而Cu2+有强抑制作用;初始pH6.5、2%接种量、35℃下振荡培养有利于W4菌株生长和乳酸链球菌素的产生。
关键词:
乳酸链球菌素 发酵条件 抑菌能力 效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爱东 孙建霞 白卫滨 胡晓丹 孙红男
为建立多酚浓度与细菌生长速率之间的关系,该文采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苹果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多酚浓度与细菌生长速率常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临界生长用药浓度分别为0.2186和1.5580 mg/m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晶 宋成洁 刘晋欢 温博婷 王小芬 袁旭峰 崔宗均
为揭示乳酸菌发酵液直接吸附生产秸秆饲料的新工艺中,发酵液对秸秆饲料的保鲜作用及其机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乳酸菌复合系SFC-2发酵液为处理剂,设不同添加量(0、75、150、375mL/kg),研究吸附后24h内秸秆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群动态变化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SFC-2发酵液后:1)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明显;2)添加75mL/kg时,秸秆的有氧稳定性提高,其余处理有氧稳定性降低;3)添加发酵液可以减少饲料有氧放置过程中粗蛋白的损失;4)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图谱分析表明,添...
关键词:
乳酸菌复合系 发酵液 秸秆饲料 防腐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曾晓丹 曹阳 张盈娇 夏陈 陈建 宋艳
研究了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测定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以保护率为指标的体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体外抑菌实验中,单过硫酸氢钾粉对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荧光假单胞菌Psudomonas fluorescen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5种菌的MIC分别为1、0.25、0.125、0.25、0.5μg/ml;MBC与MIC相同。而体内抑菌实验中,随着单过硫酸氢钾粉浓度的增加,由...
关键词:
单过硫酸氢钾 水产致病菌 抑菌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会玲 李德娴 杨帆 逄国梁 张永涛 王广 余梦琦 袁雨欣 陈璐 李广
[目的]探究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的组合效应对关中奶山羊采食量、瘤胃发酵参数、产奶量、乳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资源提高关中奶山羊的生产性能提供支持。[方法]选取体况相近的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2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1、T2和T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羊。对照组饲喂50%配方精料+50%苜蓿干草,T1组饲喂50%配方精料+25%苜蓿干草+25%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1:1),T2组饲喂50%配方精料+30%苜蓿干草+20%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3:2),T3组饲喂50%配方精料+37.5%苜蓿干草+12.5%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3:1),进行75 d的饲喂试验。期间进行采食量、产奶量、瘤胃发酵参数(pH,NH_3-N、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乙酸/丙酸)、乳成分(乳蛋白、乳脂肪、乳糖、全乳固体含量及脂蛋比)数据的采集及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3组奶山羊的日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4个处理组奶山羊瘤胃液的pH差异不显著,T1和T3组奶山羊瘤胃液的NH_3-N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组(P<0.05);T3组的乳脂肪、全乳固体含量和脂蛋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T3组和对照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结论]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以质量比3:1比例组合,可以提高关中奶山羊的消化性能和生产性能,改善奶山羊乳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