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6)
2023(6276)
2022(5695)
2021(5342)
2020(4826)
2019(11207)
2018(11238)
2017(21617)
2016(12338)
2015(14386)
2014(14933)
2013(14872)
2012(14283)
2011(12958)
2010(13213)
2009(12719)
2008(12896)
2007(12079)
2006(10372)
2005(9366)
作者
(40012)
(33933)
(33792)
(32299)
(21414)
(16512)
(15477)
(13386)
(12626)
(12329)
(11504)
(11484)
(10809)
(10779)
(10768)
(10746)
(10696)
(10049)
(9879)
(9814)
(8550)
(8399)
(8362)
(7734)
(7731)
(7627)
(7619)
(7557)
(6985)
(6962)
学科
(52690)
经济(52637)
管理(34075)
(32698)
方法(27754)
(26264)
企业(26264)
数学(24430)
数学方法(24115)
(14720)
(13397)
(13270)
中国(12683)
(10176)
贸易(10171)
地方(9946)
(9864)
(9787)
业经(9642)
农业(9405)
理论(8411)
(8359)
(8278)
财务(8248)
财务管理(8219)
(8216)
银行(8182)
(7823)
金融(7820)
(7733)
机构
大学(191100)
学院(188635)
(72893)
经济(71116)
管理(68780)
研究(65478)
理学(58825)
理学院(58110)
管理学(56778)
管理学院(56450)
中国(49188)
科学(44205)
(41851)
(40935)
(36124)
业大(33631)
(33326)
农业(33275)
研究所(32993)
中心(30896)
(30071)
财经(26505)
北京(26257)
(24820)
师范(24493)
(23857)
(23644)
(22392)
经济学(22337)
农业大学(21759)
基金
项目(122683)
科学(93562)
基金(87134)
研究(83970)
(78142)
国家(77527)
科学基金(63841)
社会(50310)
(48781)
社会科(47515)
社会科学(47496)
基金项目(46350)
自然(43526)
自然科(42488)
自然科学(42471)
(41777)
自然科学基金(41682)
教育(39525)
资助(37295)
编号(34287)
成果(28544)
重点(28404)
(27053)
(25964)
计划(25045)
(24494)
科研(24302)
课题(23868)
创新(23027)
大学(22597)
期刊
(79735)
经济(79735)
研究(50942)
学报(37876)
中国(37371)
(37288)
科学(31151)
(27200)
大学(27161)
农业(25669)
学学(25635)
管理(23693)
教育(18925)
技术(17432)
(15825)
金融(15825)
(14158)
财经(13295)
业经(12527)
经济研究(12258)
(11428)
(11171)
问题(10999)
业大(10439)
技术经济(10308)
图书(10231)
统计(10162)
理论(9250)
(9028)
(8935)
共检索到279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宙明  林永  黄琼辉  邹华娇  曾强  刘新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推荐剂量下30%莎稗磷乳油在福建稻田系统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莎稗磷在稻田水、土壤、稻叶以及稻茎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6、1.37、1.41和1.34 d;收获时在稻秆、稻米、稻壳、水中均未检测出莎稗磷,在稻田土壤中有痕量的莎稗磷被检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丽君  刘丹  范志金  钱传范  江树人  张丽  倪汉文  
用带 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必宁特可湿性粉剂中莎稗磷 (Anilofos)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2年 2地的试验结果表明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消解都很快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2~ 3d、1~ 2 d和 4~ 5d。到水稻收割时 ,莎稗磷在 2地水稻和北方 (北京 )土壤中均未检出残留 ,仅在南方 (扬州 )高剂量施药区的土壤中检出了痕量的残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月  张海南  韩召军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稻田施用dsRNA的环境稳定性,以便为dsRNA农药的高效应用和安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为模板合成dsRNA,利用点滴法处理稻苗叶片,利用定量添加处理稻田水,定时取样测定观察。用痕量dsRNA简易检测方法分析水稻表面、水稻植株内和稻田水中的dsRNA残留动态。[结果]检测发现,在温室内,用dsRNA溶液(2 μL含3000 pg)点滴水稻叶片后,叶面上的dsRNA半衰期为16 d;测定处理植株内部的dsRNA发现,点滴处理后植株内的dsRNA逐步升高,至第12 d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降,叶面点滴处理后植株内外总dsRNA的半衰期为27 d。在处理植株体内dsRNA达到峰值时(处理后12 d)采集不同部分进行测定发现,老叶内浓度较高,处理叶片内和根内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新叶内浓度略低,其中新叶、根和老叶中dsEGFP浓度分别是处理叶片中的0.60、1.02和1.46倍。通过添加实验测定不同预处理稻田水中dsRNA的残留动态发现,稻田插管的原位水样中dsRNA的半衰期小于1 h,采集的原样水和经过滤纸过滤的滤样中,dsRNA的半衰期均在15 h左右,在滤样进一步去除蛋白后的灭活样中,dsRNA非常稳定,与在纯水中相似,在观察的28 d内基本无衰减。[结论]由此证实稻苗叶面处理,dsRNA可以被水稻吸收传导,并在水稻表面和体内残留较长时间;但dsRNA进入稻田水中会快速衰减消失,稻田水中的蛋白因子是导致dsRNA快速衰减的主要因素,底泥也有一定加速衰减的作用,而离子和浮游生物的直接影响较小。因此认为,稻田中施用dsRNA对环境产生残留污染的风险较小,但要延长dsRNA农药的有效防治期,就必须考虑剂型以促进植株的快速吸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麦铭  尤玉珍  程运斌  
稻思达(Oxadiargyl),化学名称为5-特丁基-3-[2,4-二氯-5-(炔丙氧基)苯基]-1,3,4-恶二唑-2-(3H)-酮。这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究开发的新型恶二唑酮类芽期选择性除草剂。其杀草活性极高,在杂草芽前或芽后早期施用,对水稻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波  杨仁斌  傅强  邹蓉  许爽  黄尧  
为了评价烯啶虫胺在水稻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和环境安全性,2010-2011年在湖南、吉林、河北3地进行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并采用HPLC检测水稻环境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稻田水、土壤和稻杆中的消解速率非常快,其半衰期分别为:5.77 h、28.52 h、1.60~2.09 d;按推荐剂量在稻田环境中施用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3次,距末次施药后14 d以上,收获的稻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麦铭  陈平  尤玉珍  张宁波  
丁硫克百威在稻田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麦铭,陈平,尤玉珍,张宁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武汉430064)THESTUDYABOUTDECOMPOSITIONANDRESIDUEOFCARBOSULFANONTHERICEFIELD¥MaiMi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云  刘新清  徐汉虹  黄炳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苯噻草胺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在植株、米糠、土壤、糙米和田水的添加回收率为80.40%~104.27%;苯噻胺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37~2.5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01~2.19 d,在稻田水的半哀期为0.41 d;收获的水稻糙米中苯噻草胺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军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丁.苄可湿性粉剂(WP)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以及其在稻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丁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12%~92.82%、85.10%~96.17%和83.64%~93.49%;丁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符合1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4.99~5.80 d、4.79~5.55 d;在水稻田以常规剂量2 571 g/hm2和高剂量3 857g/h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后,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173 8~0.223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卫星  龚道新  杨仁斌  邹雅竹  高海英  郭正元  
为评价青枯灵的环境安全性及指导科学合理使用青枯灵,建立了青枯灵在水稻中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水稻土壤、稻壳、稻草、糙米、植株中青枯灵残留量采用甲醇∶水混合液提取,采用三氯甲烷萃取(稻田水直接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甲醇定容,HPLC检测.当添加0.05~5.0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9.23%~103.19%,变异系数为1.51%~9.33%.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82×10─10g,稻田水、土壤、糙米、稻壳、稻草、植株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mg/L,0.005,0.01,0.03,0.03,0.03mg/k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亮  龚道新  张小东  聂红英  杨丽华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稻田土壤、稻田水和糙米中二甲四氯、2,4,5–T、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和精喹禾灵5种除草剂残留的方法。土壤样品用0.05%磷酸溶液和乙腈混合液(体积比为1∶2)提取,水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糙米样品用0.04 mol/l Na oH提取,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乙腈与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紫外波长229 Nm下检测,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在质量浓度0.05~5.00 mg/l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达0.999 7~0.999 9;土壤和糙米中添加水平为0.05~1.00 mg/kg时,5种除草剂的平均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芙蓉  张家俊  吴萍  张静静  韦利娜  杨红  
建立了噻嗪酮-烯啶虫胺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稻田水采用硅胶柱分离、净化和富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噻嗪酮和烯啶虫胺。稻田土、稻米和稻谷壳均采用氯仿/丙酮(体积比为2∶1)超声提取,稻米和稻谷壳样品提取后浓缩,定容后直接定量分析,而土壤样品经硅胶柱净化后定量分析。以石油醚/丙酮(体积比为95∶5)和氯仿/丙酮(体积比为3∶1,)为提取剂,分别提取水稻植株中噻嗪酮-烯啶虫胺的残留量,硅胶柱净化。稻田土、水稻植株、稻米和稻谷壳样品中噻嗪酮和烯啶虫胺残留量提取净化后均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稻田水直接上样于硅胶柱吸附,用石油醚和甲醇洗脱并分别收集、浓缩后定容,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季玉玲  刘运明  陈齐斌  孙美玲  张莹  
用丙酮提取大米中的敌稗残留 ,液 液分配法去除提取液中的水溶性杂质和水分 ,柱层析法去除提取液中的有机杂质 ,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敌稗残留量。色谱柱采用固定相为 1 5 %OV 17+1 98%OV 2 10的玻璃填充柱。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89 5 %~ 90 5 % ,变异系数为 4 46 %~ 5 2 1% ,最小检测量为 0 0 0 2ng,最小检出浓度为 0 0 0 2mg·kg-1。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和扬州大学环境工程系对本方法验证结果 ,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88 0 %~ 91 0 % ,变异系数为 5 48%~ 6 0 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礼栋  廖立洪  华文礼  毛军华  胡金根  
对毛竹竹腔注射 50 %甲胺磷原液后的竹叶进行了甲胺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竹叶中甲胺磷含量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减少 ;新打孔注射比用旧孔的残留量高。所以对胸径 1 2cm以上的毛竹注射 1 0mL·株 -1原液 ,胸径在 1 2cm以下的注射 0 5mL·株-1原液即可。打新孔注射甲胺磷 ,防治竹叶害虫效果好。表 2参 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福利  王玉萍  雷琪  王旭  
【目的】研究霜霉威在花椰菜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评价其在花椰菜上使用的安全性,为霜霉威在花椰菜上的科学合理使用及限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测定花椰菜中霜霉威残留量的色谱-质谱法;按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于2013和2014年在河北保定、陕西西安、四川广元进行霜霉威在花椰菜上残留的田间试验,采集样品并经乙酸乙酯匀浆提取和液-液萃取净化,减压浓缩定容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霜霉威残留量检测。【结果】霜霉威在花椰菜植株及可食用部分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9%104.5%,87.5%101.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存政  何丹军  骆爱兰  刘贤进  刘敏  季丽莉  
建立了井岗霉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紫外检测器UV,检测波长210nm,以甲醇与Na2HPO4缓冲液(pH=7,体积比为2∶98)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1,以甲醇/水(体积比为9∶1)为提取溶剂,以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并研究了井岗霉素在水稻叶片上的残留行为。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4.25%~102.25%,变异系数(CV)为1.64%~2.98%,最低检出限为0.92mg·kg-1,方法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或不添加表面活性剂9708的井岗霉素在稻叶中的半衰期(T1/2)分别为2.4和3.0d,最终残留量未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