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4)
- 2023(3080)
- 2022(2583)
- 2021(2388)
- 2020(2060)
- 2019(4567)
- 2018(4494)
- 2017(8601)
- 2016(4906)
- 2015(5180)
- 2014(5130)
- 2013(4947)
- 2012(4672)
- 2011(4171)
- 2010(4076)
- 2009(3521)
- 2008(3609)
- 2007(3215)
- 2006(2528)
- 2005(2292)
- 学科
- 济(14307)
- 经济(14288)
- 业(11725)
- 管理(10808)
- 企(9411)
- 企业(9411)
- 方法(7612)
- 学(6740)
- 数学(6717)
- 数学方法(6620)
- 财(4698)
- 中国(3610)
- 贸(3578)
- 贸易(3577)
- 农(3557)
- 易(3531)
- 务(3344)
- 财务(3339)
- 财务管理(3332)
- 制(3289)
- 企业财务(3236)
- 银(3050)
- 银行(3027)
- 融(2975)
- 金融(2975)
- 技术(2934)
- 行(2890)
- 业经(2805)
- 理论(2478)
- 农业(2424)
- 机构
- 大学(67759)
- 学院(67118)
- 研究(26909)
- 济(22341)
- 经济(21815)
- 科学(21025)
- 农(20830)
- 管理(20603)
- 理学(18240)
- 中国(18219)
- 理学院(17920)
- 管理学(17383)
- 管理学院(17263)
- 农业(17128)
- 所(15784)
- 业大(15110)
- 研究所(14947)
- 京(14214)
- 中心(11767)
- 室(11371)
- 财(11100)
- 实验(10793)
- 农业大学(10729)
- 实验室(10462)
- 江(10109)
- 业(10055)
- 省(9922)
- 重点(9919)
- 院(9525)
- 技术(9277)
- 基金
- 项目(50980)
- 科学(39407)
- 基金(38282)
- 家(36633)
- 国家(36388)
- 研究(29862)
- 科学基金(29692)
- 自然(22432)
- 自然科(21964)
- 自然科学(21957)
- 自然科学基金(21577)
- 省(20659)
- 基金项目(20283)
- 划(18113)
- 社会(18024)
- 社会科(17137)
- 社会科学(17132)
- 资助(15625)
- 教育(13723)
- 计划(12707)
- 重点(12149)
- 科技(11325)
- 创(10853)
- 科研(10765)
- 部(10628)
- 发(10527)
- 创新(10247)
- 业(10159)
- 专项(10021)
- 编号(9647)
共检索到92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稳 林威敏 陈静 胡宇平 毛小鸿 肖天放
以莆田黑鸭为材料,对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基因外显子2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为进一步寻求抗病分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莆田黑鸭MHCⅠ基因外显子2处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以颠换为主,同义替换率大于非同义替换率,总GC含量较高,为59%,其中,密码子第3位的GC含量最高,为82.7%.莆田黑鸭MHCⅠ基因外显子2编码的氨基酸有明显的疏水性,对维持MHC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禽类分支中,莆田黑鸭与家鹅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的亲缘关系较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秋丽 哈福 李大林 袁跃云 袁峰 霍金龙 苗永旺
促卵泡素是动物垂体前叶分泌的重要繁殖调控激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牦牛和大额牛的FSHβ基因外显子3编码区进行群体变异检测,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牛科物种FSHβ基因外显子3编码区均为231 bp。在水牛中共发现16个SNP位点,其中异义替换13个,推测4个异义替换对FSH功能有显著影响(subPSEC<-3)。沼泽型水牛中发现的SNP位点均与河流型水牛共享,但它们在两类水牛中的群体遗传组成不同。在普通牛、牦牛和大额牛中分别确定8,3,1个SNP位点,但只有SNP307是异义替换,普通牛与牦牛共享该位点,推测其对FSH功能无显著影响(subPSEC>-3)。在山羊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建勇 陈松林 毕金贞
通过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MHC II B基因内含子1和外显子2直接测序的方法,从83个抗病牙鲆个体中共得到了85个等位基因,其中76个为新发现的等位基因。在扩增得到的263bp的外显子2中,共发现了60个多态性位点,其中33个是新发现的。不同的等位基因均以较低的频率出现,基因频率范围从0.006到0.069,基因型频率范围从0.012到0.169。通过序列分析,共发现了6种内含子1,其中4种是新发现的。内含子1中均包含了一个12bp的重复单元,其3'端含有一个富含CT/GT的区域。牙鲆MHC II B基因的高多态型和低频率揭示了牙鲆群体MHC基因资源的丰富性,...
关键词:
牙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多态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秀 胡江 罗玉柱
【目的】针对藏绵羊腐蹄病所带来的死亡现象,选择与该病相关的基因OLA-DQA2为研究对象,分析群体中该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为进一步寻求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检测216只表型正常和患病藏绵羊OLA-DQA2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明确藏绵羊OLA-DQA2基因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藏绵羊DQA2基因第2外显子中表现了15个基因型。发现藏绵羊群体中OLA-DQA2基因第2外显子有8个新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OLA-DQA2*H、*I、*J、*K、*L、*M、*N和*O,使绵羊基因库中该座位的等位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秋娟 任播扬 何桂娟 黄守婷 王景伟 肖天放
以褐色菜鸭为材料,对其ApoVLDL-Ⅱ基因第1内含子进行PCR-SSCP检测,分析其多态性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ApoVLDL-Ⅱ基因第1内含子检测到多态性,存在BB、Bb和bb 3种基因型,序列比对发现存在T374C、C379T和T390G 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该位点属中度多态,并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显示,bb基因型个体的蛋重极显著高于BB型(P<0.01),bb基因型个体的蛋白重显著高于BB型(P<0.05).推测该片段的多态位点可能对褐色菜鸭蛋重和蛋白重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晶晶 滚双宝 杨巧丽 王国旺 刘丽霞 李峰松 姜天团 封洋 赵生国
采用PCR-SSCP及克隆测序技术对大白、长白、杜洛克共210头仔猪SLA-DQA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以探讨猪SLA-DQA基因的遗传特性。结果显示:共获得4种等位基因(A、B、C、D),6种基因型(AA、AB、CC、CD、BB、BC)。6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猪中都被检测到,而在大白猪中只检测到AA、AB、CC 3种基因型,在长白猪中未检测到BC基因型。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的频率在3个群体中最高,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对不同SSCP带型的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共发现3个核苷酸突变位点(5 126 bp A→G,5 158 bp A→T,5 233 bp G→A),其中,5126 b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沈荣 蓝贤勇 陈宏 苏利红 雷初朝
为了将GH基因应用于山羊标记辅助选择中,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西农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陕北白山羊、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5个山羊品种生长激素(gGH)基因外显子Ⅱ、Ⅴ的多态性及其与西农萨能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关联。结果表明,gGH基因外显子Ⅱ在西农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群体中存在多态性,外显子Ⅴ在除波尔山羊外的其他山羊品种中均存在多态性;品种间gGH基因外显子Ⅴ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分布与品种特性显著相关(P<0.05);gGH基因外显子Ⅱ的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存在显著关联(P<0.05),外显子Ⅴ的多态性与产奶量之间显著关联(P<0.05)。说明gGH基因位点对产奶量、产羔数有显著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东英 陈宏 张良志 蓝贤勇 张争锋 王新庄 王居强
利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和PCR-RFLP技术,对南阳牛、秦川牛、西镇牛、鲁西牛(地方黄牛品种)和荷斯坦奶牛等5个牛品种的263头个体lep tin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lep tin基因外显子3长度为330 bp,存在H aeⅢ和Ap 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但在这2个酶切位点上无多态性,2种酶酶切片段长度均为70 bp和260 bp。说明牛lep tin基因外显子3在H aeⅢ和Ap aⅠ2个酶切位点上具有保守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燕玲 王鹏飞 杨朝云 张岩峰 周小南 史远刚 康晓龙
【目的】探究IGF2第2外显子多态位点与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及新疆褐牛4种品种牛群体的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肉牛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川牛等4个肉牛品种共91头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s技术分析IGF2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将IGF2的基因型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GF2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在不同牛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均属于中度多态(0.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小鹏 韩丹 侯金星 李广 王娅娜 李玲 朱广琴 王建刚 宋宇轩 曹斌云
【目的】寻找与产羔数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山羊高繁殖力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绵羊FSHβ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山羊FSHβ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均数法对其与产羔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多态位点的遗传方差进行分析,通过标记位点与产羔性状的遗传相关预测选择反应。【结果】在引物(P2)扩增片段中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出现3种基因型(EE、EF和FF)。对于西农萨能奶山羊,在1~4胎和平均产羔数中,EE型个体产羔数显著高于EF和FF型个体(P<0.05),EF型个体的第2胎和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FF型个体(P<0.05);对于波尔山羊,在2~3胎和平均产羔数...
关键词:
山羊 卵泡刺激素β亚基 多态性 产羔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彤彤 张婷婷 赵族 徐银学
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大约克猪和二花脸猪SLA-DRB外显子2的多态性。结果显示:RsaⅠ酶切后得到3种等位基因条带,分别为A(141/93/11 bp)、B(111/69/54/11 bp)、D(93/48/39/54/11 bp)。χ2检测表明:二花脸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大约克猪处于非平衡状态(P<0.01)。两品种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AA型为主要基因型,其频率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首次发现等位基因B、D分别出现在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中,有望用于区分两品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小波 昝林森 张佳兰 王英 王均辉
利用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国荷斯坦奶牛sα2-酪蛋白基因(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A和B2个等位基因,有AA、BB和AB 3种基因型,A和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54%和63.46%,AA、BB、A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9.2%,46.1%和34.6%,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356 3,达中度多态性,遗传变异较大;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对产奶量和乳脂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AA基因型个体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B和AB基因型个体(P<0.05),表明A基因对中国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琦 柴志欣 钟金城
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8作为影响西藏牦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育种措施为我国西藏高山牦牛进行种质资源保种选育提供理论根据。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帕里牦牛、申扎牦牛、斯布牦牛和类乌齐牦牛4个品种(类群)共151个样本的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8部分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并分析候选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西藏牦牛IGF2基因内含子8部分序列长度为412 bP,在帕里牦牛和申扎牦牛中发现AA、Ab、bb 3种基因型,与AA型相比,bb型在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建磊 张利平 丁强 杨志文
【目的】探索绵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寻找控制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标记位点。【方法】以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同龄已有产羔记录的蒙古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无角陶赛特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小尾寒羊(多胎母羊)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试验羊只存在AA型和AB型2种基因型;AB型个体在BMPRIB基因第864位点发生C→T突变,出现T/C的杂合,所有试验样本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χ2适合性检验表明,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均处于Hardyweinber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春年 邢成峰 阎萍 丁学智 裴杰 郭宪 包鹏甲 褚敏 朱新书
采用PCR-SSCP技术对5个牦牛品种共398头牦牛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外显子7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LPL基因外显子7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各群体在该基因座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三种基因型与牦牛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与牦牛的体重、体高、胸围存在显著相关(P<0.05),BB型个体体重、体高、胸围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初步推断牦牛LPL基因第7外显子可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猪MRLC2基因内含子遗传多态性与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秦川牛GH基因第5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
三个牦牛群体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外显子Ⅰ的多态性
3个牛品种UCP3基因第5内含子和第6外显子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研究。
牦牛IGF2内含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荷斯坦牛SCD1外显子5基因多态性及其对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第4和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外显子2的PCR-SSCP多态性分析
新疆褐牛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SCS和泌乳性状关联性分析
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小梅山猪产仔数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