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2)
- 2023(3590)
- 2022(2898)
- 2021(2346)
- 2019(4268)
- 2018(4140)
- 2017(8041)
- 2016(4078)
- 2015(4706)
- 2014(4836)
- 2013(4906)
- 2012(4862)
- 2011(4772)
- 2010(5060)
- 2009(4800)
- 2008(4363)
- 2007(4036)
- 2006(3915)
- 2005(3738)
- 2004(3371)
- 学科
- 济(46745)
- 经济(46725)
- 地方(13979)
- 地方经济(11393)
- 方法(11090)
- 管理(10401)
- 数学(10129)
- 数学方法(10108)
- 中国(9809)
- 业(7194)
- 学(6856)
- 业经(6716)
- 经济学(5990)
- 农(5461)
- 环境(5119)
- 企(4715)
- 企业(4715)
- 产业(4641)
- 发(4506)
- 融(4364)
- 金融(4364)
- 农业(4238)
- 体(4120)
- 制(4042)
- 总论(4017)
- 资源(3988)
- 和(3889)
- 信息(3821)
- 世界(3620)
- 及其(3562)
- 机构
- 学院(71761)
- 大学(71283)
- 济(44691)
- 经济(44062)
- 研究(29476)
- 管理(24169)
- 中国(21387)
- 理学(20211)
- 理学院(19970)
- 管理学(19758)
- 管理学院(19616)
- 财(17224)
- 经济学(15971)
- 所(14919)
- 科学(14867)
- 京(14320)
- 经济学院(14019)
- 财经(13789)
- 研究所(13308)
- 经(12411)
- 中心(12057)
- 江(10844)
- 院(10005)
- 财经大学(9957)
- 社会(9629)
- 北京(9438)
- 科学院(9331)
- 经济研究(9296)
- 范(8939)
- 师范(8899)
- 基金
- 项目(40928)
- 科学(32568)
- 研究(31007)
- 基金(30208)
- 家(25368)
- 国家(25176)
- 社会(22891)
- 社会科(21761)
- 社会科学(21756)
- 科学基金(21501)
- 省(15468)
- 基金项目(15221)
- 教育(13342)
- 资助(12661)
- 划(12227)
- 济(11606)
- 经济(11520)
- 编号(11242)
- 自然(11213)
- 自然科(10925)
- 自然科学(10922)
- 自然科学基金(10722)
- 发(10677)
- 国家社会(10204)
- 发展(9467)
- 展(9356)
- 成果(9340)
- 重点(9307)
- 部(9214)
- 课题(8404)
共检索到120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康清
中国人飘洋过海由来已久,其分布也遍及世界各地。据研究,中国人的移民历史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时期”,从二三千年前到18世纪的明、清王朝,这一时期中国人主要前往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第二阶段是从中国帝制的衰亡到民国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40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薇
荷兰经济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 ,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荷兰经济的现状和特点 ,阐述了荷兰经济发展的三角洲模式 ,并从荷兰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得出一些启示。这些启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荷兰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秀国 邓菊秋
文章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文章建议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西部内陆地区更积极主动地改善投资环境和培育优势产业,从而减少中国式"荷兰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秀国 邓菊秋
文章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城乡就业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国式荷兰病"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城镇化趋势明显,传统就业主渠道丧失,特别是就业增长越来越严重地依赖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大规模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部沿海地区。文章建议规范和鼓励城镇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产品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及加大中央政府财政反哺农业和中西部地区等措施来确保中国经济与城乡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凌 姚先国
大面积的失业现象是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各国创造就业不会有普遍通用的模式,每个国家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博采众长,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就业模式。正如弗利曼(RichardFreeman)最近强调的,各国经济的竞争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宁
荷兰的远程教育兴起于17世纪,从最早的书信函授到今天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开放大学,荷兰的远程开放教育始终保持着自由参与与应用新科技两个特点。今天,它不仅是政府解决失业者再就业培训的左右手,更是为社会输送高学历人才的基地之一。本文着重讨论了荷兰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政策制定、市场定位,以及荷兰开放大学的特点。
关键词:
开放大学 远程教育政策 远程教育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和文 刘正才
海外华人在世界经济中迅速的崛起,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审视,可概括为追求“家产”的理念、统分结合的家庭制度、扩大的网络家庭关系三个层面。研究与我们同根同文的海外华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华人 经济成功 家文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玉坤
由于华人经济的崛起和壮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银行于1993年4月18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的报告首次使用了“华人经济区”这个词。外国传播媒介对华人经济的看法也各不一样,不乏歪曲和不实之词。本文认为,华人经济是在世界经济贸易地区化、集团化趋势下崛起的,是在中国大陆同香港、台湾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大量引进海外华人资金和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组合;促使华人经济崛起的动力是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华人经济的组合与其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集团毫无共同之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又双
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被称为“华人经济区”。大陆经济增长和结构性转变新阶段所孕育的巨大的“中国机会”,促进了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分工、市场、投资、技术和经济周期的更深的咬合和联动,从而推动“华人经济区”内部化、整体性的经济增长。在21世纪,“华人经济区”将形成一体化经济,以共同体形式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华人经济区,大陆,香港,澳门,台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