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1)
- 2023(5691)
- 2022(4800)
- 2021(4790)
- 2020(3798)
- 2019(8629)
- 2018(8551)
- 2017(16676)
- 2016(9771)
- 2015(11363)
- 2014(11781)
- 2013(11405)
- 2012(10893)
- 2011(10019)
- 2010(10535)
- 2009(9577)
- 2008(9386)
- 2007(8496)
- 2006(7905)
- 2005(7185)
- 学科
- 济(34733)
- 经济(34684)
- 管理(22013)
- 业(20375)
- 企(14529)
- 企业(14529)
- 方法(13598)
- 中国(13529)
- 农(12363)
- 数学(11749)
- 数学方法(11540)
- 制(9075)
- 业经(8216)
- 农业(8047)
- 财(8036)
- 银(7980)
- 银行(7960)
- 行(7726)
- 贸(7713)
- 学(7708)
- 贸易(7707)
- 理论(7589)
- 易(7558)
- 教学(6983)
- 教育(6974)
- 融(6825)
- 金融(6823)
- 发(6414)
- 地方(6349)
- 环境(6290)
- 机构
- 学院(147200)
- 大学(139807)
- 济(54378)
- 经济(52964)
- 研究(50289)
- 管理(47265)
- 理学(39508)
- 理学院(38956)
- 管理学(38169)
- 中国(38119)
- 管理学院(37923)
- 京(31194)
- 科学(30574)
- 财(28714)
- 所(26628)
- 研究所(23909)
- 江(23199)
- 范(22630)
- 农(22531)
- 师范(22447)
- 技术(22275)
- 财经(22275)
- 中心(21701)
- 职业(20645)
- 北京(20487)
- 经(20059)
- 州(19371)
- 业大(18846)
- 师范大学(18091)
- 农业(17840)
- 基金
- 项目(86029)
- 研究(69717)
- 科学(66685)
- 基金(57857)
- 家(49547)
- 国家(49081)
- 社会(40104)
- 科学基金(39903)
- 社会科(37652)
- 社会科学(37639)
- 教育(35989)
- 省(35851)
- 编号(32537)
- 划(30762)
- 基金项目(30206)
- 成果(28079)
- 课题(24572)
- 资助(23821)
- 自然(23706)
- 自然科(23058)
- 自然科学(23047)
- 自然科学基金(22595)
- 年(21061)
- 重点(20563)
- 发(20197)
- 部(19626)
- 性(18784)
- 项目编号(18489)
- 创(17981)
- 规划(17907)
共检索到225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丽波 王丹
荷兰政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帮助学生向更高一级的教育水平过渡,提出了建立持续学习路径。持续学习路径旨在建立一个连续、顺畅的教育教学体系,缩短学生受教育年限,降低教育成本。文章通过分析持续学习路径的典型案例——"绿色学校",了解绿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以期对促进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持续学习路径 荷兰 绿色学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玉霞
进入21世纪,美国CTE(生涯与技术教育)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CTE的内涵有了新注解、目标有了新定位、原则有了新界定、角色有了新描述,其中高职衔接在规模与结构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CTE中高职衔接有硬性的法律保障、精细的课程体系、多元的项目支撑、丰富的资源保障,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我国中高职衔接可借鉴美国的做法,逐步建构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职生的升学意愿,促进中高职全方位的融合贯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原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20年,取得显著进展,中、高职已经实现了形式上的接轨,但是尚缺乏完善的体系,衔接过程还有待进一步优化。20年来,中、高职衔接的理论研究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分散到综合、由外在形式到内涵的过程,初步的理论基础已经奠定。本文力求阐明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总体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仍偏重于学制衔接。本文依据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内涵式衔接)加以论述,并指出内涵式衔接应成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学制衔接 内涵式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鑫 柳燕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纵观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实际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统一、以学制衔接为主的衔接模式、课程衔接体系和专业设置不连贯、技术技能等级衔接不畅通是存在的显要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自社会、政府和学校三个层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设定连贯的中高职培养目标、"学制衔接"向"内涵衔接"转变、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等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培养目标 课程衔接 衔接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子舟
中高职衔接属于我国教育体制顶层设计的范畴,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中高职衔接的应然性入手,分析其出发点是向职业教育的理想回归;再进行实然性分析,探讨中高职衔接面临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升学政策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高职衔接理想与现实之困的可行路径,包括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区域化、中高职院校之间的集团化、区分中职学校功能的分类施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改革 中高职衔接 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建东 桂德怀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探讨中高职衔接的现实基础和有效路径是推进中高职衔接的两个关键问题。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从产业—人才—专业的视角来看,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接的制造业面广量大但实力不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转型发展的诉求。同时,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普遍短缺,对高学历、高水平人才需求明显增加。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制订"十环节十重点"的研究方案,构建"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创新"六双四协"的顶岗实习衔接机制,可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有机衔接提供积极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成林
现代学徒制具有跨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功能,对深化中高职内涵衔接、提升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分析DACUM、KOMET以及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度,现代学徒制推进中高职衔接的目标与内容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个维度,具体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由新手成长为专家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鼓励学生养成具有专家潜质的职业素养。在现代学徒制推进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可以围绕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合作机制等核心问题,设计具体的实施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元君
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独具特色。关注英国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研究在其资格与学分框架体系下,学习单元的开发依据、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及过程。借鉴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促进中高职课程开发主体互动成长,更进一步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的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磊
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培养质量的视角审视当前的中高职衔接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无考核升学导致学习能力弱无化,膨胀的招生规模导致质量平庸化,无内涵的衔接导致培养质量表面化,管理欠规范导致运行过程随意化,以及两个办学主体导致隔阂的固有化等。针对这些实然问题,建议坚持严进严出的培养策略、以增退机制为抓手、以课程衔接为突破和以评价机制来促进过程管理等应然取向。
关键词:
培养质量 中高职衔接 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炜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新一轮优化调整,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产业发展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必要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文章提出,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改革招考制度,突出职教特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营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构建、创新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路径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中高职衔接方面既有相似点,也呈现出各自的差异。对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中高职衔接的内容、特点从而更有效地借鉴其经验,促进我国中高职衔接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剑 王玲启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作为示范职教园区,在中高职衔接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基于此,文章梳理了海河教育园区中高职衔接的相关政策支持,介绍了海河教育园区中高职衔接对口招生、"3+2"分段贯通、五年一贯制、自主招生、技能大赛保送等主要模式,认为海河教育园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高职衔接在专业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衔接、师资等方面尚存在问题,应进一步科学规范地进行专业衔接,开发职业标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构建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衔接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海河教育园区 中高职衔接 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王敦 周旺
应然的教育状态跨越至实然的教学状态是一种内生性的教育发展表征。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生性的核心指标、教学模式衔接内部结构性错位、多元治理结构中多元主体治理复位等三个层次的内生性诉求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中高职衔接中政府、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等各利益主体的辩证关系。并以各主体利益博弈和融合域为逻辑基点,确立了构建中高职衔接多元治理的路径框架,包括做好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教育资源分配;加强内在衔接要素的对接、构建衔接实施平台;鼓励企业实施主体介入、多层次参与衔接项目;以教学模式衔接为内核,规范各要素结构性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