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7)
- 2023(3642)
- 2022(3032)
- 2021(3338)
- 2020(2751)
- 2019(6622)
- 2018(7002)
- 2017(11513)
- 2016(7202)
- 2015(8280)
- 2014(8653)
- 2013(7529)
- 2012(6905)
- 2011(6160)
- 2010(6756)
- 2009(6106)
- 2008(6269)
- 2007(5620)
- 2006(5004)
- 2005(4756)
- 学科
- 济(16872)
- 经济(16832)
- 管理(13155)
- 业(9443)
- 教育(9396)
- 教学(8435)
- 企(8282)
- 企业(8282)
- 中国(7979)
- 制(7595)
- 理论(7434)
- 体(6597)
- 学法(5231)
- 教学法(5231)
- 财(5166)
- 方法(5072)
- 体制(4832)
- 研究(4712)
- 农(4699)
- 银(4390)
- 银行(4385)
- 学(4355)
- 融(4325)
- 金融(4324)
- 业经(4264)
- 行(4233)
- 学理(4224)
- 学理论(4224)
- 数学(4058)
- 数学方法(3848)
- 机构
- 大学(87095)
- 学院(82422)
- 研究(32501)
- 管理(26445)
- 济(26237)
- 经济(25254)
- 中国(24296)
- 京(20946)
- 理学(20845)
- 理学院(20481)
- 管理学(19799)
- 管理学院(19615)
- 科学(19423)
- 所(16494)
- 教育(16418)
- 范(16317)
- 师范(16220)
- 财(15728)
- 江(14936)
- 研究所(14614)
- 北京(14480)
- 中心(14039)
- 师范大学(13123)
- 农(12907)
- 技术(12570)
- 院(12312)
- 州(11980)
- 职业(10836)
- 业大(10653)
- 财经(10476)
- 基金
- 项目(46842)
- 研究(40887)
- 科学(35191)
- 基金(28201)
- 家(23664)
- 教育(23374)
- 国家(23350)
- 社会(20690)
- 省(19907)
- 编号(19639)
- 社会科(19203)
- 社会科学(19198)
- 科学基金(19184)
- 成果(19137)
- 划(17071)
- 课题(15612)
- 基金项目(13901)
- 年(13888)
- 资助(12308)
- 大学(11947)
- 项目编号(11706)
- 重点(11123)
- 自然(11111)
- 性(11021)
- 自然科(10836)
- 自然科学(10833)
- 研究成果(10809)
- 规划(10673)
- 自然科学基金(10604)
- 部(10470)
共检索到154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学超 杨晓斐
为加快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提升应用科学大学战略地位,荷兰政府积极推进应用科学大学学位体制改革,授权在应用科学大学设立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荷兰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以欧洲博士学位通用能力标准为依据,明确规定了不同于专业硕士和工程博士的专业博士能力标准,注重通过产科教协同机制和实践研究反哺机制培养博士生解决复杂实践问题的能力,强化教授团队对博士生的专业指导,以三级质量保障机制监测博士生学习质量。荷兰应用科学大学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具有较强的赋能社会增值和职教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对我国加快推进高层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炜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在荷兰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专业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要求;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面向世界就业的学生等办学经验对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荷兰 应用科学大学 办学经验 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唐青才 卢婧雯
目前,德国已有3个州赋予州内部分应用科学大学相对独立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由此引发论争不断。从应用科学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关系视角出发,其发展历经了三个时期:尚未成形、互不关涉时期,地位相同、类型互异时期和飞速发展、彼此趋同时期。应用科学大学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困境主要在于学术地位不被认同、综合性大学对其限制、潜在竞争对手存在威胁。应用科学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论争的本质涉及学校定位、培养导向、学术人员与资源竞争。应用科学大学可通过改革传统合作培养模式和发展合作培养新模式来改善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现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郝天聪 贺艳芳
2016年,德国黑森州赋予富尔达应用科学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该校由此成为德国第一所获独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科学大学,此举在德国社会各界引发巨大争议。有反对者感慨,综合性大学的"最后堡垒"已然崩塌。深入分析争议的焦点,可以发现应用科学大学获独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合法性"依据。从根本上讲,这一争议源于后现代社会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斗争。此外,该争议对于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也有所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德国第二大类高等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方面形成了明确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体现出其特色化发展战略。具体来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专业设置强调应用性,注重与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第二,专业设置重视跨学科性,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三,专业设置凸显特色性,注重新设专业和原有专业之间的互补与协调。基于这些特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可以为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专业设置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燕
会计行为的法律规范是一个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问题。各国根据本国实际确立了不同的规范化模式 ,其中 ,荷兰以民法典为主导 ,辅之以民间团体的会计准则制定以及会计法院的司法监督为标志的会计法运行机制 ,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制度。然而 ,该制度的实践却远未呈现其制度设计所昭示的意义。它表明会计规范化的进程比人们所设想的远为复杂 ,对会计立法、会计司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都有重新思考之必要。考察荷兰会计法的运行机制 ,能够给我国会计法制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会计法 会计法院 会计法运行机制 荷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光平
现代专业博士学位产生于20世纪初期,虽然只有短暂的发展历史,但形成了不同于研究型博士学位的鲜明特征,其实践性强、学制灵活等优势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获得了迅速发展。国外专业性博士学位发展的某些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型博士学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朴雪涛
与传统哲学博士相比,专业博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位制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自1992年在英国出现,十多年来发展迅速,涉及为数众多的大学和学科,但其在各院校和各学科间的分布不均衡。在专业设置、培养过程和研究工作等方面,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大学理念触动、政府公共政策引导、市场需求诱致和学习借鉴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政府、大学和社会都应为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翟海魂 李小丽
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取向始终并存于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两者关系呈现出从彼此疏离到相互融合的特征。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自从1992年发轫以来,历经了三代转型发展。分析其转型特征,可以发现,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以学术性为主导,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以职业性为主导,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则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演进,有利于我们把握其发展规律、分析其经验教训,对改变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重学轻术"的现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钦晓
20世纪90年代以降,英国博士学位面临国际竞争力降低、学生毕业时间延长以及学位获得者专业技能匮乏等问题。对此,自2001年始英国设立了新制博士学位,在专业设置上不但强调学生知识的拓宽和加深,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多样性技能培养;在培养模式方面重视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两条主线的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在监督评估方面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模式,逐步加强了监督力度,其学术要求也有了一定提升。新制博士学位为英国研究生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为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我国博士教育提供了借鉴:增加博士学位授予类型,适度扩大博士招生规模,严格博士学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英国 哲学博士 专业博士 新制博士学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文辉 钟笃粮 王大伟
荷兰是欧洲规划的代表性国家之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荷兰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体现了丰富的战略性和实效性。结合荷兰规划体系特点,探讨如何在规划中有效地将空间维度融入以贯彻战略意图,对于做好我国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荷兰规划评析(一)规划体系及其特点20世纪60年代,荷兰形成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邱德雄
荷兰政府近期从发展学生资助系统、开展信息运动、扩大"未被充分代表"群体的入学率、排除教育系统结构障碍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入学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无疑是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荷兰 高等教育 入学政策 变革 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龙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开始重视高职教育教师教育的专业性,提高教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水平。芬兰高等职业教育在其职业教师教育方面注重实践能力的发展、理论学习能力的深化、合作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开发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其中Oulun应用科学大学是个典范。我们学习芬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的经验,要致力于提高高职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自我评价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纯 张巾帼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队伍由教授、讲师、科研人员、教辅教师和管理教师组成,他们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多年的生产实践与市场前沿经验,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学和科研始终保持鲜明“应用性”特色的保障。法律制度、学校面试、德国联邦科学委员会提供的优化决策、教师发展启动促进计划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遴选标准确定和遴选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继续教育课程、项目融合课程、第三方组织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应严控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职前遴选标准,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职后能力生成机制,开拓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大学的多元合作,增加国家、地方政府及科研机构的干预与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巾帼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教学信念的生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它是一种建立在德国历史文化传统、制度现实及整个社会有关职业的信念体系和精神基础之上的观念,是指导其教学科研等职业活动的引擎和动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教学信念的生成经验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立足于我国的文化语境、法律制度、教师所在学校的特征定位,通过塑造我国文化语境下的教师道德信念、建立整体统一的师德师能评价制度、更加关注教师的内隐性要素、凸显自身师德建设的特色加强应用技术大学师德建设,使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师德建设能够独树一帜,发挥教师教学信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