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5)
- 2023(14481)
- 2022(11960)
- 2021(11216)
- 2020(9173)
- 2019(20663)
- 2018(20576)
- 2017(38658)
- 2016(21126)
- 2015(23477)
- 2014(22622)
- 2013(21963)
- 2012(19542)
- 2011(17355)
- 2010(17576)
- 2009(16011)
- 2008(15398)
- 2007(13590)
- 2006(11733)
- 2005(9828)
- 学科
- 济(78558)
- 经济(78479)
- 管理(56275)
- 业(49590)
- 企(39653)
- 企业(39653)
- 方法(34487)
- 数学(30643)
- 数学方法(30007)
- 中国(23906)
- 农(23494)
- 地方(18750)
- 业经(17865)
- 财(17564)
- 学(16403)
- 农业(15771)
- 贸(14496)
- 贸易(14488)
- 理论(14136)
- 易(14028)
- 环境(13763)
- 制(13159)
- 技术(11796)
- 和(11597)
- 划(10953)
- 发(10894)
- 银(10564)
- 银行(10521)
- 务(10405)
- 财务(10347)
- 机构
- 学院(281899)
- 大学(277855)
- 管理(105675)
- 济(103885)
- 经济(101242)
- 研究(92259)
- 理学(91395)
- 理学院(90295)
- 管理学(88133)
- 管理学院(87655)
- 中国(69192)
- 科学(61545)
- 京(59406)
- 农(52518)
- 业大(47106)
- 财(46075)
- 所(46066)
- 中心(43766)
- 江(42561)
- 研究所(42222)
- 农业(41738)
- 范(38387)
- 师范(37836)
- 财经(36619)
- 北京(36585)
- 州(34637)
- 院(34316)
- 技术(33945)
- 经(33215)
- 经济学(30612)
- 基金
- 项目(198042)
- 科学(154368)
- 基金(140915)
- 研究(139603)
- 家(125269)
- 国家(124225)
- 科学基金(106258)
- 社会(86418)
- 社会科(81794)
- 社会科学(81768)
- 省(80320)
- 基金项目(75057)
- 自然(71714)
- 自然科(70119)
- 自然科学(70099)
- 自然科学基金(68759)
- 划(67583)
- 教育(65807)
- 编号(57010)
- 资助(56958)
- 重点(44823)
- 成果(44259)
- 发(42719)
- 创(41426)
- 部(41129)
- 课题(40447)
- 创新(38715)
- 科研(38364)
- 计划(37969)
- 大学(36481)
- 期刊
- 济(115032)
- 经济(115032)
- 研究(75365)
- 中国(58322)
- 学报(48441)
- 农(47771)
- 科学(43501)
- 管理(38709)
- 大学(36086)
- 财(35356)
- 教育(35027)
- 学学(34003)
- 农业(32620)
- 技术(27724)
- 融(21161)
- 金融(21161)
- 业经(20957)
- 经济研究(18346)
- 业(17806)
- 财经(16484)
- 问题(15774)
- 版(14968)
- 图书(14462)
- 科技(14456)
- 经(14218)
- 资源(14001)
- 统计(13503)
- 策(13233)
- 业大(13124)
- 技术经济(13118)
共检索到409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苗 陈可石 苏鹏海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荷兰泽伊达斯地区大胆而创新的进行交通基础设施改造,给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这种新的交通模式被称为"码头模式",在该模式的影响下,泽伊达斯在功能混合、传统出行环境营造以及街道计划三个方面进行了可持续性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该模式对同样广泛开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有很大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素英 杨娱
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存在着政治、市场、金融、建设、运营、环境等方面的风险。以RC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采用PPP模式融资的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得出高风险和其他风险,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PPP模式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
PPP模式 层次分析法 项目融资风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肖挺
近年来,中国各城市涌起了地铁建设的热潮。地铁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城市的地铁开通与延伸对传统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Heckman-DID方法对这种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地铁的开通与延伸对城市的传统生产率(Malmquist指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与城市的环境生产率(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正向关联。对于两组TFP,地铁的影响都会逐步衰退。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合理建设城市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审慎下放城市地铁建设的审批权是城市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文举
传统计量模型忽略空间影响使估计结果有偏,而空间截面计量模型又无法揭示具有时空二维的经济特征;加之城市规模差异导致交通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不一,故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在检验2004~2013年城市化质量空间相关性前提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建立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质量关系的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为城市融合及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湖南城市化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作用,其他地区1单位发展对本地具有0.226个单位正溢出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能促进本地与邻近地区城市化发展,但对本地的直接效应强于溢出效应,故提高城市化水平应以完善内部交通为主,连通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彬 黄靖 薛笑笑 刘君
针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评价问题,提出熵权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温州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实证,通过专家的评估调查数据计算,发现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并且更合理,得出项目风险的排序结果,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完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评价体系,可为构建我国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复杂风险管理决策机制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肖挺
文章以地区为研究视角,利用中国市级面板数据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各城市制造业及服务业劳动就业总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制造业就业受交通便捷所带来的正向影响更大;不同地区交通建设对就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城市由于交通便捷扩张了就业规模,而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三大核心城市圈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均未能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获得就业层面的实利。此外,在各省内部,省会城市周边及距离省会较远的城市就业状况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较小。据此文章认为,中国东部核心城市及一些省会城市有出现"城市病"的征兆,而对于西部地区的城市,仍应进一步加大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从而改变当地的社会生态结构,维系各地区之间平衡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就业 门限回归 核心城市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君
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意义重大,低碳建设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传统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低碳建设的新要求,文章合理拓展项目集成交付模式(IPD),通过将"分割的"建设阶段有机地链接起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目标统一、组织整合以及生产过程集成,同时,明确地将低碳目标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和重要建设内容,设计出一套综合的量化评价方法,使得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微观活动的成本、功能、环境影响等清单化和定量化,充分利用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导向作用来逐步促进低碳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具体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宗刚 张雪薇 张江朋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检验在不同空间权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经济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相比0-1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而且对本地经济集聚的作用不显著;公路对经济集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且高等级公路对经济集聚的贡献度最高。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相关性 经济集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题组 汪海粟 胡立君 赵明奎 石军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拓展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发展建设所需资金规模越来越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文忠
文章在分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风险管理特点基础上,总结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界面风险,提出了基于任务—组织和流程的界面风险管理整合模型。文章最后提出在界面管理的经济性、协调性和可靠性三个方面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界面风险整合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界面风险 整合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君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将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终极目标指向民生改善,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类健康、洁净生产等角度阐释了可持续建设方式存在的理由,强调城市基础设施采取可持续建设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可持续建设中的困境,然后,基于民生视角构建出集成了各种民生要素的成本分析与评价模型(SC-BSC),让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目标和民生改善目标同步实现。同时,对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中的多重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提出"政府+市场+社会"的三角增进机制,以绩效评价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带前馈反馈的协同监管体系,辅助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工作。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可持续建设 评价 民生 监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豪 金暄暄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已成为推进中国新型城市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PPP模式的实际运行涉及复杂的契约关系,其中政府和民营企业间的契约关系最为关键,由于双方在PPP模式中的目标导向差异和可能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凸显出严重的契约治理问题。本文运用轮流出价合作博弈模型,论证了股权契约治理是政府和民营企业契约治理的核心内容。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政府应给予其较大的股权比例,同时需要形成政府和民营企业股权契约相互制衡机制,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契约治理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金博
随着工程项目发展趋于复杂化、多样化,模块化总控管理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模块化管理和项目总控管理理论内涵出发,通过分析模块化总控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适用性及效果,提出模块化总控体系的具体应用模式,并以某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例,验证该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工程项目应用模块化总控管理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模块化 总控管理 BIM技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梦琪 许敏
利用2002-2016年南京市及其各行政区的数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和混合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过江通道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过江通道建设通过提高可达性对全市及各区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其中栖霞区经济增长受过江通道建设影响的程度最高。建设时机、建设区位、过江通道两端的经济水平落差、过江通道通行成本等因素对可达性改善明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跨江通道格局、降低过江成本。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增长 南京过江通道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莫珂迪
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性因素。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人口集聚情况下的影响机制,利用2006-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存在人口密度门槛,人口密度的升高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随着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劳动生产率的边际效应随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升高。分地区估计结果表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供给增加使城市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人口密度门槛在地区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能够抵消集聚不经济,人口密度门槛随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提高;而中西部地区未达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的人口密度门槛,在人口密度低的西部地区城市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过度供给问题。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劳动生产率 人口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