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3)
- 2023(9598)
- 2022(8578)
- 2021(8138)
- 2020(6823)
- 2019(15870)
- 2018(15872)
- 2017(30453)
- 2016(16886)
- 2015(19107)
- 2014(18968)
- 2013(18852)
- 2012(17227)
- 2011(15368)
- 2010(15042)
- 2009(13486)
- 2008(12943)
- 2007(10942)
- 2006(9364)
- 2005(7884)
- 学科
- 济(61431)
- 经济(61365)
- 管理(46155)
- 业(43362)
- 企(36196)
- 企业(36196)
- 方法(30963)
- 数学(26742)
- 数学方法(26412)
- 农(17133)
- 学(16772)
- 中国(14689)
- 财(14307)
- 业经(14057)
- 地方(12445)
- 农业(11363)
- 和(11200)
- 理论(11128)
- 贸(10963)
- 贸易(10959)
- 易(10626)
- 技术(10325)
- 环境(10176)
- 制(9610)
- 务(9484)
- 财务(9423)
- 财务管理(9408)
- 企业财务(8892)
- 教育(8849)
- 划(8845)
- 机构
- 大学(236529)
- 学院(234906)
- 管理(95153)
- 济(85277)
- 理学(83684)
- 经济(83254)
- 理学院(82735)
- 管理学(81064)
- 管理学院(80669)
- 研究(78905)
- 中国(55492)
- 科学(54357)
- 京(51034)
- 农(45480)
- 业大(42263)
- 所(40760)
- 研究所(37873)
- 财(36301)
- 农业(36090)
- 中心(35068)
- 江(32839)
- 北京(31940)
- 范(30675)
- 师范(30328)
- 财经(30147)
- 院(28945)
- 经(27522)
- 州(26952)
- 技术(26587)
- 师范大学(24552)
- 基金
- 项目(172723)
- 科学(133453)
- 基金(123758)
- 研究(121514)
- 家(109922)
- 国家(109026)
- 科学基金(92414)
- 社会(72756)
- 社会科(68791)
- 社会科学(68769)
- 省(68429)
- 基金项目(67017)
- 自然(63661)
- 自然科(62086)
- 自然科学(62070)
- 自然科学基金(60934)
- 划(57678)
- 教育(54952)
- 资助(51111)
- 编号(49616)
- 成果(39191)
- 重点(38549)
- 部(36669)
- 发(36100)
- 创(35734)
- 课题(33794)
- 科研(33778)
- 创新(33301)
- 计划(33203)
- 大学(31390)
共检索到323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向飞 雷雅坤 刘宁 胡景辉 孙丽敏 李树仁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枢纽。药食同源指既有食用功能,也有药用功能。花叶类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饮用方便、药性温和的特点,在调控机体代谢方面疗效显著。基于药食同源原料目录、相关药典及Patsnap、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适合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食用的低嘌呤特色花叶类植物,并对其主要功能成分和功效进行了论述。旨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饮食提供参考,引导人们健康饮食,有助于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向飞 雷雅坤 刘宁 胡景辉 孙丽敏 李树仁
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特点,其发展为降尿酸药物减毒增效及辅助治疗高尿酸食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基于嘌呤代谢和尿酸产生途径,概述了高尿酸血症化学合成药物治疗情况,对植源性天然产物提取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建造现状进行梳理;从抑制尿素合成、促进尿酸排泄、肾保护作用及减轻炎症等方面分析了典型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调节尿酸代谢途径;最后对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 胡仲皓 李思婷 桂雪儿 冯士彬 李玉 王希春 李锦春 吴金节
[目的]采用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高蛋白日粮对雏鹅血清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雁鹅48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4只鹅。对照组(CP)饲喂基础日粮(含18%粗蛋白),高蛋白组(HP)饲喂含23%粗蛋白的日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雏鹅7、14日龄时,高蛋白组鹅血清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总蛋白、尿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14日龄时,高蛋白组鹅血清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素、肌酐含量极显著升高(P
关键词:
高蛋白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组学 雏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觉 于晓英 邱收 李达
干旱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从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根系结构;叶片的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渗透势和参与渗透调节的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及甜菜碱活性和含量的变化;抗旱调节和功能蛋白的产生和作用及抗旱基因工程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抗旱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 抗旱 干旱胁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陈建林 查丁石 朱为民
阐述了一氧化氮(NO)的产生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促途径),NO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O的信号转导途径和NO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小平 孙卉 蔡文启 杨之为
评述了芪类植保素的研究状况 ,重点介绍了芪类化合物的分布、种类、理化特性、芪类植保素的生物合成、芪合酶基因及其表达调控、芪合酶蛋白、芪合酶基因转化植物及其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芪 芪合酶 植保素 研究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梅瑜 李向荣 蔡时可 顾艳 王继华
为了深入了解甘葛藤转录组的整体水平及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PacBio Sequel平台,以甘葛藤根、茎、叶的混合样品为材料,使用单分子长读数测序技术(SMRT)对甘葛藤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平台共获得10 994 967个高质量reads和384 072条全长非嵌合序列(FLNC),测序数据经质控后获得90 856个转录本;获得的所有转录本经NR、SwissProt、KOG、KEGG、GO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功能分类,结果有85 239个单基因被注释,NR注释数量最多为84 675个,占93.2%;KEGG注释的基因最少,22 330个基因被注释到132条途径,代谢途径分布的基因较多(9 368,41.95%)。预测到3 507个转录因子,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最多。14 127个基因被分配到17个R基因类别,主要为RLP类。检测到33 660个SSR序列,多为AG/CT类型。分析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发现与黄酮类合成相关的基因110个,其中,26个编码HCT,3个编码CHS,7个编码CHI。PacBio测序平台能获得更长的转录本,SMRT技术能够深入挖掘甘葛藤转录数据,比第二代测序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转录本注释率。在高通量全长转录组水平对甘葛藤进行了研究,为甘葛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较可靠、全面的转录组数据,为进一步开发甘葛藤的分子标记和挖掘优良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葛藤 药食同源 全长转录组 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红 郭建宏 刘文婷 梁宗锁
生物碱为半夏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镇咳、祛痰、止呕、抗心律失常、抗炎等作用,在抗癌和对帕金森病的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文章对近5年来有关半夏生物碱的含量分布、代谢调控及相关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半夏生物碱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云辉 李珅 王洋 羊健 周伟 沈亚芳
GRAS是重要的植物转录调控因子,依据结构特征分为10个主要亚家族。目前已在许多药用植物和其他植物中开展了GRAS转录因子的研究,发现其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响应、信号转导相关应答、初级和次级代谢等过程。对GRAS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功能作用以及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自身研究对药用植物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后指出,后续研究可以聚焦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点解析每个GRAS亚家族保守结构域的功能;其次是分析GRAS蛋白N端可变序列的进化特征;再者是解析GRAS家族成员调控品质和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调控网络;最后是解析表观遗传调控与GRAS的协同作用模型。图1表2参3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建国 翟梅枝 林奇英 谢联辉
综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 (杀虫剂、杀菌剂、抗病毒剂和除草剂等 )的研究进展 ,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研究进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璐 韩飞 李爱科 王兴国
我国拥有丰富的粟类作物资源。粟类作物中富含的植物化学物具有潜在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功能特性,是开发功能性食品或作为健康食品配料的良好资源。文章介绍了植物化学物的分类,综述了粟类作物中植物化学物在籽粒中的分布、种类、含量及功能特性,系统分析了不同加工方式对植物化学物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粟类作物 植物化学物 功能特性 加工方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钧 吴仁武 史琰 杨凡 晏海 吴一波 任伟涛 包志毅
随着人居环境的恶化,人类更加关注环境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竹类植物不仅能够保护、美化以及改善环境,它的生态环境功能还能促进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针对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改善小气候环境、净化空气、释放空气负离子、固碳释氧等方面对近年来竹类植物的主要环境效应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扩大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研究对象的范围;改进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建立竹类植物生态环境服务的评价体系等是将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慧
概述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RAPD,RFLP,AFLP,ISSR等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开花、细胞壁生物合成、光合作用、抗逆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等;在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薄弱、功能基因鉴定困难等不足,并明确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比较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今后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邢新婷 傅懋毅
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其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在竹子分类、生长、繁殖、形态结构、竹材理化性质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并得到推广,在竹子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竹类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良种繁育、细胞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竹子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试提出竹类植物遗传改良研究中应重点加强的几个方面工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道杰 郭蔼光 杨翠玲 李殿荣 田建华
植物花器官的发育是由器官特异性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包括ABC模型的A、B、C功能基因,同时还有决定胚珠发育的D功能基因和E功能基因。这些基因的精确表达需要花分生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激活和多个正负调节因子的调控。在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基因存在着复杂的遗传网络调控系统,就此提出了各种调控模型。文章就花发育分子模型的发展和完善、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植物花器官发育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花器官发育 基因 分子机理 调控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