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5)
- 2023(10300)
- 2022(9152)
- 2021(8724)
- 2020(7352)
- 2019(16918)
- 2018(16992)
- 2017(32462)
- 2016(17954)
- 2015(20309)
- 2014(20146)
- 2013(19980)
- 2012(18297)
- 2011(16325)
- 2010(15997)
- 2009(14382)
- 2008(14087)
- 2007(12026)
- 2006(10255)
- 2005(8658)
- 学科
- 济(65698)
- 经济(65628)
- 管理(53664)
- 业(49856)
- 企(42668)
- 企业(42668)
- 方法(32176)
- 数学(27607)
- 数学方法(27272)
- 财(18389)
- 农(17803)
- 学(17497)
- 中国(15705)
- 业经(15261)
- 务(13021)
- 地方(12991)
- 财务(12959)
- 财务管理(12933)
- 企业财务(12268)
- 农业(11799)
- 理论(11772)
- 和(11721)
- 制(11526)
- 贸(11366)
- 贸易(11360)
- 技术(11178)
- 易(11012)
- 环境(10705)
- 划(9946)
- 银(9202)
- 机构
- 大学(251745)
- 学院(249817)
- 管理(101421)
- 济(91005)
- 理学(89034)
- 经济(88834)
- 理学院(88009)
- 管理学(86321)
- 管理学院(85901)
- 研究(82957)
- 中国(60050)
- 科学(56492)
- 京(54382)
- 农(47694)
- 业大(43910)
- 所(42714)
- 财(40786)
- 研究所(39416)
- 农业(37871)
- 中心(37389)
- 江(35132)
- 北京(34037)
- 财经(33203)
- 范(32048)
- 师范(31648)
- 经(30278)
- 院(30246)
- 州(28942)
- 技术(27808)
- 商学(25936)
- 基金
- 项目(181061)
- 科学(140623)
- 基金(130501)
- 研究(127517)
- 家(115679)
- 国家(114716)
- 科学基金(97738)
- 社会(77113)
- 社会科(72897)
- 社会科学(72875)
- 省(71759)
- 基金项目(70810)
- 自然(67366)
- 自然科(65753)
- 自然科学(65736)
- 自然科学基金(64546)
- 划(60455)
- 教育(57839)
- 资助(53650)
- 编号(51865)
- 成果(41094)
- 重点(40604)
- 部(38745)
- 创(37715)
- 发(37661)
- 科研(35340)
- 课题(35155)
- 创新(35116)
- 计划(34663)
- 大学(33129)
共检索到349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向飞 雷雅坤 刘宁 胡景辉 孙丽敏 李树仁
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特点,其发展为降尿酸药物减毒增效及辅助治疗高尿酸食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基于嘌呤代谢和尿酸产生途径,概述了高尿酸血症化学合成药物治疗情况,对植源性天然产物提取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建造现状进行梳理;从抑制尿素合成、促进尿酸排泄、肾保护作用及减轻炎症等方面分析了典型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调节尿酸代谢途径;最后对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向飞 雷雅坤 刘宁 胡景辉 孙丽敏 李树仁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枢纽。药食同源指既有食用功能,也有药用功能。花叶类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饮用方便、药性温和的特点,在调控机体代谢方面疗效显著。基于药食同源原料目录、相关药典及Patsnap、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适合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食用的低嘌呤特色花叶类植物,并对其主要功能成分和功效进行了论述。旨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饮食提供参考,引导人们健康饮食,有助于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有年
综述近年来菊科、楝科、豆科、瑞香科、藜科、木樨科、唇形花科、伞形花科、蒺藜科以及木本植物的核桃、银杏等70多种植物杀螨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外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当前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当前杀螨植物的研究上,分离植物中的杀螨活性成分并解析杀螨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和阐明植物杀螨活性成分的杀螨机制应该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和解决方法,展望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物 杀螨活性物质 开发利用 前景展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丹 赵江哲 柏杨 张群 井文 章文华
植物油脂是人类营养的重要组分之一,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三酰甘油,由甘油上的3个羟基与脂肪酸分别通过酯化作用连接而成。目前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如何提高种子油脂含量、改善脂肪酸组分。本文综述植物三酰甘油合成、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及其基因,并介绍三酰甘油含量及其组分调控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三酰甘油 合成 代谢 植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荣孚 张鸿明
光是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它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辐射能 ,而且还为植物提供信号调节其发育过程 ,为此 ,高等植物具有一整套精细的光接受系统和光信号转导系统 ,以此对光强、光质、光照方向和光照时间、光周期等环境光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信号通过各种植物光受体转导并与内生发育程序整合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模式 .该文通过综述光敏色素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它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植物群体中的转导及其光调控作用 ,讨论了环境光信号对光能量在植物个体和群体中分布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玉霞 李重九 马立新 丁群
以烟草花叶病毒 (TMV) /烟草为测试体系 ,研究了天然物 PZ1抗病毒 TMV作用机理。在离体及活体条件下 ,PZ1均可抑制病毒核酸与植物核糖体结合。在活体条件下 ,PZ1抑制 TMV- RNA及 TMV蛋白质合成。实验结果表明 PZ1的主要作用靶标为 TMV- RN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荣珍 孙海霞 刘华伟 王敏玲 周道玮
胃肠道线虫感染是限制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利用化学药物防控胃肠道寄生虫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牛羊很快会产生抗药性,而且药物残留通过畜产品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昂贵的新药开发费用和食品安全问题促使研究寻求新的驱虫方法。研究表明,单宁含量高的植物具有显著的抗虫作用,摄食单宁含量高的植物可以降低牛羊粪便虫卵数、体内成虫数和成虫繁殖力。基于大量研究,综述牛羊胃肠道线虫感染对宿主物质代谢的影响、高单宁植物的抗虫效果以及植物单宁抗虫机理的推测。
关键词:
营养调控 反刍动物 胃肠道线虫 植物单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晓冬 周立刚 李端 徐利剑
对近年来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36个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主要有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类化合物,其中以生物碱类活性物质数量最多;目前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农业领域;最后对今后植物内生真菌活性代谢物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内生真菌 生物活性物质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湜溪 戴君虎 葛全胜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是指示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证据。其中植物花期变化影响植物繁殖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植物始花期普遍提前。而关于气候变暖对植物始花期影响的内在机理并没有明确解释。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对植物开花等生理活动有显著调控作用的有机物,可对环境刺激作出响应并直接参与调控植物始花期,导致始花期的提前或延后。对植物激素在植物中表达与变化的精确测定有助于了解植物始花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内在机理。论文综述了植物激素对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作用以及目前植物激素最先进的检测方法,探讨了植物激素及相关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变化对植物始花期的影响;提出通过植物激素研究植物始花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激素调控机理,为探索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手段。
关键词:
物候 始花期 植物激素 质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 端木德强
衰老是影响豆科植物根瘤固氮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入探究根瘤的衰老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衰老根瘤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变化、衰老的途径以及物质代谢调控等方面综述根瘤衰老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中与衰老相关基因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功能。开发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能够更全面地揭示衰老根瘤中关键物质代谢的分子机制。深入了解根瘤衰老的分子机制有助于通过遗传改造延缓根瘤衰老,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邹传山 王若茜 林连男 张国财
为探究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以及杀虫机理,本研究通过生物测定、离体和体内酶活性实验,分析了上述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的杀虫效果及对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羧酸酯酶(Car 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均对舞毒蛾3龄幼虫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其中苦参碱杀虫效果最强,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0.420 mg/m L;离体酶活性实验发现,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离体GST、ACh E和Car E活性均有抑制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倩倩 周琳 李奎 王雁
花色素是由植物类黄酮代谢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决定了花、果实和种子的颜色。随着类黄酮代谢途径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多种植物编码合成花色素的结构基因也已得到克隆,并研究证明花色素合成结构基因与转录因子(MYB、b HLH和WD40)有着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模式。本文主要对花青素合成相关的MYB、b HLH和WD40转录因子及其在调节结构基因表达和花青素合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敏 龚茂江 徐小雁 王彩霞
兰科Orchidaceae植物具有唇瓣、蕊柱等独特花形结构。近年来,关于兰科植物开花调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分离鉴定出一些花发育调控基因,包括花器官特异基因及一些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研究表明:MADS-box等基因在兰花的成花转换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B类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可能与兰花结构的特异性及多样性有关。表1参3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陈素梅 宋爱萍 蒋甲福 赵楠 苏江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频发,涝害已成为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适应涝渍环境,植物通过乙烯等信号物质调控涝渍胁迫应答。本文从涝渍胁迫下乙烯的合成、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及调控机制、乙烯信号介导的耐涝形态适应机制、乙烯信号与低氧信号交互对话等方面阐述了乙烯调控植物的耐涝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植物涝害应对及耐涝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涝渍 乙烯 低氧 信号转导 非生物胁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