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5)
2023(7797)
2022(6891)
2021(6380)
2020(5775)
2019(13175)
2018(13124)
2017(25283)
2016(14412)
2015(16285)
2014(16603)
2013(16594)
2012(15884)
2011(14437)
2010(14778)
2009(13711)
2008(14163)
2007(12985)
2006(10984)
2005(9938)
作者
(46610)
(39380)
(39374)
(37619)
(25304)
(19206)
(17994)
(15365)
(14857)
(14421)
(13691)
(13201)
(12772)
(12736)
(12611)
(12517)
(12178)
(11647)
(11599)
(11410)
(10126)
(9829)
(9827)
(9042)
(9021)
(8965)
(8894)
(8808)
(8288)
(8208)
学科
(58576)
经济(58510)
(37409)
管理(36689)
方法(30183)
(29421)
企业(29421)
数学(26696)
数学方法(26396)
(16582)
(16304)
(15432)
中国(13809)
(11163)
贸易(11161)
(11096)
业经(10966)
(10824)
农业(10719)
地方(10437)
(9831)
财务(9811)
财务管理(9784)
(9341)
(9319)
企业财务(9305)
银行(9293)
(9124)
金融(9117)
理论(9045)
机构
大学(221037)
学院(217650)
(84654)
经济(82766)
研究(78975)
管理(76563)
理学(66416)
理学院(65515)
管理学(64035)
管理学院(63629)
中国(56647)
科学(53981)
(50762)
(47263)
(43925)
农业(41146)
研究所(40514)
业大(39861)
(38976)
中心(35576)
(33978)
财经(31562)
(29059)
北京(28976)
(28636)
师范(28629)
(27025)
经济学(26880)
农业大学(26718)
(26219)
基金
项目(146778)
科学(112821)
基金(106236)
研究(98726)
(96290)
国家(95561)
科学基金(78418)
社会(60545)
(57826)
社会科(57247)
社会科学(57226)
基金项目(56415)
自然(53612)
自然科(52401)
自然科学(52376)
自然科学基金(51472)
(49905)
教育(46119)
资助(44227)
编号(38476)
重点(34236)
(32665)
成果(32486)
(31244)
计划(30364)
(29869)
科研(29313)
创新(28135)
课题(27386)
科技(26961)
期刊
(89583)
经济(89583)
研究(58220)
学报(47433)
(46205)
中国(40420)
科学(38720)
大学(33599)
学学(32103)
农业(31500)
(30949)
管理(25126)
教育(20343)
(17828)
金融(17828)
(17070)
技术(16666)
财经(15932)
经济研究(14412)
(13756)
业经(13715)
(13638)
业大(13433)
问题(12396)
农业大学(11569)
技术经济(10613)
统计(10316)
科技(10191)
(10115)
理论(10102)
共检索到312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培纲  李红梅  张帅  李劲松  陈志雄  刘向东  
为了研究ADF基因对药用野生稻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利用药用野生稻干旱胁迫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通过PCR技术克隆OoADF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OoADF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3 bp,无内含子,编码150个氨基酸残基,具有典型的ADF结构域。qRT-PCR技术分析表明,OoADF1在四叶期的叶片、叶鞘和根,以及抽穗期的叶片、叶鞘、茎和幼穗等7个组织中均表达,四叶期根部表达量最高,抽穗期叶鞘表达量最高。干旱和高盐胁迫后,OoADF1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7.9,40.0倍。将OoADF1完整的编码序列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蕊  张欢欢  陈志雄  SHAHID Muhammad Qasim  傅雪琳  刘耀光  刘向东  卢永根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一种可有效转移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的方法,为进一步大量开展利用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植物抗性相关转录因子AP2/EREBP和bZIP家族基因保守序列为探针,采用同位素α-32P对探针进行标记,通过Southern杂交对药用野生稻TAC文库进行第一轮筛选;所获得阳性克隆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进行第二轮筛选;最后利用PCR方法对第二轮筛选所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验证。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阳性克隆转入栽培稻品种日本晴,利用TAC载体插入片段两端的抗性标记Hpt和SacB,通过PCR扩增检测和和Southern杂交对转化植株进行鉴定。采用PEG胁迫法和生理指标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玲玲  李磊  韩小霞  邢俊杰  李玲龙  阳志刚  罗秀娟  李丁  谢灵灵  曹孟良  
利用NBS保守结构域获得的探针及基于RecA文库富集方法的试剂盒筛选东乡野生稻液体pCAMBIA1301质粒文库,杂交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在NCBI上进行BLASTN序列比对后,设计相关引物,扩增获得编码区,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序列,与已克隆的NBS-LRR类抗性基因建立进化树.结果分析表明,其预测蛋白除了部分氨基酸缺失及2个氨基酸不同外,与粳稻大部分序列一致,分子进化树表明其与粳稻、拟南芥RPS2基因的关系最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艳  赵茂林  孙淼  徐粤宇  
分别以耐黄矮病耐蚜虫小赖麦附加系Line24、耐盐耐旱小赖麦附加系Line15、耐盐小赖麦易位附加系Line14为材料,以它们各自所附加的含有相应抗逆基因的多枝赖草染色体(简称为抗逆染色体)的6个特定SSR分子标记为探针,通过两轮菌落杂交法筛选多枝赖草基因组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最终得到经过验证的阳性克隆77个,它们分别对应于3个(易位)附加系中所附加抗逆染色体(臂)连锁群的6个特定SSR标记,每一标记所对应的TAC克隆数目变化在5~19个,平均约13个。进一步从来自Line24的抗逆染色体连锁群的同一个探针筛选到的阳性克隆中抽查2个TAC克隆15J18和09I02,通过双色荧光原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常旭  冯鹏  赵宗宝  李莹  常缨  
以NaCl胁迫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cDNA酵母文库为基础,在星星草中筛选和鉴定PutNaKR3基因,对PutNaKR3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组织特异性表达和非生物胁迫应答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星星草PutNaKR3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过表达PutNaKR3基因可增强酵母菌株在盐、碱、氧化和渗透胁迫下的生存能力,同时可提高酵母在部分金属胁迫下的适应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代彬  罗利军  郭龙彪  应存山  
以高产优质的栽培稻(O.Sativa)中86—44为母本,高抗褐飞虱的广西药用野生稻(O.oficinalis)为父本,远缘杂交结合胚拯救,获得高抗褐飞虱的杂种植株F1。通过和栽培稻中86—44回交,获得高抗褐飞虱的回交一代(BC1F1)及回交二代(BC2F1);经自交获得BC2F2,部分株系农艺性状优良,结实正常,高抗褐飞虱。研究表明,远缘杂交结合胚拯救,通过两次回交并结合胚拯救转移药用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博  王卫栋  杨培志  张攀  呼天明  
【目的】克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抗逆新基因MsDUF,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了解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ACE法获得紫花苜蓿MsDUF全长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基因枪法进行MsDUF的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该基因在高含量NaCl和PEG-6000的胁迫下,以及ABA和GA3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714 bp,包含一个63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10个氨基酸,命名为MsDUF,GenBank登录号为JX183734。氨基酸BLASTP分析表明,MsDUF氨基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却志群  沈春修  卢其能  
根据已知的NBS-LRR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扩增及克隆,从东乡野生稻(Dongxiang Oryza rufipogon Griff.)中共获得7个新的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所有7个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均含有NBS-LRR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如P-loop、Kinase 2、Kinase 3a以及跨膜区域等。通过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和分析,发现克隆到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与已克隆的水稻白叶枯抗病基因Xa1的相应氨基酸序列存在约40%的同源性,其中的3个NBS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还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存在40%的同源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思名  张薇  翟书华  岑晓江  黄兴奇  程在全  
云南药用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和有利基因,其CC基因组的优良基因很难通过有性杂交转移到栽培稻(AA基因组)上,但可以通过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BIBAC)以大片段的形式转化到栽培稻中。利用BIBAC2载体构建了云南药用野生稻基因组DNA文库,该文库包含53 76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76 kb,保存在140块384孔板中,其库容相当于药用野生稻基因组的5.86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叶平  崔延春  徐国云  王曼玲  李落叶  夏新界  
为了挖掘新的耐逆基因,本文在应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芯片分析超级稻亲本培矮64S在不同逆境(高温、干旱、低温)胁迫下、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和穗中全基因组表达模式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个多逆境响应基因OsMsr11(Oryza sativa L.multiple stressresponsive gene 11)进行了克隆与分析。OsMsr11是一个受低温、干旱、高温多逆境诱导的基因,在孕穗期低温胁迫下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通过PCR扩增获得了包含其完整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ORF为234 bp,编码77个氨基酸,有信号肽序列,无典型的保守基因结构域,预测其为分泌通路信号肽,分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蓝伟侦  何光存  吴士筠  覃瑞  
目的研究中高度重复序列在稻属不同物种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栽培稻C0t-1DNA和基因组DNA(gDNA)作为探针,分别对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结果C0t-1DNA覆盖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比例(%)和大小(Mb)分别为47.10±0.16,38.61±0.13,44.38±0.13和212.33±1.21,269.42±0.89以及532.56±1.68。栽培稻gDNA在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基因组中的覆盖率约为91.0%和93.6%,含量分别约为634Mb和1123Mb,各有365Mb和591Mb不属于源自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潇  郭文芳  杨莉  胡威  匡柳青  刘德春  刘勇  
为了探讨柑橘MYB96基因在柑橘抗逆过程中的作用,以甜橙、柠檬、金柑、芦柑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4个柑橘MYB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CsMYB96、ClMYB96、FmMYB96、CrMYB96,并对其生物信息学以及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MYB96、ClMYB96、FmMYB96和CrMYB96的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 032,1 035,1 035和1 032 bp,其编码的蛋白分别由343,344,344,34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分别约为38.16,38.27,38.22,38.13 ku,等电点分别为6.31,6.35,6.35,6.31,均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均定位于细胞核。这4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二级结构相似,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成;具有高度保守的R2和R3结构域;在进化关系上,与克莱门氏小柑橘CcMYB96亲缘关系最近。CsMYB96基因的启动子中含有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低温响应元件(LTR)、厌氧响应元件(ARE)、参与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MBS)等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分析表明,甜橙CsMYB96能被低温和干旱胁迫诱导表达;柠檬ClMYB96和金柑FmMYB96在高盐胁迫下被诱导表达;而芦柑CrMYB96的表达量在低温、干旱和高盐胁迫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表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向倩  李忆林  贾彩霞  李大培  杨玉婷  杨桂燕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核桃Juglans regia是重要的经济林木,其生长和产量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探索核桃抗逆生理机制,筛选抗逆基因,以品种‘香玲’‘Xiangling’为试材,克隆获得核桃JrGSTU2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预测JrGSTU23的基本生物功能。结果显示:JrGSTU2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684 bp,编码多肽为25.89 kDa,包含氨基酸227,理论等电点为5.20。与碧桃Prunus persica,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等同源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均有GST-Tau保守结构域,且与香蕉Musa acuminata和毛果杨等的Tau家族GST蛋白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其上游2 000 bp启动子中含有多种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发现,JrGSTU23在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茉莉酸(MeJA),水杨酸(SA)和非生物胁迫氯化钠,聚乙二醇(PEG 6000),6℃等胁迫下能不同程度地被诱导表达,且在根和叶中的表达趋势不同。表明JrGSTU23受不同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诱导,且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推测其在核桃逆境响应中起到一定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彦莎  鲁彦君  于瑞  赵瑞  沈昕  陈少良  
【目的】克隆胡杨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基因PeXTH,并研究该基因和植物抗Cd2+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胡杨中克隆一个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基因PeXTH,将该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Green0029上,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烟草,并对转基因烟草的抗Cd2+能力进行初步分析。【结果】PeXT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867bp,含ATG起始密码子和TAG终止密码子,编码由2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多重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eXTH蛋白含有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s)的保守催化活性域DEIDFEFLG和N-糖基化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廷章  杨俊年  吴应梅  陈再刚  
根据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基因OsLEA19a的读码框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OsLEA19a,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优化诱导OsLEA19a表达的条件,使目的蛋白可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OsLEA19a融合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诱导蛋白表达的最适条件是37℃、4 h,融合蛋白的大小大约为30 kDa。抗逆性分析表明,OsLEA19a的表达能增强大肠杆菌对高盐、高渗透压、高温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