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6)
- 2023(13108)
- 2022(11237)
- 2021(10161)
- 2020(8863)
- 2019(20016)
- 2018(19693)
- 2017(38014)
- 2016(21107)
- 2015(23442)
- 2014(23615)
- 2013(23295)
- 2012(21552)
- 2011(19578)
- 2010(19557)
- 2009(18338)
- 2008(18524)
- 2007(16771)
- 2006(14372)
- 2005(13126)
- 学科
- 济(82964)
- 经济(82841)
- 管理(64883)
- 业(61100)
- 企(50443)
- 企业(50443)
- 方法(39758)
- 数学(35178)
- 数学方法(34853)
- 财(26308)
- 农(23527)
- 制(21028)
- 中国(20556)
- 学(18843)
- 业经(18099)
- 贸(17204)
- 贸易(17201)
- 易(16758)
- 务(16546)
- 财务(16512)
- 财务管理(16470)
- 企业财务(15673)
- 农业(14831)
- 银(14619)
- 银行(14561)
- 体(13980)
- 融(13880)
- 金融(13876)
- 地方(13791)
- 行(13772)
- 机构
- 大学(310281)
- 学院(307537)
- 济(126480)
- 经济(123865)
- 管理(115538)
- 研究(105594)
- 理学(100431)
- 理学院(99289)
- 管理学(97614)
- 管理学院(97047)
- 中国(78755)
- 科学(67313)
- 京(64218)
- 农(63196)
- 财(60613)
- 所(55535)
- 业大(52346)
- 研究所(50634)
- 农业(50459)
- 中心(48555)
- 财经(48174)
- 江(46770)
- 经(43738)
- 经济学(39667)
- 北京(39629)
- 院(37444)
- 范(37273)
- 师范(36709)
- 州(36033)
- 经济学院(36021)
- 基金
- 项目(209490)
- 科学(163659)
- 基金(153897)
- 研究(144260)
- 家(137766)
- 国家(136677)
- 科学基金(115150)
- 社会(92879)
- 社会科(88122)
- 社会科学(88094)
- 基金项目(82008)
- 省(81713)
- 自然(76944)
- 自然科(75191)
- 自然科学(75160)
- 自然科学基金(73904)
- 划(69668)
- 教育(66320)
- 资助(62511)
- 编号(55916)
- 重点(47916)
- 部(46843)
- 成果(45281)
- 发(43802)
- 创(43796)
- 科研(41411)
- 创新(41158)
- 计划(40777)
- 制(40474)
- 教育部(39517)
共检索到446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燕 韩志琰 宋奎勐 甄天民
目的:测算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药品可获得性的影响程度和大小。方法:采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滞后期药品价格、通用名竞争者的数量和滞后期药品需求量会对当期药品供给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价格预期和潜在市场份额是药品供给决策行为的主要依据。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建立,可释放出明确的市场预期,有利于提高市场供给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
药品价格 价格形成机制 药品供应保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雨蕾 刘平羽 戴惠珍 李歆
本文以低价药品的可获得性、价格为研究对象,基于南京市医疗机构2013-2018年的药品储备和采购数据,利用可获得性、固定拉氏价格指数指标,分层分析药价改革前后低价药品的可获得性与价格变化趋势,并运用广义定序Logit模型分析药品可获得性高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年来,低价药品可获得性总体有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高于非基本药物;2013-2015年间低价药品的价格保持平稳,2016年开始明显上涨;不同属性的低价药品对政策的响应程度不同,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比例高的、市场规模小的低价药涨幅较大。政府的系列措施确保了低价药的供应保障。建议在进一步落实短缺药品直接挂网采购的基础上,加强价格监测与管理,促进药品保供稳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翔 申俊龙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要素为:价格主体、权力配置、运作方式、价格形式与体系。本文基于对我国目前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要素分析,提出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价格管理部门主导的合作治理,实现需方权力和供方权力的均衡,建立良性博弈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药品价格形式和体系。
关键词: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主体 价格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凤霞
院药品价格改革一直是我国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改革的焦点、重点、难点。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医药产业转型、控制费用机制等方面分析并指出未来我国医疗保障压力将持续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主导意识缺乏、价值理念缺失、政策缺乏统一协调以及合理比价体系尚未形成。为此,本文提出药品价格形成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以资源节约高效为导向、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依托等政策建议,以期助力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
院药品价格机制 医疗资源 医疗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江世英 胡晗
目的:分析研究药品的中标价格形成机制,为更好地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背景下,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博弈模型并求解。博弈的招标方为由医疗保险支付机构和公立医院共同组成的GPO组织,投标方为两家生产同质药品互为竞争的制药企业。结果:通过研究得到了药品的最优中标价格以及其最低值,以及制药企业的投标价格与GPO组织确定的指导价格之间的关系。结论:GPO组织在进行招标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制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药品指导价格,同时也能较好地控制药品的中标价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少强 杨成明
本文对“可获得性论”重新提出了质疑。揭示了笔者与梁灿兴先生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上的观念性差异 ,例如 :谁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力量 ;图书馆在知识交流中的角色 ;利益制衡与权责对等的观念 ;图书馆公益性的来源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灿兴
基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 ,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图书馆员三个层次讨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试图推演出图书馆基本理论的逻辑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自力
建立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当前药品价格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药品价形成机制中的成本因素进行分析。一、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娅 王茜 赵淑鹏
本文基于20112016年间“人人贷”的网络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了借款人的社会资本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贷款的批准概率,当贷款申请人具有社会资本时,该贷款被批贷的概率会显著增加0.029个单位;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获得网络贷款的贷款额度,当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时,网络贷款的获批额度会显著增加0.224个单位;具有社会资本的网络贷款申请者在网络贷款审批和批贷额度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信任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庆跃,成刚,孙晓杰
药品费用过快增长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医药卫生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政策干预的重点。国际上药品费用控制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1,2]:一类是作用于药品的供方市场,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价格管制、规范利润率和引入竞争机制等;一类是作用于药品的需方市场,包括促进药品的合理利用、限制药品过快更新和建立基本用药目录等。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药品费用控制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明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将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数字金融整合到一个框架构建数字金融指标来分析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家庭消费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获得和数字金融都显著促进了家庭消费,尤其在我国农村家庭更为显著。此外,更好地获得融资使得家庭在教育的开支上远高于其他种类消费。因此,促进金融市场全面发展是刺激居民消费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桂宾
[目的/意义]为提高读者对馆藏资源可获得性感知的程度,设计5级里克特量表,以探寻可获得性感知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及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性。[方法/过程]采用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获得282份有效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回归分析。[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馆藏资源可获得性感知水平与读者对图书馆的宣传、培训和馆藏资源这三者的满意度都分别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宣传的满意度对可获得性感知的影响最为重要,宣传、培训和馆藏资源的满意度两两之间对馆藏资源可获得性感知都分别有相互促进的交互效应。这些分析结果为提高读者的感知程度,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明贤 罗恬
提升农户融资的可获得性,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湖南省洞庭湖区农户融资现状的实地调查,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融资行为及其可获得性的因素。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融资用途的生产性倾向、担任村或乡镇干部情况和对金融政策的了解对农户融资的可获得性具有显著性影响。进而,提出有效提高农户融资可获得性的建议,即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金融知识素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