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
- 2023(902)
- 2022(820)
- 2021(747)
- 2020(622)
- 2019(1452)
- 2018(1381)
- 2017(2060)
- 2016(1448)
- 2015(1599)
- 2014(1509)
- 2013(1671)
- 2012(1571)
- 2011(1563)
- 2010(1597)
- 2009(1576)
- 2008(1422)
- 2007(1339)
- 2006(1055)
- 2005(979)
- 学科
- 济(3294)
- 经济(3293)
- 学(3200)
- 业(2250)
- 管理(2106)
- 麦(1859)
- 害(1781)
- 企(1699)
- 企业(1699)
- 方法(1646)
- 小麦(1619)
- 生物(1602)
- 虫(1558)
- 数学(1431)
- 虫害(1419)
- 数学方法(1403)
- 病虫(1329)
- 病虫害(1329)
- 及其(1164)
- 技术(1161)
- 防(1159)
- 防治(1103)
- 治(1098)
- 微(1055)
- 微生(1029)
- 微生物(1029)
- 中国(995)
- 生物学(975)
- 财(964)
- 农(944)
- 机构
- 大学(24071)
- 学院(23890)
- 农(14594)
- 农业(12027)
- 研究(11862)
- 科学(11666)
- 业大(9423)
- 所(8299)
- 农业大学(7984)
- 研究所(7864)
- 中国(7137)
- 室(6959)
- 业(6788)
- 实验(6717)
- 实验室(6547)
- 重点(6151)
- 省(5994)
- 京(5721)
- 科学院(5433)
- 技术(4854)
- 济(4790)
- 经济(4636)
- 中心(4604)
- 生物(4533)
- 管理(4170)
- 部(3956)
- 理学(3805)
- 江(3737)
- 科技(3728)
- 林(3657)
共检索到33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勋 王道本 彭于发
在限菌条件下通过琼脂平板播种和温室盆栽试验,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计数,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Trevisan)Migula]遗传工程菌株D93在小麦根部定殖的规律。D93菌株在小麦根和根之间定殖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在单一条根上的定殖分布从根基到根尖逐渐直线下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D93菌株定殖小麦根系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D93菌株,小麦,定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平 胡正嘉 李阜棣
采用2亲本杂交的方法将Tn5-luxAB标记基因系统成功地转入了分离自小麦根圈的PGPR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Xl6菌株中。与亲本菌株相比,携有发光酶基因luxAB的标记菌株Xl6L2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很小,而且仍保留有在小麦根圈的定殖能力。Tn5-luxAB片段在Xl6L2中的稳定性很强,在没有卡那霉素选择压力的情况下,luxAB也能稳定表达。即使在40℃温度下,Xl6L2仍能保持发光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丽红 陆家云
小麦根腐病菌(麦根腐平脐蠕孢)菌株间致病力具明显差异.根据在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上接种结果.划分为7个致病类群.病菌多代移植后的菌株及发生扇形变异的突变株的致病力均明显下降;同一分离物的不同单孢菌株致病力也不同.并发现麦根腐平脐蠕孢菌个别菌株对玉米不致病,因此在麦根腐平脐蠕孢群体中可能存在专化型.
关键词:
麦根腐平脐蠕孢 致病力分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张要武 陈融 许长蔼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2,4-DAPG基因的质粒pMON5122导入到野生型荧光假单胞菌株中,探索了不同热激时间、不同CaCl2浓度和荧光假单胞菌的不同生长时期对转化子形成的影响;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生长到OD约0.53时,用0.025 mol/L CaCl2处理细胞,热激3~4min,转化频率最高;荧光假单胞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达到75.0%,并且能够提高黄瓜出苗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辉 吴小芹 任嘉红 陈丹
从杨树根际筛选出一株荧光假单胞菌JW-JS1菌株,通过液体发酵试验研究其溶磷特性,并利用温室盆栽试验探究其对杨树苗木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分别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和碳氮比为100∶1时溶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达到580.72,708.34和608.97 mg·L-1;该菌株分别在温度为30℃,初始pH 7.0,装液量为1/5和NaCl质量浓度为0时溶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为562.89,594.58,638.62 mg·L-1和527.82 mg·L-1。接种该菌株可显著促进NL-895杨和美洲黑杨苗期的生长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其中,NL-895杨和美洲黑杨的苗高、地径、鲜质量...
关键词:
杨树 荧光假单胞菌 特性 促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国荣 黄丽丽 高小宁 乔宏萍 康振生
应用从小麦根部分离到的荧光假单孢杆菌株hw-5,以不同的浓度采用种子包衣、菌悬液浸种和土壤浇灌3种方法处理种子,研究该菌株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处理过的小麦种子,在苗期均对小麦全蚀病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小蓉 林启美 孙焱鑫 张有山 王幼姗
在冬小麦苗期 ,利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测定分解卵磷脂和溶解磷酸三钙的细菌 ,发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的数量大大高于非根际土壤 ,但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 ,有机磷细菌比无机磷细菌多。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多 ,而非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少。根际土壤的有机磷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 ,无机磷细菌主要是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 ,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解磷菌属不明显。
关键词:
小麦 根际 解磷细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远山 王平 胡正嘉
利用离体拮抗试验和烟草幼苗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棉花根圈细菌绿针假单胞菌 (Pseudomonascholoraphis)PL9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烟草疫霉 (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 .nicotianae)的拮抗作用 ,该菌株对烟草疫霉菌丝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并且可以完全抑制烟草疫霉游动孢子对烟草幼苗的侵染 ,其液体培养物浓缩过滤液也有相同的抑制作用 ,拮抗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其拮抗作用可能与PL9菌株分泌的抗生素类物质有关。为了解PL9菌株在烟草根圈的定殖情况 ,采用全套发光酶基因 (luxCDABE)标记的菌株PL9L进行跟踪 ,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在烟草根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桂珍 杨文兰 暴增海 白翠玲
2,4-D丁酯对离体条件下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ana)的影响Effectof2,4-DAonWheatRootRotFungusinVitro马桂珍,杨文兰,暴增海,白翠玲(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066600)除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平 冯新梅 王国新 董彪 李阜棣
通过不灭菌砂培,比较了31 株荧光色素产生菌和22 株耐寒细菌接种处理麦种后对麦苗株高、地上部干重及总干重的影响,获得具有小麦生长刺激作用的荧光色素产生菌和耐寒细菌各3 株,其中的2 株耐寒细菌也是荧光色素产生菌。通过离体拮抗试验,得到了7 株对小麦根腐病原菌及5 株对小麦全蚀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根圈细菌。选取分别对小麦土传根腐病原菌和全蚀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2 个菌株Xl6 和Xyg9( 该菌株对麦苗生长也有较强刺激作用) 进行了初步鉴定,分别属于Pseudomonasfluorescensbiovar Ⅰ和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坪 王立新 李荣禧 刘彩凤 李永杰
分离鉴定小麦根腐病菌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 ,结果表明 ,小麦根腐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麦根腐平脐蠕孢 (Bipolarissorokiniana(Sacc .)Shoemakey)。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30℃ ,最适 pH值为 7,最适培养基为PDA ,6 0℃ 5min为致死温度。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 ,萌发的最适 pH值为 7,最适温度为 2 5℃ ,在供试的营养液中 ,以土壤浸液中萌发率最高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华 李建洪 张玉群 王沫 刘晟
芽胞杆菌HCH菌株发酵、灭菌、浓缩液,用含毒介质法测定其EC_(50)为177.8mg·kg~(-1)。将该菌发酵液进行不同处理,即发酵原液、原液灭菌、原液体积浓缩一半、原液浓缩又灭菌及对照药剂多菌灵,用于田间小区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59.36%、51.36%、61.24%、48.19%和57.77%。上述4种处理与多菌灵在用量各减半后,混合使用,其防效均高于各单剂,发酵灭菌原液+多菌灵,防效为75.64%。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抗生素 芽胞杆菌 多菌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年洪娟 张杰 樊利强 刘朔 宋福平 黄大昉
【目的】探索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类方法,分离筛选拮抗性较强的荧光假单胞菌。【方法】利用紫外下产生荧光的特性,采用梯度稀释及鞭毛染色的方法,对采自云南、海南、山东和新疆的488份植物根际土壤进行分离筛选,分离菌株进行ARDRA分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法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鉴定。【结果】分离筛选到102株紫外下产生荧光的杆状单极生鞭毛菌株。ARDRA分析产生荧光假单胞菌类型、恶臭假单胞菌类型以及一个未知的谱带类型。以油菜立枯病菌作为靶标菌,筛选到25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TC222产生的抑菌圈最大,进一步的生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9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梁波 徐梅 赵林果
用荧光染色显微生测法检测液体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毒性,研究从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鉴定的荧光假单胞GcM5-1A菌株在寄主体外培养的产毒现象。结果表明:GcM5-1A液体培养的无细胞滤液对黑松细胞的毒性随培养天数增加而增强,培养到第4天时,无细胞滤液的毒性开始进入相对稳定期。因此,在进行该菌株毒素的分离鉴定工作中,可将4d作为其培养时间。使用DM-36透析膜对培养4d的GcM5-1A无细胞滤液透析后的毒性测定结果显示:其膜内和膜外组分生测毒性分别与对照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毒性之间的t检验差异显著,证明其透析膜内、膜外组分均有毒性。该结果表明:GcM5-1A菌株的毒素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比较多的物质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