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1)
- 2023(11881)
- 2022(10523)
- 2021(9887)
- 2020(8292)
- 2019(19138)
- 2018(19183)
- 2017(36812)
- 2016(20392)
- 2015(23039)
- 2014(23078)
- 2013(22675)
- 2012(20717)
- 2011(18508)
- 2010(18380)
- 2009(17101)
- 2008(16625)
- 2007(14546)
- 2006(12656)
- 2005(11262)
- 学科
- 济(74877)
- 经济(74758)
- 管理(62421)
- 业(57590)
- 企(49673)
- 企业(49673)
- 方法(34875)
- 数学(29841)
- 数学方法(29496)
- 财(22292)
- 农(19749)
- 中国(19010)
- 制(18365)
- 学(18130)
- 业经(17757)
- 务(14227)
- 地方(14226)
- 财务(14158)
- 财务管理(14130)
- 理论(13571)
- 企业财务(13410)
- 贸(13061)
- 贸易(13054)
- 农业(12825)
- 和(12740)
- 环境(12716)
- 易(12691)
- 体(12682)
- 技术(12578)
- 银(12350)
- 机构
- 大学(290358)
- 学院(287632)
- 管理(113553)
- 济(109144)
- 经济(106601)
- 理学(98619)
- 理学院(97503)
- 管理学(95834)
- 研究(95470)
- 管理学院(95323)
- 中国(69405)
- 京(61789)
- 科学(61294)
- 财(52680)
- 农(49385)
- 所(48445)
- 业大(45696)
- 研究所(44212)
- 中心(42571)
- 财经(41881)
- 江(41591)
- 农业(38899)
- 北京(38805)
- 经(37997)
- 范(37080)
- 师范(36678)
- 院(34486)
- 州(33597)
- 经济学(32386)
- 财经大学(31279)
- 基金
- 项目(200143)
- 科学(156330)
- 基金(144935)
- 研究(144836)
- 家(127045)
- 国家(126018)
- 科学基金(107566)
- 社会(89462)
- 社会科(84663)
- 社会科学(84642)
- 省(78709)
- 基金项目(77415)
- 自然(71454)
- 自然科(69721)
- 自然科学(69698)
- 自然科学基金(68413)
- 划(66438)
- 教育(66227)
- 资助(59529)
- 编号(59077)
- 成果(48502)
- 重点(44688)
- 部(43809)
- 创(41833)
- 发(41808)
- 课题(40743)
- 创新(39068)
- 制(38720)
- 科研(38432)
- 大学(37425)
- 期刊
- 济(119473)
- 经济(119473)
- 研究(83916)
- 中国(54623)
- 学报(50161)
- 农(45420)
- 科学(44177)
- 管理(42041)
- 财(40795)
- 大学(37083)
- 学学(35004)
- 教育(31884)
- 农业(31068)
- 技术(23863)
- 融(23494)
- 金融(23494)
- 财经(20482)
- 业经(19139)
- 经济研究(18157)
- 经(17296)
- 业(15666)
- 问题(15459)
- 图书(15072)
- 科技(15055)
- 理论(14783)
- 版(14124)
- 实践(13655)
- 践(13655)
- 业大(13034)
- 技术经济(13027)
共检索到41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韩雍 史一一 杜双奎
为了掌握荞麦微孔淀粉的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在对荞麦生淀粉水解适用酶进行筛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影响荞麦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荞麦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菌α-淀粉酶对荞麦淀粉的酶活力强,与中温α-淀粉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真菌α-淀粉酶对荞麦淀粉颗粒的致孔率较高,孔径较为一致;在反应温度为40℃、pH6.2、反应时间14 h、真菌α-淀粉酶用量为20 g/kg条件下制备荞麦微孔淀粉,其吸附性能最佳。通过控制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及酶用量,可以制备吸附性能良好的荞麦微孔淀粉。
关键词:
荞麦 微孔淀粉 淀粉酶 工艺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石书奎 欧阳韶晖 魏益民
【目的】为提高荞麦淀粉制备过程中淀粉与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实现对荞麦粉中主要营养和功能物质的高效分离与综合利用。【方法】采用乙醇同步提取黄酮与碱性蛋白酶水解蛋白相结合的荞麦淀粉分离工艺对荞麦淀粉进行分离,并与水提法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荞麦黄酮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荞麦黄酮提取量为0.951 mg/g,黄酮浓缩物中的黄酮和蛋白含量分别为46.99 mg/g和303.8 g/kg;水解温度、pH、加酶量和水解时间对荞麦淀粉中的残留蛋白含量均有极显著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史一一 魏益民 罗勤贵 杜双奎 秦清翠
为探索荞麦淀粉酶水解特性及工艺条件,试验采用中温α-淀粉酶、真菌α-淀粉酶及其不同组合对荞麦淀粉进行水解,并在水解温度、pH、底物浓度及酶用量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确定了荞麦淀粉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菌α-淀粉酶适用于荞麦淀粉水解,其淀粉转化率和DE值均较高;各因素对真菌α-淀粉酶水解荞麦淀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pH>水解温度>酶用量>底物浓度;真菌α-淀粉酶水解荞麦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54℃,pH 6.0,底物浓度50 g/L,酶用量100~130 U/g,水解时间为75 m 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荞麦淀粉酶水解度为66.05%。
关键词:
荞麦淀粉 酶水解特性 酶水解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丰凡 高梅 魏益民 杨康 唐菊
为确定木瓜蛋白酶水解荞麦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水解度(DH)为指标,系统分析了pH、温度、酶用量、时间、底物浓度等5个因素对木瓜蛋白酶水解荞麦蛋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4因素全面试验),建立了木瓜蛋白酶水解荞麦蛋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在底物浓度80 g/L、温度45℃、酶用量20 000 U/g、pH值7.0、反应时间为3 h时,荞麦蛋白的水解度可达14.38%。各因素对荞麦蛋白水解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温度>pH值>酶用量>底物浓度。
关键词:
荞麦蛋白 木瓜蛋白酶 水解条件 工艺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玲 高飞虎 唐偲雨 张雪梅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荞麦粉,采用传统米线生产工艺加工荞麦米线。对米粉配粉性质进行分析,随着荞麦粉添加量的增加,复配米粉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等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荞麦米线品质最主要影响因子(米、荞麦复配粉)粉粒径、含水量、复蒸时间、荞麦粉添加量对加工米线品质的影响。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米、荞麦复配粉)粉粒径为80目,含水量58%,复蒸时间3 min,荞麦粉添加量20%。用此配方生产的荞麦米线品质最好。
关键词:
米线 荞麦 配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匀昀 张龙涛 郭泽镔 苏晓芳 郑宝东 曾绍校
为制备可食用膜,以紫薯淀粉和黄原胶的混合物为原料,采用干热法制备干热变性紫薯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黄原胶含量、混合物pH、干热时间和干热温度对干热变性紫薯淀粉成膜特性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确定干热法制备干热变性紫薯淀粉食用膜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黄原胶含量1.0%、混合物pH 6、干热时间3 h和干热温度130℃的条件下制备的干热变性紫薯淀粉膜的特性最优.
关键词:
干热变性 紫薯淀粉 制备工艺 成膜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余海霞 余娟 黄鹤勇 杨水兵 杨志坚 胡亚芹 胡庆兰 任西营
为有效开发利用鮟鱇鱼骨下脚料,实验采用酶解和超微粉碎技术从鱼骨中制备鱼骨超微钙粉,并对鮟鱇鱼骨超微钙粉进行生物利用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碱性蛋白酶净化鱼骨的优化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 h,pH 11.0,用酶量1 300 U/g,此时的净化脱除率为33.8%;经100 min粉碎后的超微钙粉粒度分布较窄,平均粒径达到最小,为626.9 nm;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鮟鱇鱼骨超微钙粉的生物利用率较高,经100 min粉碎后的超微钙粉组的钙吸收率为79.3%~83.5%,明显高于对照的碳酸钙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鱼骨超微钙粉色泽洁白,颗粒均匀细腻,无异味,钙含量达29.5%。研究表明,鮟鱇鱼...
关键词:
鮟鱇 鱼骨 超微钙粉 酶解 生物利用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季旺 夏文水 黄爱妮 汪芳安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降压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对碱性蛋白酶水解草鱼蛋白制备鱼降压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草鱼蛋白制备鱼降压肽的较佳工艺条件为:pH9.0、温度50℃、酶与底物比48AU.kg-1、水解度34.52%。鱼降压肽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鱼降压肽中可溶性氮含量为81.26%,肽含量为72.81%,脂肪含量为0.12%,水分含量为3.54%,灰分含量为9.47%。体积排阻色谱测定鱼降压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24~10581之间,主要集中在124~1062之间;溶解度高效液相测定结果表明,在pH3.0~11.0时鱼降压肽溶解度为96.0%左右,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韩宇 孙慧娟 耿存花
【目的】确定绿豆ACE抑制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以及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ACE抑制肽的抑制率。【方法】以绿豆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绿豆ACE抑制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加酶量、水浴温度、超声波功率、酶解时间对蛋白水解度和所得ACE抑制肽的抑制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绿豆ACE抑制肽的工艺,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下ACE抑制肽的抑制率。【结果】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绿豆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水浴温度55℃、超声波功率155W、加酶量5%、酶解时间2h,在此条件下实际得率可达到89.27%。【结论】在优化的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师学文 罗勤贵
【目的】掌握陕西主要荞麦品种的淀粉理化特性,为荞麦淀粉的深加工利用及荞麦食品的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主要推广荞麦品种榆荞1号、榆荞2号、日本秋播荞麦以及甘肃红花荞麦为材料,以玉米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采用水提法分离荞麦淀粉,研究荞麦淀粉的颗粒结构、组成、糊化特性以及凝胶质构特性。【结果】荞麦淀粉颗粒为多角形或球形,粒径1.4~14.5μm,大小较为一致,偏光十字较明显,微晶结构为A型;4个荞麦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58.2~326.7g/kg,溶解度较低,介于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之间;荞麦淀粉的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50℃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均高于玉米淀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莎 张建新
【目的】对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组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黄粉虫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黄粉虫蛋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6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20 min,酶活比1∶1,料液比1∶3,加酶量23.41 mg/g,pH 8.77,酶解温度53.41℃。【结论】利用优化双酶水解条件制得的低分子多肽的水解度高达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剑芳 黄明勇 路福平 高文远
为优化山茱萸发酵酒的制备工艺,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山茱萸干果浸泡后压榨物的水解酶种类与用量,以及果汁发酵工艺中活性干酵母种类、蔗糖添加方式、化学降酸剂类型;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蔗糖、酵母及酒石酸钾的最佳用量;再由单因素试验选取用于后发酵液的澄清剂种类及用量。山茱萸发酵酒最佳制备工艺为:压榨物用3.0mL/L戊聚糖复合酶L水解;过滤得到的果汁经1.0g/L碳酸钾+10.0g/L酒石酸钾降酸后用0.50g/L活性干酵母VL3发酵,48h后加100.0g/L蔗糖继续发酵至CO2达失重平衡;分离得到的酒液经后发酵15d后用2.00g/L精制果胶酶进行澄清。验证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条件具有可重复性。
关键词:
山茱萸 发酵酒 制备工艺 成分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芹 袁正求 冯岳 黎萍 周蒙 姚威 张剑
【目的】探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为降低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成本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以葡萄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选取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m(α-淀粉酶)∶m(糖化酶)=3∶1)、反应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L25(5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法对酶解产物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底物质量浓度0.1 g/mL、加酶量为干基底物淀粉质量的0.6%、反应时间4 h、反应pH 4.0,在此条件下,马铃薯淀粉水解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玉西 殷邦忠 刘淇 董欣伟 赵炳军
为了对扇贝裙边进行综合利用,本文选择由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3种酶组合成3对混合酶对扇贝裙边进行酶水解实验,以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态氮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酶的种类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从而优化了扇贝裙边的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以最佳水解工艺条件获得的酶解液经喷雾干燥制成的氨基酸营养粉,经检测,其粗蛋白含量为82.89%,粗脂肪含量为1.55%,总糖含量为6.82%。该氨基酸营养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每100g粗蛋白中氨基酸总量达79.06%,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达51.5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俞明伟 张名位 孙远明 张雁 魏振承 张瑞芬 唐小俊 池建伟
【目的】建立在中低温度下直接酶解米糠制备短肽的优化工艺。【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直接酶解米糠制备短肽的工艺条件,其中总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采用pH-stat法,蛋白质回收率采用凯氏定氮法。【结果】确定直接酶解米糠制备短肽最佳工艺条件为:米糠先经糖酶(viscozyme)反应2h去除糖类杂质,然后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胰蛋白酶双酶水解,最适pH8.2,温度45℃,alcalase与胰蛋白酶酶活比59﹕41,总酶活5750U/g底物,水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DH为23.04%,蛋白质回收率为84.33%,酸...
关键词:
米糠 肽 酶解工艺 水解度 蛋白质回收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