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3)
2023(6862)
2022(5823)
2021(5523)
2020(4707)
2019(10454)
2018(10528)
2017(19435)
2016(11505)
2015(12676)
2014(12907)
2013(12348)
2012(11893)
2011(10806)
2010(10828)
2009(9816)
2008(9902)
2007(9076)
2006(7839)
2005(7179)
作者
(37815)
(31854)
(31377)
(30127)
(20469)
(15244)
(14255)
(12342)
(12074)
(11538)
(10989)
(10721)
(10698)
(10508)
(10340)
(9779)
(9660)
(9441)
(9333)
(9104)
(8251)
(8121)
(7879)
(7453)
(7316)
(7139)
(7020)
(6904)
(6880)
(6770)
学科
(37338)
经济(37280)
管理(27059)
(25482)
(19974)
企业(19974)
方法(16317)
(14114)
数学(13903)
数学方法(13670)
(11388)
中国(10786)
(10659)
(10048)
理论(8089)
(8031)
(8019)
银行(7981)
(7902)
金融(7893)
(7710)
业经(7575)
地方(7161)
农业(6949)
(6551)
财务(6526)
财务管理(6511)
(6332)
贸易(6330)
企业财务(6284)
机构
大学(163851)
学院(162881)
研究(65011)
(56260)
经济(54776)
管理(52150)
科学(46427)
中国(46226)
理学(44646)
理学院(43929)
(43265)
管理学(42664)
管理学院(42376)
(37016)
(36245)
农业(34998)
研究所(34467)
业大(32098)
中心(28422)
(27766)
(26826)
(23403)
(22750)
(22720)
师范(22255)
北京(22194)
技术(22132)
农业大学(22100)
财经(21889)
(21332)
基金
项目(114011)
科学(86950)
基金(80945)
(75667)
研究(75528)
国家(75038)
科学基金(60445)
(46148)
社会(44153)
自然(42459)
基金项目(42242)
社会科(41611)
社会科学(41599)
自然科(41527)
自然科学(41506)
自然科学基金(40767)
(40259)
教育(35617)
资助(34020)
编号(28989)
重点(27275)
成果(25462)
计划(25332)
(24425)
(24298)
(23352)
科技(23117)
科研(22844)
课题(22499)
创新(22014)
期刊
(61786)
经济(61786)
研究(44121)
学报(41598)
(39595)
中国(36085)
科学(32420)
大学(28800)
学学(27547)
农业(26711)
(21507)
教育(20808)
管理(18786)
(14645)
金融(14645)
(13975)
业大(12439)
技术(12268)
(11275)
财经(10909)
农业大学(10618)
经济研究(9939)
业经(9869)
(9349)
科技(8579)
问题(8029)
林业(7880)
图书(7559)
中国农业(7514)
统计(7079)
共检索到24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革民  朱丽莉  韩雪  唐继高  
【目的】探明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VIPR-1和VIPR-2基因与荔波瑶山鸡繁殖性状的关联性,找出可作为荔波瑶山鸡繁殖性状的重要标记。【方法】采用PCR测序法对VIP基因编码区及部分内含子区、VIPR-1和VIPR-2基因部分序列区域进行变异检测,并与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瑶山鸡群体中,VIP基因检测到1个内含子变异位点,VIPR-1基因检测到1个编码区变异位点,1个插入/缺失变异以及14个内含子区域SNP位点,VIPR-2基因检测到1个编码区变异位点以及2个内含子变异位点。VIPR-1基因的6个多态位点(基因位置39 109、39 114、39 227、68 817、69 061、97 123)和VIPR-2基因的3个多态位点(基因位置3739、3184、49 246)与300日龄产蛋量、就巢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以上多态位点可作为荔波瑶山鸡繁殖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指标的辅助选择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松成  朱丽莉  唐继高  伍革民  
【目的】为探明荔波瑶山鸡TGFβ3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系,寻找可作为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标记。【方法】针对TGFβ3基因设计6对引物,采用PCR测序法筛选多态位点,并利用荔波瑶山鸡母系60个个体进行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荔波瑶山鸡TGFβ3基因有17个多态位点,TGFβ3基因53(T→C)、1653(C→T)和1755(A→G)位点各300日龄产蛋量、首次就巢日龄、首次就巢持续时间、首次就巢至重新开产间隔和300日龄就巢次数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3343(C→T)与首次就巢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丽莉  陶宇航  韩雪  唐继高  吴松成  李亮  伍革民  
【目的】为探明荔波瑶山鸡POU1F1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为荔波瑶山鸡的选择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针对POU1F1基因设计6对引物,采用PCR测序法筛选出多态位点,并利用荔波瑶山鸡母系60个个体进行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荔波瑶山鸡POU1F1基因有8个多态位点,其中POU1F1基因58(A→G)与300日龄产蛋量、首次就巢日龄、300日龄就巢次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65(T→C)与300日龄产蛋量、首次就巢日龄、300日龄就巢次数呈显著相关(P<0.05);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龙鑫  朱丽莉  陈浩林  韩雪  伍革民  
【目的】为瑶山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改良、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NA测序技术,对瑶山鸡STAT5基因外显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多态位点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瑶山鸡STAT5基因存在11229 T→C、11298 T→C、10275 T→C、6571 T→C、6669 G→A、6732 G→A、6898 G→A、7142 G→A、7211 G→A、7219 G→A和7260 G→A等11个突变位点,其中,6898 G→A变异位点的杂合度和多肽信息含量最高,分别为0.5000和0.37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丽莉  徐龙鑫  伍革民  陶宇航  韩雪  李亮  唐继高  顾永江  
为探明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基因与鸡繁殖性状的关联性,找出可作为鸡繁殖性状的重要标记,选用贵州省地方鸡种荔波瑶山鸡,采用pCR测序法对5种Da受体基因(DRD1~DRD5)的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并进行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DRD1基因有1073(G→a)1个多态位点,分别与300日龄产蛋量、首次就巢日龄呈极显著相关(p<0.01);DRD2基因上有15个多态位点,分别与繁殖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14个位点分布于各内含子上,仅有4260(G→C)1个位点位于第6外显子,该位点与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量和首次就巢日龄呈显著相关(p<0.05);DRD3基因1172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善文  陈斌  
以猪孕酮受体(PGR)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采用PCR RFLP技术检测PGR基因外显子1在长白猪和大白猪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影响。对于扩增的外显子1片段,在大白猪中检测到GG、AG和AA型,在长白猪中只检测到GG和AG型。测序结果表明,GG型与AA型相比,在326 bp处有一单碱基突变(G→A),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则由甘氨酸变为丝氨酸。长白猪G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与A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大白猪A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与GG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白猪GG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晓惠  熊婷  刘俊莹  张怀勇  万火福  朱庆  
【目的】探究ApoA5基因的多态性与胆固醇浓度和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平衡胆固醇浓度与繁殖性状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试验共记录了434只SD母鸡的繁殖性能、300 d时的血清胆固醇浓度(SCC)和蛋黄胆固醇浓度(YCC),采用PCR-SSCP及PCR-RFLP技术,筛查到ApoA5基因的6个新的SNPs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单个SNP的效应比较集中在开产日龄(AFE)和SCC上;由位置靠近、效应一致的SNP2、SNP4和SNP5构建的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大致与单个SNP相吻合,但更突显了各性状在单倍型组合间的差异,SCC和YCC都较高的H5H8、H4H8、H5H6、H6H6单倍型组合具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斌  李玉荣  马跃军  赵存发  尉光荣  李金泉  
该研究以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选择绒山羊催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研究其多态性,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对各基因型间生产性状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绒山羊PRL、PRLR基因的SNP与绒山羊产绒性状的关系,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PRL基因P1和PRLR基因P3引物位点存在SSCP多态,在PRL基因Exon 5区域存在X76049:g.576 bp C-A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76个密码子CCC变成ACC,从而使脯氨酸变成苏氨酸(Pro-Thr)。方差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言峰  傅金銮  王爱国  
利用本课题组已报道的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8个SSCP-SNPs标记,对995头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统计了各群体内SNP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遗传杂合度(h)。通过比较各SNP位点基因型关联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找到了各猪群中的优势和劣势基因型。结果表明:8个SNP位点在2个猪群中的多态信息含量有3个为中度多态,5个为高度多态。IL-8基因C424G位点的AA基因型为2个猪群的最优势基因型,VEGF基因C1489T位点的AB型和IL-8基因Intron1 977A位点的AB型分别为长白猪和大白猪的最劣势基因型,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宵燕  何庆玲  经荣斌  宋成义  
【目的】探讨苏姜猪ESR基因的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在世代选育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及与猪群繁殖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906头、2—6世代苏姜猪ESR基因PvuⅡ酶切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单因子方差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苏姜猪群的繁殖性状的关联效应。【结果】ESR基因在苏姜猪的第2—6世代中B等位基因频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BB基因型个体从第三世代开始出现,并且频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仅考虑公猪基因型时,与配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死胎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基因型公、母猪交配后母猪产仔数则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SR基因的PvuⅡ酶切位点的多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晓惠  李丛艳  刘俊莹  牛伟贺  张细权  
【目的】揭示与繁殖性状关系密切的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与中国地方鸡种的就巢性及产蛋性能的关系。【方法】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以576只宁都黄鸡为材料,检测PRLR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多态性与就巢和产蛋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证实了前人研究过的SNP1(T10862C,外显子3)和SNP2(T25670C,外显子6)均与就巢性状无显著关联(P>0.05);SNP2对300 d产蛋量影响显著(P<0.05);新发现的SNP3(G30716A,内含子8)显著影响开产日龄(P<0.05);新发现的SNP4(A31900G,外显子10)极显著地影响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子奇  邓如军  王雨辰  王健铭  李景文  张凡兵  陈杰  
【目的】胡杨根系克隆繁殖对胡杨林更新及其群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而胡杨根克隆器官——繁殖根系的扩展分枝是实现克隆繁殖的重要生态过程。本文以明确胡杨繁殖根系分枝特征(节间长、分支强度、分支垂向和水平向夹度)在异质生境下的可塑性和主要分枝类型,探究胡杨繁殖根系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找到影响胡杨繁殖根系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对16个样点的一段跨度10 m以上的繁殖根分枝以及对应的土壤因子进行挖掘和调查。运用相关性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繁殖根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规律。运用冗余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乾福  孟洪莉  乔慧  林洁荣  梁学武  
研究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及槐猪的骨调素(OP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OPN基因在6136 bp处发生同义突变(C→A),发现大白猪、长白猪和槐猪群体中存在3种OPN基因型(CC、CA和AA),而在杜洛克群体中仅发现AA型.在槐猪群体中,CC、AA型初产母猪个体的总产仔数(TNB)均显著高于CA型(P0.05);CC、AA型经产母猪个体的TNB均极显著高于CA型(P<0.01),CC型经产母猪的NBA极显著高于CA型(P<0.01),AA型经产母猪的NBA显著高于CA型(P<0.05),但无论是初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鹤鸣  董迎辉  姚韩韩  包永波  林志华  
为了解文蛤体内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清道夫受体B类I(Mm-SRBI)与红壳色形成的关联性,采用直接测序法对基因编码区进行SNP筛查和关联分析,并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了Mm-SRBI蛋白在红、白壳色文蛤外套膜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在Mm-SRBI基因的编码区筛选到15个SNP位点,位于保守序列上的4个突变位点c.647C/T、 c.723A/G、 c.818C/T、 c.1037A/G与红、白壳色存在显著关联,其中c.723A/G位点为非同义突变(异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且4个位点在遗传上存在强连锁性;蛋白免疫印迹与免疫荧光结果表明,Mm-SRBI在红壳中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壳文蛤,主要表达部位为外套膜边缘膜的纤毛处。研究表明,Mm-SRBI基因的高表达与变异可能导致文蛤对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产生差异,从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导致红壳色的形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卿素珠  姜河  安源  曹峰  
为探讨鸡肠道组织中肽能神经支配的途径及其功能,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不同生长阶段鸡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肠壁中VIP的表达范围较为广泛,涉及黏膜上皮和固有层、肌层和外膜,尤以固有层和肌层最为典型;随着日龄增加,黏膜上皮间VI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从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来看,十二指肠中VIP的表达强于同时期其他部位,空肠中的表达次之,回肠和盲肠的表达相对较弱。黏膜固有层和肌层一直分布有染色较深的VIP阳性神经纤维,呈串珠状、细线状或膨体状。提示鸡肠道是产生VIP的又一个重要部位,肠道中的V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