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
2023(1500)
2022(1382)
2021(1369)
2020(1172)
2019(2716)
2018(2487)
2017(4397)
2016(2695)
2015(3217)
2014(3123)
2013(3308)
2012(3169)
2011(2875)
2010(2981)
2009(2765)
2008(2807)
2007(2448)
2006(2074)
2005(1981)
作者
(10073)
(8548)
(8459)
(7806)
(5601)
(4270)
(3883)
(3384)
(3356)
(3058)
(3032)
(2955)
(2954)
(2844)
(2741)
(2654)
(2514)
(2514)
(2502)
(2464)
(2318)
(2206)
(2092)
(2019)
(1990)
(1940)
(1855)
(1848)
(1839)
(1816)
学科
(8147)
经济(8139)
(6870)
管理(6636)
(6327)
企业(6327)
教育(4822)
方法(4354)
研究(4122)
(3986)
(3894)
数学(3543)
研究生(3519)
数学方法(3435)
(3291)
理论(2705)
(2561)
制度(2558)
技术(2557)
中国(2351)
服务(2350)
(2321)
医疗(2206)
(2206)
(2037)
教学(1890)
业经(1832)
技术管理(1693)
(1567)
(1519)
机构
大学(43257)
学院(40212)
研究(18436)
管理(13308)
(12689)
科学(12334)
经济(12114)
理学(11406)
理学院(11233)
(10916)
管理学(10809)
管理学院(10738)
中国(10604)
(10389)
(10002)
研究所(9570)
业大(8767)
农业(8576)
(7370)
(7345)
(7162)
中心(6812)
北京(6612)
(6117)
师范(6002)
(5840)
技术(5813)
教育(5810)
(5795)
农业大学(5630)
基金
项目(28922)
科学(21550)
基金(19491)
研究(19080)
(18562)
国家(18410)
科学基金(14639)
(12332)
自然(10809)
自然科(10574)
自然科学(10567)
(10436)
自然科学基金(10384)
教育(10249)
社会(10047)
基金项目(9933)
社会科(9415)
社会科学(9413)
资助(8721)
编号(7370)
重点(6958)
课题(6520)
计划(6507)
成果(6424)
科技(6403)
(6295)
(6191)
创新(5880)
科研(5797)
(5777)
期刊
(15218)
经济(15218)
研究(13919)
中国(12978)
学报(10924)
教育(10510)
(9145)
科学(8960)
大学(7970)
学学(7448)
(6691)
农业(6218)
管理(4985)
(4430)
技术(3791)
(3519)
(3511)
卫生(3511)
业大(3507)
林业(3418)
研究生(3180)
学位(3157)
农业大学(2824)
科技(2755)
(2713)
财经(2246)
职业(2063)
(1934)
(1933)
统计(1930)
共检索到6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梅香  
在室内以荔枝蝽卵为寄主研究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的种间辨别寄主的能力 .结果表明 :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种间不具备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异种蜂寄生过的能力 .跳小蜂不能从寄主卵外、卵内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同种蜂寄生过 .两种蜂对寄主卵的竞争结果是二者都不能繁殖出正常的后代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赞安  游兰韶  梁广文  
报道了茧蜂科刻绒茧蜂属一新种——荔枝蒂蛀虫刻绒茧蜂Glyptapanteles conopomorphae Tsang et You sp.nov.,记述刻绒茧蜂属属征,新种形态,与近缘种的区别,并有新种产地、寄主及模式标本保存地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北京地区大蛾卵跳小蜂和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在舞毒蛾卵上一年可以分别完成4-5代和2—3代。两种卵蜂对舞毒蛾的寄生率因采集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以8月采集的卵块寄生率最高。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集的卵中大蛾卵跳小蜂的寄生率为2.26—4.18%。7月中下旬采集的,舞毒蛾卵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为0.64—0.66%。大蛾卵跳小蜂当年羽化的占99.3%,次年羽化的占0.7%。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当年羽化的占81.0%,次年羽化的为19.0%。为保护两种卵蜂,人工采摘卵块除治舞毒蛾的最好时期是9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文梅  臧连生  张俊杰  祁颖慧  阮长春  
【目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是目前生物防治中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寄生性天敌。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其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论文旨在明确两种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功能反应及数值反应参数,为不同地理种群赤眼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松毛虫赤眼蜂黑龙江种群(Td-hlJ)和江苏种群(Td-JS),以米蛾卵为供试寄主,研究两个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功能反应与数值反应,并利用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控制作用指数(iiPc)对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功能反应结果表明,Td-hlJ和Td-JS种群的寄生功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树嘉  曲爱军  孙伟  
栗瘿蜂的寄生蜂,在山东有28种,均为小蜂类,主要种10种,本文对其识别特征作了简单描述。在这些寄生蜂中,有单食性的也有寡食性的;有初寄生的,也有重寄生的;有在体外寄生的,也有在体内寄生的。其中能对栗瘿蜂种群密度的变动产生影响的优势种只有4-5种,在不同的寄生环境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其寄生总效应是以中华长尾小蜂为核心,主导着栗瘿蜂种群密度的周期性变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健  陈振中  江楠  牛长缨  
介绍在我国首次发现的柑橘大实蝇寄生蜂,对其进行形态、分子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该寄生蜂胸、腹部大部分黑色,前翅脉m-cu后端开叉,触角为63~67节,整个前足橙黄色,中足胫节和跗节橙黄色,后足黑色,中胸背板有明显的盾纵沟。进一步对COI基因和28sRNA基因构建NJ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寄生蜂与全裂茧蜂属中的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Diachasmimorpha kraussii、Diachasmimorpha tryoni三者亲缘关系最近。在自然条件下寄生蜂的羽化历期要明显长于柑橘大实蝇,且羽化寄生蜂的雌性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合其形态特征,命名为柑橘大实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feijen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春晖  王蕊蕊  马洪轩  彭欣  王瀚棠  周静  丁芷柔  王雪  杨振德  
[目的]研究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的相似性,明确内生细菌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过程中的作用,为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和爆发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巨园桉DH201-2叶柄和叶脉,无羽化孔虫瘿组织,南宁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和雌成虫,四川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和孟氏胯姬小蜂成虫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共发现24个门,55个纲,126个目,225个科和497个属的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巨园桉DH201-2和无羽化孔虫瘿组织体内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和成虫体内菌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体内菌群组成与孟氏胯姬小蜂成虫体内菌群组成相似。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所有样本的优势菌门;甲基杆菌属(Methylbacillus)为巨园桉DH201-2的优势菌属,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无羽化孔虫瘿组织内生菌的优势菌属,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成虫和孟氏胯姬小蜂成虫内生菌的优势菌属。[结论]桉树、桉树枝瘿姬小蜂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具有一定相似性,表明三者在共有细菌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许松  田俊策  侯建军  吕仲贤  
【目的】应用彩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可能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旨在探明彩色稻对水稻主要食叶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及其卵寄生蜂的影响,为创意农业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稻纵卷叶螟在紫色稻、黄色稻和常规稻(对照)上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幼虫及蛹的历期、幼虫及蛹的存活率、蛹重和性比等;比较稻纵卷叶螟成虫在彩色稻和常规稻之间的产卵选择性;比较稻纵卷叶螟的重要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对彩色稻和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并在大田条件下调查彩色稻稻田和用紫色稻写字的创意稻田中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趋向于在彩色稻上产卵,在彩色稻上的产卵百分比达6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同时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用紫色稻和黄色稻叶片饲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存活率和蛹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稻。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育历期、蛹重和性比无显著影响。不同赤眼蜂对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有差异,螟黄赤眼蜂偏向寄生紫色稻上的卵,对黄色稻的选择性最低,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而稻螟赤眼蜂偏向寄生绿色常规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卵,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3种水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稻螟赤眼蜂对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是紫色稻上的4.3倍,是黄色稻上的2.1倍。在大田情况下,紫色稻和黄色稻稻田中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和幼虫密度显著高于常规稻田,紫色稻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最高,为15.3%,是常规稻的10.9倍,黄色稻的3倍;紫色稻和黄色稻的稻纵卷叶螟残虫率分别为4.5%和3.3%,也显著高于常规稻(1.1%)。以紫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时,紫色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均在6%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田(4%以下)。【结论】彩色稻相对于常规水稻更易于吸引稻纵卷叶螟危害,且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而稻螟赤眼蜂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不利于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控。在利用彩色稻进行创意农业稻田彩绘时应充分考虑其负面的生态影响,并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志宏  何俊华  
本文报道产自湖北,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一新种,即短跗皂莫跳小蜂,新种Zaommoen-cyrtusbrachytarsus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新种及我国已知另两种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桑天牛澳洲跳小蜂和云斑天牛卵跳小蜂的检索表,附新种特征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志宏  林祥海  
报道采自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寄生梨圆蚧、核桃圆蚧和柑桔长白蚧的寄生蜂新种 :长棒盾蚧跳小蜂(CoccidencyrtuslongiclavatusXusp .nov.)和采自山西、陕西 ,寄生枣大球蚧、草履蚧的寄生蜂新种 :长柄麦厄跳小蜂 ,新种MayrencyrtuslongiscapusXusp .nov .。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给出我国盾蚧跳小蜂属 3个种的检索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小红  蔡普默  杨燕川  王聪  杨晴阳  季清娥  陈家骅  
应用扫描电镜对橘小实蝇的4种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切割潜蝇茧蜂、长尾潜蝇茧蜂和布氏潜蝇茧蜂)的产卵器和腹部感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共发现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蒲姆氏鬃、钟形感器、浅凹状感器、栓锥感器、腔锥感器、刺形感器和分泌毛孔;同时发现阿里山潜蝇茧蜂和布氏潜蝇茧蜂的产卵针端部尖细,而长尾潜蝇茧蜂和切割潜蝇茧蜂的产卵针端部呈倒钩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艳龙  杨忠岐  高尚坤  张彦龙  王小艺  路纪芳  王健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我国对森林危害和威胁最严重的病害,控制其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手段。作者发现的松褐天牛深沟茧蜂(Iphiaulax monochamusi Yang)是寄生松褐天牛中老龄幼虫的重要天敌。为明确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解剖46株松褐天牛危害致死的马尾松,调查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马尾松、松褐天牛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研究表明:寄主树木的高度、胸径和树龄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没有显著影响,松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璞  朱家颖  谢正华  李萌  陈晓鸣  陈晓庆  
采用Wolbachia的通用引物、A大组和B大组的特异性引物对一种新的白蜡虫寄生蜂——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sp.)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分子检测,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wApr、wAprA和wAprB,长度分别为620、566和463 b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wAprA、wAprB与wApr在对应位置序列仅有4个碱基的差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寄生蜂仅感染了B大组Dig亚组的Wolbachia。wApr和wAprB基因序列已经递交到NCBI,登录号分别是HQ121415和HQ12141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又清  徐涛  陈晓鸣  李昆  
不同寄主植物"树皮"从外向内皆由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构成,但是在每层结构中,不同寄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叶千斤拔的周皮最薄,光叶合欢的皮层最薄。在栾树和苏门答腊金合欢的周皮中,局部地方木栓层显著加厚,滇刺枣的木栓层角质化呈点状分布。滇刺枣石细胞纤维层最厚,共有4层,聚果榕、苏门答腊金合欢的皮层中未见连续的石细胞纤维层。苏门答腊金合欢的韧皮部最薄,聚果榕的韧皮部最厚,栾树周皮到次生韧皮部的最小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到韧皮部的最大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筛管在单位面积的分布密度最大。在筛分子具功能区,大叶千斤拔、栾树、滇刺枣射线为单列,偶有多列;聚果榕、光叶合欢、久树射线单列、双列、多列并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莉丽  徐志宏  谢建兴  
栗瘿蜂为一种孤雌生殖的瘿峰 ,是危害板栗树的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它有许多天敌 ,尤其是长尾小蜂 ,被认为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文中介绍了栗瘿蜂天敌的种类 ,其中着重介绍长尾小蜂科的有益长尾小蜂和中华长尾小蜂 ,对它们在形态及生理生化上的区别进行了简要综述。中华长尾小蜂的种群在日本增长缓慢 ,在定殖上有一定难度 ,据报道 ,可能与雌雄性比比较低和本地兼性重寄生蜂的活动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