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
- 2023(1858)
- 2022(1494)
- 2021(1390)
- 2020(1121)
- 2019(2485)
- 2018(2285)
- 2017(3836)
- 2016(2345)
- 2015(2497)
- 2014(2582)
- 2013(2578)
- 2012(2252)
- 2011(2101)
- 2010(2130)
- 2009(1854)
- 2008(1783)
- 2007(1534)
- 2006(1342)
- 2005(1206)
- 学科
- 济(5702)
- 经济(5697)
- 管理(4287)
- 业(3636)
- 学(3025)
- 企(2869)
- 企业(2869)
- 方法(2310)
- 数学(2132)
- 农(2021)
- 数学方法(1997)
- 地方(1836)
- 中国(1805)
- 财(1548)
- 理论(1278)
- 制(1255)
- 业经(1248)
- 及其(1166)
- 农业(1064)
- 贸(1008)
- 贸易(1007)
- 和(998)
- 水产(985)
- 环境(979)
- 易(978)
- 地方经济(946)
- 教学(945)
- 产业(908)
- 教育(905)
- 体(887)
- 机构
- 学院(32203)
- 大学(31433)
- 研究(13837)
- 科学(11982)
- 农(11436)
- 中国(9307)
- 农业(9213)
- 业大(9002)
- 管理(8449)
- 所(8385)
- 济(8311)
- 经济(8026)
- 研究所(7883)
- 京(7242)
- 理学(7210)
- 理学院(7056)
- 管理学(6644)
- 管理学院(6600)
- 农业大学(6193)
- 省(6131)
- 室(5959)
- 技术(5768)
- 中心(5730)
- 实验(5570)
- 院(5550)
- 江(5425)
- 实验室(5309)
- 重点(4976)
- 工程(4769)
- 业(4743)
共检索到49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东晓 张瑞芬 张名位 黄菲 魏振承 张雁 遆慧慧 邓媛元 唐小俊
【目的】荔枝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水果,其果肉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其果肉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辐射和护肝活性。筛选对荔枝果肉酚类物质具有良好吸附、解吸性能的树脂,并优化分离工艺参数,为建立荔枝果肉多酚分离纯化工艺和鉴定荔枝果肉多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11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HPD-200A、HPD-400A、HPD-100、HPD-500、HPD-600、HPD-722、HPD-826、D4020、NKA-II、NKA-9和AB-8)对新鲜荔枝果肉预冷80%丙酮/水酚类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分离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均最佳的大孔树脂,考察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关键词:
荔枝 总酚 总黄酮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童鑫 张瑞芬 邓媛元 肖娟 刘磊 张雁 魏振承 张名位
【目的】建立米糠中酚类物质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比较米糠提取物纯化前后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为米糠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比较9种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HPD-100、HPD-200A、HPD-300、HPD-700、D101、HPD-722、AB-8、ADS17和HPD-826)对米糠提取物中总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对脱脂米糠酚类物质纯化效果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类型;通过考察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比较不同上样液浓度、上样流速和上样体积下的动态吸附曲线以及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的解吸效果,建立米糠多酚的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和解吸工艺条件;比较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前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普义鑫 周文化 李岚 周文娟 李可
采用S-8、D-3520、ADS-8、DM-0301、AB-8五种大孔树脂对槟榔多酚进行纯化,筛选出S-8型号大孔树脂对槟榔多酚进行纯化,其效果最好。通过动态吸附与解析实验,得到S-8型大孔树脂的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柱液pH为2.0,上柱液浓度为2.05 mg/mL,上柱液体积为6 BV;最佳解析条件为:解析液pH为4.0、乙醇浓度为75%、解析液体积为6 BV。
关键词:
槟榔 多酚 大孔树脂 纯化 工艺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丽红 张瑞芬 肖娟 邓媛元 张雁 刘磊 黄菲 魏振承 张名位
【目的】比较荔枝果肉不同酚类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单体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明确荔枝果肉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有效酚类成分,为揭示荔枝果肉发挥健康效应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18硅胶层析柱将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分离成F1、F2、F3和F4共4个不同的酚类成分群,分析各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及单体酚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
关键词:
荔枝果肉 多酚 分离 成分群 抗氧化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 董欣 刘振春 郑丽 邹基豪 崔晶蕾 李泽鸿
【目的】用大孔树脂纯化黑豆异黄酮粗提物,优化黑豆异黄酮最佳纯化工艺,并对纯化后的黑豆异黄酮组分进行鉴定。【方法】选用NKA-9、AB-8、D101、HPD100和DM301 5种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黑豆异黄酮,从中筛选吸附效果最好的树脂,然后以上样液质量浓度、pH值和流速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对吸附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和用量为试验因素,分析黑豆异黄酮的解吸优化条件;最后在优化的吸附、解吸条件下对黑豆异黄酮进行二次纯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纯化后的黑豆异黄酮组分进行
关键词:
黑豆 异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响应面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玉超 李娜 乔东东 尤新军 王俊儒
【目的】探索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质量浓度,以异黄酮损失率、洗脱率、收率、纯度等为指标,评价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工艺中,上样液用量、上样液质量浓度、吸附流速、洗脱剂蒸馏水用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及其用量对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工艺。【结果】D-101大孔树脂对葛根异黄酮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最优工艺条件为:葛根异黄酮饱和吸附量为3.3倍树脂体积,上样液质量浓度7.20mg/mL,吸附流速为2mL/min,洗脱剂蒸馏水和体积分数30%乙醇的用量均为4倍树脂体积。利用该工艺精制后葛根异黄酮纯度、收率分别达80....
关键词:
葛根 异黄酮 分离纯化 大孔树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颖 张彬
为建立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研究工艺,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X-5型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X-5型大孔树脂是纯化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理想树脂;动态吸附最适浓度为2.0mg·mL-1,上样液pH值3.0,最大上样量42BV,上样流速1.0mL·min-1;动态解吸最适洗脱剂为pH值3.0的70%乙醇,洗脱体积5BV,解吸流速为1.0mL·min-1。该工艺生产的花色苷产品为紫红色粉末,色价为35.2,是未纯化的17倍。说明此方法适合于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纯化,且纯化效果理想。
关键词:
无梗五加果 花色苷 纯化 大孔树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玲 曾会明 张建秋 马挺军
为优化西伯利亚白刺种籽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白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白刺生物碱有最佳分离纯化效果的一种树脂,研究其对生物碱静态、动态吸附、解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0,温度60℃,时间40 min,乙醇浓度70%时,总生物碱提取率(生物碱/种籽重)最高,217.372 9μg/g;D101对白刺总生物碱的吸附、解析效果最好,对其进行动态吸附,可知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值为5,流速为0.75 mL/min,乙醇的洗脱浓度为8...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超声波 生物碱 大孔树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泽 甘正伟
以湖南香薷为原料,选择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对其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实验分别采用了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总黄酮收率、纯度等指标进行考察,综合评定。结果表明,D301型大孔吸附树脂为纯化香薷总黄酮的最佳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04.72 mg.g-1,洗脱液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液的pH为4或5,洗脱温度为30℃。静态吸附在120 min时达到平衡。动态吸附-洗脱实验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杂质用水量为4 VB;洗脱剂为70%乙醇,其用量为4 VB。总黄酮回收率和纯度均在80%以上。
关键词:
香薷 总黄酮 分离 纯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竞红 王非 杨成武 刘素欣 张秀梅 多多 陈艾
为了筛选最优大孔树脂,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紫穗槐叶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纯化率为指标,在静态吸附解吸下,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和溶解黄酮粗提物的乙醇浓度;在动态吸附解吸下,以单因素为基础,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研究上样质量浓度、上样流速、上样量、上样p H值、洗脱乙醇体积分数、洗脱流速对总纯化率的影响,并找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10%乙醇溶解黄酮粗提物,大孔树脂D101分离纯化样品液,最佳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1.5 mg/m L、上样流速3 m L/min、上样量100 m L、上样p H值4、洗脱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3 m 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能科学合理地分离纯化类黄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志雄 孙冷雪 郑嘉敏 蔡灿军 王蓓 李开拓 潘腾飞 佘文琴 陈桂信 潘东明
【目的】植物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前期研究发现荔枝果皮具高活性的离子结合态过氧化物酶(BPox),与果实的着色、成熟密切关联,但其特性、作用机制不清楚。明确BPox的生化特性及其基因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BPox参与荔枝果实着色和成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乌叶’荔枝成熟果果皮为材料,通过提取及Streamline Phenyl、CM-52、Phenyl Sepharose HP和Superdex 200等柱层析,纯化获得BPox。测定BPox的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底物特异性、抑制剂等生化特性。采用双倒数法测定其催化愈创木酚、(-)-表儿茶素的Km值及Vmax。应用MALDI串联质谱鉴定BPox的肽段序列,克隆BPox的c DNA。分别测定盛花后58、69、76、80和90 d荔枝果皮BPox的活性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BPox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从荔枝果皮纯化得到BPox最主要的2个组分,分别命名为BPox-2和BPox-3。凝胶过滤层析和SDS-PAGE结果显示,BPox-2和BPox-3的表观分子量分别约为30 kD和34 kD。BPox-2和BPox-3的最适反应pH均为6.0,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0℃和45℃;二者具有相似的底物特异性;DTT、ASA和L-Cys等能强烈抑制其活性。BPox-2和BPox-3催化愈创木酚的Km值分别为2.97和2.58 mmol·L-1,其Vmax分别为38.72×106和23.06×106 U·mg~(-1);其催化(-)-表儿茶素的Km值分别为3.49和3.24 mmol·L~(-1),Vmax分别为38.72×106和23.06×106 U·mg~(-1)。尽管BPox-2和BPox-3的肽质量指纹(PMF)不同,串联质谱分析显示,二者均具一个序列为TASLSAANSDLPSPFADLATLIAR的胰酶水解肽段。克隆得到BPox2的cDNA,大小为960 bp,共编码319个氨基酸。cDNA编码的多肽链N端包含1段26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C端缺乏液泡分选序列,具1个潜在的N-糖基化修饰位点。幼果期,荔枝果皮BPox的活性表现弱;至盛花后76 d,果皮开始着色变红,BPox的活性迅速启动升高直至果实成熟。qPCR的结果显示,在盛花后的58和69 d,果皮BPox2的转录水平很低;盛花后76 d,BPox2的表达急剧上升,达到高峰,为盛花后69 d的60.56倍,而后下降。至盛花后90 d,其表达水平又显著上升。【结论】荔枝果皮的BPox-2与BPox-3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底物特异性等与荔枝果皮可溶性Pox组分相似,但其对愈创木酚和(-)-表儿茶素的催化效率显著高于SPox。BPox-2与BPox-3同为BPox2所编码,因翻译后修饰差异而形成同工酶。BPox参与荔枝果皮的着色和成熟进程,其活性受转录水平调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柯范生 郑佳俐 林雅玲 陈丽娇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确定荔枝果汁饮料的配方及复配稳定剂和护色剂的配方.结果表明,混浊型荔枝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糖酸比45∶1、原汁含量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Brix;复配稳定剂的配方为:60 mg.L-1羧甲基纤维素+20mg.L-1黄原胶+20 mg.L-1海藻酸钠;添加1000 mg.L-1柠檬酸和100 mg.L-1EDTA-Na2可有效抑制荔枝果汁饮料储藏过程中的褐变.
关键词:
荔枝 混浊汁 稳定性 非酶褐变 护色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春丽
本文从荔枝果肉中提取了过氧化物酶(POD),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对热较敏感,当温度为70℃以上时,短时处理即可使酶活降至50%以下。最适pH 5,但在pH 6.0~8.0范围内活力比较稳定。该酶在25℃和0.1 mol/L磷酸缓冲液(pH7.0)条件下对愈创木酚和没食子酸的Km值分别是4.64×10-3和0.063 mol/L。谷胱甘肽和亚硫酸盐能完全抑制POD活性,但谷胱甘肽抑制浓度远低于亚硫酸盐,抗坏血酸只能在延迟时间内抑制POD活性,对POD抑制具有暂时性,各抑制机制不同;CuSO4、ZnSO4、CaCl2、MgCl2、EDTA对荔枝果肉POD活性...
关键词:
荔枝果肉 过氧化物酶 酶学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锋 谭兴和 郭时印 邓洁红 李清明 钟浩
以绵新2号黑花生为材料,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法,筛选出对黑花生衣色素吸附和洗脱性能好的大孔树脂,并探讨了大孔树脂纯化黑花生衣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非极性和弱极性大孔树脂对黑花生衣色素吸附效果较好,其中,HP20大孔树脂对黑花生衣色素的比上柱量、比吸附量和比洗脱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供试大孔树脂.当上样液的pH值为1,上样液花色苷浓度为10 mg/L,吸附温度为20℃时,HP20大孔树脂对黑花生衣色素的吸附率较高.采用80%乙醇作为洗脱剂,用量为14倍柱床体积即达到较好的解吸效果.
关键词:
黑花生衣色素 大孔树脂 纯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