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5)
2023(5405)
2022(3936)
2021(3446)
2020(2887)
2019(6147)
2018(6358)
2017(11687)
2016(7061)
2015(7918)
2014(8137)
2013(7607)
2012(6960)
2011(6258)
2010(6324)
2009(5815)
2008(6055)
2007(5408)
2006(5010)
2005(4633)
作者
(24562)
(20600)
(20573)
(19467)
(13182)
(9950)
(9097)
(8067)
(8008)
(7476)
(7356)
(6979)
(6870)
(6827)
(6740)
(6387)
(6380)
(6178)
(6158)
(5986)
(5504)
(5446)
(5314)
(4793)
(4784)
(4767)
(4759)
(4652)
(4379)
(4356)
学科
(25776)
经济(25742)
(15475)
管理(15257)
(11464)
企业(11464)
(9505)
(9352)
中国(9117)
方法(8635)
业经(7423)
数学(7000)
数学方法(6861)
农业(6317)
地方(5631)
(5333)
(5062)
(4895)
理论(4578)
发展(4557)
(4546)
产业(4291)
(4078)
银行(4032)
(4031)
(4022)
金融(4018)
(3868)
(3791)
环境(3740)
机构
大学(105544)
学院(104934)
研究(43469)
(35422)
经济(34617)
科学(32426)
管理(31629)
(31161)
中国(29519)
理学(27268)
理学院(26827)
管理学(25858)
管理学院(25699)
(25251)
农业(25118)
研究所(23683)
(23533)
业大(22489)
中心(17956)
(17484)
农业大学(16175)
(15917)
(15347)
(15209)
(15140)
师范(14833)
科学院(14705)
(14375)
北京(14265)
技术(13676)
基金
项目(74494)
科学(56097)
基金(52480)
(50164)
国家(49779)
研究(47068)
科学基金(39502)
(30338)
社会(28018)
自然(27830)
基金项目(27413)
自然科(27220)
自然科学(27205)
自然科学基金(26696)
社会科(26346)
社会科学(26336)
(26233)
教育(21494)
资助(21217)
重点(18188)
编号(17808)
计划(17052)
(16688)
科技(16441)
成果(15357)
(15025)
(14898)
科研(14782)
(14526)
(14286)
期刊
(40664)
经济(40664)
(29947)
学报(29858)
研究(27655)
科学(23058)
中国(21862)
大学(20464)
农业(20229)
学学(19636)
管理(11645)
(11589)
教育(11402)
(10889)
业大(9174)
(8215)
(7980)
金融(7980)
农业大学(7854)
技术(7402)
业经(6794)
经济研究(6389)
财经(6329)
科技(6109)
问题(5846)
林业(5687)
中国农业(5470)
(5460)
自然(5436)
图书(4923)
共检索到15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丽红  张瑞芬  肖娟  邓媛元  张雁  刘磊  黄菲  魏振承  张名位  
【目的】比较荔枝果肉不同酚类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单体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明确荔枝果肉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有效酚类成分,为揭示荔枝果肉发挥健康效应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18硅胶层析柱将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分离成F1、F2、F3和F4共4个不同的酚类成分群,分析各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及单体酚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娟芳  刘盛雨  芦旺  席万鹏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桃果肉中酚类物质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桃的品质育种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蜜桃、蟠桃和油桃3种类型共15个品种的桃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检测各品种中的酚类物质,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洁   李东方   郭金丽  
【目的】探讨3种不同果肉颜色欧李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欧李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果皮果肉色泽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3种蒙原欧李资源类型(红皮深红肉、红皮黄肉、红皮浅红肉),分别选择1个代表性资源为材料,研究果实发育过程(幼果期、硬核前期、硬核后期、着色膨大期、硬熟期、完熟期)及采后贮藏过程(0~40 d)中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及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测定完熟期果实色度值(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比较硬熟期和完熟期3种类型欧李果实中4种酚类物质的总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力、DPPH·清除率及·OH清除率,分析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种类型欧李果实中,果皮色度值表现为红皮黄肉L*、a*、b*均最高,红皮深红肉b*最低;果肉色度值表现为红皮黄肉L*、b*最高,a*最低,红皮深红肉a*最高,红皮浅红肉b*最低。在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3种类型果实中总酚、总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整体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花青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采后贮藏过程中,3种类型欧李果实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不同类型欧李果实中4种酚类物质含量均有差异,其中总酚、总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基本表现为红皮黄肉果实最高,红皮深红肉次之,红皮浅红肉最低;花青素含量则表现为红皮深红肉明显高于其他2种类型。3种类型欧李硬熟期和完熟期果实4种酚类物质的总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力、DPPH·清除率及·OH清除率均表现为总酚最高,其次为总黄酮和原花青素,花青素最低;不同类型果实的抗氧化活性表现不一。3种类型欧李果实的各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总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力和DPPH·清除率的相关性均较高,与·OH清除率的相关性较低。【结论】在发育及采后贮藏过程中,不同类型欧李果实中总酚、总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变化一致,花青素含量与之不同;3种类型欧李果实中,红皮黄肉果实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总体较高,其次为红皮深红肉,红皮浅红肉最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东晓  张瑞芬  张名位  黄菲  魏振承  张雁  遆慧慧  邓媛元  唐小俊  
【目的】荔枝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水果,其果肉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其果肉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辐射和护肝活性。筛选对荔枝果肉酚类物质具有良好吸附、解吸性能的树脂,并优化分离工艺参数,为建立荔枝果肉多酚分离纯化工艺和鉴定荔枝果肉多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11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HPD-200A、HPD-400A、HPD-100、HPD-500、HPD-600、HPD-722、HPD-826、D4020、NKA-II、NKA-9和AB-8)对新鲜荔枝果肉预冷80%丙酮/水酚类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分离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均最佳的大孔树脂,考察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春丽  
本文从荔枝果肉中提取了过氧化物酶(POD),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对热较敏感,当温度为70℃以上时,短时处理即可使酶活降至50%以下。最适pH 5,但在pH 6.0~8.0范围内活力比较稳定。该酶在25℃和0.1 mol/L磷酸缓冲液(pH7.0)条件下对愈创木酚和没食子酸的Km值分别是4.64×10-3和0.063 mol/L。谷胱甘肽和亚硫酸盐能完全抑制POD活性,但谷胱甘肽抑制浓度远低于亚硫酸盐,抗坏血酸只能在延迟时间内抑制POD活性,对POD抑制具有暂时性,各抑制机制不同;CuSO4、ZnSO4、CaCl2、MgCl2、EDTA对荔枝果肉POD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伟  张秋云  江东  席万鹏  周志钦  
【目的】对不同品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 Macfad.)的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为柑橘育种及葡萄柚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主栽的9个葡萄柚品种为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分析各品种果肉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与分布情况,用自由基清除(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s,DPPH)、铁离子还原(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自由基抗氧化(2,2'-azino-bis(3-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龙  邓媛元  张名位  张雁  魏振承  张瑞芬  唐小俊  
【目的】比较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选用14个代表性的苦瓜品种,分析其果肉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含量及其单体酚类的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DPPH(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和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牡康  贾栩超  张瑞芬  刘磊  董丽红  池建伟  白亚娟  张名位  
【目的】探讨杨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生物可及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杨桃的鲜食消费和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红杨桃(GZ)、香蜜杨桃(XM)、台湾蜜丝杨桃(TW)3个品种的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杨桃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选用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采取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分析各杨桃品种果实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液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计算其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结果】从杨桃果实提取物中检测到了3种酚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和3种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单体酚。供试杨桃品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34.41—293.30 mg GAE/100g FW和165.75—278.97 mg CE/100g FW。模拟胃消化后,杨桃消化液中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51.57—180.45 mg GAE/100 g FW和113.06—164.45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54.05%—76.98%和47.58%—93.88%。进一步经肠消化后,释放入消化液中的生物可及性酚类成分有所减少,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16.64—155.76 mg GAE/100 g FW和78.47—148.44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6.57%—66.45%和40.12%—84.75%。胃消化释放入消化液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分别达到56.60%—87.54%和65.33%—85.92%,而胃肠消化液中检测到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51.90%—80.94%和32.81%—37.50%。杨桃胃消化液的ABTS和ORAC抗氧化值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97.56%、102.42%、92.36%和122.73%、118.50%、107.14%,而经进一步肠消化后消化液的ABTS和ORAC值分别降低12.33%—26.60%和37.95%—43.28%。【结论】杨桃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包括原儿茶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酚类物质。杨桃果实经模拟胃液消化后消化液中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而肠消化过程使生物可及性的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英  薛梅  樊汶樵  罗洁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叶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蓝莓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蓝莓叶为试验材料,设置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处理,分别采用福林酚和亚硝酸盐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各样品的总酚、总黄酮、绿原酸和芦丁含量,采用亚铁还原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各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样品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4种干燥方式对蓝莓叶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多酚类组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蓝莓叶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总酚(55.7 mg GAE·g~(-1) DW)、总黄酮(104.8 mg RE·g~(-1) DW)两者含量为微波干燥方式的1.2倍左右,真空和热风干燥方式的3倍左右;多酚单体绿原酸(38.3 mg·g~(-1))、芦丁(10.2 mg·g~(-1))两者含量是微波干燥方式的1.5倍左右,热风和真空干燥方式的2—6倍。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叶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芦丁外,其他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留蓝莓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且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微波干燥的效果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生产上可根据样品处理量的大小和具体情况选择干燥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学群  黄雪梅  杨晓棠  季作梁  张昭其  
【目的】荔枝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关系极为密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PO催化花色素苷降解而引起果皮褐变的机理。【方法】利用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花色素苷、花色素、花色素的降解产物及固定化PPO,探讨PPO在花色素苷降解中的作用。【结果】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虽不能催化花色素苷降解,但在邻苯二酚存在下,花色素苷被PPO迅速降解,并形成褐色产物;PPO可直接催化氧化荔枝果皮花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并形成褐色产物;利用固定化PPO建立了PPO-酚-花色素苷反应系统,表明花色素苷的降解不依赖于PPO,而仅依赖于PPO催化形成的醌类物质。【结论】在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首先是PPO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华  曹婧  翟丽娟  薛照辉  
以猕猴桃果肉为原料,利用闪式提取法制备猕猴桃丙酮提取物,在化学模拟体系下,采用清除·OH法、DP-PH·法、O2-法以及FRAP法4种方法对猕猴桃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总酚以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猕猴桃丙酮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3.19±0.53)mg/g,总黄酮含量为(0.26±0.07)mg/g,在试验所选取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清除·OH、DPPH·、O2-的作用,以及较强的还原能力,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2g/mL猕猴桃丙酮提取物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4.5%和82.2%,当浓度为1 g/mL时,对O2-的清除率高达90.7%。猕猴桃丙酮提取物的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赖婷  刘磊  张名位  张瑞芬  张雁  魏振承  邓媛元  
【目的】比较不同乳酸菌种发酵对桂圆肉(干制的龙眼果肉)中游离态、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和单体酚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开发营养保健的乳酸菌发酵龙眼新产品提供参考。【方法】将桂圆肉打浆(料水比为1﹕1.5)后作为发酵基质,进行高温湿热灭菌,再分别接入7种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明串珠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干酪乳杆菌,菌浓度:8.0—9.0 lg CFU/ml),接种量为1%,在30℃下静置发酵48 h(ph4.0—4.2),然后对发酵前后桂圆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体酚类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采用铁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科  李国秀  赵艳红  余朝舟  
【目的】分析和研究石榴皮多酚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石榴皮多酚提取物的组成及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法测定多酚的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利用灌胃法研究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对小白鼠的血液、肝脏和脑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石榴皮多酚提取物中鉴定出了9种多酚类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安石榴苷,其含量占石榴皮总酚含量的65.75%。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石榴皮多酚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体内试验表明,石榴皮多酚能提高小鼠血液、肝脏及脑组织中SOD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位荣  刘顺枝  张昭其  季作梁  
研究了采后冷藏、外源ABA、亚精胺(Spd)、1-甲基环丙烯(1-MCP)、热处理及酸处理对荔枝果实脂氧合酶(LOX)活性变化的影响。荔枝果实组织中LOX活性测定反应系统的最适pH是6.5。与3℃冷藏相比, 0℃下糯米糍果皮LOX活性升高较快,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加快,在21 d时分别高出34.9%和25.6%。0℃下桂味果皮LOX活性先升后降,于14 d达到高峰。冷害促进了果皮LOX活性增加,但0℃下糯米糍果肉的LOX活性和MDA含量均低于3℃下果肉。外源ABA、Spd、1-MCP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果皮LOX活性,减轻了果实冷害的发生程度。推测由LOX主导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引起的膜结构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慧慧  李红卫  韩涛  王宗义  陈璧州  
以白熟期冬枣为试材,对其冷藏期间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并采用HPLC-MS定性定量检测果皮中4种形态酚(游离酚、酯化酚、苷化酚和结合酚)含量的变化,分析果皮和果肉抗氧化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及其主要形态酚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肉的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均先升后降;而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则持续下降;贮藏期间果皮中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始终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相关分析表明:果皮中除花青素外的活性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显著相关,其抗氧化能力也极显著高于果肉(P<0.01)。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