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4)
2023(5020)
2022(4339)
2021(4247)
2020(3549)
2019(8412)
2018(8519)
2017(15220)
2016(8577)
2015(9913)
2014(9692)
2013(9347)
2012(8532)
2011(7584)
2010(7716)
2009(7112)
2008(7184)
2007(6444)
2006(5777)
2005(5283)
作者
(22945)
(19188)
(18701)
(17699)
(12211)
(9174)
(8699)
(7412)
(7256)
(6922)
(6548)
(6291)
(6148)
(6012)
(5878)
(5788)
(5594)
(5495)
(5431)
(5400)
(4590)
(4542)
(4527)
(4455)
(4306)
(4226)
(4203)
(4054)
(3848)
(3778)
学科
管理(30222)
(25698)
(24564)
经济(24518)
(22817)
企业(22817)
(10044)
(8899)
方法(8615)
(7036)
财务(7015)
财务管理(6992)
中国(6918)
地方(6701)
业经(6636)
(6577)
企业财务(6514)
数学(6380)
数学方法(6302)
农业(5893)
(5605)
理论(5426)
(5240)
教育(5238)
(5231)
(5161)
(5153)
银行(5149)
人事(4867)
人事管理(4867)
机构
大学(109669)
学院(107812)
管理(42582)
(37515)
经济(36308)
研究(36292)
理学(34122)
理学院(33595)
管理学(33165)
管理学院(32893)
中国(30182)
(25503)
科学(22385)
(20897)
(18311)
(18264)
中心(18187)
(18152)
(17086)
师范(16985)
北京(16327)
研究所(16309)
业大(15528)
财经(15014)
(14930)
农业(14208)
师范大学(13868)
(13514)
(12940)
(12773)
基金
项目(67524)
科学(52027)
研究(51992)
基金(46985)
(41403)
国家(40545)
科学基金(33910)
社会(30768)
社会科(28813)
社会科学(28798)
(26768)
基金项目(25337)
教育(24194)
(22881)
编号(22462)
自然(21900)
自然科(21297)
自然科学(21290)
自然科学基金(20906)
成果(19614)
资助(18280)
课题(15690)
重点(14819)
(14506)
(14215)
(13995)
项目编号(13532)
(13369)
(13343)
大学(13242)
期刊
(50059)
经济(50059)
研究(34658)
中国(28049)
(19617)
管理(18904)
教育(17611)
(16933)
学报(16223)
科学(15380)
大学(12521)
(11484)
金融(11484)
农业(11473)
学学(10985)
技术(9749)
(9145)
图书(8462)
业经(7342)
财经(7266)
财会(6704)
会计(6659)
(6373)
资源(6325)
(6263)
书馆(6246)
图书馆(6246)
问题(6149)
(6046)
经济研究(5903)
共检索到18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辉  刘小宇  王亮  柯丽娜  
荒野区域是濒临灭绝动植物的栖息地,是自然变化的历史记录者,是人类与自然的契合点。本文从时间和事件两个维度出发,梳理荒野思想的发展进程和美国国家公园的荒野管理,以园内土地94%是荒野的美国约瑟米蒂国家公园为例,剖析约瑟米蒂荒野管理的两大重要因素:公园管理和游客参与。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介入与支持,实现了约瑟米蒂荒野的商业服务、设备使用、游径设置和承载力监管;游客参与包括国家公园荒野管理计划制定、遵守荒野管理规定和支持荒野管理创新等。事实证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参与荒地管理,既保护了荒野,又满足了游客的游憩和教育,其模式值得研究、借鉴与推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宏新  邵俊霖  于姝婷  王迎辉  冯钰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通过对荒野保护思想源起、发展历程和实践的梳理,阐述了荒野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再野化理论中的"3C"模型、营养级再野化和"TSD"模型,并运用NVivo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进行政策文本分析。《规划》较好地体现了荒野保护思想,符合再野化理念,营养级再野化特征较为显著,但人工干预色彩浓厚,生态再野化特征突出。关注荒野与再野化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园应持续进行再野化实践,为荒野科学与工程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吕雪梅  
美国大学新生荒野体验项目是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荒野环境中进行各种历险活动,达到帮助新生成功转型、成长发展的目标。大学新生荒野体验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效人际关系,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信任、互助、合作、关爱、宽容、负责等优良品质,对我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曹越  杨锐  
荒野保护和再野化是目前国际上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首先梳理荒野保护和再野化的起源与发展现状,进而总结其对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启示,提出以下四项建议:加大荒野保护和再野化研究力度、贯彻复杂生态系统修复中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立我国荒野保护与再野化制度体系、加强荒野保护和再野化相关国际交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自从近代理性主义思潮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兴起以来 ,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评价范式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主导价值倾向。在理性主义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规范下 ,作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以及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活动 ,也渐渐地被边缘化了 ,甚至被视为可有可无之物。这不能不再度引发人对教育本质意义的思考 ,本文便根据自然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等领域的哲学观点 ,来阐释教育中生命意识的意义 ,并强调只有灌注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的教育为学生敞开的才不会是一个符号化和数字化了的抽象世界 ,而是一个人时时刻刻与之发生交流的真实生活世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张端  赵敏  戴向前  
自然保护地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政府治理是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是世界上最早的河流保护地体系,其政府治理模式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代表。在提出保护地治理系统框架基础之上,采取深入访谈、比较等方法,对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在法律保障、产权制度、治理主体3个方面具有明显的联邦主导特征,但又在资源权属、治理主体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权特征,是一种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的治理模式,因河而设,因河而治;尊重权利,适度分权;格局大维持,模式小改变。这些探索是对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多部门治理"与中国保护地治理现有的"分部门治理"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借鉴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可以在选择治理类型、尊重产权归属、改变治理主体权责等方面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娜  蔡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晞月  
以荒野景观作为一种自然景观风貌在人居环境背景下的内涵探究为基础,辨析了荒野景观与自然、废弃地景观的概念,梳理了现阶段荒野景观的认知模式以及其在城市绿地框架中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将城市中具有普遍性的荒野景观实践划分为初级荒野景观的保护性开发、次级荒野景观的更新修复、类荒野景观的创造,并结合现今城市荒野景观的普遍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相应战略性的处理策略,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城市中荒野景观的存续、可持续发展与营造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晞月  
以荒野景观作为一种自然景观风貌在人居环境背景下的内涵探究为基础,辨析了荒野景观与自然、废弃地景观的概念,梳理了现阶段荒野景观的认知模式以及其在城市绿地框架中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将城市中具有普遍性的荒野景观实践划分为初级荒野景观的保护性开发、次级荒野景观的更新修复、类荒野景观的创造,并结合现今城市荒野景观的普遍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相应战略性的处理策略,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城市中荒野景观的存续、可持续发展与营造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平星   梁鑫   朱春成  
再野化是当前人类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手段,荒野地作为再野化的基础空间载体,其科学识别与保护对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青藏高原为案例区,以2020年为研究时点,在解析荒野地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再野化适宜性评估、荒野地空间格局分析和形态学分析,从生态因子适宜性和生态系统自然度两个维度综合评价荒野地适宜性,识别荒野地适宜性等级,明确最适宜的荒野化空间。研究表明:(1)青藏高原的再野化适宜性指数范围为0.1310~0.9332,青藏高原荒野地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总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的空间格局。(2)荒野地空间结构总体相对简单,形态学特征均呈现分散化和大型化特征。其中优选荒野地主要集中在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而备选荒野地和潜在荒野地逐渐蔓延至川西藏东山地针叶林、青东祁连山地草原和青藏高原西北区域的昆仑北翼山地荒漠地带。(3)青藏高原荒野地的优化受到重要生态功能区、尤其是源区分布的影响。受其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荒野地目前集中分布在东部的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川西藏东山地针叶林地带,而西部地区源区较少且规模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完善保护生物学理论、促进青藏高原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辉  张佳琛  刘小宇  王亮  
解说与教育服务是美国国家公园与游客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美国国家公园的成长和发展,解说与教育服务也日臻完善。文章通过大量资料和中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对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意义、内容做了进一步剖析和阐述;将其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实施阶段、建设阶段和完善阶段。以西奥多·罗斯福国家公园的具体解说与教育项目为例,透视出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育服务的坚强后盾:专业的规划机构、严格的人员要求、健全的解说与教育项目和公园各种系列的定期评估。纵观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与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霞  汪宇明  
国家公园理念已经得到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国家公园是可以实现游憩公民权维护、自然遗产资源全民共享、自然与生态环境保护、国民认同感培育等多重目标的场域保障,是可持续自然旅游的有效组织模式之一。分析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运动+社区参与型决策+强势制度保障"模式和科里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生态标签地建设"模式,指出可持续的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培育和旅游规制是可持续自然旅游发展的重要方面,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计划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华晟  陈婉婧  任灵芝  
美国国家公园采取的是以联邦政府为核心的集权式管理,并形成了以"国家公园管理局—地方办公室—基层管理局"为主线的垂直管理体系。国家公园基金会的设立,则是为了整合来自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从而有效增进社会福利并保护环境资源。然而,公私合作管理也存在着难以根治的痼疾。借鉴美国的先行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未来我国保护地应改变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增加公众的经济可达性,并鼓励民间环保团体的监督与参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费宝仓  
近来,关于风景名胜和历史性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保护资金和私人企业对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行性而展开,笔者认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为此,笔者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组织管理、法治和资金来源三个角度对我国国家重要自然与历史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佳伦  董宇翔  叶可陌  索筠博  闫娜  韩莉  林辰松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从空间角度构建水平、垂直两个维度的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分别对水体类型、水域面积、驳岸类型及水岸形态、滨水缓冲带、植物覆盖度、惊飞距离、水深、植物高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郊野公园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依据及方法。【结果】共确定23个鸟类目标种,建立鸟类栖息地约20.3 hm~2,其中水域栖息地约11.4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水域面积在2.6~5.8 hm~2之间;水生植物覆盖度在30%~65%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平均水深在0.8~2.5 m之间;水生植物高度平均为0.3~1.8 m。陆域栖息地约8.9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滨水过渡带乔木覆盖度在10%~16%之间,灌木覆盖度在35%~44%之间,草本覆盖度在40%~55%之间;植物平均高度为8.6~22.5 m;地被种类在12~31种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结论】(1)从空间尺度指标入手,构建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提出营建策略,可以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郊野公园应设置大小不同,功能丰富,具备蜿蜒自然缓坡驳岸和一定水深的水体空间;植物景观在满足鸟类对水域、近岸缓冲带、陆域范围植物覆盖度、群落组成形式、高度需求的同时还应提升地被丰富度;园路及场地应采用近自然材质和低鸟类干扰的策略。(3)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重视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和不同鸟类的种间关系,同时还应满足人类休闲游憩的需求,实现人-鸟的和谐共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