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8)
- 2023(12946)
- 2022(11291)
- 2021(10535)
- 2020(8963)
- 2019(20506)
- 2018(20146)
- 2017(38467)
- 2016(21517)
- 2015(23896)
- 2014(23668)
- 2013(23354)
- 2012(21423)
- 2011(19410)
- 2010(18973)
- 2009(17218)
- 2008(16873)
- 2007(14419)
- 2006(12479)
- 2005(10586)
- 学科
- 济(78843)
- 经济(78750)
- 管理(57972)
- 业(55647)
- 企(45664)
- 企业(45664)
- 方法(39025)
- 数学(33847)
- 数学方法(33422)
- 学(22507)
- 农(21904)
- 中国(19666)
- 财(19277)
- 业经(17756)
- 地方(15412)
- 贸(15259)
- 贸易(15255)
- 农业(14935)
- 易(14793)
- 理论(13776)
- 环境(13239)
- 和(13128)
- 技术(13117)
- 制(12799)
- 务(12453)
- 财务(12392)
- 财务管理(12372)
- 企业财务(11708)
- 划(11262)
- 银(10904)
- 机构
- 大学(308186)
- 学院(304896)
- 管理(118421)
- 济(111473)
- 经济(109042)
- 研究(105442)
- 理学(104341)
- 理学院(103081)
- 管理学(100924)
- 管理学院(100418)
- 中国(73522)
- 科学(73332)
- 京(65746)
- 农(63244)
- 业大(55910)
- 所(55708)
- 研究所(52086)
- 农业(50564)
- 财(48256)
- 中心(46184)
- 江(42978)
- 北京(40960)
- 范(40455)
- 财经(40114)
- 师范(39869)
- 院(38036)
- 经(36530)
- 州(35115)
- 农业大学(33898)
- 技术(33685)
- 基金
- 项目(222737)
- 科学(172072)
- 基金(160365)
- 研究(152411)
- 家(144853)
- 国家(143702)
- 科学基金(120486)
- 社会(92923)
- 省(87989)
- 社会科(87902)
- 社会科学(87876)
- 基金项目(86499)
- 自然(83454)
- 自然科(81477)
- 自然科学(81446)
- 自然科学基金(79972)
- 划(75630)
- 教育(69730)
- 资助(65801)
- 编号(60438)
- 重点(50695)
- 成果(47908)
- 部(47587)
- 发(46946)
- 创(46317)
- 计划(44978)
- 科研(43918)
- 创新(43276)
- 课题(41999)
- 科技(40381)
- 期刊
- 济(114327)
- 经济(114327)
- 研究(81556)
- 学报(63757)
- 农(56393)
- 科学(54499)
- 中国(51872)
- 大学(45696)
- 学学(43576)
- 管理(40073)
- 农业(39119)
- 财(33967)
- 教育(31124)
- 技术(23484)
- 业(20484)
- 融(20003)
- 金融(20003)
- 业经(19580)
- 财经(18405)
- 经济研究(18362)
- 业大(18299)
- 科技(17307)
- 版(17180)
- 图书(15682)
- 经(15543)
- 问题(15208)
- 林业(14986)
- 农业大学(14694)
- 理论(14221)
- 资源(14141)
共检索到419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淑芳 刘彩凤 许冬梅
比较分析了荒漠草原5种禾本科牧草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5种牧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并且均以沙生冰草最高,蒙农杂交冰草最低,品种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新麦草>沙芦草>无芒雀麦>蒙农杂交冰草,Chl a和Chl b含量大小表现为相同规律;5种牧草净光合速率受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不同,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蒸腾速率(E)、水分利用效率(WU...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禾本科牧草 光合特性 生理研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金龙 王莹 许爱云 陶利波 于双 许冬梅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沙生冰草(A.desertorum)、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苗期叶片水分状况、细胞膜透性、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借助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5种牧草幼苗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下,5种禾本科牧草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5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隶属函数均值介于0.351 0~0.688 1,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沙生冰草、新麦草、蒙农杂种冰草、蒙古冰草和无芒雀麦。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幼苗期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璞 解李娜 满良 王金龙 李清芳 马成仓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生物量测定和多样性指数计算,研究了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锦鸡儿(Caragana)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锦鸡儿灌丛内草本植物高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和非灌丛化草地(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朋涛 杨婷婷 姚国征 李鹏 吴昊 贺晶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旨在揭示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碳截存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照区,CK)5个处理,于2012-05-09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碳密度、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在5-9月,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轻度放牧区外,其他强度放牧区地上部碳密度与对照区均有明显差异。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地上部碳密度5-9月的动态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娜 白可喻 杨云卉 张睿洋 韩国栋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个生长季内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试验设置禁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减少,且生长旺季(8月),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比禁牧分别降低了7.47%、41.96%和51.75%;草地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P>0.05);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无显著影响;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静静 马红彬 周瑶 王丽 牛佳伟 沈艳 许冬梅
【目的】合理的放牧方式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轮牧方式对滩羊牧食特性、体重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可为草地放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面积最大的荒漠草原为对象,在载畜率为0.75只/hm2水平下,设置连续放牧(CG)、二区轮牧(TG)、四区轮牧(FG)、六区轮牧(SG)4个处理。采用跟群全天观察法测定滩羊的牧食习性,利用差额法测定采食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草群和滩羊摄入牧草营养成分,每个轮牧周期结束观测滩羊的体重,统计放牧期间繁殖性能等。【结果】放牧全天,滩羊采食时间占据了主体,比例达64%以上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子元 钱志豪 马红彬 伏兵哲 彭文栋 刘定鑫
开展乡土植物的适应性评价对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的乡土植物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野生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人工繁育沙芦草和新品系沙芦草为研究对象,从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营养价值3个方面16项指标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牛枝子的生长速度、叶茎比、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植物(P 0.05);草木樨状黄耆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物(P 牛枝子>人工繁育沙芦草>野生沙芦草>新品系沙芦草;在加权关联度下呈现草木樨状黄耆>人工繁育沙芦草>牛枝子>野生沙芦草>新品系沙芦草。研究结果表明,草木樨状黄耆与人工繁育沙芦草可作为宁夏及同类地区荒漠草原植被建设中的优先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红彬 谢应忠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特征。【方法】通过不同放牧强度试验,研究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包括赖草(Leymus secalin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mii)等4种主要饲用植物的地上净初级生长量。【结果】荒漠草原植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补偿性生长不同,在绵羊放牧强度0.60只/ha(2005年)或0.75只/ha(2006年)时表现为等补偿生长,小于此强度时则发生超补偿生长,大于此强度表现为欠补偿生长。4种主要饲用植物种群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补偿性生长特征也不尽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梓晗 吕世杰 杨溢文 闫宝龙 王忠武 刘红梅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稳定性受到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共同调控,但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却鲜为人知。为探讨放牧强度对优势种群和物种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CK(对照区)、MG(中度放牧)和HG(重度放牧)的3个试验处理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和优势分析方法,得到初步结论如下。各优势种群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上,基于绝对数量关系,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放牧强度响应较为敏感,基于相对数量关系和综合数量关系,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在MG处理区下变化幅度较大,均匀度指数在HG处理区下变化幅度较大。在不同处理区内,优势种群优势排序不因数量关系的相对与绝对发生变化,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排位则受相对与绝对数量关系的影响较大。伴随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群落优势种群与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以通过调整其关联强度来适应放牧强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向阳 徐海红
【目的】从碳平衡的角度为确定荒漠草原合理的放牧管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法测定生物量季节动态,密闭气室法测定土壤呼吸动态。【结果】(1)相较于自由放牧,划区轮牧能保持较高的凋落物量、家畜采食量以及地下生物量,在恢复地上植被方面无明显差别,禁牧保持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及地下生物量;(2)随着放牧的进行和季节水热条件的变化,土壤呼吸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自由放牧在干旱季节产生较小的土壤呼吸;(3)生长季内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和围栏禁牧下的荒漠草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413.78、401.45和416.80 gC.m-2.a-1。【结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表现为碳汇,不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佺珍 韩建国 周禾 刘富渊 仲勇
采用多区组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大样本岭回归分析求出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因子与产量的岭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除蓝茎冰草的模型外,其他5种禾本科牧草的模型中,提高任1个种子产量因子,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种子产量。6个模型中,5个种子产量因子每提高1个单位对其种子产量的提高大小排序为单粒种子重>每小穗种子粒数>每小穗小花数>每生殖枝小穗数>生殖枝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仰东 李蔚 李仁 吴新新 赵冰 毛培胜
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在可持续农业发展、城市绿化、生态保护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转基因牧草及草坪草育种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科研实践,总结了近年来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在遗转转化体系优化上的研究结果,并对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其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生物胁迫,以及抗旱、耐盐等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转基因研究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禾本科 牧草 草坪草 转基因 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太宇 郑立 乔宏兴 刘庆华
【目的】研究多年生黑麦草和紫羊茅不同生育期氨基酸的瘤胃降解特性。【方法】以6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用尼龙袋法测定不同生育期多年生黑麦草和紫羊茅在绵羊瘤胃降解前后粗蛋白、总氨基酸及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1)除开花期外,多年生黑麦草在各个生育期的粗蛋白及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紫羊茅;2种牧草都富含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而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即在分蘖期最高,在成熟期最低。2)2种牧草各氨基酸在分蘖期易降解,而在成熟期不易降解。3)2种牧草中的甘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瘤胃中较易降...
关键词:
生育期 禾本科牧草 氨基酸含量 瘤胃降解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楠 崔耀平 张帅帅 刘素洁 付一鸣
针对中国草原、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承载的温室气体量在区域大尺度上无法有效量化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值(green-house gas value,GHGV)模型,利用国内1990–2015年共6期的草原、荒漠草原的土地利用数据,开展草原时空变化分析,结合全球和中国本地化后的两套模拟参数分别模拟分析中国草原、荒漠草原近25年来对3类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封存潜力。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草原、荒漠草原的面积呈下降趋势,对温室气体的封存潜力有所减弱,封存的温室气体减少了1.93 Pg·CO2-eq–1。通过对比参数本地化和模型自带参数的模拟结果发现,本地化参数后草原、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模拟值均大于使用全球参数的模拟值。本研究同时发现,从草原面积到草地的碳储量,当前研究均面临量值差异的挑战,亟待开展更多深入的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斌 陈林 吴秀玲 张硕新 谢应忠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分析法,对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蒙古冰草群落、赖草群落、甘草群落、沙蒿群落)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了枯落物输入对土壤呼吸的贡献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有枯落物输入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无枯落物输入的土壤呼吸;4种群落枯落物对土壤呼吸CO2的贡献量依次为:甘草群落(0.095g/(m2·h))>蒙古冰草群落(0.083g/(m2·h))>赖草群落(0.076g/(m2·h))>沙蒿群落(0.041g/(m2·h)),枯落物呼吸日贡献量与地表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枯落物呼吸贡献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呈"双峰"曲线,2次峰值分别出...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枯落物输入 土壤呼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