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3)
2023(9702)
2022(8750)
2021(8282)
2020(6960)
2019(16189)
2018(16297)
2017(31379)
2016(17171)
2015(19409)
2014(19509)
2013(19307)
2012(17391)
2011(15734)
2010(15564)
2009(14060)
2008(13499)
2007(11581)
2006(10066)
2005(8632)
作者
(50041)
(41359)
(41029)
(39146)
(26298)
(19912)
(18572)
(16352)
(15708)
(14639)
(14325)
(13748)
(13067)
(12923)
(12798)
(12617)
(12403)
(12393)
(11705)
(11610)
(10395)
(10059)
(9923)
(9349)
(9251)
(9192)
(9160)
(9140)
(8282)
(8204)
学科
(65396)
经济(65331)
管理(50674)
(44699)
(37747)
企业(37747)
方法(31973)
数学(27402)
数学方法(27070)
(17160)
(16722)
中国(15944)
(15297)
业经(14574)
环境(14339)
地方(13876)
(12105)
理论(11877)
农业(11571)
(10824)
贸易(10817)
(10730)
技术(10523)
(10488)
(10384)
(9929)
财务(9866)
财务管理(9851)
教育(9364)
企业财务(9265)
机构
大学(242434)
学院(240295)
管理(98393)
(88132)
经济(86018)
理学(85990)
理学院(85026)
管理学(83449)
管理学院(83044)
研究(78447)
中国(56945)
(52374)
科学(52257)
(39329)
(38820)
业大(38355)
(38198)
研究所(36291)
中心(35510)
北京(33291)
(33245)
(32444)
师范(32129)
财经(32053)
农业(29941)
(29162)
(29144)
(27804)
师范大学(26119)
技术(25518)
基金
项目(173153)
科学(134989)
研究(125218)
基金(124756)
(109130)
国家(108252)
科学基金(92627)
社会(76232)
社会科(72099)
社会科学(72078)
(67630)
基金项目(67414)
自然(62265)
自然科(60665)
自然科学(60652)
自然科学基金(59537)
(57564)
教育(56678)
资助(51312)
编号(51288)
成果(40924)
重点(38591)
(37195)
(36346)
(35411)
课题(34872)
科研(33249)
创新(32956)
大学(31908)
计划(31777)
期刊
(94300)
经济(94300)
研究(66657)
中国(41165)
学报(40704)
科学(36885)
管理(34731)
(34084)
大学(30155)
学学(28305)
(27600)
教育(26180)
农业(24503)
技术(20797)
(16997)
金融(16997)
业经(16048)
图书(14638)
财经(14503)
经济研究(13939)
科技(12996)
理论(12777)
资源(12728)
(12269)
(12120)
问题(12118)
实践(12074)
(12074)
情报(11271)
(11200)
共检索到334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向慧  王兵  亢新刚  冯强  
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问题是研究气候和小气候形成及其变化机制的重要问题 ,也是维持现有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 ,而且对防治荒漠化起着重要作用 .该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规律及系统小气候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从水量平衡与水文动态、水热交换与传输以及热量平衡等 3个方面 ,评述了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研究的若干方法 .最后 ,该文对水热平衡理论和研究方法、水热平衡耦合模型以及荒漠生态系统的水热结构优化模式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问题作了分析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劲松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山地系统在景观上为农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具有内生型脆弱性、对植被的依附性、景观过渡性以及落后的生产力等方面,荒漠化较严重。作者通过对坡面级联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分析,讨论了山地荒漠化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就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几点想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崔媛媛  白柳  王梓晗  赵宏宇  宝音贺西格  李治国  韩国栋  王忠武  
全球降水格局的改变势必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而草地碳汇功能对水分的变化极为敏感。为探究不同降水梯度对生态系统碳交换产生的影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设置模拟降水试验(减水50%、自然降水、增水50%和增水100%),在2017年5月至9月,每隔15 d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式箱法测定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结果表明:1)增水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崔向慧  包永红  
根据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的长期连续实测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的辐射特征 ,研究了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及热量平衡规律。在绿洲荒漠过渡区 ,其太阳辐射、净辐射和反射辐射具有明显的日进程和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辐射月总量最大值 (12 0 2 3 3kW·m- 2 )出现在 8月份 ,最小值(5 2 0 6 5kW·m- 2 )出现在 11月份 ;流动沙丘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有植被覆盖的红柳和白刺灌丛沙丘表面的反射率 ,在植被生长季节更为明显 ,反射率日最大值分别为流动沙丘 (37 5 % ) >白刺沙丘 (2 9 7% ) >红柳沙丘 (2 7 9% ) ;流动沙丘表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中民  于贵瑞  樊江文  温学发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研究领域中,干旱对生态系统水碳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植物个体水平上,干旱会引起植物叶片气孔导度降低,溶质含量增加,叶片变厚、地下生物量比例增加等以减少水分损失。与此同时,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也因气孔导度的降低而下降。适度的干旱通常会使植物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它们的生理和形态特征对干旱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干旱会影响群落冠层的生理特性以及群落的结构组成,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水碳循环过程的改变。主要体现为植被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降低,而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也可能降低。受干旱影响,植物群落耐旱植物所占比例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也会降低。尽管目前有关干旱对生态系统水碳过程影响在各个层面都已涉及,但这些研究内容多是彼此孤立的,为了深入认识生态系统对干旱的响应机理,还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多过程间的耦合关系,并建立生态系统不同层次间和时间尺度间机理联系的理论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燕乃玲  虞孝感  
生态系统完整性(ecosystem integrity)的内涵不断发展,正在逐步成为现代环境伦理和环境政策的价值基础。对生态系统完整性有多个侧面的研究视角和定义。结构的视角注重系统组成的成分,功能的视角注重系统整体的、动态的特性;人类的价值判断对生态系统是否具有完整性起决定作用;从自组织演化的角度,一个健康、且具有不断自演化和进化能力的系统才是具有完整性的。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不同的生态系统,因其管理目标的不同,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也有侧重。最后,生态系统完整性在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生态系统完整性应视为区域生态系统规划和管理的价值内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浩  陈阜  张海林  
在回顾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及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关系、模型模拟、应用研究和案例5方面的当前特征进行了分析。我国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集中在介绍国外研究进展,和对国内生态系统等案例进行服务价值测算;国内应加强分类及其价值评估方法、多尺度多类型模型几个方向研究,尤其在服务管理及应用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敦越  杨春明  袁旭  杨燕平  肖复晋  梁斯琦  陆颖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协调流域经济发展,建立基于居民福祉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生态补偿、生态恢复等综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指导。在理清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内涵与特征,总结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流动性、水资源主导性及时空异质性的特点。结合案例从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性三方面讨论国内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应加强生态机制研究、开发具有流域适用性的评估方法并突出研究应用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生菊  李莹  靳瑰丽  张勇娟  魏秀红  刘文昊  宫珂  马建  刘智彪  李嘉欣  李超  
城市周边的荒漠草地承担着减少地表径流、抗风蚀、固碳等生态功能,加之受自身脆弱性和城市化的影响,其价值更易发生改变,评价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科学利用、规划和保护该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城市外围10 km范围内1990-2020年的荒漠草地作为研究区域,用生物量修订生态系统服务单价,实现生态服务价值在Landsat影像像元(30 m×30 m)上的空间异质性表达,在掌握草地面积、生物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周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 31年内,城市周边荒漠草地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少了193.49 km~2,动态度为-3.27%,主要转向建设用地。2)草地生物量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到2020年生物量为198.06 g·m(-2)。3)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波动式增加趋势,且2015年最高,为29.35亿元,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0.01亿元;距城市周边1~10 km范围内,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出距离城市越近,服务价值越低。因此,31年来城市周边荒漠草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大,呈减少趋势,而生物量虽受到城市扩张的作用,但整体呈增加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本身草地面积和生物量的影响较小,主要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伯儒  刘某承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桥梁,根据生态系统服务间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制定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是进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进行全面总结,并针对现有管理策略的不足提出潜在解决方案。按照需求—需求权衡、供给—需求权衡和供给—供给权衡分类体系,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并在现有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耦合三种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框架。结果显示:需求—需求权衡管理策略的实质是生态系统服务优先级排序,供给—需求权衡主要通过调控供需权衡驱动力以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供给—供给权衡主要依据权衡特征进行分区管理,或者调控权衡驱动力提高ES供给量并缓解权衡强度。研究表明:(1)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缓解供给—需求权衡强度,同时达到“效率性”与“公平性”两个管理要求,即缓解供给—需求权衡强度的同时缓解供给—供给权衡与需求—需求权衡。现如今管理策略大多孤立地缓解某一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缺少耦合三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生态系统管理框架。(2)优先缓解主客观重要性较高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需求权衡强度可同步缓解需求—需求权衡,综合调控供需权衡驱动力与供给权衡驱动力可同时缓解供给—需求权衡强度与供给—供给权衡,从而最终实现三种权衡的耦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海霞  韩国君  陈年来  黄得志  张正  张凯  
以陇椒2号和美国红为试验材料,在民勤荒漠绿洲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辣椒的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对调亏灌溉的响应。结果表明,辣椒耗水量与灌水量显著正相关,制干专用品种美国红的耗水量(434.63 mm)显著小于鲜食品种陇椒2号(482.10 mm)。两品种耗水强度均表现为结果盛期>定植—坐果期>结果末期,美国红3个时期各处理的平均耗水强度分别为4.30、3.89、2.82 mm/d,陇椒2号分别为4.85、4.03、3.57 mm/d。耗水模数表现为结果盛期>定植—坐果期>结果末期(结果盛期调亏处理除外),充分灌水条件下,两品种耗水模数相当,3个生育期分别约为46%、40%、14%,各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清河  孙保平  孙立达  
进行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明确荒漠化概念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荒漠化指征、动态监测、评价及计算机的应用(如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着重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上的应用前景,指出建立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是一项新兴研究项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云合  娄策群  齐芬  
结合生态学及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机制、维持机制和恢复机制。正反馈、信息生态位的分化和信息生态链(网)的形成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价值追求、竞争、信息行为自律和监管能维持信息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状态;人工调控和系统内部调节则能使失衡的信息生态系统恢复平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王娜  肖文发  沈雅飞  刘泽彬  
【目的】探讨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对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陆地植被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表明,C、N、P是生态化学计量学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N和P是陆地植被生长2种最重要的限制元素;土壤中的碳氮磷比值是评价土壤质量重要指标,从全球尺度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碳氮磷比值基本为恒值;陆地生态系统养分限制判断研究表明,N∶P比值是植物生长养分限制的敏感性指数,常被用于确定养分限制的阈值,同时N、P含量也可用于确定养分限制类型;气候、地理、土壤等因子是陆地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中,C、N、P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因子,其比值在研究土壤质量评价、养分限制阈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兵  崔向慧  白秀兰  马全林  
本文应用长期定位研究方法对甘肃民勤荒漠化地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荒漠化地区红柳群落与白刺群落土壤水分年际变化不明显 ,流动沙丘年际差异较大 ,最高达 2 5 38% ;(2 )根据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点 ,划分为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耗期与土壤水分稳定期 ;(3)土壤水分含量垂直变化规律是由表层到深层依次递增 ,受植被、气象、人为等外界因素影响 ,各群落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范围差异很大 ;(4)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差异很大 ,一般下坡位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上坡位与中坡位土壤含水量 ,前者约是后两者的 2倍 ,最高达到 15 4 0 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