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6)
2023(5613)
2022(4813)
2021(4493)
2020(4069)
2019(9216)
2018(9025)
2017(17710)
2016(10165)
2015(10961)
2014(11126)
2013(10861)
2012(10145)
2011(9231)
2010(9229)
2009(8292)
2008(8309)
2007(7419)
2006(6201)
2005(5592)
作者
(32884)
(27610)
(27306)
(25965)
(17437)
(13326)
(12233)
(10813)
(10171)
(9890)
(9536)
(9253)
(9044)
(9009)
(8899)
(8444)
(8318)
(8088)
(7962)
(7734)
(7178)
(6871)
(6801)
(6259)
(6229)
(6087)
(5946)
(5921)
(5856)
(5632)
学科
(39373)
经济(39337)
(23665)
管理(23269)
方法(22409)
数学(20429)
数学方法(19995)
(18907)
企业(18907)
(13887)
(8912)
(8583)
中国(8003)
地方(7347)
(7289)
贸易(7288)
(7002)
业经(6542)
理论(6366)
农业(6140)
(5873)
技术(5835)
(5829)
金融(5828)
环境(5619)
(5527)
(5466)
财务(5447)
财务管理(5437)
(5370)
机构
大学(144229)
学院(143027)
研究(53872)
(52080)
经济(51001)
管理(50230)
理学(43993)
理学院(43380)
管理学(41970)
管理学院(41718)
科学(39963)
中国(37783)
(34658)
(31656)
(30596)
业大(29608)
研究所(28698)
农业(27293)
中心(23529)
(22924)
(20657)
北京(20282)
(20132)
(18948)
财经(18716)
(18155)
农业大学(17956)
师范(17829)
(17691)
(17172)
基金
项目(106108)
科学(81384)
基金(76507)
(71824)
国家(71364)
研究(66511)
科学基金(58543)
自然(42698)
(42616)
自然科(41733)
自然科学(41720)
自然科学基金(40932)
基金项目(40002)
社会(39854)
社会科(37791)
社会科学(37780)
(36739)
资助(33955)
教育(30662)
重点(25262)
计划(24009)
编号(23910)
科技(22307)
(22268)
(22114)
科研(21761)
(21233)
创新(20008)
成果(18591)
大学(18425)
期刊
(50921)
经济(50921)
学报(36239)
研究(35752)
(29895)
科学(29103)
大学(25978)
学学(25143)
中国(24833)
农业(20219)
管理(17233)
(16769)
林业(12283)
教育(12266)
(11565)
技术(11385)
业大(10903)
(10510)
金融(10510)
统计(9198)
(8969)
财经(8889)
科技(8727)
经济研究(8700)
业经(8503)
(8335)
农业大学(8042)
资源(7668)
(7601)
决策(7436)
共检索到200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綦艳林  朱雅娟  贾志清  史军辉  
在新疆尉犁县的天然荒漠河岸林里,选择了3个土壤盐度不同的样地,测定了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氯离子(C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胁迫的增强,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K+/Na+变化不明显,Cl-含量和SOD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则呈减少趋势;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SOD活性与MDA含量呈增加趋势,Cl-含量逐渐减少。在3个样地中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柽柳(p<0.05),其中,样地1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龚雪伟  吕光辉  马玉  张雪妮  何学敏  郭振洁  
【目的】探明荒漠盐生植物冠下土与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沿盐分梯度的变异及影响叶片元素计量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干旱盐渍化区域生态保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艾比湖流域2种典型荒漠盐生植物骆驼刺和白刺为研究对象,按照盐分梯度对2种植物分别选取3个10 m×10 m样方,基于216个冠下土和植物样品,综合分析不同盐分梯度下骆驼刺(轻度、中度和重度)和白刺(中度和重度)冠下土与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并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影响盐生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盐分适度增加能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王家强  柳维杨  
荒漠河岸林是干旱荒漠区宝贵的天然林资源,而水盐格局制约着物种的形成、进化、演替和分布。基于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荒漠河岸林6个样地750个土壤样品采集和6.0 hm2群落调查,研究了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对优势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荒漠河岸林土壤含水量随深度而增加,40 cm土层之下变化剧烈,土壤总盐含量变化与之相反,表层积盐明显;不同生境土壤水盐含量变异差异明显,均属中强度变异,垂直方向土壤总盐含量变异性弱于含水量;各层土壤水盐含量从上段至下段逐渐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区域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差异;低水多盐生境抑制荒漠河岸林优势种群的生长发育,致使种群更新资源匮乏,稀疏,林分偏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元  徐海量  刘新华  凌红波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论文以塔里木河干流的荒漠河岸林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卫星遥感、GIS等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应用缓冲区梯度分析方法,对现有林地水平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面积为58.42×104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07%,自上而下5个河段的林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4%、3.75%、3.95%、1.99%和1.44%,并且北岸河岸林面积较南岸明显多,南岸受沙漠化威胁,河岸林退化严重,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是荒漠河岸林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②荒漠河岸林多沿河道地形分布,随离河道距离的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河流对荒漠河岸林显然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斌  陈林  吴秀玲  张硕新  谢应忠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分析法,对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蒙古冰草群落、赖草群落、甘草群落、沙蒿群落)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了枯落物输入对土壤呼吸的贡献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有枯落物输入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无枯落物输入的土壤呼吸;4种群落枯落物对土壤呼吸CO2的贡献量依次为:甘草群落(0.095g/(m2·h))>蒙古冰草群落(0.083g/(m2·h))>赖草群落(0.076g/(m2·h))>沙蒿群落(0.041g/(m2·h)),枯落物呼吸日贡献量与地表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枯落物呼吸贡献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呈"双峰"曲线,2次峰值分别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怀东  陈芳  张勃  周兰萍  李亚  杨雪梅  
植物体内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量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含水率的调查是植被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高光谱进行典型荒漠植物含水率与冠层光谱的关系研究对荒漠区植被遥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ASD便携地物光谱仪实地测定了10种典型荒漠植物的冠层光谱曲线,并采用相关系数法和植被指数法,分析了不同荒漠植物光谱特征及其与冠层含水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荒漠植物反射光谱曲线具有绿色植物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普遍特征,有明显的"绿峰"特征和"红边效应"。2)在954-973,1 184-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闻  王晶  吴海平  张玲  叶正钱  
为了解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龟甲冬青Ilex crenat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和夏鹃Hododendron pulchrum等5种海岛典型园林绿化植物的耐盐性,利用盆栽方式对5种植物进行盐分胁迫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即圃地土(ck,盐质量分数0.28 g·kg(-1)),1.00,2.00和4.00 g·kg(-1)氯化钠,测定相关的生长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植物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家强  柳维扬  彭杰  牛建龙  杨磊  
【目的】为研究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耗水规律。【方法】本研究选择塔里木河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采集不同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其含水量,并量测不同覆盖度的浅层地下水埋深,分析了荒漠河岸林土壤水分、浅层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关系。【结果】不同覆盖度土壤水分差异显著,覆盖度越高,土壤保墒能力越强,土壤含水量越高;覆盖度越低,土壤水分活跃程度越高;同一覆盖度不同月份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各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特征总体满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覆盖度高的各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范围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景瑞  王立  徐先英  闫好原  胡生新  高承兵  魏林源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耐盐差异性。结果表明:1)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蒸馏水中第3天达到了发芽高峰,发芽基本结束,在NaCl溶液中第7天结束发芽。2)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存在显著差异(P 雾冰藜>画眉草>白茎盐生草,根据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长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最适宜萌发NaCl浓度分别为雾冰藜0~0.6%、白茎盐生草0~0.6%、沙米0~0.9%、画眉草0~0.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晔  王雪梅  
【目的】本文探索了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分布及其土壤环境特征,揭示二者之间的响应关系,为保证绿洲的稳定发展与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运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优势度指数,对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区域上,按低盐区>中盐区>高盐区的顺序依次递减。(2)柽柳、盐节木和盐穗木等乔灌木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高于芦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丹  韩芳  陈云云  杨丽萍  陈素华  
物候常作为指示气候变化的一项可靠指标,基于物候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荒漠区5种灌木物候的影响,对阐明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相关分析法对阿拉善左旗荒漠区5种灌木30年来的物候及其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83-2012年研究区增温明显,气温平均增幅0.43℃·10a-1,降水量无显著变化,气候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2)5种灌木春季物候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枯黄期则表现出显著的提前或不明显的推后趋势,生长季长度有所延长;3)3月均温、4月均温和10月均温对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雪梅  曹丽君  
【目的】对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土壤粒度分析可为区域植被恢复以及水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荒漠过渡地带典型植物群落的土壤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研究区土壤以粗砂粒、砂粒和粉砂粒为主,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粗砂粒和粉砂粒含量存在明显差异。②土壤分形维数只与黏粒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64。芦苇群落和芦苇+骆驼刺群落土壤分形维数较大,而柽柳群落和盐节木群落土壤则相反。③研究区土壤平均粒径较粗,分选性较差,粗偏程度较大,粒度较分散,土壤粒度特征在靠近绿洲的植物群落与靠近荒漠的植物群落间差异明显。④研究区土壤各粒径含量与分形维数和粒度特征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结论】造成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粒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含量,其次植被覆盖度、风蚀因素、有机质含量以及人为因素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管志勇  陈发棣  滕年军  陈素梅  刘浦生  
【目的】比较菊花近缘种属野生资源大岛野路菊(Dendranthema crassum)、萨摩野菊(D.ornatum)、菊花脑(D.nankingense)、矶菊(Ajania pacificum)和牡蒿(Artemisia japonica)的耐盐性,确定菊花耐盐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指标,为更大规模的菊花近缘种属耐盐筛选及抗盐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在Hogland营养液水培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NaCl对5种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进行处理,通过形态特征及叶绿素(Chl)含量、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光合气体参数测定,评价不同物种的耐盐性强弱。【结果】在盐胁迫下,所有物种的Chla、Chlb及Chl(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佳  黄颖  刘云根  王妍  杨思林  张慧娟  
以云南省文山州内跨境河流小白河生态区为研究对象,研究矿区河岸生态区重金属在"水—底质—植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综合评估生态恢复的效果.分别于冬、夏两季进行野外采样,对水体、底质、植物中的重金属砷(As)、镉(Cd)、铬(Cr)和锌(Zn)的含量、形态及其转运富集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区底质中As、Cd、Cr和Zn污染程度较严重,平均含量分别是云南省土壤背景值的150.17、52.21、1.33和9.11倍;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较低,As、Cr、Zn含量分别为0.03~0.18、0.05~0.06、0.01~0.16 mg·L~(-1),Cd含量低于检出限;香蒲中的Cd和Zn含量富集最多,芦苇和香蒲中As、Cd和Zn含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2)As、Cr和Zn在底质中的赋存形态以残渣态为主,约占所有形态的75%~95%,且残渣态含量在冬、夏季波动较大,河流水位和植物类型是影响底质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3)生态区不同植物对于重金属的富集和吸收主要与底质中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含量占比以及季节变化有关.因此,应综合考虑污染区域的重金属种类和水位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栽种方式进行污染区域的治理和修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鹏森  刘世荣  
本文旨在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两种典型的沙质荒漠化阶段的下垫面微气象特征 (净辐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降水量、风速 )的变异性规律与沙质荒漠化之间的关系。两种典型沙质荒漠化阶段的群落类型分别为油蒿群落和牛心朴子群落。结果表明 ,由于沙质荒漠化不同阶段的下垫面的植被群落组成、结构和盖度的差异 ,引起净辐射、土壤含水量、近地层风速等产生较大差异。油蒿群落的太阳净辐射能明显比牛心朴子群落高 ;油蒿群落与牛心朴子群落的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差别很大 ,当降雨量在 4 5mm以下时 ,只能影响 0~ 4 0cm土深的土壤水分状况 ,而这一深度恰好是大部分植物根系分布的区域。油蒿群落比牛心朴子群落更有利于维持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