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7)
2023(9753)
2022(8334)
2021(7804)
2020(6314)
2019(14600)
2018(14064)
2017(26818)
2016(14132)
2015(15419)
2014(15195)
2013(15252)
2012(14226)
2011(13203)
2010(13277)
2009(12089)
2008(11673)
2007(10302)
2006(9358)
2005(8389)
作者
(41677)
(35261)
(34965)
(33212)
(22280)
(16827)
(15857)
(13513)
(13176)
(12554)
(12218)
(11666)
(11566)
(11118)
(10958)
(10598)
(10110)
(10080)
(9960)
(9947)
(8809)
(8602)
(8531)
(8121)
(7995)
(7752)
(7705)
(7466)
(7225)
(6912)
学科
(80691)
经济(80618)
管理(37663)
(35309)
方法(26528)
(25510)
企业(25510)
数学(23425)
地方(23306)
数学方法(23178)
(20135)
中国(16868)
(16591)
业经(15281)
农业(14990)
地方经济(14505)
环境(13754)
(13659)
(11153)
(9839)
(9831)
金融(9828)
(9310)
(9279)
贸易(9273)
理论(9231)
(8890)
(8871)
(8816)
银行(8798)
机构
学院(206030)
大学(204434)
(91152)
经济(89336)
研究(76754)
管理(72972)
理学(63040)
理学院(62145)
管理学(60918)
管理学院(60539)
中国(56340)
科学(47793)
(43044)
(39416)
(39364)
研究所(36009)
(35456)
中心(34070)
财经(31513)
(30581)
业大(30309)
经济学(29223)
(28942)
师范(28691)
(28410)
(27721)
农业(27387)
北京(27090)
经济学院(25981)
(25093)
基金
项目(139522)
科学(109639)
基金(101271)
研究(100685)
(89511)
国家(88751)
科学基金(75049)
社会(66003)
社会科(62404)
社会科学(62387)
(54591)
基金项目(54097)
自然(47332)
自然科(46090)
自然科学(46077)
(45869)
自然科学基金(45262)
教育(44750)
资助(40542)
编号(38890)
(32334)
重点(32201)
成果(31354)
(29984)
(28281)
国家社会(28068)
课题(27845)
创新(26502)
(26252)
科研(26209)
期刊
(110181)
经济(110181)
研究(62747)
中国(40020)
学报(33581)
(32932)
科学(31645)
(30151)
管理(26937)
大学(25132)
学学(24085)
农业(22221)
教育(18319)
经济研究(18076)
(17964)
金融(17964)
技术(16966)
财经(16288)
业经(16277)
(14226)
问题(14221)
资源(12046)
(11737)
技术经济(10884)
统计(10184)
(9932)
(9822)
世界(9616)
(9285)
现代(9240)
共检索到311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朝辉  王太祥  
生态退化与经济贫困是荒漠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与主要矛盾。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的考察,建立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与EVM方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设计了和田地区县级尺度的生态脆弱性与社会经济贫困耦合协调模型,显现了和田荒漠干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区高度重叠,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显著负向耦合,和田地区生态治理与贫困消除陷入厄运循环;(2)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态势揭示了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现实价值与实践依据,为和田地区精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有斌  李晓东  孜比布拉·司马义  赵学鹏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利用2000—2014年和田地区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和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除2009年为高水平外,其余年份脆弱性均为中度水平;从脆弱性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以2009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由障碍度因素分析得出,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地区内部各县市生产总值变异系数等敏感性因子,旅游劳动生产率、人均GDP等应对性因子是制约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有斌  李晓东  孜比布拉·司马义  赵学鹏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利用2000—2014年和田地区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和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除2009年为高水平外,其余年份脆弱性均为中度水平;从脆弱性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以2009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由障碍度因素分析得出,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地区内部各县市生产总值变异系数等敏感性因子,旅游劳动生产率、人均GDP等应对性因子是制约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劲松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山地系统在景观上为农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具有内生型脆弱性、对植被的依附性、景观过渡性以及落后的生产力等方面,荒漠化较严重。作者通过对坡面级联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分析,讨论了山地荒漠化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就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几点想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兵  孔维华  姜琳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干扰),构建了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重度脆弱状态;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卢荣旺  唐波  林琳  
基于PSR理论构建贫困地区生态—经济脆弱性评价体系,以韶关市8个贫困县为案例地分析其脆弱性时空格局并探讨耦合度和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生态脆弱性整体呈"U"型走势,经济脆弱性呈匀速下降趋势,生态—经济脆弱性呈倾斜且平滑的"L"型阶段性下降趋势。(2)县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缩小,生态—经济脆弱性形成"东高西低、中部适宜"的格局。(3)大部分地区生态—经济耦合脆弱性在中度水平以下,耦合度较高的县主要集中在中部片区。(4)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该地区耦合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年降水、气温和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状态指标是基础障碍因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响应指标重要性有所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卢荣旺  唐波  林琳  
基于PSR理论构建贫困地区生态—经济脆弱性评价体系,以韶关市8个贫困县为案例地分析其脆弱性时空格局并探讨耦合度和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生态脆弱性整体呈"U"型走势,经济脆弱性呈匀速下降趋势,生态—经济脆弱性呈倾斜且平滑的"L"型阶段性下降趋势。(2)县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缩小,生态—经济脆弱性形成"东高西低、中部适宜"的格局。(3)大部分地区生态—经济耦合脆弱性在中度水平以下,耦合度较高的县主要集中在中部片区。(4)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该地区耦合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年降水、气温和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状态指标是基础障碍因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响应指标重要性有所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妮  孙才志  邹玮  
在牛津大学水贫困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贫困指数基础上,分别综合考虑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5方面和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环境、家庭供养及就业6方面,构建适用于我国省际间进行比较的中国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为各指标赋以权重。对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水贫困及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异。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水贫困水平和经济贫困程度的实际情况,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度,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整体水平从西到东逐渐变好,得出我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加入减少水贫困策略的结论。最后,从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减贫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伯驰  曹景林  
文章选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计算和分析京津冀地区贫困脆弱性耦合协调度,同时结合灰色系统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指标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空间维度看,京津冀地区贫困脆弱性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河北省各市的贫困脆弱性程度要远高于北京和天津;从时间维度看,京津冀地区贫困脆弱性呈逐年下降趋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对贫困脆弱性的贡献更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万明  崔静  张建伦  
本文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政府有关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贫困人口发生率的影响程度。利用1995~2004年之间和田地区各县的面板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价不同类型政府投入的效果。分析表明,政府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如在公共医疗、信息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打破贫困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阿卜杜伟力  
本文阐述了国家级贫困地区和田地区的贫困现状 ,其次论述了这个典型贫困地区造成贫困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再次分析了本人所调查的典型贫困户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最后讨论了这样一个“少、边、穷”地区反贫困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佟玉权  龙花楼  
研究表明 ,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存在一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耦合 ,这种耦合是一种非良性的耦合 ,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 ,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须革新现有的贫困人口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据此 ,本文提出了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应是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发展绿色食品和开展生态旅游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文章通过对干旱区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网络等调查,探讨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区家庭生计脆弱性的原因。借助空间回归模型,以新疆于田绿洲为研究区域,2000、2005、2010年为时间段,同时考虑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扩散因素,综合检验气候变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差异、族群及相邻效应等因素对干旱区家庭生计脆弱性空间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年均纯收入、家庭抚养比率、女性户主的家庭比例、仅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比例等社会经济因素及空间相邻关系是影响干旱区生计脆弱度空间扩散的最主要原因。族群因素方面,维吾尔族对干旱区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更为适应。而不同的地理位置,如乡村和城市、绿洲和荒漠等则表现出不同的生计脆弱度空间聚集状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檀学文  李成贵  
将脆弱性纳入贫困概念和减贫战略,有助于降低未来贫困的风险,增强减贫的稳定性。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综述了贫困的经济脆弱性的三个主要来源以及相应的应对战略。贫困的市场脆弱性主要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波动性以及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应对战略为反贫困总体框架的市场机制化,加快农产品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经济全球化当前对中国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有限,但是,仍需对未来可能的贸易摩擦采取预防性措施,并针对主动的产业升级战略采取补充性措施。经济危机的冲击具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特征,应主要采取应急措施降低其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