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3)
- 2023(7692)
- 2022(5975)
- 2021(5513)
- 2020(4658)
- 2019(10796)
- 2018(11097)
- 2017(21530)
- 2016(11807)
- 2015(13558)
- 2014(13737)
- 2013(12989)
- 2012(11223)
- 2011(9926)
- 2010(10159)
- 2009(9456)
- 2008(9262)
- 2007(8172)
- 2006(7332)
- 2005(6591)
- 学科
- 济(49864)
- 经济(49821)
- 管理(34564)
- 业(32341)
- 企(27267)
- 企业(27267)
- 方法(24194)
- 数学(21488)
- 数学方法(20954)
- 中国(13751)
- 农(13325)
- 业经(12370)
- 财(10979)
- 理论(10048)
- 学(9767)
- 地方(9367)
- 农业(8926)
- 和(7728)
- 务(7715)
- 财务(7664)
- 财务管理(7651)
- 制(7543)
- 技术(7484)
- 企业财务(7269)
- 发(7249)
- 信息(7118)
- 环境(6831)
- 贸(6664)
- 贸易(6657)
- 产业(6581)
- 机构
- 学院(166134)
- 大学(165508)
- 管理(67034)
- 济(61760)
- 经济(60375)
- 理学(57826)
- 理学院(57226)
- 管理学(55650)
- 管理学院(55380)
- 研究(52612)
- 中国(39164)
- 京(35502)
- 科学(34490)
- 财(27454)
- 农(27333)
- 所(26570)
- 业大(25847)
- 江(25034)
- 中心(24903)
- 研究所(24347)
- 财经(22142)
- 范(22117)
- 北京(22075)
- 师范(21902)
- 农业(21376)
- 州(20380)
- 经(20016)
- 技术(19416)
- 院(19102)
- 经济学(17937)
- 基金
- 项目(115121)
- 科学(90638)
- 研究(82523)
- 基金(82187)
- 家(72195)
- 国家(71655)
- 科学基金(62080)
- 社会(50946)
- 社会科(48253)
- 社会科学(48236)
- 省(46810)
- 基金项目(42849)
- 自然(41275)
- 自然科(40422)
- 自然科学(40414)
- 自然科学基金(39673)
- 教育(39008)
- 划(38916)
- 编号(35050)
- 资助(34306)
- 成果(28299)
- 重点(26139)
- 发(24347)
- 部(24061)
- 课题(23861)
- 创(23509)
- 创新(21979)
- 项目编号(21896)
- 科研(21885)
- 计划(21416)
共检索到239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文义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图 ,分别进行影像化后参加荒漠化程度评价遥感信息模型计算。通过每个像元都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 ,在现有的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程度评价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输出荒漠化程度分布图。结果表明 ,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荒漠化地区植被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含水率是比较可靠的。当反演区域内灌木和草地同时存在时多项式模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线性模型 ;当植被类型...
关键词:
高光谱分辨率 荒漠化评价 遥感信息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见 彭道黎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荒漠化进行分类与评价,建立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修正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分解的TM影像植被分量,建立适于提取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模型来提取植被信息;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计算裸沙占地百分比;用实测数据与热惯量进行拟合,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建立拟合方程反演土壤含水率;引入遥感代用指标获得土壤氧化铁含量;采用目视解译获得土壤质地的编码图并进行影像化。获取每个像元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在现有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评价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与高尚武模型沙漠化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模型总体精度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娟 常庆瑞 贾科利 刘京 刘梦云
为了提高地物识别的正确性,探讨荒漠化土地类型自动分类的有效途径,克服异物同谱和同物异谱现象。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例,利用Landsat 5卫星的TM数据,探讨了荒漠化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方法。在对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光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归一化指数(NDVI)和差值指数(TM5-TM4)及TM3、TM5、TM7波段的光谱值,提出了分层信息提取方案,利用该方案分步提取地表覆被信息。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实用,是地物遥感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竟虎 李天宇
采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对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获取植被、裸土和水体组分的相对丰度分布;在反演地表反照率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lbedo-Vegetation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以黑河中游部分区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充分利用了多维遥感信息,反映了荒漠化土地地表覆盖、水热组合及其变化,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而且指标简单、易于获取,精度较高,有利于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监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亚云 杨秀春 朱晓华 徐斌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以其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小等优点,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逐渐成为土地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本文首先概述了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使用的遥感数据源,综述了各类卫星遥感影像、影像的不同季相、波段和各类植被指数的选择等;讨论了土地荒漠化信息遥感提取的多种方法,综合比较不同遥感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分析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多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手动分类结合的原因。最后,指出遥感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综合指标与综合方法集成研究等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监测 遥感技术 应用 进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会军 姜琦刚 霍晓斌
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2000年ETM卫星图像为遥感信息源,通过建立科学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长城沿线沙质荒漠化进行了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多年来沙质荒漠化防治,现代沙质荒漠化过程得到了明显的逆转,25年间,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95.18km2,逆转区的面积比发展区的面积大1280.48km2,为该区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该区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强度依然较大,危害较大的极重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占到总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35.64%,同时煤炭、油气资源的开发对沙质荒漠化的负面影响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先莉 王璐 柳炳利
高光谱遥感通过航空或航天成像光谱仪获得地物的连续光谱信息,可探测到普通遥感不能探测到的物质。而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信号高阶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在利用该方法进行高光谱数据处理时,将待识别的地物作为独立成分表示出来,可得到地物之间的分离度最大化。通过对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的特性进行分析,使用USGS光谱库中的矿物光谱作为端元信号,构造模拟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证明了快速定点学习算法在高光谱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独立成分分析 高光谱遥感 蚀变矿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静 苏红波 陈少辉 于静洁
本文从地表植被时空变化和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两个不同的方向入手,分析了黑河中游8个完整区县2000年-2009年的绿洲化和荒漠化过程。研究表明,2000年-2009年间,山丹、民乐、酒泉肃州区中部、肃南的东部及甘州-临泽绿洲区一直是黑河中游植被分布的重点区域;从植被角度分析,虽然黑河中游各区县均有零散分布的植被退化区,但总体而言植被状况在逐渐变好,其中民乐县和山丹县的植被状况最好,变化最明显;从土壤水分状况分析,肃南、山丹和民乐3个地区的土壤水分状况要好于其它地区,这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降雨量和土地利用状况有关。
关键词:
黑河中游 绿洲化 荒漠化 时空特征 遥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承苍 凃军
经近40年连续遥感监测发现,四川省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与湿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04与1966年相比,草地沙化面积增加52 898.4 hm2,增幅达586.7%,2005与1986年相比,沼泽湿地减少115 051.0 hm2,减幅达54.2%。这两种事实表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正在加剧。究其原因有:排干沼泽和牲畜超载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气候干暖趋势加剧了这一变化。若尔盖高原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部位,其土地荒漠化严重趋势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遥感监测 若尔盖高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爱冬 车腾腾 姜丽娜 冯益明
以荒漠化土地典型分布区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对象,以30 m的Landsat TM5与TM7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不同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荒漠化区的戈壁、沙地、沙漠、风蚀劣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细分,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06%。决策树分类法总体效果较好,为荒漠化区土地管理以及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决策树 荒漠化区 土地利用 分类 遥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体久 琚存勇
通过对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野外调查和分析,研究了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作为中间变量遥感估测荒漠化程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99和-0.624,线性关系显著,随着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减少,荒漠化程度不断加重;用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定量评价土地荒漠化程度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模型正确预报精度达到了85%,荒漠化程度预报误差不超过1个等级,可较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晓松 吴波 范文义 王刚 杨洪晓 王妍
采用光谱混合分析(SMA)技术,选取农地、裸沙、沙生植被、水和盐碱地作为基本组分,以位于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的典型地区为例,进行了荒漠化土地混合像元分解和荒漠化信息提取的尝试,并与穗帽变换和监督分类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和NDVI方法进行了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光谱混合分析技术用于荒漠化信息提取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NDVI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祎凡 施勇 李云梅
采用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数据直接监测太湖富营养化状态的方法较多光谱影像监测有着更高的精度优势,对内陆水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利用2009年4月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模拟环境一号卫星星上数据,结合确定的太湖富营养化状态遥感评价的水质因子,构建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模型,并采用实测数据和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影像数据对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选用叶绿素a作为富营养化遥感监测的水质因子监测太湖富营养化状态与综合营养指数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为5.97%;(2)采用模拟的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影像数据结合三波段模型与采用地面实测数据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r=0.855,平均相对误差为9.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雪琪 张晓丽 张凝 张连生 马云波
油松毛虫对人工油松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辽宁省油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为12万hm2/a,年均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利用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光谱遥感大面积及时监测病虫害是今后林业病虫害监测的发展方向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为植物叶绿素和含水率等生物化学参数的定量化诊断提供简便、有效以及非破坏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便携式光谱仪测定不同失叶率油松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使用分光光度计室内测定相应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采用烘干法测定叶片含水率。通过计算归一化光谱指数(NDSI)、比值光谱指数(RSI)、差值光谱指数(DSI)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含水率的相关系数,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光谱...
关键词:
高光谱 油松毛虫 油松 光谱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山 查勇
城市形态学在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战后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0世纪 5 0年代后 ,因城市形态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城市形态的研究似乎变成传统景观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2 0世纪 80年代后 ,城市化、城市郊区化进程加快 ,城镇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城市地理学者在研究城镇之前必须对城乡进行划分 ,而城乡划分的基础是城市形态的信息提取 ,因而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又得到重视 ,但城镇形态信息提取没有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利用遥感技术 ,以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为例 ,建立城镇形态信息的提取模型———仿归一化植被指数法 ,且通过对比监督分类法 ,说明...
关键词:
城镇形态 遥感信息 提取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