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80)
2023(20247)
2022(17060)
2021(16044)
2020(13188)
2019(30528)
2018(30109)
2017(57074)
2016(30989)
2015(34748)
2014(34642)
2013(34000)
2012(31425)
2011(28628)
2010(29026)
2009(26508)
2008(25780)
2007(22880)
2006(20411)
2005(18523)
作者
(88987)
(74097)
(73670)
(69984)
(47300)
(35457)
(33313)
(28859)
(28205)
(26581)
(25159)
(25127)
(23670)
(23648)
(22904)
(22813)
(22011)
(21524)
(21265)
(21075)
(18579)
(18326)
(18009)
(16893)
(16546)
(16531)
(16505)
(16241)
(14906)
(14651)
学科
(133070)
经济(132939)
管理(86569)
(86073)
(68637)
企业(68637)
方法(54605)
数学(47111)
数学方法(46379)
中国(40817)
(37991)
地方(31577)
业经(31039)
(28263)
(26942)
农业(26120)
(24620)
贸易(24599)
技术(24236)
(23954)
(23842)
(21613)
银行(21555)
理论(21392)
(20795)
(20777)
金融(20774)
环境(20495)
(20000)
(18723)
机构
大学(437328)
学院(436243)
(180493)
经济(176788)
管理(169504)
研究(154370)
理学(145648)
理学院(143944)
管理学(141246)
管理学院(140457)
中国(117299)
(95464)
科学(94071)
(80209)
(77942)
(71140)
研究所(70851)
中心(68958)
(64867)
业大(63598)
财经(63391)
北京(61481)
(59595)
师范(59038)
(57654)
(56048)
农业(55217)
经济学(54704)
(52937)
经济学院(49153)
基金
项目(293299)
科学(231306)
研究(215976)
基金(211907)
(185052)
国家(183497)
科学基金(157313)
社会(136892)
社会科(129736)
社会科学(129704)
(114088)
基金项目(111050)
自然(100569)
教育(99223)
自然科(98319)
自然科学(98297)
自然科学基金(96531)
(96190)
资助(87549)
编号(87345)
成果(71633)
重点(66211)
(66021)
(64406)
(63272)
课题(61532)
创新(58669)
国家社会(56703)
教育部(55290)
科研(55139)
期刊
(203008)
经济(203008)
研究(133973)
中国(93206)
学报(67512)
管理(66117)
(66036)
科学(64276)
(58756)
教育(55155)
大学(51741)
学学(48222)
农业(45843)
(41029)
金融(41029)
技术(40214)
业经(33448)
经济研究(33296)
财经(30624)
(26456)
问题(26263)
(25686)
图书(23705)
技术经济(22424)
科技(22122)
(21106)
统计(20410)
世界(19858)
现代(19563)
(19537)
共检索到664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景新  郭海霞  李琳琳  严海淼  
绿色扶贫计划支持下的新疆和田地区红柳大芸种植项目,具有开辟沙漠新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农户减贫、储备和保护耕地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探索了一条"以绿养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项目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如农户、企业、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协会与政府,在红柳大芸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形成了不同的开发模式和利益机制。荒漠化地区绿色扶贫项目,潜存着土地问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制约,也受新产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考验,应通过产业模式调整和政策创新,提升绿色扶贫项目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悦  
伴随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旅游市场也向新农村进行拓展。在农村地区开辟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够推动新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新农村文明、和谐的发展。此外,在农村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使其得以合理、有效的运用,进而对农村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庆学  
贫困的实质是发展不足,反贫困的根本是加快发展。21世纪初我国进人扶贫攻坚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扶贫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田先红  
农民家计模式与家庭贫困的形成有着密切关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计模式呈现出家庭生命周期缺乏明显节点、家庭发展缺乏理性规划、代际分工不够明确和低积累、高消费等特征。农民贫困的性质主要是家庭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劳动力潜能未能充分释放而形成的贫困。因此,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精准扶贫的重点应该是引入市场机制、充分释放农民家庭劳动力的潜能。国家可以通过专项帮扶、教育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扶贫思路等措施来更好地实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开发。本文通过对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实施与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分析我国目前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金萍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意大利南方扶贫开发、韩国人力资本投资扶贫和美国福利政策扶贫,并比较了这3种模式的共同点和差异。研究发现,意大利、韩国和美国在反贫困过程中都强调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效果较为明显。意大利南方的工业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增强了南方"造血"能力;韩国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升;美国贫困者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保障,维护了社会稳定。这对中国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曦  严红  刘慧玲  
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西部农村的扶贫开发战略必须在冷静分析贫困治理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反贫困战略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以满足贫困人口生存需要、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目标,要通过创新扶贫制度、强化社会服务、控制人口增长、重视教育培训、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搬迁、推广小额信贷逐步缓解和消除贫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岩砾  周惠  
文章结合金融扶贫开发的行动指南及其典型机制,着重分析了当下农村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困境,包括机构设置不完善、服务设施缺失、贷款成本过高、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文章从产品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途径,以促进农村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得到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永红  沈桂龙  
本文从实现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强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管理、设置贫困识别制度以及建立其他相关制度等视角出发,就我国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组织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华  夏建军  赵东伟  郭飞  
为了加快落实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早日帮助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科技扶贫模式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冀西北地区农村科技扶贫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科技宣传、扶贫示范、特色促进、培训普及"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扶贫开发新模式,为冀西北坝上地区相关部门开展新一轮科技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娟  
2009年我国执行新的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这引发了我国扶贫战略、扶贫对象、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该文认为应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突出扶贫对象瞄准,突出扶贫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大扶贫"格局,突出完善金融性扶贫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几千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当前,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系统梳理扶贫开发的理论演进,深度把握扶贫开发的实践发展过程,准确归纳扶贫开发的新特点和新问题,提炼总结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黎娟  
贫困村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2000年开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逐渐在全国各地实践,并初具成效,为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对于"整村推进"的内涵与作用,各地看法不一,如何就该模式进行政策完善、提高效益、科学管理,值得关注和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斌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制定和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国内外扶贫开发的政策和理论演进,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省份云南为例,对整村推进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等扶贫发开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扶贫模式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扶贫开发模式存在覆盖面小,政策滞后,对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重视不够,贫困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实施多维系统政策、恢复和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波  卢琦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扩展快 ,危害深。虽然荒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只是局部地区得到了治理 ,荒漠化整体上仍在扩展 ,这些严重制约了荒漠化地区乃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荒漠化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防治荒漠化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消除贫困、促进荒漠化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