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6)
- 2023(12438)
- 2022(10303)
- 2021(9513)
- 2020(7919)
- 2019(18248)
- 2018(18246)
- 2017(35542)
- 2016(19905)
- 2015(22570)
- 2014(23127)
- 2013(22539)
- 2012(21203)
- 2011(19196)
- 2010(19613)
- 2009(18332)
- 2008(18522)
- 2007(16990)
- 2006(15094)
- 2005(13863)
- 学科
- 济(83516)
- 经济(83433)
- 管理(55702)
- 业(54399)
- 企(42530)
- 企业(42530)
- 方法(33296)
- 数学(29104)
- 数学方法(28734)
- 农(27049)
- 中国(23604)
- 财(22642)
- 地方(20139)
- 业经(18614)
- 学(18337)
- 农业(17802)
- 制(17186)
- 贸(15784)
- 贸易(15775)
- 易(15286)
- 务(13628)
- 财务(13583)
- 财务管理(13542)
- 策(13406)
- 银(13211)
- 银行(13181)
- 企业财务(12789)
- 理论(12672)
- 行(12536)
- 融(12181)
- 机构
- 学院(287055)
- 大学(284200)
- 济(116674)
- 经济(113984)
- 管理(106308)
- 研究(98968)
- 理学(89751)
- 理学院(88682)
- 管理学(87028)
- 管理学院(86486)
- 中国(76560)
- 京(61123)
- 科学(60890)
- 财(56033)
- 所(51463)
- 农(51303)
- 江(47495)
- 中心(46596)
- 研究所(46177)
- 财经(43254)
- 业大(42282)
- 农业(40162)
- 范(39389)
- 师范(39014)
- 经(38960)
- 北京(38493)
- 州(37523)
- 院(35640)
- 经济学(35599)
- 省(32213)
- 基金
- 项目(181157)
- 科学(141007)
- 研究(135175)
- 基金(128260)
- 家(111354)
- 国家(110385)
- 科学基金(93394)
- 社会(83388)
- 社会科(78827)
- 社会科学(78801)
- 省(71747)
- 基金项目(67403)
- 教育(62798)
- 划(60252)
- 自然(59224)
- 自然科(57738)
- 自然科学(57721)
- 编号(57702)
- 自然科学基金(56677)
- 资助(52685)
- 成果(48384)
- 重点(41273)
- 课题(40327)
- 发(40310)
- 部(39928)
- 创(36799)
- 性(34954)
- 创新(34436)
- 科研(34239)
- 项目编号(33869)
- 期刊
- 济(136422)
- 经济(136422)
- 研究(86574)
- 中国(62152)
- 农(47819)
- 财(45133)
- 学报(43420)
- 科学(40622)
- 管理(37976)
- 教育(34706)
- 大学(32441)
- 农业(31542)
- 学学(30257)
- 融(29795)
- 金融(29795)
- 技术(25812)
- 业经(23547)
- 财经(21359)
- 经济研究(21138)
- 问题(18624)
- 经(18449)
- 业(16937)
- 图书(15042)
- 贸(14960)
- 版(14143)
- 技术经济(14078)
- 理论(13380)
- 资源(13315)
- 商业(13195)
- 现代(13178)
共检索到443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力小 宋豫秦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 ,对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人地系统进行了解析 ,指出人口生产的膨胀、物质生产的低效率和环境生产的萎缩 ,以及由此造成的三种生产系统之间支撑与制约机制的破坏 ,是导致我国北方荒漠化不断扩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三种生产理论 荒漠化 人地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天琛
土地荒漠化是今天中国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历经气候变异和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干旱、半干旱以及湿润土地的退化,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趋势。土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惊人,大约有1/3的陆地、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并且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在全球日益加快,每年大约以5万到7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波 卢琦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扩展快 ,危害深。虽然荒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只是局部地区得到了治理 ,荒漠化整体上仍在扩展 ,这些严重制约了荒漠化地区乃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荒漠化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防治荒漠化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消除贫困、促进荒漠化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荒漠化 发展趋势 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东娥
土地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荒漠化治理要确立保护环境与农牧民生存需求和增加收入愿望相结合的新的治理思路,构建多元化的治理开发主体,大力引进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路径创新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中国荒漠化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的表现与分析中国防治荒漠化办公室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发生在非州的严重旱灾造成了空前的灾难。这一悲剧迫使国际社会更加密切地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因而荒漠化一词得到广泛的使用。据联合国资料,目前荒漠化已影响到世界1/5...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包庆丰 包慧敏 王云霞
在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政策实施中,政府采取了直控型政策执行模式。文章从计量模型分析的角度说明政府采取的禁牧舍饲政策、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实际上都是通过强制调控畜牧业产值这一指标,来达到其直控型政策实施目标。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直控型政策 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铭义
根据澳大利亚对土地的分类,那些“由于雨量太少或不稳定以致农业无法发展,也难以开垦为牧场,天然植被又被过度放牧而遭破坏的土地”称之为荒原(Rangeland)或荒漠化地区(包括占国土面积35%的沙漠),荒漠化土地占澳大利亚国土总面积的75%。鉴于荒漠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庆瑞 贾科利 刘京 杨云贵
应用遥感技术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增强和自动分类识别,得到1986,1993和2000年3个时期土地荒漠化分布图(数字地图)、空间数据库及其面积统计。结果表明,近15年来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严重荒漠化土地大幅度减少,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多;荒漠化土地的时空转换频繁且复杂,耕地沙化和林地退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来源,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自然恢复使荒漠化土地发生逆转,区域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但土地生态系统还相当脆弱;其中人畜数量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是驱动荒漠化的主要因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光辉
按照历史文献的记载,我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即存在大面积荒漠。其形成于地质时代、历史时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的影响,仍在不断演变。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尽管在国土荒漠化防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这些地区人、畜严重超载和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东缘。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堪忧。气候因素是荒漠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是我国北方气候条件最好的沙区 ,但目前对于区域荒漠化驱动因子的气候因素影响方面的研究未开展系统的工作。论文系统分析了东北平原西部沙地影响荒漠化的现代气候因素特点 ,探讨了在较好气候条件下气候变异、人类活动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气候发展趋势预测了未来在自然因素作用下沙地的可能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凯平
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及其治理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院顾凯平环境保护展,必须采取系统工程方法。一、用系统观点对我国荒漠化机理进行科学的研究从系统工程的过程观点看,荒漠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一个极端。它是水土流失,降水减少,草场农田退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新荣 张景光 李玉俊 石庆辉 刘新民
采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1987~1997年物候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我国主要荒漠灌木种在该地区的物候学特征,并分析了与温度、降水、光照、风速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均温与光照是这些灌木主要物候期的主导因子。通过聚类分析确立了3个萌动期物候类型、3个展叶期物候类型和4个开花期物候类型。研究结果对荒漠化地区人工植被建设和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荒漠化地区,荒漠灌木,物候学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波
针对目前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状况 ,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发展趋势 :5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荒漠化呈加速扩展趋势 ;80年代以来 ,我国荒漠化在大部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 ,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逆转。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 :一是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农牧交错带 ,二是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过高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是导致我国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荒漠化 沙质荒漠化 农牧交错带 绿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