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0)
2023(6032)
2022(4427)
2021(3855)
2020(3349)
2019(7111)
2018(7339)
2017(14105)
2016(8093)
2015(9240)
2014(9469)
2013(9110)
2012(8682)
2011(7725)
2010(8231)
2009(8167)
2008(7026)
2007(6217)
2006(5740)
2005(5483)
作者
(23579)
(19739)
(19341)
(18876)
(12638)
(9398)
(8792)
(7703)
(7485)
(7192)
(6803)
(6666)
(6362)
(6291)
(6120)
(6006)
(5791)
(5764)
(5752)
(5717)
(5096)
(4883)
(4761)
(4590)
(4545)
(4386)
(4352)
(4346)
(3983)
(3928)
学科
(34010)
经济(33959)
(22141)
管理(21361)
(15468)
企业(15468)
(14694)
中国(12234)
地方(11784)
方法(10224)
农业(10134)
业经(9544)
数学(8690)
数学方法(8582)
(8283)
(8193)
(6687)
金融(6686)
(6529)
(6212)
银行(6206)
(6107)
(5973)
(5766)
发展(5021)
(5006)
环境(4901)
教育(4830)
产业(4797)
地方经济(4797)
机构
学院(111670)
大学(111641)
(45926)
经济(44825)
管理(40994)
研究(40669)
理学(34158)
理学院(33777)
管理学(33148)
管理学院(32940)
中国(31781)
科学(23882)
(23807)
(22397)
(22364)
(21063)
中心(20402)
(20298)
研究所(18144)
业大(17096)
(17047)
(17044)
财经(16992)
农业(16979)
师范(16913)
(16147)
(15315)
北京(14666)
(14492)
经济学(14136)
基金
项目(73050)
科学(57808)
研究(56204)
基金(51789)
(44253)
国家(43773)
科学基金(37786)
社会(36150)
社会科(34069)
社会科学(34059)
(31739)
基金项目(27130)
教育(25899)
(24407)
编号(23770)
自然(22943)
自然科(22359)
自然科学(22353)
自然科学基金(21941)
资助(20513)
成果(20362)
课题(17189)
(16967)
重点(16701)
(16087)
(14593)
国家社会(14570)
(14508)
发展(14014)
(13919)
期刊
(57494)
经济(57494)
研究(36820)
中国(28309)
(22169)
学报(17500)
(16883)
教育(16539)
科学(16047)
(14976)
金融(14976)
管理(14886)
农业(14343)
大学(13858)
学学(12605)
业经(10207)
技术(9655)
财经(8398)
问题(8114)
经济研究(7873)
图书(7621)
(7350)
(7302)
(6029)
书馆(5987)
图书馆(5987)
资源(5879)
农村(5767)
(5767)
(5516)
共检索到185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永荣  
荒漠化正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据气象卫星送回的图片,青海省博大的江河源头、广阔的柴达木盆地、环湖地区的漫漫大漠,塔拉滩的滚滚黄沙像恶魔一样不仅无情地吞噬着一片片草原和农田,对不少村庄和住户的生存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文彬  谢春华  李春平  冶民生  孙保平  丁国栋  
以防为主的荒漠化防治策略是荒漠化危害预警的基本出发点 .从区域综合预警的角度 ,按照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排除警患的预警程序 ,阐述了预警思想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建立了包括荒漠化地区生态脆弱度、荒漠化发生的危险度评价的荒漠化危害预警模型 .荒漠化危害预警评价是荒漠化危害预警的核心环节 ,它是分析警兆和预报警度的前提 ,直接关系到预警的成败 .生态脆弱度评价模型尤其适用于中小尺度预警评价 .建立普遍适用的荒漠化评价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文彬  谢春华  孙保平  丁国栋  
根据荒漠化防治防重于治的思想 ,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的生态机制与预警原理结合 ,提出了荒漠化预警系统基本框架 ,即分析警素、诊断警情、寻找警源、辨识警兆、预报警度、排除警患 ,建立了荒漠化危害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国  张纯歌  
环境、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国家的问题。作者通过对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中国西部发展的主要问题—荒漠化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提出了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贫穷与落后的观点。总结荒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一步提出了治理荒漠化的基本途径是以教育为根本,以科技为主导,以经济为保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学全  卢琦  
生态足迹是某地区生产消费的粮食和纤维、维持能源消费以及建筑用地的总和。应用生态足迹分析,共和县2 0 0 2年人均生态足迹供给1 0 5 6hm2 ,即生态承载力阈值为1 0 5 6hm2 。该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 6 6 2hm2 ,与生态承载力比较,生态赤字0 6 0 6hm2 。共和县荒漠化发展是生态足迹扩大的结果之一,另一方面荒漠化扩张减小了共和县的生态承载力,因此荒漠化发展对共和县生态赤字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提出共和县减少生态赤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措施。引入产量因子的地区修正因子,使Wackernagel因子更符合中国不同地区的实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廷宁  吕悦来  
我们是关老于1984年底在我们从陕西孤军奋战一年返京后"御封"的两个"小可怜".10年过去了,两个"小可怜"在关老和其他师长的亲切关怀、教导下,从治沙到黄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再到荒漠化防治,一直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界定的关于荒漠化概念的两大领域(风蚀、水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转征沙漠(沙地)、黄土,原本是无奈之举,不期却铸就了荒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立华  杨爱华  
基于对中国西北七县的调查和文献整合分析,研究发现科技治理在荒漠化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治理所需要的三种最重要的知识依次是:有关荒漠化与沙尘暴的一般科技知识、对当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具体知识、环境治理方面的知识。四种最重要的学者型群体依次是:治沙站工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其他各种技术人员、各种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等。要解决当前科技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加强科技研究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科技利用效益与推广价值,建立更好的科技推广机制,提高科技研究水平,加强专家学者等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并提高对当地民众和当地知识的尊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豫秦  曹淑艳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逆转过程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原理。本文首先提出了荒漠化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技术路线 ,即现状诊断———演变历程———矛盾与冲突分析———协调性分析———调控与管理 ;继之以北方沙漠化地区为例 ,对路线涉及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光辉  
按照历史文献的记载,我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即存在大面积荒漠。其形成于地质时代、历史时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的影响,仍在不断演变。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尽管在国土荒漠化防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这些地区人、畜严重超载和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波  
针对目前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状况 ,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发展趋势 :5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荒漠化呈加速扩展趋势 ;80年代以来 ,我国荒漠化在大部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 ,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逆转。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 :一是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农牧交错带 ,二是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过高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是导致我国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天琛  
土地荒漠化是今天中国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历经气候变异和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干旱、半干旱以及湿润土地的退化,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趋势。土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惊人,大约有1/3的陆地、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并且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在全球日益加快,每年大约以5万到7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