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5)
- 2023(7338)
- 2022(6125)
- 2021(5561)
- 2020(4698)
- 2019(10343)
- 2018(9877)
- 2017(17984)
- 2016(10581)
- 2015(11342)
- 2014(10927)
- 2013(10736)
- 2012(10123)
- 2011(9142)
- 2010(8960)
- 2009(8181)
- 2008(8316)
- 2007(7113)
- 2006(6200)
- 2005(5370)
- 学科
- 济(34509)
- 经济(34457)
- 管理(25670)
- 业(25424)
- 企(19540)
- 企业(19540)
- 方法(16390)
- 学(14793)
- 数学(14314)
- 数学方法(14087)
- 农(11012)
- 贸(9759)
- 贸易(9756)
- 财(9613)
- 易(9447)
- 中国(8714)
- 业经(8022)
- 农业(7666)
- 环境(6626)
- 制(6105)
- 技术(6023)
- 务(6004)
- 财务(5999)
- 财务管理(5988)
- 地方(5798)
- 企业财务(5690)
- 银(5322)
- 融(5310)
- 金融(5305)
- 划(5241)
- 机构
- 大学(156217)
- 学院(154015)
- 研究(61713)
- 济(52791)
- 经济(51800)
- 农(50736)
- 管理(50203)
- 科学(48627)
- 理学(44872)
- 理学院(44143)
- 管理学(42820)
- 管理学院(42588)
- 中国(41868)
- 农业(41470)
- 业大(37582)
- 所(36621)
- 研究所(34657)
- 京(33239)
- 农业大学(27295)
- 中心(26302)
- 室(24452)
- 江(23466)
- 实验(23204)
- 省(22939)
- 财(22815)
- 业(22643)
- 实验室(22367)
- 院(21615)
- 科学院(21384)
- 重点(21299)
- 基金
- 项目(117072)
- 科学(88849)
- 基金(85726)
- 家(82901)
- 国家(82276)
- 研究(68108)
- 科学基金(66255)
- 自然(49548)
- 自然科(48423)
- 自然科学(48393)
- 自然科学基金(47550)
- 省(47104)
- 基金项目(45827)
- 社会(41615)
- 划(41579)
- 社会科(39357)
- 社会科学(39344)
- 资助(34412)
- 教育(30712)
- 计划(29289)
- 重点(27785)
- 科技(27381)
- 发(24694)
- 科研(24620)
- 创(24618)
- 部(24031)
- 业(23641)
- 创新(23262)
- 编号(23021)
- 农(22954)
共检索到213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文飞 郭佳静 赵文平 李槿年
为了探究草鱼TAB2(CiTAB2)与CiTAK1能否互作及其对2种草鱼抗菌肽(Cihepcidin与Ciβ-defensin1)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拟态弧菌感染后Citab2和Citak1在草鱼免疫相关组织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然后利用荧光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技术鉴定CiTAB2与CiTAK1在细胞内共定位及相互作用情况。最后将过表达质粒pEGFP-N1-CiTAK1与pEGFP-N1-CiTAB2共同转染CIK细胞,检测Cihepcidin与Ciβ-defensin1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拟态弧菌感染能够显著改变Citab2和Citak1的相对表达水平,前者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在各检测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而后者均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模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CiTAB2与CiTAK1共定位于转染后的HEK293T和CIK细胞的胞质中,且在HEK293T细胞内能够形成CiTAB2-CiTAK1蛋白复合物;共同过表达CiTAB2与CiTAK1后,CIK细胞内Cihepcidin与Ciβ-defensin1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在各检测时间点均显著上调。结果表明,CiTAB2与CiTAK1存在互作关系且二者互作能够促进上述两种抗菌肽的转录表达。本研究为从蛋白互作调控抗菌肽表达的角度防治鱼类弧菌病提供了新策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昆 王靖 王丽仙 朱灵明 尹建华 叶青霞 孙艳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在昆虫细胞抵御外源微生物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家蚕抗菌肽基因克隆、重组抗菌肽的表达和纯化方法,以家蚕中肠组织总RNA为模板,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BmCecropin、BmCecropin B6、BmCecropin D和Bmmoricin这4种抗菌肽基因,通过自诱导方式原核表达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并对4种抗菌肽重组蛋白进行Ni-NTA亲和层析和超滤纯化。结果表明,克隆的BmCecropin、BmCecropin B6、BmC
关键词:
家蚕 抗菌肽 重组蛋白 自诱导表达 纯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康 王艺雅 刘铁柱 李同明 季相山 王慧
为探讨Nramp基因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免疫应答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研究了Nramp基因在草鱼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感染后4个组织不同时间的差异表达,并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对草鱼Nramp基因ORF区642 bp的目的片段进行蛋白表达,获得40 k D的融合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Nramp在草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幼鱼期的表达量达到最大。成年健康草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在肝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脾、头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延稳 吕志强
【目的】研究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后,家蚕中肠和脂肪体中6种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变化,为家蚕肠道免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给家蚕喂食感染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喂生理盐水为对照,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1,2,4,8,16,24 h)后中肠和脂肪体中6种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喂食绿脓杆菌1,2 h后,中肠中抗菌肽Gloverin2、Lebocin、CecropinB6、CecropinD和Morici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喂食金黄色葡萄球菌1,2,4 ...
关键词:
家蚕 细菌 抗菌肽基因 半定量RTPC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秀红 厉恩茂 李敏 李壮 张修德 程存刚
【目的】克隆苹果茉莉酸信号途径阻遏因子基因MdJAZ1,并对其表达及蛋白互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dJAZ1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TIFY及JAs功能域为探针,在苹果基因组中进行比对,获得多个同源基因,对其中的一个基因设计引物进行克隆;利用dNAMAN软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进行预测;利用sMART在线分析软件对该蛋白的功能域进行分析;利用MEGA5.0对该蛋白与拟南芥JAZ家族蛋白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苹果不同组织器官、茉莉酸甲酯及创伤处理下的表达情况;利用PlANT CARE在线软件分析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MdJ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伟 白俊杰 劳海华 叶星 罗建仁
根据已报道的Mx蛋白c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方法,从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诱导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肝脏总RNA中扩增获得Mx蛋白cDNA,回收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系统的T载体上。重组子的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Mx蛋白cDNA长722bp,编码240个氨基酸,包括1个三联GTP结合区域和1个发动蛋白(dynamin)族特征的序列。与已知鱼类Mx蛋白基因序列比较表明,草鱼Mx蛋白基因序列与其它鱼类Mx基因相应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斑马鱼Mx蛋白E型基因碱基序列比较同源性最高,为87...
关键词:
草鱼 Mx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变芳 郭蔼光 金伟波 范三红
【目的】克隆果蝇抗菌肽Andropin基因,以期利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高活性抗菌肽。【方法】首先化学合成了目的基因的2个片段和1对引物,然后利用重叠区互补PCR法得到抗菌肽Andropin的全基因序列。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T32a-Anp,并转入感受态细胞OrigammiB进行原核融合表达。重组菌株诱导表达后,用His-Tag Purification kit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纯化的蛋白用肠激酶切割并进行活性分析。【结果】在诱导温度37℃、1mmol/LIPTG诱导培养4h的条件下,可获得高效表达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总蛋白的30%,分子质量约为28ku,可溶性达70%以上;抗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伟克 唐芬芬 刘增虎 董占鹏
【目的】探究家蚕眠期抗菌肽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深入拓展理解眠期家蚕免疫防御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以四龄眠0、12、24 h和五龄起蚕的家蚕幼虫为实验材料,利用抑菌曲线法测定血淋巴的抑菌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体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四龄眠0、12、24 h和五龄起蚕的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菌作用,而四龄眠12和24 h的血淋巴对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这表明眠期家蚕血淋巴出现了选择性抑菌活性。在四龄眠至五龄起蚕不同发育时间,抗菌肽基因Lebocin3和Moricin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Attacin1基因仅在四龄眠24 h出现上调表达;CecropinB6和Gloverinv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减弱,呈现下调表达的趋势,而Enbocin2和DefensinB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呈现上调表达趋势。【结论】眠期家蚕抗菌肽基因表达规律并不一致,Attacin1、Enbocin2和DefensinB可能在家蚕眠期发挥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关键词:
家蚕 眠期 抗菌肽基因 转录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焕 赖晓芳 孟宪红 罗坤 孔杰
通过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实验,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应答病毒侵染后,已知的3种抗菌肽(对虾肽)在肝胰腺、肌肉、肠和鳃4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虽然3种抗菌肽表现出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即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趋势和表达丰富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就同一个组织而言,3种抗菌肽在1~120 h WSSV侵染区间内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0 h(未侵染病毒)时,3种抗菌肽的表达量极低(为0);在6~24 h期间,检测到明显的表达量;48~120 h期间,3种抗菌肽的表达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暗示3种抗菌肽在对虾机体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凡书 许巧情 王欣欣 聂品
在草鱼中新发现的两种免疫球蛋白重链的cDNA和基因组序列,其中的一种IgZ命名为IgZ-2,以区别于已报道的IgZ,另一种只有两个恒定区,一个恒定区与IgM相似而另一个与IgZ相似,这一特征与已报道的鲤的IgM-IgZ相似,故同样称为IgM-IgZ。分泌型IgZ-2的cDNA序列包含1889bp,编码539个氨基酸,其3'编码区包含267bp,但缺乏5'非编码区及部分可变区序列。分泌型IgM-IgZ的cDNA全长为1316bp,编码361个氨基酸,其5'非编码区包含3bp,3'非编码区包含227bp。膜结合型IgM-IgZ由两个膜外显子与CH2中的一个剪切位点剪切而成。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I...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陶洋 邹曙明
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因的全长cDNA,并对草鱼不同时期的胚胎和成鱼不同组织进行了RT-PCR分析,以探索草鱼IGFBP-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1)草鱼IGFBP-1基因cDNA全长为1 135bp,包含一个789 bp阅读框,编码262个氨基酸残基;草鱼与鲤、斑马鱼、沟鲶、大鳞大麻哈鱼、虹鳟、五条、小鼠和人的IGFBP-1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4%、93%、69%、60%、58%、56%、40%和38%;草鱼IGFBP-1蛋白的N端和C端序列负责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结合,其保守性较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范玉顶 徐进 罗晓松 周勇 肖艺 曾令兵
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Nramp)家族是一类抑制胞内寄生菌侵染的天然免疫相关蛋白。本研究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Nramp基因并进行了表达分析。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3 158 bp,编码1个含544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含有Nramp家族的特征序列:包含12个跨膜区(TM)、1个由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胞质内转运结构域(CTM)。草鱼Nramp同其他16个物种的Nram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2.5%~90.2%之间。草鱼Nramp基因cDNA的独特结构是其3′末端非翻译区(UTR)和5′UTR各有1个脊椎动物Nramp2中的铁反应控制蛋白结合位点(I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欣欣 孙宝剑 昌鸣先 聂品
用RACE-PCR方法扩增出草鱼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分泌型的重链全长cDNA。其cDNA全长为1 940nt,包含5′非编码区20nt,3′非编码区189nt,开放阅读框1 731nt,编码57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草鱼IgM与鲤的相似性高达68%,与斑马鱼、斑点叉尾鱼回、鳜以及大西洋鳕的相似性分别为61%、43%、33%和30%。ClustalX比对结果显示:草鱼IgM中存在半胱氨酸和色氨酸的保守位点。进化分析表明,草鱼IgM与斑马鱼的IgM聚为一枝。荧光定量PCR显示草鱼IgM的mRNA主要在头肾、中肾和脾脏中表达,表明了这三个免疫器官是IgM表达...
关键词:
草鱼 免疫球蛋白M 克隆 荧光定量PC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坚 李丽珍 沈梓欣 林墁 刘博婷 吴春来 李冰 胡伟 曾力旺
为探究2C型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2C, PP2C)在木薯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木薯Arg7叶片cDNA扩增MePP2CAa基因,分析该基因序列、启动子活性、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以及与ABA受体PYLs之间的互作关系。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ePP2CAa基因全长1 311 bp,编码436个氨基酸,具有PP2C家族的结构域特征,与橡胶树和麻风树的PP2C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78.95%和74.09%,在C端保守;qRT-PCR分析结果显示,MePP2CAa基因在木薯储藏根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茎、叶中的表达量;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甘露醇、NaCl、ABA、MeJA、低温和SA处理可以显著诱导MePP2CAa基因的表达;MePP2CAa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启动子包含ABA应答元件(abscisic acid responsive element,ABRE)、MeJA响应元件、干旱诱导元件等;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MePP2CAa能够与MePYL1互作。以上结果表明,MePP2CAa基因可能响应木薯的非生物胁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梅 沈晋良 高聪芬
用EnvirologixCry1Ab/Cry1Ac平板试剂盒检测了两种转Cry1Ac基因的棉花品系 (NUCOTN33B、NUCOTN99B) 以及常规对照品系 (苏棉 12) 不同生育期主茎嫩叶、侧枝嫩叶、蕾及蕾的苞叶中杀虫蛋白Cry1Ac的含量。结果表明, 两种转Bt基因棉主茎嫩叶杀虫蛋白Cry1Ac的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 花铃期 (NUCOTN33B和NUCOTN99B分别为 4 43和 2 93μg·g-1 ) 和吐絮期 (3 87和 2 86μg·g-1 ) 的含量分别降至苗期第 6叶 (7 64和 8 38μg·g-1 )的 58%、35%和 51%、34%; 相同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