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5)
2023(7132)
2022(5936)
2021(5245)
2020(4384)
2019(9694)
2018(9202)
2017(16873)
2016(9557)
2015(10331)
2014(9728)
2013(9558)
2012(8963)
2011(7984)
2010(7671)
2009(6883)
2008(6784)
2007(5890)
2006(5165)
2005(4401)
作者
(32821)
(27600)
(27446)
(25637)
(17670)
(13505)
(12273)
(10852)
(10410)
(9529)
(9377)
(9196)
(9045)
(9004)
(8662)
(8623)
(8561)
(8253)
(7970)
(7945)
(7407)
(6830)
(6498)
(6406)
(6253)
(6213)
(5973)
(5882)
(5743)
(5718)
学科
(33680)
经济(33626)
管理(25422)
(24898)
(19291)
企业(19291)
方法(16007)
数学(14199)
数学方法(14068)
(11933)
(10221)
(9866)
中国(8893)
(8235)
贸易(8232)
(8044)
业经(7730)
农业(7205)
(6302)
环境(6168)
(6028)
财务(6026)
财务管理(6012)
技术(5870)
企业财务(5741)
地方(5526)
(5311)
银行(5251)
(5199)
金融(5199)
机构
大学(137763)
学院(135619)
研究(53968)
(51950)
经济(51056)
管理(46999)
理学(41743)
(41266)
理学院(41156)
管理学(40212)
管理学院(40023)
科学(39919)
中国(38175)
农业(33832)
业大(30941)
(30611)
(29349)
研究所(28734)
中心(23679)
农业大学(22037)
(21832)
(20139)
(20017)
(19283)
(19049)
实验(18745)
(18735)
实验室(18057)
科学院(18007)
财经(17854)
基金
项目(102670)
科学(79326)
基金(76536)
(73275)
国家(72702)
研究(61497)
科学基金(59512)
自然(43859)
自然科(42834)
自然科学(42815)
自然科学基金(42101)
基金项目(40784)
(40296)
社会(38982)
社会科(36954)
社会科学(36942)
(36009)
资助(30449)
教育(27226)
计划(24824)
重点(24261)
科技(22331)
(21997)
(21944)
科研(21570)
(21551)
(20842)
编号(20692)
创新(20674)
(19138)
期刊
(50247)
经济(50247)
学报(38802)
(36199)
研究(33304)
科学(30796)
大学(26447)
中国(26442)
学学(25712)
农业(24199)
(16364)
管理(16114)
(13927)
业大(11896)
(10530)
金融(10530)
农业大学(10227)
(9541)
经济研究(9416)
财经(8685)
业经(8326)
教育(8232)
科技(8068)
技术(8033)
中国农业(7667)
(7439)
林业(7137)
问题(6949)
自然(6860)
(5915)
共检索到191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吉红  苏尚顺  刘茜  曹艳姿  杨公社  林亚秋  奥宏海  
获得了草鱼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部分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FJ612596),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Q-RT-PCR)方法,检测了LPL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肝胰脏LP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LPL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360bp,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为70%~89%;LPL基因在肝胰脏、肌肉、心脏、鳃、腹腔脂肪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腹腔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在鳃中表达丰度最低;在成熟脂肪细胞中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基质脉管组分(stroma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锐鑫  刘泓宇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杨奇慧  章双  
设置持续投喂组(C,持续投喂8周)、饥饿再投喂组(R,饥饿4周+再投喂4周)和持续饥饿组(S,饥饿8周)3个处理组,研究3种不同饥饿处理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血清生化指标、糖原和糖代谢相关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影响,同时在此实验基础上研究草鱼在急性高糖负荷胁迫下的糖耐受能力、糖代谢相关酶和GLUT1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草鱼在饥饿及再投喂处理条件下的糖代谢特征。选取初重为(125.35±0.54)g的草鱼,饲养8周后以30 mg/100 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加凤  华雪铭  黄旭雄  王军  于宁  周洪琪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成辉  蔡勋  刘霞  韩志忠  曲立  隋波  吕延玲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启学  程鹏  刘文奎  
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幼鱼前肠、后肠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20.3~24.8℃条件下将375尾翘嘴鲌幼鱼[体质量(4.22±0.29)g]分为5组,分别饥饿0d(对照组)、4d、8d、12d和16d,饥饿后恢复投喂16d。结果显示,饥饿4d、8d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下降;饥饿12d后,脂肪酶活性仍显著下降;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消化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缓。恢复投喂后,蛋白酶活性迅速升高,其中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除饥饿4d组)升至显著高于饥饿前水平,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投喂4d后,除饥饿4d组后肠、肝胰脏及饥饿12d组前肠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吕林兰  董学兴  陶春  朱宇  赵刚  
在(25±2)℃条件下,对体重(15.6±0.84)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和再投喂的恢复生长实验。实验把异育银鲫分为4组,为Ⅰ组(持续投喂48 d)、Ⅱ组(饥饿8 d后再投喂40 d)、Ⅲ组(饥饿16 d后再投喂32 d)和Ⅳ组(饥饿24 d后再投喂24 d),每组20尾鱼,研究再投喂后体重和体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持续投喂组相比,饥饿8 d后异育银鲫体重下降了13.28%,饥饿16 d和24 d后体重分别下降了22.36%和33.03%。短期饥饿(Ⅱ)组,再恢复投喂8 d后能实现完全补偿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吉红  刘品  李杰  淡荣  杨公社  
获得了草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部分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HM015283),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了PGC-1α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状况;研究了投喂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对草鱼肝胰脏PGC-1α基因时序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PGC-1α基因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612bp,与人、牛、小鼠、斑马鱼和金鱼等动物的同源性为75%~97%;该基因在草鱼肝胰脏、肾脏、肌肉、心脏、鳃等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脏和心脏中表达丰度最高,在精巢和脾脏中表达丰度最低;草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吉红  黄吉芹  刘品  
实验获得了草鱼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部分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845211),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了ATGL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状况;研究了投喂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s)对草鱼肝胰脏ATGL基因时序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ATGL基因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687 bp,与人、牛、小鼠、长腭泥虎鱼、大黄鱼等物种的同源性为65%~75%;该基因在草鱼心脏、肝胰脏、脾脏、鳃、肾脏、肌肉、腹腔脂肪组织、脑、小肠、精巢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腹腔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在肝胰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论践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施兆鸿  罗海忠  傅荣兵  毛志增  陈超  
以点带石斑鱼幼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生长、生化组成及行为的影响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试验设3平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点带石斑鱼幼鱼全长、湿重、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顺序为糖类>粗脂肪>粗蛋白。再投喂后,S2湿重超过S0(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除S10外,均与S0差异不显著(P>0.05);S2粗脂肪含量超过S0组,且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代金  黄辉  谭德清  朱成科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彭士明  宋国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为研究条石鲷幼鱼在饥饿与再投喂条件下机体各组织和血清中主要代谢酶活性和糖元含量的变化,以平均体质量为(10.0±1.0)g的条石鲷幼鱼为实验对象,实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为每天投喂(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9 d(S9)和饥饿12 d(S12),饥饿后再恢复投喂至实验结束,整个实验同期对照30 d。在实验前、饥饿处理后和再投喂后分别取样,检测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变化以及糖元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饥饿与再投喂对血糖、肝糖元含量影响显著(P<0.05),饥饿导致血糖(S12除外)、肝糖元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单乐州  闫茂仓  吴洪喜  邵鑫斌  谢起浪  
在水温(12±1)℃和盐度24.3±0.61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及恢复投喂对鱼免幼鱼生长、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设置饥饿5、10、15 d及连续饥饿4个水平,并设正常投饵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马上恢复正常投饵,整个实验历时30 d,在实验前、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鱼免幼鱼全长、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鱼免幼鱼在饥饿状况下存活时间23 d。实验结束时,饥饿5 d和10 d处理组鱼免幼鱼全长和体重明显高于投喂对照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群  李吉方  王晴晴  袁玉仁  温海深  
在水温为17.6±0.2℃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许氏平鲉幼鱼肝脏和肠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4组,每组设3个平行,其中A组为对照组,即在实验过程中正常投喂;B组饥饿5d恢复投喂50d;C组饥饿10d,恢复投喂45d;D组饥饿15d,恢复投喂40d。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胰蛋白酶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其活性下降明显,脂肪酶活性虽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而淀粉酶则在饥饿初期活性大幅度上升;恢复投喂后除了肠蛋白酶和肝胰蛋白酶外,其他消化酶活性均达到对照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