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7)
- 2023(3722)
- 2022(3103)
- 2021(2669)
- 2020(2247)
- 2019(5035)
- 2018(4670)
- 2017(8628)
- 2016(4654)
- 2015(5191)
- 2014(4774)
- 2013(4902)
- 2012(4732)
- 2011(4425)
- 2010(4203)
- 2009(3853)
- 2008(3769)
- 2007(3446)
- 2006(3104)
- 2005(2805)
- 学科
- 济(18852)
- 经济(18824)
- 管理(11883)
- 业(11168)
- 方法(8999)
- 企(8678)
- 企业(8678)
- 数学(8015)
- 数学方法(7925)
- 学(7434)
- 中国(4984)
- 财(4919)
- 农(4895)
- 业经(3881)
- 贸(3755)
- 贸易(3753)
- 易(3654)
- 制(3373)
- 农业(3353)
- 环境(3309)
- 融(3028)
- 金融(3028)
- 地方(3023)
- 技术(2873)
- 银(2771)
- 银行(2743)
- 行(2654)
- 及其(2558)
- 划(2541)
- 体(2536)
- 机构
- 大学(73765)
- 学院(71905)
- 研究(31024)
- 济(28492)
- 经济(27971)
- 科学(22916)
- 管理(22699)
- 农(22539)
- 中国(21362)
- 理学(19955)
- 理学院(19680)
- 管理学(19151)
- 管理学院(19056)
- 农业(18570)
- 所(17863)
- 研究所(16760)
- 业大(16330)
- 京(15998)
- 中心(13164)
- 财(12530)
- 农业大学(11734)
- 院(11315)
- 江(11226)
- 省(11138)
- 室(11131)
- 业(10722)
- 实验(10331)
- 科学院(10222)
- 财经(10216)
- 实验室(9907)
- 基金
- 项目(54254)
- 科学(41401)
- 基金(40233)
- 家(39167)
- 国家(38899)
- 研究(31806)
- 科学基金(31299)
- 自然(23077)
- 自然科(22549)
- 自然科学(22537)
- 自然科学基金(22167)
- 省(20932)
- 基金项目(20771)
- 社会(19959)
- 划(19030)
- 社会科(18982)
- 社会科学(18975)
- 资助(17068)
- 教育(14118)
- 重点(13296)
- 计划(13288)
- 科技(12331)
- 发(11908)
- 部(11618)
- 科研(11393)
- 创(11315)
- 业(10886)
- 创新(10726)
- 专项(10216)
- 编号(10056)
共检索到105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坚 刘栋辉 田丽霞 曹俊明
本研究在含鱼粉或不含鱼粉的实用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或包膜赖氨酸饲养草鱼(初始体重20.8±10.2克)8周,并分别在投饲后1、3、5、7、10小时测定血清中游离氨基酸水平。结果表明,摄食包膜赖氨酸试验组的草鱼增重率显著高于晶体赖氨酸组和对照组(不添加赖氨酸),草鱼的增重率与血清中总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TEAA/TAA)呈正相关。
关键词:
草鱼 饲料 晶体赖氨酸 包膜赖氨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坚 田丽霞 刘栋辉 梁桂英 赵小奎 朱选 阳会军 关国强
研究设计 4种试验饲料 (纯化饲料、实用饲料以及分别补充结晶和包膜赖氨酸的两种实用饲料 )。试验草鱼放养在玻璃钢水族箱 (10 0cm× 5 0cm× 5 0cm)中 ,每箱放养 30尾 (平均体重 7.2 7± 0 .5g) ,每种处理设 3个平行组 ,饲养 9周。试验结果表明 ,纯化饲料组的增重率和蛋白质合成率 (Ks)明显高于 3组实用饲料 (P
关键词:
草鱼 补充赖氨酸 蛋白质合成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运仙 谢骏 吕利群 冷向军 李小勤 吴小凤 李忠铭
为考察饲料中补充晶体或微囊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豆粕含量为23%(高豆粕组),15%(低豆粕组)的两种实用饲料,在低豆粕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或微囊赖氨酸,使赖氨酸达到与高豆粕组一致的水平,共4个处理组,即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低豆粕+晶体赖氨酸(晶体赖氨酸组)、低豆粕+微囊赖氨酸(微囊赖氨酸组),每处理设3个平行。饲养平均体重为(49.0±2.0)g的草鱼8周。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79.3%、239.7%、245.6%、277.5%,饲料系数为1.62、1.88、1.85、1.62。与低豆粕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无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则提高草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海瑞 张琴 姜燕 胡修贵 刘世武 李伟忠 张保仁 范晶晶 崔英
以初始体重7.30±0.12g的奥尼杂交罗非鱼幼鱼为对象,在池塘内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d的养殖试验。试验配制5种等氮、等能、低鱼粉含量(2%)的实用饲料(D1~D5)。其中,D1为对照组,含有30%豆粕;在D2里用花生粕蛋白替代D1中50%的豆粕蛋白;D3~D5是在Diet2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5%晶体赖氨酸+0.05%晶体蛋氨酸、0.25%微囊赖氨酸+0.05%微囊蛋氨酸、0.50%微囊赖氨酸+0.10%微囊蛋氨酸。饲料中添加0.5%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用于测定营养成分或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罗非鱼的成活率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D5组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艳秋 纪文秀 吴玉波 王岩
通过8周生长实验检验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对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影响,以确定添加DL-蛋氨酸对提高饲料鱼粉替代水平的作用。对照饲料鱼粉水平为40%。采用2×4实验设计,按等蛋白替代原则分别用豆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鱼粉的40%(L)和80%(H);在每个鱼粉替代水平上,分别添加晶体DL-蛋氨酸(A)、包膜DL-蛋氨酸(B)、晶体DL-蛋氨酸和包膜材料(C)以及按1∶1比例配制的B和C的混合物(D)。配成8种等氮、等脂肪的实验饲料(LA、LB、LC、LD、HA、HB、HC和HD)。饲料LA、LB、LC和LD含24%鱼粉,并分别添加0.5%A、1.3%B、1.3%C或1.3%D;饲料H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微微 徐维娜 王莹 刘文斌 鲁康乐 李向飞 杨维维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购自盱眙某龙虾养殖场,初始体质量为(7.60±0.01)g。以酪蛋白、明胶、小麦面筋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7组蛋白质水平为28.26%、能量为17.15 kJ.g 1的等氮等能半纯和饲料,各组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76%、1.00%、1.22%、1.47%、1.69%、1.89%和2.18%。实验虾分为7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虾,分别投喂以上7种饲料。养殖实验于室外网箱(规格为60 cm×60 cm×60 cm)中进行,饲养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升高(P<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陈建明 沈斌乾 姜建湖 黄爱霞 潘茜
以鱼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制作7组缬氨酸梯度水平分别为6.3、7.2、8.9、11.0、12.6、14.1、15.8 g/(kg干饲料)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5 g的草鱼鱼种75 d,结果表明:草鱼鱼种增重率随饲料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当饲料缬氨酸水平达12.6 g/(kg干饲料)时草鱼鱼种增重率达最大值,继续增加饲料缬氨酸水平,草鱼鱼种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草鱼鱼种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1.0 g/(kg干饲料)时达最高值(P0.05)。分别以鱼体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陈建明 潘茜 沈斌乾 姜建湖 黄爱霞
为了研究草鱼鱼种对饲料中苯丙氨酸的需求量,用7组等氮精制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为8.2~21.2g/(kg干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21 g的草鱼鱼种56 d。结果表明,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随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从8.2 g/kg提高到12 g/kg而显著升高,但继续升高则不再有显著变化;饲料苯丙氨酸水平对草鱼全鱼粗蛋白质影响显著(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为指标,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鱼种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分别为12.73、12.20和12.55 g/(kg干饲料)。因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牛小天 左亚南 张家松 陈秀梅 李沐阳 田佳鑫 孔祎頔 王桂芹
为探讨赖氨酸对勃氏雅罗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液生化指标、赖氨酸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6种等能(17 MJ/kg)、等氮(37%CP)且不同赖氨酸水平(1.82%、2.27%、2.72%、3.17%、3.62%和4.07%)的实验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13.44±1.10) g的勃氏雅罗鱼为实验对象,分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50尾,分别投喂6种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赖氨酸水平达到3.17%时,该组的勃氏雅罗鱼平均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与3.62%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27%组、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高于1.82%组。3.17%组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总胆固醇(TC)、总氨基酸(TAA)、总蛋白(TP)、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1.82%组;血清中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低于1.82%组。各实验组的肝胰脏赖氨酸酮戊二酸还原酶(LKR)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肝胰脏氨基乙二酸半醛合成酶(AASS)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2.72%组、3.17%组、3.62%组的血清LKR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4.07%组;2.72%组和3.17%组的血清AASS活性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显著低于3.62%组和4.07%组。肝胰脏中AASS基因表达量在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肝胰脏中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1(CAT1)基因表达量在3.17%组和3.62%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2.27%组、2.72%组和4.07%组。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为3.17%或赖蛋比为8.5%时,能够提高勃氏雅罗鱼的生长、饲料利用率、蛋白质代谢、赖氨酸代谢和转运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代伟伟 麦康森 徐玮 张彦娇 艾庆辉
为研究饲料中精氨酸(Arg)、赖氨酸(Lys)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大菱鲆生长、体成分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8.48±0.16)g的大菱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3双因素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Arg(0%、0.9%和2.0%)和Lys(0%、1.19%和2.39%),配制成9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Lys添加量为1.19%时,大菱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其他两种添加量组显著升高(P0.05)。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保留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光明 董立学 刘阿朋 易新文 柴毅 蒋明
为研究膨化饲料中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体成分、锌蓄积、血清生化和抗氧化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4.29±0.18) g的草鱼幼鱼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4种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对照组饲料(D1)不补充锌,另外三组饲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补充60 mg/kg不同形式的锌源,分别为硫酸锌组(D2)、蛋氨酸锌组(D3)、混合组(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分别提供30 mg/kg锌,D4)。结果显示:(1)D2~D4组的生长性能和全鱼锌含量均显著高于D1组,且D2~D4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D4组间的生长性能、全鱼体成分和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D4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其次为D2和D3组,D1组最低;D1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D4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D1组。(3)D1组肝脏的CAT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4)D1组肝脏细胞出现空泡、膜边界模糊、细胞核偏移,锌补充组肝脏形态明显改善。综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60 mg/kg(以锌元素计)硫酸锌、蛋氨酸锌或混合锌(以锌元素计1∶1)都可提高草鱼的抗氧化性能和健康水平,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混合锌源对草鱼的健康作用效果更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冷向军 王冠 李小勤 胡斌 杨志刚
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3%、蛋氯酸0.09%,饲养平均体重2.48 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环糊精包膜氨基酸组、淀粉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14.3%、169.8%、173.3%、204.7%、203.2%,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提高了鱼体...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冠 冷向军 李小勤 胡斌 王文龙
分别进行了两个试验考察包膜氨基酸的作用效果。试验一以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赖氨酸、蛋氨酸,测定了其水中溶失率。结果表明,晶体赖氨酸、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赖氨酸的水中溶失率分别为57.0%、14.3%、21.3%;晶体蛋氨酸、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蛋氨酸的水中溶失率分别为87.7%、19.0%、28.0%,晶体氨基酸经硬化油脂、明胶包膜后,其水中溶失率极显著降低(P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包膜氨基酸 溶失率 利用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刘安龙 文华 蒋明 刘伟 冷向军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沈斌乾 陈建明 潘茜 郭建林
在10%酪蛋白和5%明胶提供全蛋白氨基酸的基础上,用晶体氨基酸赖氨酸调节7个饲料赖氨酸水平(0.85%~2.95%),并以晶体天冬氨酸和谷氨酸(1∶1)补偿调节百分比;其它饲料氨基酸分别用晶体氨基酸调节到40%的日本沼虾肌肉蛋白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水平,配制7种精制试验饲料,喂养初始体重为0.13 g的幼日本沼虾7周。结果表明,用不同试验饲料喂养日本沼虾7周后,虾的存活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对虾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虾体增重随饲料赖氨酸上升到1.90%不断增大,但超过此值后不再有显著变化。摄食饲料赖氨酸水平为1.55%~2.60%的试验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摄食...
关键词:
日本沼虾 饲料 赖氨酸 需要量 虾体增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