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2)
- 2023(13734)
- 2022(11895)
- 2021(11125)
- 2020(9316)
- 2019(21373)
- 2018(21263)
- 2017(40314)
- 2016(22444)
- 2015(25033)
- 2014(25206)
- 2013(24709)
- 2012(22827)
- 2011(20504)
- 2010(20278)
- 2009(18412)
- 2008(17827)
- 2007(15660)
- 2006(13511)
- 2005(11808)
- 学科
- 济(81231)
- 经济(81122)
- 管理(61810)
- 业(57074)
- 企(47701)
- 企业(47701)
- 方法(37871)
- 数学(32406)
- 数学方法(31986)
- 学(24120)
- 中国(21823)
- 农(21694)
- 财(21451)
- 业经(18192)
- 制(16673)
- 地方(16348)
- 理论(15624)
- 农业(14341)
- 和(14123)
- 贸(13645)
- 贸易(13640)
- 务(13572)
- 财务(13499)
- 财务管理(13472)
- 技术(13412)
- 易(13226)
- 银(13202)
- 银行(13129)
- 环境(12975)
- 企业财务(12822)
- 机构
- 大学(315966)
- 学院(312956)
- 管理(119137)
- 济(114453)
- 研究(111983)
- 经济(111679)
- 理学(103250)
- 理学院(101989)
- 管理学(99922)
- 管理学院(99378)
- 中国(80252)
- 科学(75593)
- 京(68809)
- 农(62158)
- 所(59007)
- 研究所(54531)
- 业大(53824)
- 财(52849)
- 农业(49560)
- 中心(49391)
- 江(46412)
- 北京(43335)
- 财经(42382)
- 范(41806)
- 院(41427)
- 师范(41157)
- 经(38640)
- 州(37548)
- 技术(36924)
- 省(34941)
- 基金
- 项目(222963)
- 科学(172124)
- 基金(159577)
- 研究(156162)
- 家(143590)
- 国家(142448)
- 科学基金(119034)
- 社会(94134)
- 社会科(88889)
- 社会科学(88862)
- 省(88009)
- 基金项目(84516)
- 自然(81427)
- 自然科(79357)
- 自然科学(79328)
- 自然科学基金(77878)
- 划(75744)
- 教育(71349)
- 资助(66540)
- 编号(62604)
- 成果(51184)
- 重点(50813)
- 部(47873)
- 发(47233)
- 创(46098)
- 课题(44427)
- 计划(44182)
- 科研(43768)
- 创新(43062)
- 大学(40371)
- 期刊
- 济(123463)
- 经济(123463)
- 研究(89181)
- 学报(62680)
- 中国(61269)
- 农(55141)
- 科学(54105)
- 大学(45291)
- 管理(43416)
- 学学(42848)
- 财(39500)
- 农业(38146)
- 教育(37375)
- 技术(25821)
- 融(24204)
- 金融(24204)
- 业(20294)
- 财经(20240)
- 业经(20217)
- 经济研究(19683)
- 图书(17253)
- 经(17214)
- 业大(17051)
- 版(16786)
- 科技(16721)
- 问题(15902)
- 理论(14754)
- 林业(14628)
- 技术经济(13687)
- 实践(13642)
共检索到453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德春 余来宁 方耀林
运用 4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对长江中游草鱼自然群体和草鱼人工繁殖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分析。在所用引物中 ,有 9个能在草鱼不同个体扩增出多态DNA带 ,占引物总数的 2 2 5 %。结果表明 ,长江中游自然繁殖草鱼群体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 0 92 94~ 0 986 2之间 ,平均值为 0 96 4 9,遗传变异度在 0 0 138~ 0 0 716之间 ,平均值为 0 0 4 5 1;Shanonn表型多样性指数 (Ho)为 10 0 6 6 4 ;Shannnon多样性值(H)为 0 0 4 6 6 ;草鱼人工繁殖群体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 0 ...
关键词:
草鱼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志伟 韩曜平 仲霞铭 张志勇 曹哲明 吴婷婷
采用新型分子标记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1个野生群体(来自邗江草鱼国家级原种场)和2个人工繁殖群体(分别来自淡水中心良种场和无锡前洲水产良种场)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不同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组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检测到的位点数为12~21个,在3个草鱼群体中共检测到12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9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76.67%,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野生群体与2个人工繁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7.62%、59.81%、53.3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德春 张锡元 杨代淑 邓凤姣 余来宁 方耀林
对湖北荆州和广西昭平的两个链鱼 (Hypophthalmichtysmolitrix)人工繁殖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 ,鲢鱼两个人繁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 0 9715和 0 96 6 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6 2 6 9和 7 86 6。
关键词:
鲢鱼 人繁群体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春霖 陈大庆 史建全 祁洪芳 鲁成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青海湖裸鲤的3个洄游繁殖群体-黑马河(HM)、布哈河(BH)及沙柳河(SL)群体各30个个体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用13个引物在三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8个。青海湖裸鲤群体总的DNA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0%。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3个群体总的Nei基因多样性为0.3395,Shannon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4861,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青海湖裸鲤3个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788,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070,表明3个繁殖群体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通过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HM群体和B...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欧阳美 张晓宇 张富铁 刘焕章
为了较全面了解长江中上游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种质情况,本研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特征,比较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大范围内草鱼3个野生群体和19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677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单倍型,1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2个多态位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769;P_i:0.001 43),原种场群体次之(H_d:0.766;P_i:0.001 13),苗种场群体最低(H_d:0.649;P_i:0.000 84)。野生群体中,万州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857;P_i:0.002 05),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万州群体曾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草鱼野生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对比历史数据,草鱼野生群体多样性水平近10年来未出现下降。苗种场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高(H_d:0.791;P_i:0.001 47)和最低(H_d:0.247;P_i:0.000 24)的分别是阳新和蔡甸1群体,部分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养殖群体间存在大范围的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缺乏交流。综上,草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明显,在进行草鱼苗种繁育时要注意近交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娜 都基隆 王志勇 张庆文 高天翔
香鱼是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的一种珍稀名贵经济鱼类,本实验比较分析了香鱼养殖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在长度为445 bp的控制区部分序列上,鳌山卫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h(0.198 4±0.092 4)和核苷酸多样度π(0.000 8±0.000 9)显著低于东张水库野生群体(h=0.810 5±0.067;π=0.002 6±0.002 0),两群体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F st=0.447,P=0);单倍型邻接关系树的拓扑结构简单,未呈现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日本香鱼个体与中国香鱼亲缘关系较远;东张群体的历史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能经历过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无论是养殖群体还是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赵峰 刘鉴毅 王妤 宋超
对长江口误捕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和人工繁殖培育中华鲟幼鱼骨板和鼻孔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2004-2006年3年间,长江口误捕中华鲟幼鱼鼻孔形态未发生变化即双鼻孔(左边和右边鼻孔均为两个鼻孔)平均数占总数的93. 5%,鼻孔形态发生变化即单鼻孔(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或左边两个、右边一个,或左边和右边均为一个)平均数只占总数的6. 5%;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幼鱼鼻孔形态未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总数的16. 8%,鼻孔形态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总数的83. 2%。与2012、2015年长江口误捕中华鲟幼鱼对比发现,2012、2015年,长江口误捕中华鲟幼鱼鼻孔形态未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98. 5%,而发生变化的平均数占1. 5%。结果表明,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幼鱼群体鼻孔形态发生变化的数量远远高于自然繁殖群体。骨板比较显示:自然繁殖中华鲟幼鱼的锋利,人工繁殖培育的钝;自然繁殖中华鲟幼鱼背骨板棘长平均0. 37 mm,侧骨板棘长平均0. 28 mm,腹骨板棘长平均0. 14 mm;人工培育幼鱼的背骨板棘长平均0. 09 mm,侧骨板棘长平均0. 20 mm,腹骨板棘长平均0. 01 mm。自然繁殖幼鱼与人工培育幼鱼侧骨板棘长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中华鲟幼鱼 鼻孔 骨板棘长 鉴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季晓芬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汪登强
利用筛选的13对草鱼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开展了2011至2015年长江中游草鱼亲本增殖放流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评估。通过对各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13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8622(0.6570.950),基因多样度为0.8555(0.6750.936)。15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450310.1536,等位基因丰度为11.48315.204,说明15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遗传分化指数分析表明,群体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分化(FST<5%)。通过贝叶斯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草
关键词:
草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增殖放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冬群 李太武 苏秀榕
于2001年4月,在浙江象山港虾塘和象山外海滩涂分别采集100个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ck)样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2个群体各38个样本的EST、ADH、MDH、IDH、ME、LDH、GDH、SOD、SDH、ATP等10种同工酶,分别记录了30、29个基因位点。其中s MDH 1、SDH、s ME、ATP 1、ATP 2等5个位点为多态位点。象山野生缢蛏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17 24%)和群体平均杂合度观察值(0 0377)都明显高于养殖群体(16 67%,0 0314)。结果表明,与其他贝类比较缢蛏象山养殖和象山野生群体拥有较低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缢蛏 同工酶 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赫崇波 丛林林 葛陇利 刘卫东 周遵春 高祥刚
应用AFLP标记技术对辽宁和山东沿海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7对AFLP引物组合对5个群体(3个野生群体,2个养殖群体)15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364个的位点。5个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为84.3945%~87.6465%,总多态位点比例为99.6300%。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301~0.2634;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617~0.4248,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394~0.1609,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2592~0.5360。辽宁大洼野生群体和山东河口野生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
关键词:
文蛤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燕平 覃川杰 吕云云 龚全 王均 颉江 文正勇
为研究14个不同养殖群体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采用8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14个群体的209尾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4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8~10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5.160~6.882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在0.633~0.717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358~0.749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594~0.681之间,均大于0.5。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69%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3.93%来自群体内个体间,92.38%来自所有个体间,变异来源主要来自个体间,其中RB群体和WH群体的遗传分化最大(F_(st)=0.116),ZL群体和XB群体的遗传分化最小(F_(st)=-0.009)。基于遗传距离构建了UPGMA系统树,发现14个群体共分为5个聚类支,HJ、YZ、YH、YB 4个群体聚为一支,HQ和LG单独各自聚为一支,LZ和RB 2个群体聚为一支,DB、ZJ、WH、XH、XB和ZL 6个群体聚为一支。基于贝叶斯的Structure聚类分析同样支持14个黄颡鱼群体可分为5个聚类支,与聚类树的结果吻合。1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高度多态水平,遗传分化处于低等分化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晖 许志强 潘建林 杨家新 葛家春 柏如发 朱清顺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江水系天然群体、人工选育F4A级群体、F4B级群体以及江苏射阳群体共95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F4A、F4B选育起始群体均来源于固城湖国家级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射阳群体为江苏省河蟹养殖普遍采用的苗种,其亲本为当地养殖河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4个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 o)分别为0.8053、0.8197、0.8105、0.8100,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7149、0.7161、0.7262、0.7286。其中,人工选育F4A级以及B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群体,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人工选育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燕 孔杰 周洲 张龙涛 杨兴
为了解繁育基地养殖鲟鱼亲鱼的遗传背景,利用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对49个鲟鱼亲鱼中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鲟鱼亲鱼(目的序列长度412~420 bp)可以划分为3大类:E(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B(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D(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类,分别包括3、2、13个单倍型,多态位点分别有13、15、30个,单倍型多样度(Hd)分别为0.417、0.2、0.853,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5 41、0.007 28、0.013 14,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2.222、3、5.52。同类各单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恒志 任丽珍
家鱼人工繁殖适宜温度是22~28℃,最适温度为24~26℃。在夏季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大约20~25天,秋季为9月上旬前后,大约15天。1990年我们在夏秋两季生产中记录到草鱼人工繁殖可行温度是18~31℃,鳙鱼22~32℃。适用时间为5月上旬至9月上旬,约120天。对此,本文略述数例生产实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新 朱以美 刘英杰 高磊 方辉 韩刚 王玉芬 姜秀凤 刘海金
为分析牙鲆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能有效鉴定群体遗传特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实验收集了渤海流域74尾野生个体组成实验群体。选择牙鲆24个连锁群上不同区域的7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分析,其中,近着丝粒区域包含17个标记,连锁群中部包含19个标记,远着丝粒区域包含36个标记。结果显示:在连锁群不同区域上等位基因数(A)介于6.400~7.389,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介于4.469~5.12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介于1.565~1.683;观测杂合度(H o)、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H 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568~0.593、0.738~0.753和0.70...
关键词:
牙鲆 自然群体 微卫星 着丝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