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1)
- 2023(12599)
- 2022(10810)
- 2021(9835)
- 2020(8283)
- 2019(19330)
- 2018(18877)
- 2017(35833)
- 2016(19892)
- 2015(22379)
- 2014(22552)
- 2013(22734)
- 2012(21933)
- 2011(20074)
- 2010(20394)
- 2009(18851)
- 2008(18968)
- 2007(17330)
- 2006(15082)
- 2005(14126)
- 学科
- 济(89740)
- 经济(89660)
- 业(51405)
- 管理(50353)
- 企(39166)
- 企业(39166)
- 方法(37149)
- 数学(32574)
- 数学方法(32298)
- 中国(26138)
- 农(25594)
- 地方(23880)
- 贸(21171)
- 贸易(21158)
- 财(21064)
- 学(20946)
- 易(20582)
- 业经(19156)
- 农业(17303)
- 制(16332)
- 银(15075)
- 银行(15023)
- 融(14787)
- 金融(14785)
- 行(14517)
- 出(13523)
- 地方经济(13145)
- 和(13108)
- 环境(13064)
- 技术(13062)
- 机构
- 学院(294786)
- 大学(294781)
- 济(121533)
- 经济(118865)
- 研究(110455)
- 管理(104459)
- 理学(88722)
- 理学院(87560)
- 管理学(85877)
- 管理学院(85334)
- 中国(82495)
- 科学(71531)
- 京(64082)
- 农(63148)
- 所(59716)
- 财(55663)
- 研究所(54281)
- 农业(50170)
- 中心(50108)
- 业大(48842)
- 江(47133)
- 财经(43531)
- 北京(40560)
- 范(39518)
- 经(39454)
- 院(39129)
- 师范(38978)
- 经济学(38115)
- 州(37453)
- 省(36856)
- 基金
- 项目(193202)
- 科学(149334)
- 基金(137915)
- 研究(135413)
- 家(123093)
- 国家(122047)
- 科学基金(101446)
- 社会(84234)
- 社会科(79901)
- 社会科学(79879)
- 省(77293)
- 基金项目(72206)
- 自然(66448)
- 划(65507)
- 自然科(64899)
- 自然科学(64875)
- 自然科学基金(63705)
- 教育(61548)
- 资助(57556)
- 编号(53419)
- 发(47066)
- 重点(44749)
- 成果(44019)
- 部(42265)
- 创(39730)
- 课题(38603)
- 计划(37879)
- 科研(37720)
- 创新(37344)
- 发展(36790)
- 期刊
- 济(137976)
- 经济(137976)
- 研究(86395)
- 中国(64039)
- 农(58341)
- 学报(56430)
- 科学(48116)
- 财(42845)
- 大学(40603)
- 农业(39650)
- 学学(38393)
- 管理(37845)
- 教育(30819)
- 融(29430)
- 金融(29430)
- 技术(24680)
- 业经(23259)
- 经济研究(22657)
- 业(22087)
- 财经(21703)
- 问题(18917)
- 经(18667)
- 贸(16889)
- 版(15722)
- 技术经济(14912)
- 业大(14504)
- 统计(14441)
- 国际(14202)
- 科技(14002)
- 图书(13957)
共检索到455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先栋 付辉云 饶毅 盛银平 王海华 傅义龙 李彩刚 周永灿
从草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株Jxsks1,该菌株对草鱼的LD50值为2.3×103CFU/g鱼体质量,为强致病菌;经生理生化、16s r DNA和gyr B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分型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迄今未见报道的类型。选取丝氨酸蛋白酶AhP、热稳定性肠毒素Ast、气溶素AEr A、热不稳定性肠毒素ALt、鞭毛基因FLA、脂酶LIP等6种毒力基因特异性引物对该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其毒力基因型为AEr A~+、ALt~+、Ast~+、AhP~+、LIP~+、FLA~-。选取28种抗生素进行药敏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第二代和第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杰 龙宜楠 黄钧 梁静真 胡大胜 龙苏 牛志伟 彭亚 植淇业
为查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及其3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API 20N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PCR扩增法检测病原菌的3种毒力基因。结果显示,从发病症状典型的黄颡鱼肝脏中分离到1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GXGP1,与嗜水气单胞菌标准株ATCC 7966T的同源性为99.9%,对黄颡鱼有很强致病力,是引起黄颡鱼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该菌携带有Aer、hly和ahp 3种毒力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李亚南 毛树坚
报道了斑点免疫吸附ELISA(Dot-ELISA)快速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方法以及对提纯病毒、染毒细胞内病毒和病鱼组织的检测结果,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与SPA-CoA和常规ELISA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Dot-ELISA检出GCHV的最低含量为3pg,该灵敏度比SPA-CoA和常规ELISA法分别提高10倍和20倍,而且快速易行,是目前检测GCHV最为有效的方法,并可在草鱼出血病临床诊断和病毒疫苗质量鉴定等方面得到应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巧红 王世锋 蔡岩 张晗 谢珍玉 郭伟良 冯永勤 周永灿
2011年4月,从海南工厂化养殖的患病方斑东风螺体内分离得到3株优势菌,经感染实验确定菌株DFL11-01为该暴发性疾病的致病菌,其对方斑东风螺注射感染的LD50为2.6×106CFU/g。采用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DFL11-01进行鉴定,并以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所有3株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FL11-01对阿洛西林、利福平等15种药物耐药;对头孢他啶、四环素等3种药物中介敏感;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头孢三嗪、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敏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江为民 康惠 严朝晖 李国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军 王铁辉 周立冉 易咏兰 刘汉勤 陆仁后 陈宏溪
人工感染GCHV-861后,对处于潜伏期、发病期和恢复期等不同时期的草鱼内脏组织匀浆上清液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除恢复期的1条草鱼外,其余样品均得到特异扩增带,而对照组都没有,预示着RT-RCR技术对于草鱼出血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及抗病有种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显症出血病草鱼的肝、肾、脾、鳃、肌肉和肠道等组织器官进行检测,结果都为阳性,首次证实了GCHV存在于肝脏中,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雷坤 谢业扬 马远雄 王邦杰 范道周 陆专灵 徐娣美 何有柯 韦友传
为确定稻田养殖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出血病病原与防治措施,应用微生物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相关方法,对患出血病的大鳞副泥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从患出血病大鳞副泥鳅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命名为DLFNQ-1、DLFNQ-2、DLFNQ-3);回归感染实验结果显示,仅DLFNQ-1对大鳞副泥鳅具有致病性,半致死浓度为2.3×10~7 CFU/mL;生理生化试验表明,DLFNQ-1菌株对葡萄糖、阿拉伯糖、氧化酶、七叶灵等反应为阳性,对柠檬酸、尿素酶等反应为阴性,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相符;DLFNQ-1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嗜水气单胞菌(JN391411.1)的相似度达到99.7%,N-J进化树显示其16S rDNA与其它嗜水气单胞菌的聚为一支。DLFNQ-1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这两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阿洛西林、哌拉西林、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等呈现出一定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引起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出血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稻田养殖时可选用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进行防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满洋 白维东 范金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令兵 贺路 左文功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一种十分严重的病毒性鱼病。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的科研人员首先报道了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并初步认为其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Herpsvirus)。1983年,陈燕新等报道了自己分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形态结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令兵 贺路
离心技术纯化病毒。病毒粒子具双层衣壳,直径约为65nm。病毒对氯仿、乙醚、酸碱、胰蛋白酶的处理不敏感。冻融和56℃、1小时处理,毒力下降显著。-80℃、-30℃两种温度条件下保存,其毒力损失有差异。鱼用消毒剂鱼康有杀病毒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福林 肖克宇 龚泽修
为了探明草鱼出血病病毒的血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血凝试验对此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病毒只对鸡红细胞引起高滴度凝集 ,这种凝集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血凝的适宜 pH为 5 .5~ 7.0 ,2 %的氯化钠为较适宜的稀释液 ,血凝活性以在 37℃温度条件下最好 ;出血病病鱼肠道的凝集价最高 ;醛化的鸡红细胞在 4℃下保存一年多仍具有新鲜红细胞表面受体活性 ,从而使草鱼出血病的HA和HI试验更具有稳定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建立了一种快速诊断草鱼出血病的方法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