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2)
2023(9924)
2022(9002)
2021(8406)
2020(7109)
2019(16566)
2018(16487)
2017(31742)
2016(17495)
2015(19701)
2014(19639)
2013(19606)
2012(17833)
2011(16004)
2010(15789)
2009(14170)
2008(13555)
2007(11591)
2006(9905)
2005(8382)
作者
(52116)
(43143)
(42847)
(40612)
(27372)
(20826)
(19381)
(17180)
(16411)
(15153)
(14883)
(14433)
(13633)
(13447)
(13339)
(13245)
(13081)
(12785)
(12163)
(12118)
(10948)
(10392)
(10384)
(9677)
(9660)
(9597)
(9510)
(9388)
(8740)
(8671)
学科
(66383)
经济(66312)
管理(47829)
(45609)
(37867)
企业(37867)
方法(33988)
数学(29636)
数学方法(29310)
(17938)
(16529)
中国(15937)
(15137)
业经(14711)
地方(13387)
农业(12040)
理论(11953)
(11459)
(11442)
贸易(11438)
(11089)
(11071)
环境(10977)
技术(10837)
教育(10329)
(9914)
财务(9856)
财务管理(9841)
(9501)
企业财务(9315)
机构
大学(248376)
学院(245687)
管理(100135)
(91597)
经济(89363)
理学(88073)
理学院(87070)
管理学(85468)
管理学院(85046)
研究(81137)
中国(56519)
科学(54312)
(53020)
(44363)
业大(41962)
(41216)
(39043)
研究所(38209)
中心(36220)
农业(35105)
(34412)
北京(33182)
(33018)
师范(32657)
财经(32404)
(29535)
(29251)
(28281)
技术(26977)
师范大学(26552)
基金
项目(178145)
科学(138977)
基金(128356)
研究(127320)
(113003)
国家(112070)
科学基金(95670)
社会(77640)
社会科(73514)
社会科学(73493)
(70597)
基金项目(69493)
自然(64759)
自然科(63178)
自然科学(63158)
自然科学基金(62014)
(59713)
教育(58700)
资助(52686)
编号(52097)
成果(41512)
重点(39741)
(38502)
(37494)
(37015)
课题(35765)
创新(34429)
科研(34388)
计划(33458)
大学(33003)
期刊
(96360)
经济(96360)
研究(68017)
中国(44503)
学报(44028)
科学(39548)
(39052)
管理(34222)
大学(32380)
学学(30473)
教育(28641)
农业(27813)
(27320)
技术(20813)
业经(15780)
(15648)
金融(15648)
财经(14681)
(14573)
经济研究(14446)
图书(14315)
科技(13224)
理论(12473)
问题(12331)
(12322)
业大(12057)
(11941)
实践(11719)
(11719)
技术经济(11692)
共检索到33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李亚南  
草鱼干扰素 (IFN)诱生条件与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 ,病毒侵染草鱼后能迅速诱导IFN的合成 ,2 4h即可在血清中检测到IFN活性 ,3d后活性达到高峰。草鱼IFN的合成受温度、病毒种类、病毒剂量、鱼体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2 5℃水温下诱生的IFN活性明显高于 15℃和 8℃。RNA病毒的诱生能力高于DNA病毒 ,其中以双链RNA病毒GCHV的诱生能力最强。在急性致死剂量以下提高病毒感染剂量以及维持鱼体的正常营养状况 ,有利于提高IFN的产量。用适量IFN或灭活GCHV预注射草鱼 ,作起动或预诱导处理 ,能显著促进IFN的诱生。病毒活性、鱼龄大小对IFN的诱生无显著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通过DEAE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S 2 0 0凝胶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 ,对病毒诱生的草鱼血清干扰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纯化的草鱼干扰素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单一组份 ,分子量为 38kD ,等电点为 5 .2 5 ,过碘酸 Schiff试剂反应表现为典型的糖蛋白染色特征。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草鱼干扰素具有 1 0 0 0 0 0g(2h)离心不沉降、耐热、在pH2 - 1 0范围内活性稳定、抗核酸酶 ,但对胰蛋白酶、糖苷酶和糖氧化剂NaIO4 敏感等性质 ,在鱼类细胞中具有抑制不同病毒的能力 ,但在人、哺乳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阎春兰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等方法 ,在植物凝集素 (Phytoagglutinin ,PHA)诱导的草鱼血清中检测到一种干扰素。理化和生物学性质鉴定表明 ,它不同于病毒诱导的α/ β 干扰素 ,表现在对 5 6℃、pH2和 0 .1%SDS敏感 ,其活性不能被α/ β 干扰素抗体所中和 ,其诱生剂为非病毒性质的有丝分裂原 ,诱生作用受佛波酯 (PMA)和白细胞介素 2(IL 2 )的调节 ,这些特性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中报道的γ干扰素相符 ,表明是一种γ样性质的干扰素。草鱼γ样干扰素的体内诱导受环境温度、诱导时间、PHA剂量等因素的影响 ,2 5℃或 30℃水温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高于 15℃或 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成坚  苏博洋  苏建国  
为探讨干扰素3(Interferon 3,IFN3)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巨噬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IFN3成熟肽基因序列,制备草鱼IFN3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同时研究了IFN3在草鱼不同免疫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以及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感染草鱼肾细胞系(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ney,CIK)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显示,细菌表达的重组IFN3大小约为45 kD,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抗体效价约为1∶3 200,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既能识别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也能识别个体水平上和细胞水平上的内源蛋白。草鱼主要免疫组织中,肝胰腺和皮肤检测到相应条带。CIK细胞感染病毒后12 h开始检测到IFN3蛋白,随感染时间的延长,IFN3蛋白表达量有所增加。蛋白水平上检测IFN3的表达,为深入研究草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开健  章怀云  张学文  肖调义  陈立祥  苏建民  汪冬庚  
为研究转人 -α-干扰素基因草鱼的食用安全性 ,以转人 -α干扰素基因草鱼肉糜饲喂大鼠 ,在 30 d内对试验鼠进行了临床观察 .试验结束时 ,对试验鼠进行了血液学检测、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表明 ,饲喂转人 -α干扰素基因草鱼肉糜的大鼠临床表现正常 ,血液学指标、解剖学形态和重要器官组织学图像与对照组动物没有显著差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立祥  张学文  肖调义  汪冬庚  符少辉  苏建明  陈开健  章怀云  
为提高草鱼对出血病的抗性 ,采用显微注射法 ,将克隆在鲤 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的人 α-干扰素基因转移到草鱼受精卵中 ,获得了大量转基因个体 .抽取转基因鱼血浆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转基因草鱼中人α-干扰素基因的表达情况 .从 6 72尾转基因草鱼中检测出 15 8尾有 α-干扰素的表达 ,阳性率为 2 3.5 1% ,其中表达水平最高个体血浆中α-干扰素质量浓度为 145 0 pg/ m L .基因表达量随季节和个体发育时期有所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丹  解文杰  朱叶飞  赵金良  陈晓武  
为了分析尼罗罗非鱼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的表达规律及其功能,克隆了尼罗罗非鱼IRF1基因c DNA全长,与其他脊椎动物IRF1基因进行比对,构建IRF家族系统进化树。然后使用Poly I∶c对尼罗罗非鱼进行体内注射诱导抗病毒免疫反应,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尼罗罗非鱼各组织IRF1基因的表达差异。最后构建尼罗罗非鱼IRF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IRF1有888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95个氨基酸的蛋白序列。该蛋白N端高度保守,并含有6个保守的色氨酸,具有DNA结合结构域。对蛋白相似率的计算发现尼罗罗非鱼与斑马鱼IRF1相似度为52.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红权  章怀云  张学文  肖调义  苏建明  唐湘北  
为探明人α-干扰素在转Hu-IFN-α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水平,以转Hu-IFN-α基因草鱼F1群体为材料,随机抽取332尾鱼分离其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表达率为52.1%,表达水平偏低,其表达水平受外界因素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晓真  王俊亚  贾钊  王梓璇  王邦杰  邹钧  
Ⅱ型干扰素,也称干扰素-γ(IFN-γ),是参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因子之一。研究表明,鱼类与哺乳类Ⅱ型干扰素同源,不同的是真骨鱼类(Teleost)有两种Ⅱ型干扰素,即IFN-γ和干扰素-γ相关因子(IFN-γrel)。迄今,对鱼类IFN-γ基因的表达规律和功能已有大量报道,而对IFN-γrel的研究尚不深入,产生IFN-γ和IFN-γrel的细胞来源不清楚,它们是否有功能差异也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DE3中表达草鱼(Ci)IFN-γ和CiIFN-γrel重组蛋白。实验结果显示,重组CiIFN-γ蛋白为可溶性蛋白,而CiIFN-γrel蛋白则不可溶。通过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获得了高纯度CiIFN-γ和CiIFN-γrel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筛选获得4株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结果表明CiIFN-γ单克隆抗体与CiIFN-γrel没有交叉反应,反之亦然,其中FITC标记的两株抗体可用于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此外,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草鱼IFN-γ和IFN-γrel单克隆抗体不识别斑马鱼的同源Ⅱ型干扰素蛋白。本研究制备了首个IFN-γrel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草鱼Ⅱ型干扰素的产生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义兵  俞小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忍  江善祥  刘祖亮  
[目的]高效合成盐酸替洛隆,对盐酸替洛隆进行质量研究并简略探究其诱导干扰素的作用强度与特点。[方法]通过2,7-二羟基-9-芴酮与2-二乙氨基氯乙烷盐酸盐发生取代反应合成替洛隆,进一步酸化得到盐酸替洛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1HMNR)和质谱(MS)确证,并依据药典规定的方法,依次检验盐酸替洛隆的各项理化性质及含量。盐酸替洛隆以250 Mg·kg~(-1)的剂量灌胃SPF小鼠,分别在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α1干扰素水平,评估盐酸替洛隆干扰素诱导作用。[结果]盐酸替洛隆合成收率达到93%;其理化性质稳定,制备方法可靠;给小鼠灌胃12 H后,诱导其机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经逵  史燕  朱新平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原核表达。以PBS做对照,利用polyI:C刺激斜带石斑鱼,然后取其肝脏、头肾、脾脏提取总RNA,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根据相近物种IRF-1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得到了保守片段,通过RACE-PCR获得了斜带石斑鱼IRF-1基因的全长cDNA。基因全长为1730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906bp,编码302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153bp,3′非编码区671bp。将斜带石斑鱼ORF与其他物种进行比对发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文  章怀云  
干扰素 (IFN)在诱导细胞的抗病毒和抗生长反应及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尤其是抗病毒反应是干扰素的基本功能 ,其分子机制正逐步被揭示 .IFN诱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号传递和级联放大的过程 .其主信号途径通过位于细胞膜上的酪氨酸激酶使酪氨酸磷酸化 ,激活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 .然后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转移到细胞核内 .它们导致了许多基因产物的表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学过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毛明光  王印庚  尹立杰  张家松  刘宗柱  
为提高聚肌胞(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的配对效果,本文研究了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聚肌胞配对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45℃条件下合成的聚肌胞减色效应最强,说明在该温度下聚肌苷酸(Polyinosinic acid,PI)和聚胞苷酸(Polycytidylic acid,PC)配对最紧密;Na+、Ca2+、Mg2+、Mn2+和Zn2+能够增强聚肌胞双链结构的紧密性,当Na+浓度增加到0.085mol/L后,聚肌胞的配对接近饱和;Ca2+、Mg2+、Mn2+和Zn2+对聚肌胞结构的保护效果基本一致,而Cu2+对聚肌胞结构具有明显破坏作用。建议采用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涛  周艳琴  聂浩  陈声国  方瑞  姚宝安  赵俊龙  
将编码弓形虫微线蛋白3(MIC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IC3和编码γ-干扰素(IFN-γ)的真核表达质粒pcIFN-γ各100μg混合肌肉注射,间隔2周、3次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相同剂量的pcMIC3、pcDNA和PBS免疫对照组。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四氮甲唑蓝(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检测试验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并观察腹腔接种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后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与其它试验组相比,pcMIC3+pcIFN-γ组试验小鼠在免疫8周后的ELISA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和CTL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