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6)
- 2023(11956)
- 2022(10285)
- 2021(9276)
- 2020(7877)
- 2019(18020)
- 2018(17955)
- 2017(33361)
- 2016(18899)
- 2015(21498)
- 2014(21951)
- 2013(21751)
- 2012(21007)
- 2011(19238)
- 2010(19745)
- 2009(18215)
- 2008(18282)
- 2007(16911)
- 2006(14842)
- 2005(13731)
- 学科
- 济(80862)
- 经济(80770)
- 管理(46384)
- 业(45240)
- 企(33572)
- 企业(33572)
- 方法(29846)
- 数学(25805)
- 数学方法(25567)
- 中国(25249)
- 农(24819)
- 地方(23622)
- 学(21828)
- 财(17973)
- 业经(17769)
- 农业(16538)
- 制(16317)
- 银(14638)
- 银行(14585)
- 贸(14505)
- 贸易(14494)
- 融(14270)
- 金融(14262)
- 行(14142)
- 易(13913)
- 地方经济(12904)
- 和(12785)
- 环境(12673)
- 发(12443)
- 理论(12075)
- 机构
- 学院(278123)
- 大学(275956)
- 济(107683)
- 研究(107503)
- 经济(105028)
- 管理(95123)
- 中国(80279)
- 理学(79623)
- 理学院(78528)
- 管理学(76861)
- 管理学院(76371)
- 科学(71593)
- 农(62228)
- 京(61186)
- 所(59155)
- 研究所(53920)
- 财(50520)
- 农业(49344)
- 中心(48363)
- 业大(47222)
- 江(46401)
- 范(39277)
- 北京(39037)
- 师范(38654)
- 院(38565)
- 财经(38547)
- 省(37400)
- 州(36731)
- 经(34666)
- 技术(34499)
- 基金
- 项目(179864)
- 科学(136921)
- 研究(127251)
- 基金(124246)
- 家(111548)
- 国家(110567)
- 科学基金(90309)
- 社会(75639)
- 省(73828)
- 社会科(71335)
- 社会科学(71314)
- 基金项目(65400)
- 划(62604)
- 自然(59175)
- 教育(58140)
- 自然科(57658)
- 自然科学(57626)
- 自然科学基金(56529)
- 编号(52763)
- 资助(51448)
- 发(45089)
- 成果(44235)
- 重点(42529)
- 课题(38779)
- 部(38100)
- 创(36784)
- 计划(36134)
- 科研(34996)
- 发展(34869)
- 创新(34563)
- 期刊
- 济(129539)
- 经济(129539)
- 研究(82798)
- 中国(63960)
- 农(57394)
- 学报(54527)
- 科学(46390)
- 财(38988)
- 大学(38826)
- 农业(38738)
- 学学(36761)
- 教育(34500)
- 管理(34238)
- 融(27383)
- 金融(27383)
- 技术(24469)
- 业经(22859)
- 业(21128)
- 经济研究(20425)
- 财经(18816)
- 问题(17266)
- 经(16196)
- 版(15403)
- 业大(14191)
- 图书(13698)
- 科技(13692)
- 技术经济(13257)
- 资源(13192)
- 贸(13159)
- 商业(12997)
共检索到438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松 王广军 龚望宝 谢骏 余德光 郁二蒙 魏南 夏耘
为了解蓝藻暴发池塘中细菌群落特征,采集3个地区(广东、云南、贵州)4个淡水养殖场的蓝藻暴发池塘和非蓝藻暴发池塘(对照池塘)水样,并检测其理化因子及生物指标,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依据PCR-DGGE指纹谱带的丰度对养殖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蓝藻暴发池塘水体的PO_4-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池塘(P<0.01);而且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的RDA分析表明,PO_4-P与蓝藻暴发池塘细菌群落关系密切。蓝藻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志斐 王广军 谢骏 郁二蒙 余德光 夏耘 魏南
为了探索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膜形成过程固着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特征,以生态基为生物膜载体材料,以草鱼养殖池塘为生物膜培养环境,利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第0、15、30、45和60天)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时间生物膜固着微生物样品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在培养168 h后达到稳定,并且5个采样时间点的AWCD值即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生物膜固着微生物的碳代谢能力在15、30、45 d时最强,显著高于0和60 d(P<0.05);多样性指数也呈现出与AWCD值相同的规律,15、30和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范立民 吴伟 裘丽萍 李丹丹 孟顺龙 宋超 郑尧 陈家长
为了研究罗非鱼养殖池塘水和表层沉积物中蓝藻(蓝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状况和影响因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对其中的蓝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蓝藻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的优势目是相同的,为聚球藻目、Cyanobacteria_norank和色球藻目;水中的蓝藻群落结构受到月份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与系统中氮净输入量有关。表层沉积物中的蓝藻群落受到池塘差异的影响更大,且与系统中磷净输入量有关。试验条件下,罗非鱼对系统中蓝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来自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彭聪聪 李卓佳 曹煜成 刘孝竹 胡晓娟
对4个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浮游微藻6门91种,其中蓝藻30种,绿藻15种,硅藻37种,甲藻5种,裸藻两种,金藻两种。优势种有顿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显微蹄形藻Kirchneriella microscopica、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加德纳鞘丝藻Lyngbya gardneri、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盐泽颤藻Oscillato...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月月 傅子昕 张慧娟 高嵩 舒锐 罗永康 洪惠
为比较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鱼肉的食用品质差异,以蒸煮得率、色泽、三磷酸腺苷关联物含量、模拟消化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生、熟状态下的品质差异;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气味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集装箱式养殖和池塘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分别为78.59%和85.62%,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2)集装箱式养殖生草鱼的亮度值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但经蒸煮后2种养殖方式的草鱼肉亮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3)集装式养殖生草鱼的鲜味物质(肌苷酸)含量和体外模拟消化后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小分子肽含量高于池塘养殖;4)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腥味物质、水体污染物相对含量和种类都少于池塘养殖草鱼,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风味均优于池塘养殖。与池塘养殖草鱼相比,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具有更好的食用品质。
关键词:
草鱼 集装箱式养殖 营养 风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卓佳 郭志勋 张汉华 杨小立 杨莺莺 陈康德 贾晓平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的池塘,异养细菌总数略低,弧菌数量维持在10~3 CFU/mL以下,浮游微藻平稳增长,蓝藻占20%以下;对照池异养细菌的总数略高,弧菌数量达到 10~4CFU/mL,浮游微藻数量波动,养殖后期蓝藻占60%,为绝对优势种群。表明有益芽孢杆菌群有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的作用,但对浮游蓝藻和弧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浮游蓝藻与弧菌之间具有一定的繁殖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旭 周丽 蔡敏 崔娜欣 庞思 邹国燕 赵志勇 袁泉 黄伟伟 张亚雷
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组成对养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系统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中后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上海市崇明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内水质指标,同时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了养殖期内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功能结构特征,并探讨了二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养殖池塘在养殖中后期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p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在养殖期水体中,6―8月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7―8月的微物群落丰富度处于较高水平,优势门为细菌中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病毒中的尾噬菌体门(Uroviricota),而在属水平上,丰度占比前10的优势属在多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如7月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细菌和8―10月的有尾噬菌体目(unclassified_o_Caudovirales)病毒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微生物的主要功能为代谢功能包括能量代谢、全局和概览图、氨基酸代谢等,不同月份的功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6―7月代谢途径丰度明显高于8―10月,而优势细菌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上述功能的主要贡献者。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的影响趋势一致,叶绿素a和pH是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溶解氧、总磷的影响作用稍弱。在养殖水体中,丰度占比较大的致病菌为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养殖水质调控及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晟铭 刘吉平 宋开山 梁晨 高佳
为研究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规律,该文以Landsat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AFAI指数对藻华进行提取,分析1983~2017年巢湖蓝藻暴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巢湖藻华暴发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3~2017年巢湖藻华暴发频次、持续时间都在增加,历年最早暴发时间逐渐提前,藻华覆盖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巢湖藻华主要分布在西北入湖口,西北部是巢湖藻华暴发的核心区。从其驱动力分析发现,风速、气温和大气压力是导致巢湖暴发重要影响因子,人口增长、GDP快速发展、施肥增加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是导致巢湖藻华现象日益严重的重要人为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若男 杨慧赞 黄黎明 黄峥 杜雪松 马元 吕敏 王瑞
【目的】探讨池塘养殖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个体大小与其肠道细菌间的关系,为筛选虾类肠道有益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池塘养殖红螯螯虾后肠样品的总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大个体组(PB组)和小个体组(PS组)肠道微生物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红螯螯虾后肠样品中,PB组共检出1211个分类操作单元(OTU),PS组共检出587个OTUs,其中365个OTUs为PB组和PS组肠道微生物共有。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PB组红螯螯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极显著高于PS组红螯螯虾(P<0.01)。PB和PS组红螯螯虾肠道微生物排名前十位的优势菌群在门、目和属水平上均相似,但菌群组成和指示物种存在差异,其中,在门水平上,PB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占比42.87%,而PS组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比59.77%;在目水平上,PB组的优势菌目为梭菌目,占比41.25%,而PS组的优势菌目为肠杆菌目,占比57.01%;在属水平上,PB组的优势菌属为梭菌属,占比30.83%,而PS组的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占比36.07%;PB组的指示物种是厚壁菌门和浮霉菌门,而PS组的指示物种是变形菌门。此外,PB组和PS组的菌群代谢功能也存在差异,PB组除影响因子和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的丰度显著低于于PS组外(P<0.05,下同),其他代谢(氨基酸代谢、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及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代谢等)的丰度均显著高于PS组。【结论】与小个体红螯螯虾相比,大个体红螯螯虾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及其代谢功能明显占优。因此,在相同的养殖环境和饲养方法下,红螯螯虾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丰度及其代谢功能是影响红螯螯虾生长性能的内在因素之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陶玲 李晓丽 朱建强 李谷
为利用稻田生态工程对精养池塘尾水进行循环利用,采用Illumina Mi Seq第二代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稻田生态工程进出水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以探讨稻田生态工程净化回用水中浮游细菌群落变化对池塘养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稻田生态工程进出水中优势浮游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组成相同,均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但优势门类的相对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凯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李志斐 夏耘 田晶晶 谢骏
为深入了解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Hypothalm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零换水池塘运行情况,比较其与常规养殖池塘的理化因子差异,进而探索其零换水机制,本研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养殖池塘为实验组,草鱼-鳙-鲫普通养殖池塘为对照组,进行了为期2年的室外池塘养殖试验。养殖期间不同时间段内分别对养殖水体水温(T)、电导率(C)、总溶解性固体(TDS)、p H、溶解氧(DO)、透明度(SD)、叶绿素(Chla)、亚硝态氮(NO_2-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磷酸盐(PO_4~3-P)、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含量以及养殖池塘底泥的TN、TP、TOC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实验期间,零换水池塘水体的C、TDS和底泥TOC含量显著低于普通池塘,SD显著高于普通池塘;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零换水养殖不仅没有造成池塘环境恶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池塘环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童潇 廖梅杰 李彬 荣小军 王印庚 王锦锦 于永翔 张正 常玉松
近年来,极端高温灾害已成为限制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团队前期研发出一款可实现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的池塘冷能气雾降温设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解析使用该设备对池塘环境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选取安装并使用该设备的5个池塘(实验组,根据相对区域的不同,标记为E1和E2组)和无任何降温措施的3个池塘(对照组,标记为C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夏季高温期实验池塘水质及底质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相应池塘沉积物中菌群结构差异进行解析,进一步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池塘的底层平均水温显著低于对照组,水体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水体氨氮和沉积物氨氮、亚硝酸氮以及化学需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池塘(P<0.05)。LefSe分析筛选到在不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13个细菌群类(P<0.05)。对菌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参与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种类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筛选到与实验池塘水体氨氮含量显著相关的3个OTUs,分别为OTU7、OTU29和OTU108,依次归属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下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所预测到的25个原核生物COG代谢途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8个代谢途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设备可显著改善池塘水质及底质环境,并影响沉积物菌群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该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妮 于永翔 王印庚 张正 王春元 廖梅杰 荣小军 庞明海 李京泽
自2008年,浒苔(Ulva prolifera)暴发给海洋环境生态、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浒苔暴发对近岸环境中细菌群落结构与生态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对浒苔暴发前后青岛沿岸主要滨海区域水体、浒苔藻体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的组成与丰度及环境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后青岛沿岸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无机氮、砷离子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溶解氧、Cd、Pb、Cr、Cu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聚集地浒苔藻体中有机碳含量低于非聚集地(P<0.05),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硫化物、Hg、Cd、Zn和Cu离子含量高于非聚集地(P<0.05)。可培养细菌分析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后青岛市沿岸水体与藻体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增长超1个数量级,弧菌占比增加了38%;基于16S rDNA的细菌鉴定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前青岛市沿岸海水中的主要优势菌为长巨牡蛎弧菌(Vibrio gigantis)、塔斯玛尼亚弧菌(Vibrio tasmaniensis)和大西洋弧菌(Vibrio atlanticus),浒苔暴发后青岛市沿岸海水中的主要优势菌为强壮弧菌(Vibrio forti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欧文斯氏弧菌(Vibrio owensii)。优势弧菌的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携带风险检测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后弧菌携带毒力基因(VAC、vhh、chxA、tlh、flaA)和耐药基因(strA、strB、QnrVC、sul2)的类别和检出率均增高。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浒苔暴发对青岛市沿岸环境中细菌群落结构及环境生态的影响,查明了浒苔暴发产生的有害微生物种类及其携带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风险,为黄渤海近岸海域浒苔绿潮防控、海洋生态保护、水产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陶妍 骆肇荛
高产池塘养殖鱼细菌污染的季节变化陶妍,骆肇荛(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养殖鱼类,高产池塘,细菌污染,鲜度,季节变化STUDIESONSEASONALVARIATIONINBACTERIALCONTAMINATIONOFFISHCULTURE...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迟爽 刘海军 刘冉 赵振军 马家好 崔龙波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6项理化指标和8类细菌数量,研究了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的周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底泥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趋势相同,变化范围分别为(7.15±0.40)~(7.80±0.21)和(42.8±85.5)~(-351.0±61.5)mV。硫化物的变化趋势与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相反,其含量变化范围为(47.66±47.01)~(496.12±418.57)μg/g(干重)。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57.42±103.40)~(865.83±187.85)、(166.83±17.12)~(241.32±27.21)μg/g和0.27%±0.08%...
关键词:
刺参池塘 底泥 理化指标 细菌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