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2)
2023(15432)
2022(13668)
2021(12821)
2020(11247)
2019(25936)
2018(25935)
2017(50128)
2016(27866)
2015(31525)
2014(31759)
2013(31623)
2012(29299)
2011(26225)
2010(26314)
2009(24111)
2008(23919)
2007(21220)
2006(18012)
2005(15783)
作者
(83318)
(69684)
(69243)
(66104)
(44258)
(33659)
(31775)
(27570)
(26354)
(24913)
(23706)
(23364)
(22198)
(22078)
(21707)
(21695)
(21589)
(20748)
(19982)
(19823)
(17660)
(17042)
(17017)
(15755)
(15687)
(15548)
(15544)
(15432)
(14261)
(13989)
学科
(109908)
经济(109790)
管理(77597)
(75555)
(62971)
企业(62971)
方法(56918)
数学(50052)
数学方法(49351)
(28577)
(28287)
(27660)
中国(26781)
业经(22614)
地方(21411)
(19587)
贸易(19578)
农业(19083)
(19000)
理论(18980)
(18932)
(18567)
财务(18482)
财务管理(18440)
(17483)
企业财务(17475)
技术(17142)
环境(16380)
(15947)
银行(15878)
机构
大学(399568)
学院(397525)
管理(154722)
(151629)
经济(148186)
理学(135059)
理学院(133489)
研究(132709)
管理学(130663)
管理学院(129966)
中国(96457)
科学(88856)
(84876)
(74492)
(69208)
(68480)
业大(66396)
研究所(63698)
中心(60386)
农业(59120)
(57758)
财经(55434)
北京(53209)
(52226)
师范(51564)
(50276)
(47590)
(47013)
经济学(45014)
技术(43902)
基金
项目(276436)
科学(214919)
基金(199169)
研究(194064)
(176013)
国家(174604)
科学基金(148189)
社会(118465)
社会科(112117)
社会科学(112084)
(109790)
基金项目(106063)
自然(100758)
自然科(98385)
自然科学(98351)
自然科学基金(96541)
(92953)
教育(90303)
资助(83648)
编号(78889)
成果(63818)
重点(62417)
(60084)
(58114)
(57028)
课题(54636)
科研(54196)
创新(53257)
计划(53194)
大学(51107)
期刊
(158305)
经济(158305)
研究(108703)
学报(72846)
中国(71988)
(66094)
科学(64036)
管理(53509)
大学(53357)
(52920)
学学(50490)
农业(45563)
教育(42940)
技术(34469)
(30110)
金融(30110)
财经(26378)
业经(26182)
经济研究(25490)
(24419)
(22374)
问题(21098)
(20705)
图书(20550)
科技(20011)
技术经济(19822)
统计(19277)
业大(19162)
理论(18680)
资源(17511)
共检索到56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代晓航  杨文婷  
按照草莓生长的3个阶段对四川草莓主产区某生产基地进行2年度连续抽样,对分离的草莓表面微生物进行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鉴定;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2种出现率较高的微生物采用最大简约法(MP)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对致软腐微生物进行附着和清洗试验。结果表明,沙雷菌,泛菌属泛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在草莓青果期出现率较高,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在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草莓均有检出;采摘时间及成熟程度不同草莓表面分离的假单胞及阴沟肠杆菌具有同源性但分子水平仍有差异;清洗试验表明10%的盐水和含氮清洗剂可以改变微生物的渗透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代晓航  杨文婷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代晓航  杨文婷  
研究草莓表面微生物分布状况,分析其附着能力为草莓安全食用提供保障。按照草莓生长的3个阶段进行2年度连续抽样,对分离草莓的表面典型微生物进行生化分析及16SrDNA测序鉴定,对分离种最多的泛菌采用最大简约法(MP)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观察沙雷菌和泛菌附着能力。结果表明,3种典型的沙雷菌属微生物在草莓表面均有检出,泛菌属微生物检出种类较多,且基因型差异较明显。在电镜下,能明显观察到泛菌属泛菌和粘质沙雷菌对草莓表皮的附着,含氯清洗剂和10%生理盐水可对其有效祛除。草莓表面附着多种属微生物,有效的清洗方法可以清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胡莉  代晓航  毛建霏  
本文试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5批次草莓样品进行10种农药残留检测,并对其进行微生物整体水平调查和典型微生物分离。结果表明,其中多菌灵、嘧霉胺和腐霉利在4批次样品中有均检出。分离鉴定得到5种细菌和4种真菌,其中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为草莓常见细菌,白粉菌、灰葡萄球孢菌为草莓常见致病真菌。对分离真菌和细菌进行对抗试验,发现某些细菌和部分真菌在草莓中共生。本研究显示在一定的农药施用条件下草莓表面微生物菌群状况,此结果将为草莓农药施用,食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新倩  杨锐  吴小凯  黄艳花  
为研究浙江近海浒苔Ulva spp.(EntEromorpha spp.)外生细菌多样性,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16s rDna测序分析的方法,从舟山朱家尖、宁海国华电厂和奉化南沙3个地区分离到可培养的浒苔外生细菌及其周围海水细菌65株。根据细菌菌落特征和革兰氏染色结果等将分离到的细菌分为26种表型。16s rDna序列测序比对发现:菌株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弧菌属(vibrio)、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赤细菌属(Erythro...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永涛  赵良杰  杨洋  刘其根  凡迎春  吴杰洋  
为了研究混养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池塘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在浙江海盐、江西九江、上海浦东开展了罗氏沼虾-三角帆蚌混养、草鱼—三角帆蚌混养、罗氏沼虾-三角帆蚌-鲢鳙鱼混养三组系列实验。利用DGGE技术对养殖水体的16S r DNA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三组实验共鉴定出57条不同条带,每组实验中混养三角帆蚌或鲢鳙实验组的平均条带数均高于单养水体水样平均条带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各养殖水体混养三角帆蚌、鲢鳙后,多样性指数均有所增加。P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戴晓航  
本文在四川草莓主产区成都市草莓生产基的地随机抽取4份样品,对其鲜果和冷藏果进行细菌计数、霉菌计数、大肠菌群检测和常规致病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草莓表面微生物的整体数量较高,冷藏之后微生物数量还稍有提高;试验采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ATB鉴定出10种肠杆菌,其中阪崎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有一定致病性。采用表型显微观察的方法对分离的4种真菌进行鉴定,其中2种为草莓真菌病害。该结果为草莓生产、食用的微生物危害关键控制和抑菌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月学  邹冬梅  李贺  张志宏  马跃  代红艳  
以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花姬为试材,通过PCR和RT-PCR方法克隆出草莓CO同源基因FaCO-2的CDS和DNA全长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其在草莓植株各组织和花器官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DNA序列长度为1 882 bp,含1个内含子,其CDS长度为1 146 bp,编码382个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CO同源基因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分子量为42 021.69 D,等电点pI=5.49。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组织、花器官中,FaC0-2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充分展开的较大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敬祖  薛泉宏  唐明  曹书苗  邢胜利  
【目的】探索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域微生态的影响及其防病促生效果。【方法】采用露地小区试验和平皿培养法,测定接种放线菌制剂对草莓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结果】①草莓移栽时,接种放线菌制剂Act11和Act12可以显著增加草莓根表细菌数量及根区、根表、根内放线菌数量,接种处理的草莓根表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4%~100.0%,112.9%~234.9%,根内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6.4%~254.5%,366.7%~916.7%;接种Act11和Act12可极显著提高草莓根表、根内A/B及根表B/F、A/F,Act12接种处理根区、根表及根内A/B分别为对照的1.6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费来华  李赟  陈家鑫  
运用PCR扩增10种海参的16SrDNA部分序列,并测序。获得大小为566bp的序列,利用DNAsp4.0软件分析比较10种海参的碱基组成、各碱基变异位点数、插入或缺失位点数,并采用MEGA4.0软件分析彼此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发现,10种海参富含AT碱基,A+T的含量平均为57.0%,不同种海参间发生碱基转换、颠换及发生插入或缺失变异的位点数差异很大,10种海参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7~0.316之间。所得结果与GenBank中10种海参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时用MEGA4.0和PAUP*4.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利用16SrDNA序列的差异可以将分属于海参科(H...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波  杨红  许强华  刘榕磊  
基于2007年12月与2008年6月长江口上海附近海域采集的海水样品,使用27F和1492R两种通用引物对海洋微生物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扩增,克隆并测序,构建细菌16S rRNA文库,通过NCBI数据库的基因比对,区分微生物种群,并使用Mega 4.0软件利用16S rRNA序列建立微生物的分子发育树。通过直接提取DNA进行扩增的方法,共检测出17个属的53种不同微生物,微生物种群结构随温度变化明显,优势种随温度变化有所不同,在不同季节水温下,微生物优势种优势明显;冬季以不动杆菌属为优势种群,分子发育树体现的遗传差异性较小;夏季微生物种群结构较复杂,其中以希瓦氏菌属及假单胞菌属为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雪华  范深厚  杜雪柯  胡嘉琪  张扬  李媛媛  
为分析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健康叶片和感病叶片表面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异同,以我国引种的巨杉叶片表面微生物类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对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片段测序,通过OTU数量、多样性指数、鉴定类群等方法,分析叶片表面细菌和真菌组成和多样性的异同.结果表明,健康叶片表面的细菌多样性比感病叶片高,但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菌群的含量在感病叶片中占所有细菌群落的比例比健康叶片高;真菌类群在健康叶片表面的多样性比感病叶片丰富,其中葡萄孢属(Botrytis)的卡罗来纳葡萄孢(B.caroliniana)占感病叶片表面真菌总数量的49.60%,远远多于健康叶片所占比例16.10%.健康叶片比感病叶片表面维持了较高的细菌和真菌类群多样性,卡罗来纳葡萄孢真菌在感病叶片表面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健康叶片,可能与植株感病有关,此结果可为巨杉致病菌的防治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章程  冯瑶  刘元望  成登苗  郑宇  李兆君  
【目的】研究抗生素在土壤中残留情况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今后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土壤微生物修复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种植菠菜土壤中添加抗生素的盆栽试验,以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及对应功能降解微生物(庆大霉素降解真菌FZC3和泰乐菌素降解细菌无色杆菌)为研究对象,设计7个处理,分别为庆大霉素(CG)、庆大霉素+FZC3(CGF)、泰乐菌素(CT)、泰乐菌素+无色杆菌(CTW)、两种抗生素(CM)、两种抗生素+两种降解菌(CMM)和空白(CC),其中庆大霉素残留率的对比组为CG、CGF、CM和CMM处理;泰乐菌素残留率的对比组为CT、CTW、CM和CMM处理。借助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试验过程中抗生素残留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添加FZC3和无色杆菌可分别显著提高土壤中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的去除效果,但随着菠菜的生长,各处理间抗生素残留率差异逐渐变小:第一周不同处理抗生素残留率差异最为显著,其中CMM处理中庆大霉素的残留率最低,为53.93%;CTW处理中泰乐菌素的残留率最低,为3.92%。第一周CGF处理比CG处理中庆大霉素残留率下降了约3.3%,CTW处理比CT处理中泰乐菌素的残留率降低了4.1%。同时,添加抗生素及其降解菌会不同程度影响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与CC相比,CG、CTW和CMM 3个处理中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FZC3可以缓解庆大霉素对土壤细菌的抑制作用,与CC处理相比,CG处理马赛菌和芽胞杆菌的相对丰度更高,而CGF与CC组群落结构相似;无色杆菌对土壤细菌菌群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缓解泰乐菌素毒性抑制作用的影响,相较于CT和CC处理,CTW处理中无色杆菌的添加抑制了土壤其他细菌的生长,而CT与CC处理各属细菌菌群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CM与CC处理相比,土壤中细菌丰富度、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抗生素同时添加其相互间呈现拮抗作用。【结论】土壤中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的残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功能微生物可以提高两种抗生素的去除效率,FZC3添加可以缓解庆大霉素对土壤细菌的影响,而无色杆菌添加对土壤细菌菌群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仇存璞  陈晓芬  刘明  李委涛  吴萌  江春玉  冯有智  李忠佩  
【目的】研究土壤中秸秆腐解速率、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参与秸秆腐解的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为揭示土壤有机质转化和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亚热带两种典型水稻土——常熟乌栅土和鹰潭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添加秸秆(CK)和添加~(13)C标记的水稻秸秆(RS)处理,厌氧恒温培养38 d,在培养过程中定期测定气体释放量,研究秸秆矿化速率的动态变化;采集土壤样品,利用~(13)C-PLFA-SIP技术分析参与秸秆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培养前12 d,秸秆降解缓慢,此时秸秆对土壤有机质(SOM)产生正激发效应;培养12-18 d秸秆快速降解,18 d后趋缓。培养结束时,秸秆碳在红壤性水稻土和乌栅土中的矿化率分别为24%和33%。秸秆碳对CO_2和CH4贡献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末期分别为53%-60%和54%-57%。添加秸秆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乌栅土微生物活性高于红壤性水稻土。16:0(一般细菌)是参与秸秆分解主要类群,i16:0和i15:0(G+细菌)和18:1ω9c(真菌)也是参与秸秆分解的重要微生物类群。随培养时间增加,G+细菌和放线菌的相对丰度增加,G-细菌呈降低趋势。红壤性水稻土和乌栅土PLFAs中标记利用秸秆碳的PLFAs的比例分别为27%-32%和18%-24%。真菌和一般细菌对秸秆碳的利用效率较高,而土壤原有有机质(SOM)矿化主要与G-和放线菌相关联。添加秸秆造成乌栅土和红壤性水稻土两种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明显差异,但分解利用外源秸秆碳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而分解利用SOM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结论】秸秆厌氧降解过程中秸秆碳的矿化滞后于土壤自身SOM;不同本底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是影响秸秆碳矿化速率的重要因素;添加秸秆后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是参与SOM降解的微生物差异,土壤原SOM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立  赖日石  陈红跃  谭绍满  柯碧英  刘连海  
The nutrients,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soil in shrub wasterland,secondary artificial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forest land and soil erosion land were studied.The nutrients were poor in all land and amount of bacteria counted more than 79% of the total of soil microorganisms.The nu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