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5)
- 2023(5280)
- 2022(4369)
- 2021(3925)
- 2020(3189)
- 2019(6928)
- 2018(6520)
- 2017(12069)
- 2016(6590)
- 2015(6802)
- 2014(6383)
- 2013(6203)
- 2012(5494)
- 2011(4831)
- 2010(4531)
- 2009(4118)
- 2008(3967)
- 2007(3245)
- 2006(2701)
- 2005(2155)
- 学科
- 济(23949)
- 经济(23920)
- 业(18929)
- 管理(18464)
- 企(14016)
- 企业(14016)
- 方法(12183)
- 数学(11222)
- 数学方法(11141)
- 农(8106)
- 财(6736)
- 贸(6433)
- 贸易(6433)
- 易(6296)
- 学(6249)
- 农业(5903)
- 中国(5762)
- 业经(5714)
- 环境(4613)
- 技术(4532)
- 务(4284)
- 财务(4283)
- 财务管理(4279)
- 企业财务(4069)
- 制(3815)
- 产业(3795)
- 地方(3792)
- 划(3650)
- 银(3430)
- 出(3412)
- 机构
- 大学(92719)
- 学院(92640)
- 济(37038)
- 经济(36511)
- 管理(35217)
- 研究(32418)
- 理学(32071)
- 理学院(31684)
- 管理学(31070)
- 管理学院(30932)
- 农(26693)
- 科学(23609)
- 中国(22475)
- 农业(21716)
- 业大(21423)
- 京(18457)
- 所(17359)
- 研究所(16512)
- 农业大学(15019)
- 中心(14503)
- 财(14497)
- 财经(12442)
- 江(12135)
- 经(11518)
- 经济学(11375)
- 院(11372)
- 业(11206)
- 省(11047)
- 室(11017)
- 科学院(10981)
- 基金
- 项目(73277)
- 科学(56796)
- 基金(54864)
- 家(51731)
- 国家(51321)
- 研究(44368)
- 科学基金(42873)
- 自然(30585)
- 社会(30066)
- 基金项目(30027)
- 自然科(29926)
- 自然科学(29910)
- 自然科学基金(29409)
- 省(28907)
- 社会科(28614)
- 社会科学(28606)
- 划(24914)
- 资助(21048)
- 教育(19478)
- 重点(16752)
- 计划(16657)
- 创(15858)
- 部(15332)
- 发(15317)
- 科技(15135)
- 科研(15030)
- 编号(15022)
- 创新(14909)
- 业(14812)
- 国家社会(13280)
共检索到117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永超 曾祥国 向发云 杨肖芳 袁华招 陈丰滢 顾玉成
【目的】明确衰老花瓣在草莓果实灰霉病中的作用以及草莓花瓣脱落早晚与果实灰霉病发病的关系,为果实灰霉病的防控和抗(耐)灰霉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1:以草莓品种‘甜查理’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摘除至少2 000个果实表面的衰老花瓣,以不摘除花瓣的处理为对照。保持塑料棚内高湿度8 d后,调查不同处理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病率。试验2:分别在2013、2014和2015年3月草莓盛花期,对11个草莓品种的田间花瓣脱落动态进行调查,每个品种选择20朵刚现蕾的花,记录现蕾后第7、14、21和28天果实上残留的花瓣数量,计算花瓣脱落率;于果实灰霉病发病高峰期,调查不同草莓品种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分析...
关键词:
草莓 果实灰霉病 避病性 花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宇 张欣 彭悦 于淼 熊劲松 程宗明
[目的]本文拟通过验证草莓bHLH(basic/helix-loop-helix)家族转录因子FabHLH37的功能,解析其调控草莓抗灰霉病的机理,为草莓的抗病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以栽培草莓品种‘红颜’为试验材料,提取灰霉菌侵染后的草莓果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克隆FabHLH37编码区序列,并使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qPCR)分别检测该基因在草莓不同组织及果实接种灰霉菌后的相对表达量;利用烟草瞬时表达系统研究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通过草莓果实瞬时表达系统研究FabHLH37抗灰霉病功能。[结果] FabHLH37基因CDS全长78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6.61,分子质量为2.9×10~(5)道尔顿;进化分析显示FabHLH37与月季、苹果等蔷薇科植物bHLH37蛋白同源关系较近;亚细 胞定位分析显示FabHLH37特异性地定位于细胞核;qPCR分析表明FabHLH37在草莓根中表达量最高,叶次之,灰霉病菌侵染可以显著诱导FabHLH37基因的表达;草莓果实瞬时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过表达FabHLH37的草莓果实接种灰霉菌后感病程度轻,而沉默FabHLH37的草莓果实相反;进一步的qPCR检测发现,在草莓果实瞬时表达体系中,FaPR1/4/5-1、FaBG2-1、FaCHI3-1、FaSOD、FaPAL等多个防卫基因的表达量与FabHLH3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即过量表达FabHLH37可显著提高这些基因的表达量,而沉默FabHLH37则显著降低这些基因的表达量。[结论] FabHLH37可通过诱导防卫基因的表达而正向调控草莓灰霉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楠 王剑 尹丹韩 高观朋 王伟
【目的】探索和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同时检测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三重PCR检测体系,为3种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选择可以组合的3种病原菌特异引物,研究多重PCR的影响因素,优化PCR退火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3个引物组、TaqDNA聚合酶、dNTP和Mg2+六因素三水平优化多重PCR体系。【结果】建立并验证适合上述草莓主要病原菌的三重PCR最佳检测体系,可分别扩增出729、539和450bp的特异条带,最适退火温度为50℃,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贡常委 秦旖曼 屈劲松 王学贵
【目的】灰霉病是草莓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论文旨在明确四川省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频率以及抗性机制,为草莓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从四川成都、德阳、眉山、乐山及雅安等地采集草莓灰霉病样本,并分离纯化得到188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采用区分计量法测定188株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咯菌腈对代表性菌株的毒力和渗透压敏感性,采用甘油铜比色法测定经咯菌腈处理的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甘油含量,采用分段测序对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Ⅲ型组氨酸激酶基因BOS1(BC1G_00374)扩增测序,采用Swissmodle和I-TASSER预测和评价突变对BOS1的结构影响。【结果】188株灰霉病菌菌株中有8株表现为高抗,9株为中抗,43株为低抗,其余表现为敏感;咯菌腈对代表性菌株的EC50介于0.03—0.62μg·mL~(-1),代表性菌株的抗性倍数范围为2.2—45.9。NaCl浓度在1.25—10 g·L~(-1)可刺激敏感菌株生长,浓度在1.25—20 g·L~(-1)范围可刺激抗性菌株生长,但>40 g·L~(-1)时则抑制菌丝生长,尤其对抗性菌株,抗性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正常条件下各代表性菌株甘油含量介于0.0025—0.0148μg·mL~(-1),且菌株的甘油含量与咯菌腈抗性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但在使用咯菌腈处理(0.1μg·mL~(-1))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后,甘油含量均上升,且抗性菌株甘油含量上升幅度明显低于敏感菌株。低抗菌株YAHY-13、CDCZ-2以及中抗菌株CDCZ-42在TAR和HAMP区域均发生突变,中抗菌株CDCZ-20和高抗菌株MYFC-10、CDCZ-43在TAR和REC区域均有突变,但CDCZ-20菌株在TAR区域位点是I365N,而两株高抗菌株在TAR区域位点是I365S。不同突变位置对BOS1区域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F127S、I365N、I365S、V1136I、A1259T均处于BOS1区域结构的无规则卷曲,但TAR区域I365N和I365S使区域结构无规则卷曲发生整体偏移。【结论】四川省已有部分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咯菌腈产生了抗性;相比敏感菌株,田间抗性菌株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增加,但当浓度超过耐受范围后对渗透胁迫高度敏感,药剂胁迫下田间抗性菌株甘油含量增加量显著小于敏感菌株;组氨酸激酶BOS1突变的位置和方式与灰霉病菌菌株对咯菌腈的抗性水平存在必然联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翠珠 杨红玲 黄夏宇骐 黄俊斌 李国庆 郑露
【目的】草莓灰霉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分布的真菌病害,研究旨在探索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不同流行因子与灰霉病发生的相关性,选择与果实发病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因子建立模型,揭示不同因子与草莓灰霉病发生的关系,为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草莓种植基地选取3个代表性草莓大棚,用5点取样法采集无症花、叶、果实,结合特异性PCR和保湿培养法检测组织上灰霉菌带菌率;选取其中两个大棚数据对草莓果实发病率与花朵发病率、叶片发病率、温度、相对湿度、果实带菌率、
关键词:
草莓灰霉病菌 带菌率 发病率 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 贺绥欢 裴越琳 陶宇逍 刘腾 杨泽浩 冷平
为研究草莓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特性及其在果实中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以"阿尔比"草莓为试验材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个几丁质酶基因FaChi1-FaChi4在果实发育过程及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FaChi4主要在果实中表达,在转色期和红熟期有2个表达峰,它在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地高于FaChi1-FaChi3。此外,FaChi1主要在营养器官中表达,其中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FaChi2主要在叶中表达;FaChi3在各个器官中的表达量均相对较低。2)干旱胁迫及灰霉菌处理后,果实中FaChi1-FaChi4的表达均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池 小岛孝之 田中宗浩 陈杭
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水平 ,获得了 130个不同含水量的果实。分析表明 :随着果实含水量的减少 ,果实大小、滴定酸含量降低 ,可溶性总糖、糖酸比、色相和硬度增加。在提高糖含量的过程中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提高的幅度并不一样 ,从而改变了 3种单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果实含水量与果实Brix、糖酸比的相关系数为 - 0 71和 - 0 6 1。
关键词:
草莓 果实含水量 果实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柯 韩絮 马薇薇 张雪 张轩瑞 段亚冰 周明国 陈长军
[目的]利用敏感性基线、交互抗性、生物适合度等评价新药的抗药性风险水平。本研究评价了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风险水平,这对科学使用氟吡菌酰胺和可持续防治灰霉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0株江苏省草莓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毒力曲线,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通过交互抗性及相关生物学测定,评价了其潜在的抗性风险。[结果]建立的敏感性基线是一个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平均EC50为(1.94±1.55)μg·m L-1;氟吡菌酰胺与其同类的啶酰菌胺及其他类型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氟吡菌酰胺抗性菌株的生物适合度显著低于敏感菌株。[结论]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风险属于低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 郝建军 于洋 付淑杰 李云鹏 吴建丽
脱落酸(ABA)处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寒光苹果果实的着色程度,同时使果实的一些重要品质提高。ABA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苷合成和叶绿素降解,提高了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研究表明,ABA处理改变了果实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和平衡,即ABA处理降低了果实中赤霉素(GA3)的含量,改变了果实中生长素(IAA)与玉米素(ZR)之间的动态含量平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玉梅 高丽萍 张玉琼 高贵珍 徐德聪 袁维风 段红
研究了贮前不同温度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特性及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贮前50℃预热处理30 m in和5℃预冷处理30 m 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2种处理均能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的上升、果实中脱落酸(ABA)的生成、生长素(IAA)的下降、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并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
关键词:
草莓果实 温度处理 贮藏 软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俊范 王琦 严雪瑞 代汉萍 刘秀娟
流行学田间调查发现树莓灰霉病发生与生育期、温度、降雨量和种植方位有密切关系,另外植株不同部位病情指数存在差异。流行学研究证明多因子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树莓灰霉病流行动态。树莓青果期不易发病,果实采收盛期发病较重并且增长较快,即病害流行逻辑斯蒂期(0.05~0.95)为产果期16~33d,积温达409~877℃,累积降雨量达53~159m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颖 张泽锦 王力明 唐丽 高佳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脱落酸(ABA)对黄瓜品质的影响,为外源施用激素ABA调控黄瓜果实品质提供生产指导和理论基础。【方法】以‘川翠13号’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ABA(0、50、100、200和400 μmol/L),研究其对黄瓜果实的可溶性糖、抗坏血酸以及风味物质反,顺-2,6-壬二烯醛累积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50~200 μmol/L ABA提高了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降低了风味物质的累积。当叶面喷施400 μmol/L 的ABA时,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为了进一步分析外源施用ABA影响黄瓜果实品质的机理,对黄瓜果实进行转录组分析,ABA处理叶片后,果实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的有94个,下调的有75个,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差异基因参与转录调控以及大分子的生物合成调控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说明外源施用ABA可能通过调控黄瓜果实代谢过程以及激素信号转导过程影响果实的品质。此外,44个转录因子的表达也受到外源ABA的诱导,主要包括bHLH、bZIP、FAR1、MYB以及NAC等转录因子。【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黄瓜果实品质以及转录水平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叶片喷施ABA通过转录水平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正向调控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含量,负向调控黄瓜风味物质的累积。
关键词:
脱落酸 黄瓜 果实品质 转录组 转录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阎依超 万春雁 古咸彬 郭成宝 陈月红 高志红
【目的】研究外源基因RdreB1BI转入对‘红颊’草莓果实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RdreB1BI在草莓果实品质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理。【方法】以5个转RdreB1BI株系及非转基因‘红颊’草莓全红期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等风味物质及花青苷、总黄酮、总酚等着色物质的含量。应用BLASTn、GENEFINDER和Plant CARE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外源基因和7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RdreB1BI、Fractin、FvC4H、FvCCR2、Fv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红 郑永华 杨震峰 马素娟 冯磊 王薛修
草莓“丰香”果实在 5℃贮藏 15d期间用 60%和 100% O2 及空气 (对照) 气流连续处理, 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用 60%和 100% O2 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 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的积累; 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 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 60%和 100% O2 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 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
关键词:
草莓 高氧 贮藏 活性氧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