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9)
2023(7690)
2022(6428)
2021(5928)
2020(4977)
2019(11412)
2018(11075)
2017(21103)
2016(11598)
2015(13350)
2014(13287)
2013(13249)
2012(12253)
2011(11033)
2010(11286)
2009(10927)
2008(11311)
2007(10786)
2006(9703)
2005(9283)
作者
(34417)
(28784)
(28511)
(27164)
(18430)
(13671)
(13046)
(10909)
(10846)
(10426)
(9850)
(9586)
(9408)
(9382)
(9128)
(8811)
(8526)
(8365)
(8272)
(8230)
(7090)
(7048)
(7039)
(6609)
(6461)
(6458)
(6337)
(6306)
(5903)
(5520)
学科
管理(50880)
(43767)
经济(43685)
(41472)
(38294)
企业(38294)
(18784)
方法(17589)
(16894)
数学(14033)
数学方法(13930)
(12594)
财务(12558)
财务管理(12525)
企业财务(11892)
中国(11570)
业经(11400)
(11034)
银行(11026)
(10749)
(10488)
(10399)
(9895)
金融(9893)
(9591)
体制(9365)
(8494)
(8289)
贸易(8282)
(8175)
机构
大学(171592)
学院(170151)
(72958)
经济(71267)
管理(68663)
研究(57759)
理学(56075)
理学院(55456)
管理学(54843)
管理学院(54462)
中国(49491)
(41303)
(37015)
科学(31225)
财经(30347)
(29314)
(28114)
(27385)
中心(27384)
研究所(25481)
(25369)
北京(23646)
财经大学(22529)
经济学(22111)
(22065)
业大(21528)
(20506)
农业(19606)
经济学院(19598)
(19587)
基金
项目(102037)
科学(81189)
基金(75977)
研究(75462)
(65351)
国家(64841)
科学基金(56533)
社会(49073)
社会科(46566)
社会科学(46554)
基金项目(39580)
(38127)
自然(36193)
自然科(35368)
自然科学(35361)
教育(34904)
自然科学基金(34794)
(32300)
资助(31213)
编号(29442)
成果(25446)
(25083)
(23693)
重点(22917)
(21469)
课题(21024)
教育部(20779)
国家社会(20616)
(20441)
(20256)
期刊
(90408)
经济(90408)
研究(55925)
中国(40758)
(36854)
管理(32383)
(23781)
金融(23781)
科学(23352)
学报(23303)
(22817)
大学(18605)
学学(17444)
财经(16910)
教育(15855)
技术(14614)
(14514)
农业(14502)
经济研究(13272)
业经(12709)
问题(10931)
(10266)
会计(9779)
(9663)
财会(9544)
国际(9407)
理论(9140)
现代(8771)
世界(8472)
技术经济(8466)
共检索到284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理  
从理论上讲,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并不能抑制超载过牧;而从实践上看,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却是草原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制度。草畜平衡管理是唯一以法律保障的约束牧户之间竞争的协调机制。草畜平衡管理不可或缺,但是草畜平衡管理并不是对草、畜之间的动态平衡的调节。应改变草畜平衡管理模式,从使用命令控制型措施调节牲畜和饲草数量平衡向以市场经济措施调节牲畜总量的新草畜平衡管理转变。完善草畜平衡管理政策,应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建立放牧权制度,允许监管者拥有一定比例的放牧权收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理  侯向阳  
本文研究表明,虽然超载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草畜平衡管理目标却不能局限于牲畜数量的控制上,因为第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牲畜数量和草原利用程度的关系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成正比;第二,简单地以产草量确定放牧牲畜的数量,牧民会通过购买或种草增加贮草量的方式保证牲畜头数不超载,但对天然草原的利用仍然会过度;第三,目前的草畜平衡管理模式既存在执行困难,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因此,本文提出,草畜平衡管理应由侧重牲畜数量的审批监管模式改为以草原质量为依据,以税收等市场手段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管理新模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华  
草畜平衡管理是保护草原的重要措施,原《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被废止后,中央层面的具体制度内容存在空白,亟需补充相关制度依据。总结原《办法》和各地规定,草畜平衡管理面临法律依据缺位、草畜平衡内涵界定不清、草畜平衡标准制定的公众参与度不足、行政处罚方式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未来立法应当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牧民生产生活的原则,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生态补偿制度协调配合,转变草畜平衡管理理念。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当提升规范层级,制定《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条例》;界定管理对象,明确草畜平衡管理范围;增加听证制度,保障标准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补偿和处罚制度,优化激励和制裁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草原畜牧业中的产权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牲畜的产权关系和草场的产权关系。判别一种产权关系是否合理,应该看这种产权关系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者的潜在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改善牧民的生活状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社区草畜平衡是社区主导的草畜平衡,是社区通过自主确定和不断调整"社区载畜量"来实现的"人、草、畜"平衡。社区草畜平衡不以保护草原为唯一目标,而是在保护草原的前提下追求收入最大化,本质上是社区自主协调保护与生计的矛盾。分析总结已有案例后发现,当社区开展自觉行动时,能够用自己的办法对草原进行长期持续管理和利用,各项管理措施针对性强、易操作、农牧民接受度和可持续性强。通过分析发现,社区草畜平衡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是社区主导、集体行动、社区载畜量、村规民约、可接受的代价和管理成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力其  姜志德  王建浩  
生态认知是草畜平衡维护行为的基础,但认知与行为往往不具备一致性,这对于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本文通过引入生态情感因素,检验了生态认知与情感对牧民家庭不同草畜平衡维护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考察了牧民生态情感在生态认知影响家庭草畜平衡维护行为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草畜平衡维护行为分为放牧替代行为和减畜行为,生态认知与情感对这两种行为的影响机制不同;②生态情感分为环境情感、自身情感和他人情感3个维度,环境情感与他人情感更能激发牧民家庭采取草畜平衡维护行为;③放牧替代行为取决于外界情感因素(环境情感、他人情感),其中,环境情感具有保健因素的特征,而他人情感具有激励因素的特征;④他人情感在生态认知影响牧民家庭减畜行为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由于牧民是被动地接受减畜政策,生态认知程度越高的牧民越容易对减畜行为产生排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熊凤琴   张建立   郭靖   李立军   张仁平  
准确评估草畜平衡状况是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科学管理畜牧业的生产和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构建多因素草地产草量模型,分析2000-2022年温宿县季节性牧场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该县的草畜平衡状况。研究发现:(1)产草量反演模型的精度为R2=0.46,RMSE=389.94 kg·hm-2,MAE=297.89 kg·hm-2。单位面积产草量呈现由中部和西南部向两端递减的分布特征,理论载畜力则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夏季牧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和载畜力均最高,四季牧场的总产草量最高。(2)2000年全县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达到最高,为522.17×103 t、36.18万SU,23年间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实际载畜量则与之相反,2022年最高,为127.79万SU。(3)总体而言,草畜平衡指数23年的平均值为195.27%,存在严重超载现象。本研究旨在为温宿县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聪  闫慧敏  姚晓军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草畜平衡管理是保障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多时相遥感和畜牧业统计数据,以甘南地区为研究区,构建逐月草畜平衡动态评估的核算方法,探讨畜牧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优化时空布局的必要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产草量—饲草需求量—饲草存量动态关系的逐月核算方法实现了季节性的草畜平衡动态评估;(2)甘南地区的草畜平衡矛盾主要表现为家畜对牧草的稳定需求与天然牧草供给的季节性波动,逐月逐乡镇的饲草缺口核算为精准补饲提供科学依据;(3)州—县—乡尺度的草畜平衡状态表明甘南地区全域草量富富有余但部分县乡超载,揭示了跨行政边界的轮牧措施可以缓解因局地的季节性过载造成的草地退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安珍  
理论界曾经流行过“放开一切商品价格”的主张,认为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可以达到平衡商品供求,自动实现市场均衡的目的。其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有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有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还有不胜枚举的事实论据。最典型而雄辩的要数几年前广东放开的淡水鱼价格取得了成功。它在经历了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增长→价格回落→供求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以后,一改原来长期供不应求、质次价高的局面,出现了价格基本稳定,供应量十分充沛,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比较满意的市场形势。有人因此得出结论:市场调节,一用就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拴  毛留喜  侯英雨  伏洋  张海珍  杜军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和牲畜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此两项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利用2003—2004年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产草量观测资料,经过GPS定位,与NOAA/AVHRR植被指数建立了天然草地产草量反演模型及不同区域尺度天然草地年最大产草量、载畜量估算模型;同时,利用粮食、油菜、青饲料等农业产量和林地面积等资料,估算了青藏高原精、粗饲料的载畜能力,分别建立了天然草地以及考虑补饲后的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县、地、省等不同区域天然草地以及区域总体牲畜承载能力和草畜平衡状况。结果表明:青海和西藏在天然草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娟  九次力  谭忠厚  马轩龙  陈全功  
以青海省8个地区为研究区,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地面实测样方数据和统计资料,建立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产量估算模型以及各地区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对青海省各地区的天然草地产草量及超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产草量为12552.1×104t,其中以海北地区最高,占36.60%,最小的为西宁和海东地区,分别为1.40%和1.60%;②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超载最严重的是西宁、海东和海南,超载率均高于100%,未超载的地区是海北和海西;③考虑农业、林业等补饲因素后,计算得出海南地区超载最严重,超载率为181.30%;除海西和海北两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超载率相对于天然草地有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食鲜草产量分别为1 728.14和1 604.70 kg/hm~2,年可食鲜草总量分别达到7.74×10~8和7.82×10~8kg;暖季、冷季和全年的理论载畜量分别为1.517 8、0.637 0和0.931 4羊单位/hm~2,暖季、冷季和全年的超载率分别为101.70%、261.19%和149.22%;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需在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补饲牧草0.36×10~8和7.17×10~8kg;保持现有草场,则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需要减6.68×10~4和53.64×10~4羊单位;暖季不进行补饲,冷季草场家畜在减少40%的情况下,依旧需要补饲1.17×10~8k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